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金融短篇小说

金融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1-03-15 08:58:14

Ⅰ 10部有名的外国文学名著

一,《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故事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二,《巴黎圣母院》作者:维克多·雨果

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而展开,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的故事。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三,《呼啸山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超现实气氛,惊悚恐怖之中感人至深,带有部分哥特文学的奇幻恐怖色彩。

四,《童年 》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五,《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带有自传性的扛鼎之作,正如狄更斯自己所言“在我心底深处有一个孩子最为我宠爱,他的名字叫大卫·科波菲尔”。这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曾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六,《红与黑》作者:司汤达

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

七,《悲惨世界》作者:雨果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八,《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九,《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罗曼·罗兰

是一部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十,《飘》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

随着战火的蔓廷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郝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丰满,越鲜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Ⅱ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特点

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写实方法是与他的现实主义典型化的艺术思想不可分的。他严格地把“逼真”和“真实”区分了开来,他摒弃照相式的真实,而致力于“把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图景表现出来”。

在表现形式上,莫泊桑是炉火纯青的技艺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种既定的规则,而是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方式与手法。在描述对象上,有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是事件的某个片断,有时是某个图景,有时是一段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既有故事性强的,也有情节淡化的甚至根本没有情节的,既有人物众多的,也有人物单一的,甚至还有根本没有人物的。

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并不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夸张的生平与难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论小说》),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的真实。

(2)金融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总的来说,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创作体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这既是对以往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它的补充与丰富。应该指出,莫泊桑虽然基本上恪守写真实的原则,但也并不放弃对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效果的追求,他有时在细节上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

当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较之传统的现实主义,还有一种更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义的成分。尽管莫泊桑否认自己是自然主义作家,但由于他处于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兴盛的时代,出入自然主义文学的圈子,深受这种思潮的熏陶,他的写实艺术自然就带上了自然主义的特点。

这种特点表现在他的短篇中,主要是他对人的生理本能、对人的“肉体”和“肉欲”的观察与表现。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自然主义特点,在他的长篇小说里有更多的表现。

Ⅲ 求青梅竹马、欢喜冤家类型的短篇言情小说压缩包

红袖添香小说网的言情小说倒是不错。推荐给你哦。

《子夜,爱在呢喃》作者:心傲然
金童玉女,阴差阳错,默然分离;当下的南国都市,因缘际合,重又相逢,结局如何? 《子夜,爱在呢喃 》热切期待您收藏和点击!让我们与《子夜 ...

《盛世的竹篮》作者:刘半江
前辈们和前辈的前辈们心愿堆砌成今天的现实,辉煌抛弃掉队的,快。 这是千年一遇的盛,都市的光怪陆离正在加速蚕食传统和颠覆信仰。 圆的、方的、尖的,温柔的、辛辣的、罪恶的,其实都是盛世宽怀中的元素 ...

《小女子我狂我狂嗷嗷狂》作者:美玲9515
原名为《爱为谁停留》 都市丽人,豪情女匪,还有一只传奇的鹰,如何编排? 一个爱情懵懂的女人,接连的巧遇,月老竟为他牵了三条红线。三个男人情深至极,生死关头,命可以不要。如何抉择?泪雨滂沱,天外传音:天地之间,属你最狂 ...

《追爱总裁前夫》文 / 蒲苇如思
因为一个无法违背的遗愿,她嫁给了他,一个叱咤金融界,富可敌国的男人,从此成为了所有女人羡慕的豪门少夫人。
可又有谁知道,背后的苦楚?
白天,他是她丈夫的哥哥,对她温柔至极。
晚上,他是她的丈夫,在黑暗中一次次残忍而粗暴地掠夺她的身子。
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而她最终能唤回他冰冷的心吗?
当初恋情人重新向她伸出手,她会选择从前的爱,还是留在他身边?

Ⅳ 推荐一些好的小说!

1<<晃晃悠悠>>
十多年前石康和一个叫王阳的青年像痞子一样抱着吉他在北京的各个高校里无所事事晃悠贫嘴唱歌.后来那个叫王阳的男人取了个老狼的艺名忽然就走红了,而石康也刚好成就了这本小说.十年生涯.大学里的人早已不同,可事依旧还是那些事. 据说是当代校园小说的开山鼻祖,不论证据是否榷凿 暂且排第一吧.

