A. 歐亨利的簡介
歐·亨利(英語:O. 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本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筆名歐·亨利,或譯歐·憨瑞,美國小說家。
歐·憨瑞的人生十分坎坷,雖出身醫師家庭,但幼年家境貧寒,曾想當畫家,後曾任葯劑生、牧人、廚師、照顧服務員、樂師、歌手、演員、記賬士、地政局書記、記者、編輯、銀行出納員等,因妻子的鼓勵下開始寫作,
而後因在銀行供職時的賬目問題而入獄,服刑期間由於經濟困難,以「歐·憨瑞」為筆名發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說,情節大多出人意料,故引起廣大歡迎。假釋後,成為專業的作家。
歐·亨利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長篇小說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巧,風格獨特,以表現美國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語言幽默、結局出人意料(即「歐·亨利式結尾」)而聞名於世,
以其眾多巧妙、幽默的作品而贏得了全世界的贊譽,成為美國文學獨樹一幟的極短篇大師,被譽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和「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歐·亨利與居伊·德·莫泊桑和安東·契訶夫並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1)拉丁美國短篇小說作家擴展閱讀:
歐·亨利的小說最顯著、最為人熟知和稱道的特點是結尾出人意料(即「歐·亨利式結尾」)。他在故事情節發展過程中,將某一方面著力描寫。這些描寫與主題是密切相關的,但並沒有觸及最重要的事實,最重要的事實只用一兩筆帶過,讀者難以看出他埋下的伏筆。
到故事結尾處,筆鋒一轉,寫出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這時,讀者再回想一下整個小說,會為歐·亨利的構思的精妙而拍案叫絕。他的這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局是獨具匠心的,但並非挖空心思才想得出來的。
歐·亨利的寫作不以任何作家為楷模,但他受到了莫泊桑和馬克·吐溫的影響。他常讀莫泊桑的作品,「歐·亨利式結尾」就是受到莫泊桑的《項鏈》等極短篇的啟發而形成的。
他的幽默和誇張深受當時大量流行的幽默刊物的影響,其中幽默小說和諷刺小說的集大成者就是馬克·吐溫。他創作時並不考慮什麼創作的規矩,怎樣想來就怎樣寫。然而,他的寫作始終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供讀者消遣」。
也許是出於這個原因,還沒有哪位評論家說過歐·亨利曾「深受」某某作家的影響,他的小說才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局,才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B. 南美洲的出名作家有哪些
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說家兼翻譯家。博爾赫斯的主要作品有詩專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屬1923)、《面前的月亮》(1925)、《聖馬丁牌練習簿》(1929)、《陰影頌》(1969)、《老虎的金黃》(1972)、《深沉的玫瑰》(1975),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1937)、《小徑分岔的花園》(1941)、《阿萊夫》(1949)、《死亡與羅盤》(1951)、《布羅迫埃的報告》(1970)等。還譯有卡夫卡、福克納等人的作品。其作品文體干凈利落,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小說情節常在東方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展開,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埃斯基韋爾 巴爾加斯.略薩 (智)安東尼奧·斯卡爾梅達
保羅·科埃略 加西亞·馬爾克斯
C. 如何評價馬爾克斯的短篇小說《 弗爾佩斯夫人幸福的夏天 》
《來 弗爾佩斯夫人幸福自的夏天 》作者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的短篇小說《 弗爾佩斯夫人幸福的夏天 》,以虛與實的手法給讀者一個迴旋想像的空間。
從小說敘事來說,這里有兩個故事,也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屬於兩個孩子天真無邪的世界的,一個才是屬於弗爾佩斯夫人世界的,前面的事件是線式的,後面的故事是點式的,作者沒有更多的去告訴讀者什麼,他把一些破碎的點給讀者,讓讀者自己去連接它,用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的話,這樣的敘事我們把它叫作「雙龍互攪」,兩點線,一明一暗,盤在一起,將那個女人故事的片斷在讀者的腦海中完整起來。
D. 歐亨利的簡介
歐·亨利(O.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又譯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國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
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也稱作《賢人的禮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以及《二十年後》被編入上海初中八年級語文課本。
(4)拉丁美國短篇小說作家擴展閱讀:
作品主題
從題材的性質來看,歐·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以描寫美國西部生活為主;一類寫的是美國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類則以拉丁美洲生活為對象。這些不同的題材,顯然與作者一生中幾個主要生活時期的不同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三類作品當中,無疑又以描寫城市生活的作品數量最多,意義最大。
藝術特色
歐·亨利的小說常常採用全知敘述者,即採用無所不知、無處不在的「上帝視角」對故事世界的一切予以揭示,還會不時地站出來對故事中的人物、場景進行評述。
不過,「即便在一些以全知視角為主導的小說中,故事外敘事者有時也會暫時放棄自己的視角,採用人物視角來揭示人物對某個特定空間的心理感受。」人物視角就會作為人物的感知而構成故事內容的一部分,從而有效地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活動,進而揭示作品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