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穿越重生 > 古代神话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古代神话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19 19:54:34

A. 上古神话传说对后世小说的影响(简要说明)

1.至少提供了那么多大神让我们YY。2.提供了那么多神器让我们YY。3.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神话体系。以上。。。

B. 举实例分析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神话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人类借助想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为内容的故事,反映了原始人类特有的意识形态,它通过幻想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类的生活和理想。像《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羲和生日》、《常羲生月》、《夸父逐日》等,体现了原始人探索的意图,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成因的理解。像《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等,表达了远古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决心与勇气。像《黄帝擒蚩尤》、《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黄炎之争》等,反映了远古先民对统治秩序的挑战。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文学史的开端,是中国文学史的第一页。这些神话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外,还为后代各类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像《诗经.大雅.生民》中后稷的种种神迹、《楚辞》中诸神的出现、战国时期庄子笔下《逍遥游》中的鲲鹏的变化、三国时期曹植作品中洛水女神宓妃形象的塑造,均是对神话意象的妙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利用神话素材进行再创作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唐代李威小说《柳毅传》、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等,其中就有大量令人赏析的神话情节。远古神话故事中的素材,经后代作家们发掘、改造,给人的感觉总是常出常新。

二、中国古代神话在表现方式、创作手法等方面为文学创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神话在构造上和基本意识上的特性,成为决定中国抒情文学构造和风格的最根本要素。神话的原始的质朴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中国文学叙事抒情的传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它奇特幻想、生动的情节以及夸张手法的成功运用,都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庄子创作的《逍遥游》、《德允符》、《大宗师》等散文,都出现了很多幻想,笔下的蝉、斑鸠、小雀、树、蛇、鱼,都会说话,这些丰富了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屈原《离骚》纯洁高大抒情主人公的出现,大胆地将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形象地糅合,发展了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使之成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唐代李白的诗歌,借鉴神话中的浪漫手法,将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使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高度统一,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他借用大胆的夸张,“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之体,抒无形之情,让奇情壮采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宋代的苏轼以神话中的浪漫主义为基调,借用想象与夸张,将豪迈的情感、坦率的胸怀表现得欢畅通透,成为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魏晋的志怪、唐宋的传奇、宋元以后的小说戏曲,不仅继承了神话的浪漫精神,而且吸取了神话的素材和艺术经验,后代的文学创作不断走向辉煌。

三、中国古代神话宏扬民族正气的精神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许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这些始祖神在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与壮大、在民族的重大变故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的作用。他们成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决条件也决定了他们作为大神的责任与义务。如开辟大神盘古在完成了天地开辟任务之后,就将自己的双眼化成了日月,将四肢与头颅化成了五岳,将血脉化成了长江与黄河,将毛发化成了山林与草木,将肌肉化成了泥土,将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体上的寄生物则变成了人类。女娲,她在完成了补天、造人的大功之后,也将自己的身体化成了万物。所以《山海经》中云有神十人,乃女娲之肠所化。

C. 神话、寓言和历史散文对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创世神话主要有两种:天地开辟(包括世界和万物的形成)的神话和人类起源(包括民族的由来)的神话。天地开辟神话有3类:第一类,以创造神为主体 ,创造世界 。这个创造神的形象、称谓以及开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瑶族的创造神叫密洛陀;彝族的创造神有4个:八歌 、典尼 、支格阿鲁和结支戛鲁。第二类,巨人化生神话,讲述天下万物是由巨人的身体各部所化。如汉族的盘古神话,阿昌族的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 ,彝族神话 《 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第三类,自然演变的神话,讲述的是想象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过程,既不是开辟神的创造,也不是巨人化生 ,完全是自然演化。如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妹六甲》,纳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等。这些神话,在各少数民族的史诗和古歌中保留很多。人类起源神话有两类:一类是解释世界上人类的诞生,讲述造人的过程,说明民族的由来;另一类是与洪水神话相联系,通过洪水后兄妹结合,说明再造人类的过程。在民族创世神话中,人的来源有卵生、葫芦生、石头生,以及从山洞或树林上出来的种种不同说法,但较常见的是泥土造人的说法。如女娲神话。
在创世神话中,解释人类由来和说明民族起源的内容常常结合在一起,把民族起源和人类由来看作是同时发生的 。彝族史诗《梅葛》中记载的创世过程,以兄妹成亲,生下怪葫芦,出现8种人,解释8个民族的由来。创世神话具有世界性,它是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D. 结合古代神话,论述古神话是怎样对后世文学产生影响的