2<<三重门>>
即使没读过这本小说的人也一定知道它的作者.韩寒 至今仍算是风云人物,从新概念到批判教育再到去年全国场地赛亚军.差点拿到今年娱乐新人奖的韩寒使人们忘记了他的出身. 17岁时的代表作,如果没有这本书韩寒无法跻身80后的武林盟主,也正是因为这本<<三重门>>拉动了广大80后的写作狂潮.

3<<此间的少年>
北大才子江南的代表作.武侠+搞笑+校园让我们瞥到了北大学子的爱恨情愁,也让我们惊呼原来校园小说还可以套着武侠的皮子写.当然也此风一开一时引来模仿者无数,理工大风流往事便是又一成功典范.

4<<47楼207>>
虽然只是一个短篇甚至不能算是小说但这本书当年还着实火了一把,以至于后人去参观北大时总不免去叨扰一下407现在的兄弟们。孔教授的文章不仅让我们看到80年代的研究生是如何惺惺相惜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幽默和才华横溢这两个词怎么写。

5《粉红四年》
作者MM据说是华师的,如果说孔教授让我们看到大学男生是如何团结的那么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大学女生是如何勾心斗角的。这本书上有一段较经典的话是“追女生从来都是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你觉得你追得很艰难,多半是你追错人了。如果一个女生,你费尽力气才追上,那么还不如费尽力气也追不上。因为,这样艰辛才拥有一个女朋友,你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她之所以犹豫不决迟迟不答应你,原始意识里就是觉得你配不上她。” 建议始终追不上女生的男同胞好好研习一下这本书,绝对是当下女大学生最真实的心理写照。

6〈〈草样年华〉〉
看过〈〈晃晃悠悠〉〉的人肯定能从这两本书中找出N+N处相似,不过既然石康没有告孙睿抄袭我当然也不敢轻易诽谤。至今仍记得书中P291页的一句话“杨阳在地下通道只唱两种歌,一种是他自己写的歌另一种是许巍的歌” 一本书之所以能走红肯定是自有让人觉得感动的地方,草样年华的成功应该归于此类吧。

7〈〈左手倒影 右手年华〉〉
这根本就是一本散文集而不是小说但是在郭四同学在输掉官司后只有这本书可以证明是纯原创,那时侯的郭同学还是一个泪流满面单纯的小男生他还有一点坚强和执着还没有演变成为现在的商人或者明星。一个多愁善感的男生抒发的青春感言,相信高中时的我们都曾经被深深的感动过 或者 欺骗过。

8〈〈红X〉〉
如果说〈〈夏至〉〉只是结局让人想抽丫的,那么相信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想抽丫的。不过怎么说作者也是萌芽捧出来的人物,况且还接受过美国〈〈时代〉〉周刊的专访。春树说过“李傻傻是我的偶像”马原也认为他是他是80后的实力五虎将之一,如果哪天他在文坛的地位真的和苏童余华一样平等了,那么这本书也就是他的处女长篇小说

网上关于校园小说的很多最早的当然要属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的接触》了,他还有几部小说都属于校园小说的范畴如:《孔雀森林》、《围巾》。还有一些如郭敬明写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何员外写的《毕业了我们一起失恋》另外网络写手写的《草样年华》 、《我的荷尔蒙在大学里飞》 、《我的青春不忧伤》 、 《理工大学文科生的暴笑生活》、《等爱上钩》、《我是怎么样泡到校花的》、《北大校花》等等

Ⅳ 谁看过美国短篇小说"抽彩"

