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家巷的故事梗概
小说《三家巷》20世纪20年代初,广州三家巷住着互有姻亲关系的三户人家:买办资产阶级的陈家、官僚地主的何家和手工业工人的周家。三家的青年们都怀有救国救民的抱负,立志为祖国富强献身。省港大罢工开始后,周家幼子周炳的表妹 、鞋匠之女区桃在沙基惨案中不幸中弹牺牲。与区桃相爱的周炳痛不欲生,大病一场。后在大哥周金和表姐区苏的劝导下,他重新振作起来,并与陈家四小姐文婷一起参加了支持省港罢工的文艺演出。不久,廖仲恺遇刺的消息传来,陈家大少爷文雄丧失革命信心,哄骗周家三姑娘周泉与他结了婚,后又退出罢工委员会,到德昌洋行当了经理。周炳二哥周榕与陈家二小姐文娣私奔上海作新婚旅行,归来后,陈文娣的革命意志也开始动摇 。在一次聚会上,三家巷青年发生激烈争辩,终致彻底决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仇人。周榕与文娣从此分手。只有周炳认为文婷是陈家的例外,并接受了她的爱情。四一二大屠杀开始后 ,周家三兄弟到乡下避难。其间,文娣嫁给了何家少爷守仁。后何守仁在周炳给文婷的信封邮戳上发现了周家兄弟的藏身之地,遂予告发。周榕、周炳逃脱敌人追捕,周金却不幸牺牲 。南昌起义后,革命形势有所好转。 周炳满怀革命热情约文婷相见。不料,此时的文婷只热衷于建立舒适的小家庭。不久,她嫁给了财政厅官员宋以廉。残酷的现实使周炳幡然猛醒。 他怀着对区桃的怀念和对革命的信念 ,投入了广州起义的革命洪流。
2.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家及作品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家及作品如下:
1、张一弓《远去的驿站》
张一弓的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所发现的世界是十分独特的。它表现了三个家庭三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追求光明、报效国家的艰巨历程。
2、梁斌《红旗谱》
《红旗谱》是现代作家梁斌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版时间1957年。它在艺术上风格雄浑而又亲切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风格、篇章结构、叙事手法也呈现鲜明的民族特色。
3、孙犁《风云初记》
《风云初记》是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
4、杜鹏程《保卫延安》
《保卫延安》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连队参加青化砭、蟠龙镇、榆林等战役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1947年延安保卫战的历史画面,揭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战争胜利的内在力量这一思想命题。
5、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 《三家巷》中
周炳是《三家巷》中的主人公,是五六十年代文学人物长廊里一个非常特殊的艺术形象。作者是将他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物来处理的。他是一个“打铁出身的知识分子”,出身于无产阶级,但在哥哥姐姐的爱护下本能地接受了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这也就注定了他在参加严酷的阶级斗争过程时必将接受严峻,甚至痛苦的考验。作者既写了周炳的美貌和对异性的吸引力,也更多的揭示出他的心灵。他憨直,软弱,幼稚,温情而不切实际,富于幻想,但也在一次次的实际革命斗争过程中得到锻炼,得以成长和转变。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