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一。 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怎样对后世文学产生影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e68d980100iapt.html

中国神话传说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其中,对诗歌和小说的创作影响尤为明显。如: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大雅·生民》写周民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种种神异经历,母亲生他时太顺,被认为是不祥扔掉了。扔到小巷有牛羊庇护,扔到森林,恰遇伐木工人,扔到寒冰之上,大鸟羽覆盖了他,大鸟飞去,他大声啼哭,哭声响彻云霄。
屈原《楚辞》《离骚·天问·九歌》亦充满神幻色彩,上天入地、驰骋想象。
战国时的《庄子》一书中不少寓言就是根据神话改编的。如《逍遥游》中的鲲、鹏就是《山海经》中北海神兼风神禺强的化身。藐姑射也是《海内北经》中的“姑射国”。

汉代的赋体,如曹植的《洛神赋》就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素材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创作。

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组诗之九《夸父诞宏志》、之十《精卫衔微木》
盛唐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梁甫吟》等。

晚唐诗人李商隐《 瑶池》诗云:“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就是对神话意象的妙用。
小说采用神话作素材的也很多,它主要是借助于神话的奇特的想象,利用神话形象或神话情节进行再创作。如唐代李朝威的小说《柳毅传》,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爱情神话。明清神魔小说对神话的采用和重塑,达到了此类文学的最高点,其代表作为《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以及他们的腾云驾雾、七十二般变化成了中国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故事之一。从孙悟空身上,我们不难看到“石中生人”的夏启、“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争位”的刑天以及淮涡水怪无支祁的影响。此外,如《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红楼梦》中也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神话情节。

现代小说中也有不少利用神话故事进行创作的作品,如新文学的旗手鲁迅在创作中常常采用神话化素材,特别是《故事新编》中的《补天》、《奔月》、《铸剑》、《理水》四篇,完全是选取神话题材来进行写作的。在《补天》中,他通过女娲的创造活动,表现了民族精神中不倦的创造伟力;《奔月》通过羿的英雄末路,表现了战士在无用武之地时的寂寞与悲凉;《铸剑》讴歌反抗的英雄;《理水》则赞颂民族的脊梁。他的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最早的“寻根文学”。郭沫若是一个具有强烈神话意识的诗人。他对古代神话有一种近似宗教般的崇拜,曾说:“神话是绝好的艺术品,是绝好的诗。”(注:郭沫若:《神话的世界》,《文艺论集》,上海光华书局1925年。)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随处可见被赋予了浓烈感情色彩的神话意象,如凤凰、天狗、颛顼、共工等等,他将自己的代表作诗集取名《女神》,反映了他对神话的情有独钟。
除了鲁迅和郭沫若外,茅盾、周作人、郑振铎、闻一多等人也从各个不同角度,对神话产生了浓厚兴趣。如郑振铎借用希腊神话故事写作的一些短篇小说,沈从文描写湘西风土人情的小说系列,吴祖光的剧本《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等。其中沈从文小说中运用神话素材的方式,较以前又有发展,他不是简单地采用、改编或重写某个具体神话的情节或意象,而是另辟蹊径,在诸多民间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一种综合性的重构和再造。在故事的表层结构之下,潜藏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例如有的研究者发现,在《边城》中,就埋藏着求仙原型、难题原型和命运原型,并运用了拟仙、三角和循环三种叙事模式。(注:李继凯:《民间原型的再造——对沈从文〈边城〉的原型批评尝试》(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4期。)这种新的运用神话素材方法,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
还有如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贾平凹的《古堡》、郑义的《老井》、郑万隆《异乡异闻》等等,都是随处可见神话的踪迹。

另外,中国戏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是始终受到神话这种理性精神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戏曲审美上的神奇又与中国的神话精神有一种血肉联系。幻想孕育了梦境和神话,也可以说孕育了中国戏曲。我们知道,戏曲文学是戏曲艺术的基础,而唐代的变文与传奇小说是戏曲文学发生的基础;变文最初是由佛教寺院以通俗故事宣传经义发展而来的,然而有些变文即设想虚幻,是一些神怪的故事,因而大都与神话有关(传奇小说也是从继承我国古代志怪小说发展而来的)。中国戏曲作家历来专情于梦,执著于梦境的描写,譬如,《西厢记》的草桥梦,《梧桐雨》的秋雨惊梦,《汉宫秋》的孤雁惊梦,《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见情人,还有那《黄粱梦》、《蝴蝶梦》、《扬州梦》、《升仙梦》、《云窗梦》等等。梦境是借助于形象的传奇化特征与实境联接,统一于形象,是现世、伦理在戏曲中的理性表现。我们看到过《窦娥冤》窦娥鬼魂的出场托梦,把一个不屈的人物个性再作深化;《西蜀梦》也有张飞鬼魂托梦,把一个义烈、勇猛、死也不忘复仇的张飞形象再次塑造;还有那《云窗梦》的月莲忆旧;《蝴蝶梦》的包公梦蝶;《昊天塔》的令公托梦等等,无不是运用梦境来体现一种神话精神——“幻想——实践”精神。梦境中的形象塑造,发挥了极大的想象和描写的自由。梦境可以跨越死生,超越时空,极尽地宣泄悲喜之事。比起实境,梦境是神话的演变,更能深刻地展现人物的深层心理。