对不起只找到 兰姆的<伊利亚随笔>英文版~~

兰姆是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异数,他长期贫困交加,蜗居于伦敦旧巷,从业于一家金融机构,在昏暗的办公房内从事着心所不甘但为生计又不得不干的活计.但一俟回到家居陋室,一灯如豆,文思若溪,汩汩流淌.一生留下美文无数,以<伊利亚特随笔>最为著名.其姊玛丽,才华禀赋绝不下之,但却不幸有心神之疾,常入疯癫;两人相依为命,相辅相成,文章锦绣,相得益彰.世人多称道者莫如两人以散文形式撰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偶在此贴的是随笔全集,如果大家喜欢他和她,我可以将他们两人的文集发上.
另外,附上一段上个世纪(可能会上再上个世纪的,偶没查考)兰姆全集编辑者关于随笔的一段导言,作为介绍文字,其余不赘.呵呵,阅读愉快

This volume contains the work by which Charles Lamb is best known and
upon which his fame will rest--_Elia_ and _The Last Essays of Elia_.
Although one essay is as early as 1811, and one is perhaps as late as
1832, the book represents the period between 1820 and 1826, when Lamb
was between forty-five and fifty-one. This was the richest period of
his literary life.

The text of the present volume is that of the first edition of each
book--_Elia_, 1823, and _The Last Essays of Elia_, 1833. The princip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ssays as they were printed in the _London
Magazine_ and elsewhere, and as they were revised for book form by
their author, are shown in the Notes, which,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are much fuller in my large edition. The three-part essay on "The Old
Actors" (_London Magazine_, February, April, and October, 1822), from
which Lamb prepared the three essays; "On Some of the Old Actors,"
"The Artificial Comedy of the Last Century," and "The Acting of
Munden," is printed in the Appendix as it first appeared. The absence
of the "Confessions of a Drunkard" from this volume is e to the fact
that Lamb did not include it in the first edition of _The Last Essays
of Elia_. It was inserted later, in place of "A Death-Bed," on account
of objections that were raised to that essay by the family of
Randal Norris. The story is told in the notes to "A Death-Bed." The
"Confessions of a Drunkard" will be found in Vol. I.

In Mr. Bedford's design for the cover of this edition certain Elian
symbolism will be found. The upper coat of arms is that of Christ's
Hospital, where Lamb was at school; the lower is that of the Inner
Temple, where he was born and spent many years. The figures at the
bells are those which once stood out from the fa鏰de of St. Dunstan's
Church in Fleet Street, and are now in Lord Londesborough's garden in
Regent's Park. Lamb shed tears when they were removed. The tricksy
sprite and the candles (brought by Betty) need no explanatory words of
mine.

E.V.L.

Ⅵ 书籍推荐!理财类!金融类!历史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文学类!计算机类!政治类!科技类!法律类

