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亦师亦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无厘头,却是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似水不曾流年,我该用怎样的情绪怀念惨烈而绝望的从前
他离职了,主动也是被动离开了,心甘情愿也迫不得已
得到消息的一瞬间,郁郁地悲伤萦绕心田,浓浓的离愁像是化不开的阴霾,无形的压力逼得无法呼吸。是自我太重感情,还是担心他的结局就是明天的自己,人走茶凉
耳边还回荡着经理对他的诸般数落,我望着远方怔怔出神。这一刻我对自己很失望,我多希望自己能勇敢的站出来为他说一句公道话,哪怕不能改变任何结局,可是我没有。是的,我没有,我恨自己的懦弱
我知道,这一刻远没他嘴上说的那么轻松,我多想上去抱抱他,轻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一句:兄弟,还有我
可惜我不能,我知道他是一个坚强的人。我怕我的安慰会刺痛他固守的骄傲。他总是习惯了一个人承担,只是这种承担太过辛酸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种不愿受委屈的人,第一次开会他跟公司领导吵得不可开交。我心想这样的愣头青肯定属于那种好逸恶劳型的
熟了以后,他成了我努力靠近的“偶像”,他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对不公平说“NO”,敢想敢做。每一次跟经理的争辩都是据理力争。为此给我们这些“老好人”带来了许多福利,公司正常下班在6点,可经理总拖到8点,是他经历过一番争辩后让我们可以准点下班。正常发工资是每月的25号,可公司总是拖延一周甚至几周,我们都敢怒不敢言,又是他跟经理吵得拍桌子杂板凳,让我们可以准时发工资。坏人都由他去做,我们却老实本分的做“老好人”
我们相处了两个月不是朋友,胜似朋友,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他也真正教会了我许多东西
我不知道他怎么看我的,不过在短短一个月的相处中,我把我们的关系定位为亦师亦友。是他让我看到了互联网的另一面,是他教会了我怎么做网络营销。也是他教会了我,属于自己应得的东西应该尽力争取,还是他教会了我,要敢想敢做,雷厉风行。我很感谢他,我的老师,我的朋友
我不想过分的数落我们经理的品性,我只想说,作为管理者缺乏胸怀是员工的悲哀,更是公司的悲哀。一颗树,枝丫病了可以剪掉,但是如果根部腐朽了呢?
我的心好痛,像是丢了什么一样,不想说话。很奇怪,我们才认识了不到两个月,我居然如此不舍。也不奇怪,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所在。相遇无关对错,不分早晚,更没有期限。我享受这一刻的惺惺相惜,我珍视这一刻的感动
他走了,我该怎么走呢?也许不久之后,我也会走吧,没有留恋,更没有怀念
B. 给亦师亦友的老师发短信 该怎么说
是你,教会了我第一次拿笔写字;
是你,帮助了我理解人生的道理;
是你,让我更加自信的步入社会;
教师节到了,我想对我的导师说,你辛苦了,感谢有你的培养,成就了我对未来的憧憬
,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与个人价值观的改变,感谢老师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就是主角!
希望帮到你,请采纳
C. 亦师亦友出自哪里
可能是出自明唐甄的《潜书.讲学》:学贵得师,亦贵得友。但意思好像不大符合,现代人造出来的可能性更大。
D. 亦师亦友什么意思
亦师亦友:即是老师,又是朋友。有益的老师可以是知心的朋友,有长处的朋友某种意义上就是值得学习其长处的老师。
拓展资料:
注释:
亦[yì]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举例:
1、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师伍次友,就具有这样的身份。伍次友是康熙的引路老师,传授给康熙治国策略,教他文韬武略,康熙又和他亲密无间,凡事都不瞒他。伍次友对于康熙,可称亦师亦友。
2、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从《论语》、《孟子》、《史记·孔子世家》等经典的记述中,我们得知,孔子与其门生似乎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些门生,对于孔子的态度,都是毕恭毕敬、唯命是听的,说确切些,只能算是弟子们,但子路与他的关系却很具生活化,所以真正要算得亦师亦友的,唯子路一人而已。
E. “亦师亦友”这个词跟哪个词对应更好
1.“亦师亦友”这个词跟“良师益友”可以相对应。具体看下面分析。
2.亦师亦友的意思是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有益的老师可以是知心的朋友,有长处的朋友某种意义上就是值得学习其长处的老师。再来看,“良师益友”这个词。良师益友,成语,意为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出自《论语·述而》《论语·季氏》。可见,“亦师亦友”跟“良师益友”两个词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相互对应。
3.相关历史典故
首先,良师益友与亦师亦友都是出自于《论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从《论语》、《孟子》、《史记·孔子世家》等经典的记述中,我们得知,孔子与其门生似乎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些门生,对于孔子的态度,都是毕恭毕敬、唯命是听的,说确切些,只能算是弟子们,但子路与他的关系却很具生活化,所以真正要算得亦师亦友的,唯子路一人而已。
子路真率莽直,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三思而后行”,却总是“率而对曰”,在人面前,不分高低贵贱,难免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所以,孔子以老师的口吻无奈地对子路说:“你呀,给你说了多少次了,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呀!”《论语-为政》还有一次,孔子与人闲聊,说起君主的用人和治国的策略,他感叹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乘着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估计只有子路了。”子路听到这话后很高兴,要知道,孔子可是很少当面表扬子路的。孔子知道后,很不客气地批评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的嘛,没什么可取的才能。”知生莫如师,子路还真让他的先生说中了在为别人的家族争斗而慷慨就义。《论语-公冶长》子路不死心,反问孔子说:“那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没好气地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这一次,孔子竟然拿出了他的杀手锏――“君子与小人论”来,子路只好不再作声。孔子还不算完,继续以子路的勇而责难他。他又拉住子路,强行来一次彻底的教诲。他说:“子路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与六种智慧吗?”子路怏怏地说:“没有。”