现在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小说中随处可见神话传说的影子。比如红极一时的网络小说《诛仙》,其中就描绘了古代神话中的“朱雀”“玄蛇”“饕餮”。网络小说的创作者更借鉴古代神话传说的神与仙,妖与魔的差别,将自己的创作分门别类,或称玄幻小说,或称修真小说。其中优秀的作品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对青少年读者具有超强的吸引力。
当然,神话对影视作品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出现了不少以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连续剧。如,根据董永与七仙女的神话故事改编,台湾偶像剧“一姐”林依晨携手新生代人气偶像胡歌演的大型上古神话电视连续剧《天外飞仙》;中国大陆版的《星光灿烂猪八戒》、《宝莲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香港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封神榜》、《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等等。尤其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把众多的神话人物集中在一部剧中而又不显得混乱,实在难得。

古代神话传说对风俗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男左女右”一说始于盘古:盘古开天辟地后身体发肤化为宇宙万物,其中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而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因此便有了男左女右的说法。再如过“年”、“乞巧节”、“清明节”、“舞龙灯”等莫不于神话传说有关。而这些风俗又反过来影响着文学创作,使得一些文学作带很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浪漫主义色彩。

古代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古代神话与传说是浪漫主义的源头,而我们在现实主义作品中也往往能看到神话传说的影子。可以说古代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创作的起源。古代神话传说也不仅仅只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它更影响着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些建筑也受到了神话传说的影响。这些综合起来便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特色。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它必定会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E. 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哪些主要影响

古代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由于古代科学水平较低,很多自然现象在当时不能解释,因此人们则运用想象力与寄托社会普遍的向往意愿,而衍生了神话这一文学种类。

神话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同时,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

另外,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旧时由于人对自然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其是一种心灵寄托。

F.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初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他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古代神话诞生之日起就以丰富的内容,乐观的精神,奇特的想象,浪漫的风格哺育着中国文学。

G. 论述上古神话对世文学产生的影响

应该说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

首先,它肯定给人们一些茶前饭后的谈资,
讲一些神话故事说笑

其次,给文人们编写故事和后人的文化内涵也产生一些影响

比如红楼梦开头说石头的来源,是女娲炼石补天的遗留的

秦始皇想名号时,不是德比三皇,功过五帝吗

但是,其实说到最后,其中起舆论作用的是统治思想,是汉代开始确立的儒家思想

H. 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哪些影响

我国古代神话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字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
1、神话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
中国神话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神话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经文学家发掘、改造,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入先民曾经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
经历千年的磨练,中国神话散佚严重,主要原因有:1、时代久远;2、儒家的排斥态度,致使上古神话在文献古籍中载录甚少,资料零散不全。
记载神话的文献资料有: 1、诗歌:《商颂·玄鸟》、《大雅·生民》和《楚辞》,尤其是《天问》。2、史书:《左传》、《国语》、《逸周书》等,《穆天子传》。3、诸子:《庄子》援引神话最多,《孟子》、《墨子》、《韩非子》等亦保留一些。4、《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后者相当宏富。