《国富论》了解一下,历史类的话《全球通史》,哲学类的话尼采的书

Ⅶ 《羊脂球》的作者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游记三部。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全名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他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多篇,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莫泊桑于1850年8月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个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游玩,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文学。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兵士,心里十分难过,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1871年,战争结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 1878年,他在教育部工作之余开始从事写作。那时,他的舅舅的同窗好友,大文学家福楼拜成为莫泊桑文学上的导师,他们两人结下了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莫泊桑通过自己的导师,认识到了许多社会名人,福楼拜决心把自己创作的经验传授给莫泊桑。莫泊桑非常尊重严师的教诲,每篇习作都要送给福楼拜审阅。福楼拜一丝不苟地为他修改习作,对莫泊桑的不少作品表示赞赏,但劝他不要急于发表。因此,在70年代里,莫泊桑的著述很多,但发表的却很少,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 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另外,他敏锐的观察也是令人称道的,自从他拜师福楼拜之后,每逢星期日就带着新习作,从巴黎长途奔波到鲁昂近郊的福楼拜的住处去,聆听福楼拜对他前一周交上的习作的点评。福楼拜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要求他敏锐透彻的观察事物。莫泊桑遵从师教,逐渐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后来,当他在谈到作家应该细致、敏锐的观察事物时,说必须详细的观察你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时间要长,而且要全神贯注,才能从其中发现迄今还没有人看到与说过的那些方面。为了描写烧的很旺的火或平地上的一棵树,我们就需要站在这堆火或这棵树的面前,一直到我们觉得它们不再跟别的火焰和别的树木一样为止。” 一次,福楼拜还建议莫泊桑做这样的锻炼骑马出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记下来。莫泊桑按照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有一年之久。此外福楼拜还让他听街上的马车声来训练观察力。 1880年,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发表了,它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读者称他是文坛上的一颗新星。从此,他一跃登上了法国文坛。莫泊桑的绝大部分作品是从这时到1890年的10年间创作的。此间,他写成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还写了3部游记、1部诗集及其它杂文。 莫泊桑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8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及《西蒙的爸爸》、《珠宝》、《小步舞》、《珍珠小姐》等在内的一大批脍炙人口、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左拉: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恩格斯:“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因为他的短篇闻名世界,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以至于因此被湮没。其实,他不但是个短篇小说的高手,在长篇小说创作上也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他的一部长篇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在他声誉鹊起后,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长篇小说给他提供了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从第一部长篇《一生》到第二部长篇《漂亮朋友》,他的笔触已经从个人生活投向新闻界和政界,具有丰富得多的内容,堪称一部揭露深刻、讽刺犀利的社会小说。 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莫泊桑有神经痛的征兆,他长期顽强的与病魔斗争,坚持写作,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终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仅43岁。 他虽然只活了43岁,却留下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与6部长篇小说,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是带病之躯进行写作的,这已经是可令人惊叹的了;何况,一两个世纪以来,他的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不朽的艺术魅力。他在短篇小说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他赢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他的长篇小说也拥有亿万读者,并不断被改编成电影,风靡全球。
莫泊桑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1880年至1890年之间写成,共出版27部中部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主要代表作是《一生》(Une vie)和《俊友》( 又译作《漂亮朋友》)《一生》(1883)描绘了贵族少女幻想破灭的凄惨的一生,通过约娜的悲惨事件反映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冲击下,土地贵族生活方式中必然崩溃与瓦解。《漂亮朋友》(1885)通过对冒险家杜洛阿利用女人为进身之阶,发迹过程的描写,反映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生活的黑暗与腐败,资产阶级的淫荡,特别是报界的污秽。
《幸福》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880 《羊脂球》
1881 《一家人》
1882 《骗局》
1882 《遗嘱》
1883 《我的叔叔于勒》
1883 《米隆老爹》
1883 《两个朋友》
1883 《花房》
1883 《骑马》
1883 《怪胎之母》
1883 《不足为奇的悲剧》

《孤儿》
1884 《项链》
1884 《保护人》
1884 《归来》
1884 《小酒桶》
1884 《衣橱》
1884 《老人》
1884 《索瓦热大妈》
1879 《西蒙的爸爸》

《珠宝》
1882 《小步舞》
1886 《珍珠小姐》
1883 《一生》
1885 《俊友》(又译《漂亮朋友》)
1885 《图瓦》
1886 《温泉》
1886 《隐士》
1887 《皮埃尔和若望》
1887 《流浪汉》
1889 《像死一般坚强》
1890 《我们的心》

《菲菲公主》

《乡村一日》

Ⅷ 莫泊桑欧亨利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各自特点以及风格是什么

1、莫泊桑

特点:()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并不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夸张的生平与难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论小说》),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的真实。

(2)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风格:现实主义小说艺术。

2、欧亨利

特点: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只有到了最后一刻,“谜底”才最终解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即“欧·亨利式结尾”。

风格: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

3、契科夫

特点: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

风格:现实主义。

契科夫:

(8)金融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三人的短篇小说:

1、莫泊桑

《羊脂球》《俊友》《项链》《一生》《温泉》《归来》《我的叔叔于勒》等。

2、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一作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爱的牺牲》《心与手》《二十年后》等。

《感恩节的先生们》

3、契科夫:

《给博学的邻居的一封信》《皮靴》《马姓》《凡卡》《迷路的人》《预谋犯》《未婚夫和爸爸(现代小品)》《客人(一个场景)》《名贵的狗》《纸里包不住火》《哼,这些乘客们!》《普里什别叶夫中士》《猎人》《哀伤》《胖子和瘦子》、《喜事》《在钉子上》《胜利者的得意洋洋》《小公务员之死》《不平的镜子》等。

