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是一短篇小说、讲的一城市里的女的去西藏旅游时和一个藏族的很帅的...
这肯定不是《酥油》
酥油是中长篇小说,离短篇太远了
这倒像是香港某免费报纸上的连载故事,作者是陶杰,名字我也忘了
说的是一个女的发现自己的男友有外遇,然後她一个人去了西藏旅行,认识了一个藏族的帅导游,两人翻云覆雨了数番,最後仍是无疾而终
2. 我看过一篇短篇小说《不诉离伤》,是以第一人称来写得,男主人公因失恋去西藏旅游遇到一个女孩、女孩是...
我看过来一篇短篇小说《不源诉离伤》,是以第一人称来写得,男主人公因失恋去西藏旅游遇到一个女孩、女孩是为了完全已故男友的愿望而来。他们相识成为了好朋友,并相护照顾来到西藏,彼此开导但没有相爱,求诸位能告诉我这篇小说作者的名字,
作者:孔俊
3. 求一部反映50年代的西藏爱情小说,土司的女儿爱上革命干部,但是最后干部陷入沼泽死了。分数给的大,努力!
《色戒复》钟丽缇版
一个心灵爱情故事制,扎西(古桑饰)是一个刚刚在边远的寺院里完成三年修行的僧人。但是他回来之后却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虽然他已经决定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之中,但是他回来后却发现自己的生理正在经历着强烈的性觉醒。而这一切在他遇到了聪明貌美的农村少女佩玛(钟丽缇饰)之后更是变得不可收拾了。佩玛不仅对他一见钟情,而且还不惜公然挑战宗教禁忌,大胆地追求心中的爱情。抵挡不住佩玛挑逗的扎西终于释放了最原始的欲望和激情。色戒一破的他第一次置疑起了精神信仰的价值,而他后来也逐渐认识到要放弃世俗的东西首先就要去经历……
4. 与青藏高原有关的文学作品
马丽华 《如意高地》,扎西达娃,马原早期的西藏题材短篇很多,长篇比如《上下都很平坦》
昌耀的诗歌、杨志军的青藏题材小说,
5. 求关于西藏文化的书
《仓央嘉措情诗集》.《獒》.《西藏度亡经》.《西藏生死书》去看看吧!都是很有西藏文化的书,希望你能喜欢~。
6. 藏族著名作家有哪些
1、何马
何马,生于中国四川省藏区。何马,生于中国四川省藏区。内向,好读书,涉猎极为广泛,尤其对军事、汽车、枪械、天文、地理、历史等有着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
2005年,何马开始写作《藏地密码》,在此之前,他已经先后阅读了相关书籍600余册。《藏地密码》,以120万字的宏大架构,讲述了以西藏和藏文化为背景的一个全球大探险故事,其中涉及到西藏千年秘史、藏传佛教历史遗案,以及世界上众多著名文化遗迹。
2、央珍
藏族女作家。1963年生于西藏拉萨。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西藏文学》编辑、副主编、西藏作家协会理事、西藏青联常委。 现任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其短篇小说《卍字的边缘》曾获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97年,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少数民族第五届文学创作骏马奖”,并被改编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拉萨往事》,该作品为藏族文学史上第一部由女性完成的长篇小说。另有散文、藏学论文等多篇发表。所创作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匈牙利文等出版。
3、白玛娜珍
白玛娜珍,藏族,生于拉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就读于拉萨一小、北京中国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新闻学院。从事舞蹈、记者、广播电视栏目编导、主持等工作。现在西藏作家协会工作。著有诗集《在心灵的天际》、散文集《生命的颜色》、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复活的度母》。
4、诺尔章
诺尔章,青年藏人作家、导演。2008年6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于此同时并创办青年藏文化网站。藏族作家诺尔章(笔名)原名千尔日加措,青海省热贡人。现任《新青年网站》主编,电影代表作有《草原悲歌》、《离别》、纪录片《少年的苦行者》。
文学作品《没有尽头的生活》、《寡妇》、杂文聚《蒋攀巴的精神》等。2013年6月诺尔章的小说《阳光滋润的僧舍》荣获意大利母语文学节金奖。
5、文成才旦
文成才旦,男,藏族,1989年生于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县。2004年发表处女作《母校》, 同年发表了散文诗《卓玛啦》
7. 短篇藏族民间故事
《巧抗酥油差》的故事。故事中讲,山南人民把酥油都交给山南王了,专弄得自己连酥油都属没有。一天,聪明的尼却桑布见山南王在阳台上散步,便大声吆喝一头小驴子说:“你这鬼东西,把奶吸光我们拿什么去交给山南王呀。”山南王听见了,便骂尼却桑布:“难道你不知道吃了驴子酥油,人会变成傻瓜吗?”尼却桑布说:“实在没有办法,没有牛羊酥油了,只好交驴酥油,以前交的就是这种酥油。”于是,山南王命令把“驴子”酥油扔出去,尼却桑布趁机叫来众乡亲,把新鲜的牛奶酥油统统拣回来,听了这样的故事,使人对聪明的尼却桑布肃然起敬,对山南王的横行霸道、敲诈勒索赔切齿痛恨,对巧抗酥油差的胜利,欢欣鼓舞。
8. 布达拉宫的故事短一些
布达拉宫(藏文:པོ་ཏ་ལ),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版上,是世界权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其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
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角楼。宫墙所包围的范围全都属于布达拉宫。
9. 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短点!
公元638年,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松赞干布惧,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遣使谢罪,请婚,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公元641元,唐太宗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公主携带大批丝织品、手工艺品,还有史书、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医方100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
又带了耐寒抗旱的芜菁(通称大头菜)种子和其他谷种,从长安迤逦西行,经甘肃,到青海,过日月山,经大河坝,到达黄河源头。为了保障公主一路顺风,唐太宗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桥,造船制筏,建筑佛堂,开辟通道。
松赞干布则亲自率领满朝官员与大队人马迎亲于柏海(即今扎陵湖和鄂陵湖),并在此举行欢迎仪式。然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结伴而行,前往逻些完婚。
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不仅播撒下了汉藏友好的种子,也留下了众多的胜迹与美好的传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不仅揭开了唐蕃古道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响深远的第一页,而且作为唐朝与吐蕃之间的重大事件被载入史册。
(9)关于西藏的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历史影响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房间的遗迹,大昭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藏族的史书用大量篇幅来记载公主的事迹。
文成公主来的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协助松赞干布设计建造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
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带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文成公主还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