I. 神话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和作用最好1000字左右哦。。。

部分转来的,希望有帮助
神话的基本定义为:一.叙述人类原始时代或人类演化初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二.承传者对这些事件、故事必须信以为真;三.必须是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制造并且流传下来的,如果是个人制造,并且没有透过传承而且群众的成员对其创造的参与,这故事再怎么神奇均不属于神话。神话和唐诗、宋词、元曲等被称之为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士大夫的高雅,但有独特意味.宋词,元曲等的兴起就是证明。民间文学也包括神话等。
民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与一般专业作家文学相比,在这一点上,民间文学有其独特性。由于它的作者人数众多和生活在底层,他们能够更广泛、深切和精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书面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许多民间谚语就是劳动人民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作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着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
民间文学与作家书面文学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有很大歧异。但这两种文学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从来源说,它们的共同根源是原始文学。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文学的一些种类——神话、歌谣、传说大抵已经产生,这是氏族和部落大众共有的文学。阶级社会形成后,替上层阶级服务的文艺专职人员以及史官、诗人和宗教执行者产生了,文学日益书面化。与原始文学的传统距离远了。但是,广大的下层人民因为被剥夺了文字的使用权,基本上仍沿用着原始文学的传统,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加以变化。这两种本来同一发源的文学的性质和面貌,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形成对抗或对立的状态。
另一方面,这两种文学又互相影响。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书面文学的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体裁,往往也是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成的。至于书面文学取材民间文学或用它作“词藻”的,就更多了。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多少对民间文学起过一定的影响。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影响民间文学是多民族的民间文学,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存在着相互交流、影响的明显现象。不同民族在文化上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在中国,汉族的民间文学,与各民族民间文学交错着、联接着。特别是那些民族间接触较早或居住交错、比邻的民族所产生影响或承受影响的痕迹更为显著。
各民族之间民间文学的接受影响,大都是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为基础,对它进行选择、取舍、改造、加工。他们尽力使它民族化。这是民族间文化交流影响的自然法则。
民间文学的世界关系民间文学的某些体裁,如民间故事,在国境以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较远的地区,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和谚语等,不仅有许多构思、表现手法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像灰姑娘型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等"世界大扩布"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这一类。此外,像故事或叙事诗里,某些构思或部分情节相似的,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别的民族影响的结果。如中国与邻国印度、朝鲜、日本等,就有长久的文化上的交往。因此,中国的民间文学与那些国家的同种类作品的关系相当密切。从民间文学的互相交流、影响现象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及文化的交流是源远流长的。
民间文学的研究民间文学是国家、民族中广大物质财富生产者所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对民间文学进行研究的学科称为民间文艺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的探索和阐明,或对它的历史进行清理和论述。近年来,学术界把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给予科学的探索和确当的叙述,给予民间文学以应有的地位。
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与文化史以及文化学的关系,同样是密切的。文化史和文化学的探究、叙述应该以世界的或民族的整个文化为对象。要叙述一个国家的文化史或文化学,决不能抛掉民间文学这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产物,否则,不仅概括不周全,还可能影响到对整个文化现象评价和叙述的准确性

J. 中国古代神话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翻开中国上古神话,一个圣贤的世界扑面而来。尽管神话没有十分完整的情节,神话人物也没有系统的神系家谱,但它们却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其中尤为显著的是它的尚德精神。这种尚德精神在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的比较时,显得更加突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这种尚德精神,一方面源自于原始神话的内在特质,另一方面则是后代神话改造者们着墨最多的得意之笔。在西方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中,对神的褒贬标准多以智慧、力量为准则,而中国上古神话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的文化心理之中。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走向。



“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红杏出墙”或“乱播爱情种子”的现象。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当人类向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只会仰面向上,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在我国的神话天地中,姑且不说被后世改造过的神话,就是古老的原始神话,我们也看不到对大神们爱情生活的描写,见不到他们这方面的生活细节。由于中国上古神话中有关爱情的内容极少,因而嫦娥奔月神话和后起的巫山神女传说在中国神话天地里就显得秀丽旖旎,风景这边独好了。

相反,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满身人间烟火味的形象:众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羁,拈花惹草,在神界与人间留下了一大串风流债,更严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讲原则,充满嫉妒和个人爱好;神后赫拉,本是众神的表率和人间的神母,但她却经常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做出一些残酷和无神格的蠢事来,没有丝毫让人类敬重的地方。主神如此,他们手下的众神也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品性。在希腊军队与特洛伊的战争中,阿喀琉斯让阿伽门农把抢来的女俘克里塞斯送还到他的父亲阿波罗的祭司的身边,因此时阿波罗神正为他的祭司的女儿被劫而用瘟疫来消灭希腊军队,阿伽门农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硬是将女俘克里塞斯留在了自己的身边,阿喀琉斯愤而带领他的军队撤出了战斗,使特洛伊大将赫克托很快地杀掉了还没有死于瘟疫的希腊士兵。希腊人的这次惨败只是因为一个女人,这种结果是中国人无法理解和原谅的,也是中国神话中的尚德精神所不允许的。又如,阿波罗因同玛耳绪比赛吹笛子而失败,便残酷地剥了玛耳绪的皮,并把它挂在树上;再如月神与阿波罗兄妹,因尼俄泊嘲笑了他们的母亲提坦巨人勒托只生下一子一女,并禁止忒拜妇女向勒托献祭,他们便射杀了尼俄泊众多的儿女。如此等等。可见,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别外,在情感上却是相同的。当神们脱掉神的外衣之后,个个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