Ⅸ 求兄妹恋小说,最少十部

总裁大人,体力好来 (继兄妹。名自字有点污但剧情还是有的,有点肉,但不是很露骨那种)
私宠小妹 (开始以为自己亲兄妹后面结局才知道不是亲生,甜宠,男主腹黑,为了把女主留在身边给她吃药让她智力停留在孩童时期)
妹妹皇后 (亲兄妹,甜宠,太子和王爷一起争夺公主,女主表面天真单纯内心有腹黑的一面,谁惦记她哥哥她就会……)
皇上,别爱我 (妹妹皇后的第二部,虐。。。但结局在一起了。)
坏蛋哥哥放了我 (伪兄妹,男主霸道控制欲强女主小白兔)
哥哥我要你负责(一开始以为不是亲生的,后面又说是亲生的,最后证明不是亲生的。甜宠,女主妈妈爱慕虚荣坑惨了女主害他们分开了三年但最后在一起了。前期甜后期虐结局完美)

Ⅹ 名著作者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是一位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莫泊桑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 “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并有很深的文学修养,尤其喜爱诗歌,在其影响下,莫泊桑少年时代便憧憬作一名诗人。他13岁开始写诗。

在鲁昂读中学时,他又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1870年,莫泊桑参加了普法战争,退伍后,在工作之余,依然从事文学写作。

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泉》(1886)、《 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人财两空,被看成是“祸水”,落得扫地出门的地步。既至美洲,赚了小钱,两年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福星”。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的旅行,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可怕的印证.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眼下二女儿的婚事也岌岌可危。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海轮回来.全文结束.
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也反映了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文中的”我”)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故事本身相当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缺乏故事性的,但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其原因在于作者铺砌摒弃了平铺直叙,采取两种巧合方法,从而更加强烈和深刻地表现小说人物的命运和主题思想。小说开始并不去写于勒,极力渲染的倒是兄嫂家庭的困窘和全家急切盼他回来的心情。紧接着,又概括插叙于勒的历史,他先前如何挥霍金钱成为全家的“恐怖”,而后又在外面混得不错,变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这些描写都为于勒在基本情节中正面出场蓄满了气氛,造足了条件,使读者急于知道他能否回来,回来后会怎样。但揣摩透了作者心理的莫泊桑并不急于回答。他故意剪断了于勒的线索转而写上文交代过的另一条线索。即写二姐的婚事。莫泊桑不露痕迹地一笔写来,终于让于勒在全家去哲赛岛旅行所乘的海轮上突然露面,并且被兄嫂认出。但是十几年来全家千呼万唤,望眼欲穿的于勒,把时来运转的希望全寄托在他的身上的于勒,此时竟败落成一乞丐模样的卖牡蛎的人,太出人意外。然而,这种意外含有合理成分。于勒被兄嫂赶到美洲后的兴败,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风雨飘摇,可上可下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共同命运的真实写照,也完全合乎作为这个阶级的“败家子”的于勒的性格发展规律。莫泊桑忠于生活,忠于人物性格,使巧合的运用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合理性,而他在叙述中所作的渲染、铺垫。则是保证上述情节偶然性与必然性,出人意外与合情合理,精心设计与自然平实相统一的必要的艺术处理方面的因素

阅读全文

与金融短篇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生之从遮天世界的小说 浏览:997
不小心撩弯了亿万首席免费小说 浏览:204
什么是大魔王写的小说下载 浏览:980
大爱晚成黎晓曼小说txt 浏览:91
丝袜变装小说阅读 浏览:661
txt小说免费下载全本百度云 浏览:775
小说怎样写故事 浏览:734
澳门风云系统小说 浏览:802
小三帮女主逃跑总裁小说 浏览:756
一个新手想写小说赚钱 浏览:707
有炮姐的穿越小说 浏览:470
小说人物叫林寒 浏览:218
怎么样写小说才好看吗 浏览:903
小说言情污污的片段 浏览:412
玄幻小说主角推倒皇后 浏览:967
有哪些好看的网络言情小说 浏览:57
高甜小说推荐短篇 浏览:708
重生欧美贵族的小说 浏览:578
有声小说关于军阀 浏览:354
三家巷小说男女主人公是谁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