孔子直视着子路说:“来,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近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论语-阳货》这一席话,正揭到了子路的短处。子路很恭敬地聆听完先生的教诲,没有作声。因他如婴孩般率真,估计只做到了“闻过则喜”,而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更因“秉性难易”,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没有较大的改观,因而常常得到老师的不倦教诲。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孔子虽然在人面前谈到自己的弟子时,对他们十分苛刻,但是临了,也会实事求是地讲一下各人的优点,这都是为师者的风范。孟武伯很器重子路,想从他的老师那儿了解一点有关子路的信息,便旁敲侧击地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看出了孔子为难的神情,又再次追问。孔子才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论语-公冶长》孔子真不知道子路做到了仁吗?我看并不见得。子路曾协助孔子“堕三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但当别人问及他时,他还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尽可能地隐去了子路的不足,对他做了客观的评价。
有一年的春天,阳光明媚,和风习习,桃花夭夭,杨柳依依,小溪淙淙,芳草萋萋。子路与曾晳、冉有、公西华坐在树底下陪老师聊天,孔子的心情很好,他一边品着茶一边说:“谈谈你们的理想吧。”话音未落,子路就迫不急待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散的时候,曾晳故意走在后面。他边走边问:“老师您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论语-先进》另有一次,孔子在备课,颜渊、季路在旁边陪侍着,干些倒倒水、扫扫地、整理整理老师的教案等等杂事。孔子看着他们俩很是无聊,就停下笔,随便说了一句:“为什么不说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马上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见颜回说完垂手立着,便打破沉默,反问孔子:“想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你看,只有子路敢这样反问老师,估计又是他的性格,使他忘了此时师生的关系,而只看作是朋友了。
F. 亦师亦友答案
亦师亦友:即是老师,又是朋友。
有高尚品德的老师可以是知心的朋友,
有长处的朋友,就是值得学习的老师。
G. 求一些描写师生关系的故事,要突出亦师亦友,最好突出师生间和谐相处,急急急急~
毕业典礼上的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美丽的校园举行2008届小学毕业联欢。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心情也与往日十分不同。虽然早就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个道理,但当如今真的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却仍旧无法释怀,有太多太多想说的话,有太多太多难以割舍的记忆,有太多太多要感谢的人,首先向为了同学们健康成长而奉献心血与智慧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圆满地完成小学六年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祝贺!
回忆难忘的小学生活,老师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那时六年级上学期的一件事。一天早上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铃……”上课铃响了。我看到您,连忙低下头来。您开始讲课了,讲得津津有味,可我一点也没听进去。我的脑海里翻腾着一个问题:怎么办!怎么办!唉!都怪那该死的漫画,我看得入迷了,昨天老师让背的课文,我一眼也没看,今天如果检查该怎么办呢?不行!觉得不行!作为一名语文科代表,我怎么能这样做呢?我怕!我怕听到您严厉的斥责声,怕看到您严厉的目光,还怕听到同学们窃窃私语的声音。我把书翻到要背的那一课,边用眼角扫着书,边看着你,生怕被发现。下课前您说要检查,这时我已将课文背会了。您叫到我的时候,我流利的将课文背了下来,您什么也没说。下课了,您把我叫到了身边,严肃地对我说:“我知道你喜欢看漫画,也知道您的记忆里是班级中最好的,但你也不能因此耽误了学习,今天上课时我就看出来了,只不过是不想揭穿你罢!我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你回去好好想想吧!”老师的声音不高,但很严厉。我低下头小声抽噎起来,恨不得底下有个洞,好让我钻进去。
现在的我们,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这一年来在您的谆谆教导下,我渐渐的成长起来,在您细心的帮助下我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您对于我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给予我莫大的鼓励!谢谢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只想对您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时间作证,承载着凌小领导、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我们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同学们,临别之际,让我们立下誓言:今天,我们以作为凌小的毕业生为荣;明天,凌小将会以我们是祖国的栋梁为荣!
H. “亦师亦友”是什么意思
“亦师亦友”意思是:
即是老师,又是朋友。有益的老师可以是知心的朋友,有长处的朋友某种意义上就是值得学习其长处的老师。亦: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
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原句: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意思是学习以得到名师指点为珍贵,也以得到真正的朋友为珍贵。
(8)有声小说亦师亦友扩展阅读:
近义词: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成语,意为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出自《论语·述而》、《论语·季氏》。
1、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长处跟从学习,看到别人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2、出处:《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