“ 对神的献身精神的崇尚和礼赞”,是中国上古神话尚德精神的另一重要体现。这种牺牲精神首先表现在古老的创世神话当中。中国的创世神话,是以牺牲创世神的肉体来完成天地开辟和万物创造的。所以,中国古代的开辟大神盘古在完成了天地开辟任务之后,就将自己的双眼化成了日月,将四肢与头颅化成了五岳,将血脉化成了长江与黄河,将毛发化成了山林与草木,将肌肉化成了泥土,将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体上的寄生物则变成了人类。另一位开辟大神女娲,她在完成了补天、造人的大功之后,也将自己的身体化成了万物。所以《山海经》中云有神十人,乃女娲之肠所化。今天我们虽然不能全部了解女娲化物的细节,但这则神话多多少少为我们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

后来的始祖神继承了创世神的这一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燧人氏发明火历经千辛万苦种种磨难;炎帝为发明农业种植和草药而尝尽百草,几经生死,所以《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先秦史书则言大禹为治水十年奔走,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至于“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荀子·非相》注引《尸子》)。

不仅创世神和始祖神如此,在对我国远古神话英雄的故事传说及对英雄的讴歌中,同样也反映出一种崇尚奉献与牺牲的精神。在这些神话中,大凡是为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英雄备受人们的赞颂;反之,凡是那些不利于社会前进、有碍于人类幸福的神性人物则要遭到唾弃与批判。所以为逐日而死的夸父、射日除害的后羿、救民于水患的大禹等均在人民的心目当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被大水淹死之后变成鸟不停地以木石勇填苍海的精卫,也生生世世为人们所敬重。而那些残害人类的神蛇、怪兽一般的反面人物,如果不被英雄诛灭,也会被历史文化所诛灭。

中国上古诸神所普遍体现的献身精神,是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话英雄所不具备的。在希腊神话中,其开辟神话充满了血腥:宇宙最先生下了开俄斯(即混沌)、胸怀宽广的地母该亚、地狱之神塔尔塔罗斯、爱神埃罗斯。开俄斯又生了黑夜之神尼克斯和黑暗之神埃瑞波埂D峥怂购桶H鸩ㄋ菇岷虾笊铝颂蘸桶字纭8醚窃蛏宋诶邓梗ㄌ炜眨⒋蠛!⒏呱健U馐蔽诶邓钩闪酥髟祝肽盖赘醚墙岷希肆辛彩惶焐瘛:罄矗谝淮魃裎诶邓贡欢涌寺迮邓寡烁盍恕?寺迮邓褂朊妹萌鹧墙岷弦采铝肆辛嫠故亲钚〉囊桓觥?寺迮邓购ε滤亩窍袼品盖滓谎赐品憬约旱乃卸纪探硕亲又小T谥嫠钩錾埃鹧窃诘啬父醚堑陌镏绿拥搅丝死锾氐海系褐 蟛派铝酥嫠梗嫠拐獠判颐庥谀选:罄粗嫠沽现钌裢品烁盖卓寺迮邓梗扑鲁隽烁绺缃憬忝恰V嫠褂谑潜阍诎铝制ニ股缴辖⒘松裥酝豕约鹤隽酥辽仙瘛U庠蛳@吧窕氨砻鳎嫠沟纳窠缰刃蚴窃诖焐衩堑难庵辖⑵鹄吹模现氐氖钦庵稚甭净苟际枪侨庵蕖?

不独希腊神话如此,巴比伦神话和北欧神话同样也都带有浓浓的血腥味。记载着巴比伦神话的《埃努玛·埃立什》说,开初,神族有两大派:一派象征着无规律的“混沌”,是从汪洋中生出的神怪;另一派象征着有规律的“秩序”,是从汪洋中分化出来的天神。创世的过程被理解为混沌与秩序的战斗过程,最后秩序战胜了混沌,且以混沌族神怪们的尸体创造了万物和人类。北欧神话则说,天神奥定杀死了强有力的冰巨人,以他的尸体创造了世界上的万物。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尚德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大神们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尚以及伟大的献身精神,同时也体现在他们“保民佑民的责任感”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既是被人们所礼拜的神,就应该尽到保民佑民的职责。远古时代,中国的许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这些始祖神均是自己部族中功劳卓越的人物,他们在为本民族的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或在民族的重大变故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他们成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决条件也决定了他们作为大神的责任与义务。特别是自西周以来,由于历史和政治的需要,诸子百家有意识改造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将人类理想的英雄美德都加在了他们身上。这种现象所造成的结果,使得存留在上古神话人物身上的野性消失得干干净净,有的只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于是这些上古的神话英雄或始祖神们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由神祗摇身一变成了品德完美的人间帝王。首先,他们均以天下苍生为重,平治天下、造福人类是他们的根本职责。其中大禹就是一个典范。大禹大公无私,为天下苍生的幸福鞠躬尽瘁。其他如炎帝、黄帝、尧、舜等也莫不如此。同时,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大神们并不以天下为己有,而是举贤授能,并且素有“禅让”的美德。所以,尧年老后便把帝位传给了舜,而舜同样也将帝位传给了大禹。这种境界如此之高之美,以至于后人甚至搞不清这究竟是史实还是神话了。

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表现出了与中国神话大不相同的文化特色。在古希腊神话中,天神与人类一样,也表现出爱、恨、怒、欲望、嫉妒等凡俗的情感。“潘多拉的盒子”便是一个例子:当人类被创造出来以后,英雄普罗米修斯帮助人类观察星辰,发现矿石,掌握生产技术。作为天父的宙斯竟出于对人类的嫉妒,拒绝将“火”送给人类。普罗米修斯从太阳车的火焰中取出火种赠送给人类。宙斯发现之后就将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让凶狠的饿鹰啄食他的肝脏。与此同时,宙斯加紧了报复人类的步伐,他命令火神造出美丽的潘多拉——“有着一切天赋的女人”,诸神赐给她柔媚、心机、美貌,让她带着盒子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墨透斯。厄庇墨透斯留下潘多拉,打开了那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盒子,于是从盒子里飞出了痛苦、疾病、嫉妒等等,从此人间便陷入了黑暗的深渊。对此,宙斯并不满足,他又发动洪水来灭绝人类。

西方神话中的这种种行径和中国神话的补天、填海、追日、奔月、射日、治水等神话相比,真是判若天壤,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宙斯不幸成为中国上古的神王,那么他早就被打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了。

中国上古神话中体现出的这种尚德精神,有一些是先天神话的内在特质,而另一些则是后天人为改造的。它是文明社会中文化的重塑与选择的结果。经过这种文化的重塑与选择,在古老的大神们身上还遗存的一点点“人性”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远远脱离社会、脱离人类、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理念化形象,于是他们原有的神性也随之削弱,他们成了人间崇拜的偶像,变成人间帝王们的典范。于是神话中的大神们最终演变成了人间的始祖,敬神变成了祖宗崇拜,神话变成了宗教崇拜。

正是这种尚德精神,使中国文化中处处体现出了对“德”的要求。在我们传统的“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中,将“修身”摆在第一位也说明了这一点。只有“从头做起 ”,先修身然后才能齐家,再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在后天漫长的文明社会里,无论臣废君取而代之,还是君贬臣、诛臣,往往都有从“德”方面找借口的。似乎只有这样,一个又一个杀机横生的“政变”或“贬诛”才显得名正言顺,顺理成章。这种文化的选择,甚至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民族的思维和习惯中,依然处处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阅读全文

与古代神话对中国小说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都市末世后宫完结小说排行榜完本 浏览:555
适合校园小说的图片 浏览:604
很虐很残忍的总裁小说 浏览:113
刀剑神域小说网盘 浏览:770
特虐后宠的小说现代 浏览:496
女主嫁给残疾的现代小说 浏览:293
女主是大帝的无敌玄幻小说 浏览:661
二次元穿越小说羽 浏览:67
民国间谍类小说排行榜 浏览:471
痴娘的小说推荐 浏览:129
仙路至尊吞噬小说网 浏览:208
危险关系小说全文免费下载 浏览:411
写和离夫妻的小说推荐古言 浏览:86
找一部有点黄的穿越小说 浏览:65
耐看的都市异能小说 浏览:377
夺天帝位的玄幻小说 浏览:434
诫子小说排行榜 浏览:405
主角叫段羽的小说 浏览:690
求好看搞笑的小说推荐经典小说 浏览:971
女穿男攻略女配快穿小说免费下载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