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浒传摘抄加赏析十篇,急用!!!!
1、大闹野猪林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赏析:这个和尚是活佛!仅这几个字。莫不是这几个字可以概括出鲁智深给人的痛快淋漓!还有,单此这飞来一举,和尚禅杖出,真精妙设置也。我读到此番评论才感悟到:果然如此。怪不得给人一气呵成的连贯之感。
4、施恩棒下救武松
只见管营相公身边立着一个人,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白净面皮,三柳髭须,额头上缚着白手帕,身上穿着一领青纱上盖,把一条白绢搭膊络着手。那人便去管营相公耳朵边略说了几句话。只见管营道:“新到囚徒武松,你路上途中曾害甚病来?
赏析:我们说能够用恩惠来结交的人,是很不错的人,是知恩图报之人。但是我们说,这还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能够以义结的人。度义而动,见得思义,一切唯义是从,这样的人不可屈服,不可收买,不可恐吓,也不可诱惑。
5、浔阳楼宋江题诗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赏析:“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是不能够忽略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不在于宋江题反诗而引来杀身之祸,重要性在于宋江在题反诗前的那些自省和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贰』 请大家推荐一些关于三国穿越类的有声小说
《凤穿残汉抄》,女王殿下。
背景《三国志》,作者对三国的了解非常多,不是那些脑残电视剧催化下的作者写的那种文。
这篇文不是为了泡美男二存在的,她的目标是成为一代女皇。女主有自己打下的地盘,谋士已经收了郭嘉和庞统,武将也有几个了,不过实力还在发展中,现在还只算得上小BOSS级别。
是一篇非常宏伟的长篇作品,经历写的非常真实,所以发展也是一步步来,详细但不枯燥,非常有水平,对三国历史了解的很深入。
『叁』 在历史上,为什么赫赫有名的飞将军李广难以受封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上面定场诗中提到的“飞将”指的是西汉时期名将李广,唐代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一名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到外出作战就不行了呢?
答案还得回到战场上去找,文景时期由于实力差距汉朝政府不得已采取和亲与军事相结合的策略,前者我们都熟悉,后者则表现为以步兵集团为主力,依托边塞亭障进行堵截,伏击间辅之以局部出击的方法。
但到了武帝朝战争模式改变了,汉朝方面开始主动寻求大规模、长战线突进去攻击匈奴人的王庭,这是刘彻的梦想与规划,也是汉朝国力上升的一个剪影。但李广对此很难适应,他很难熟悉从依托要塞伺机歼敌的防御型作战,转变为大规模骑兵兵团长途奔袭、运动歼灭敌人的进攻型作战的过程,所以若要其负责一地防务就能打得有声有色,若要长途远征则常常无功而返甚至更糟,他会因为自己的声望而被匈奴方面避开或针对,其结果是无论在刘彻眼中抑或是李广自己的心里,可能都有一种他已经与时代脱节的感觉。
到最后他再次出兵无果还被扣上了延误等罪责,面对前来闻讯的刀笔吏,李广悲愤长叹:
“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而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然后刎颈自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客观地看,“李广难封”是汉朝统治者基于战事结果的一种合理决策,李广也很清楚这一点,说自己“终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如此尴尬的处境使得其最终黯然离场,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辉煌帝国梦背后的一部分代价。
而且这份沉重没有就此停歇,它影响了李广的孙子李陵,后者在生存还是死亡的困境下选择了投降匈奴,亦即太史公进谏却获罪之肇始,可能正是这份渊源使得司马迁在李广身上寄托了丰富的情感,浸润在文笔中流淌在叙事里。
正如著名的E·H·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对话。”今天的我们也正是遥隔时空远观这场对话,追忆被卷入其中的李广,回望“飞将军”的背影。
『肆』 小学生必背30首古诗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4.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译文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伍』 除了战术成分上的因素以外,导致李广难封的原因还有什么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上面定场诗中提到的“飞将”指的是西汉时期名将李广,唐代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一名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客观地看,“李广难封”是汉朝统治者基于战事结果的一种合理决策,李广也很清楚这一点,说自己“终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如此尴尬的处境使得其最终黯然离场,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辉煌帝国梦背后的一部分代价。
而且这份沉重没有就此停歇,它影响了李广的孙子李陵,后者在生存还是死亡的困境下选择了投降匈奴,亦即太史公进谏却获罪之肇始,可能正是这份渊源使得司马迁在李广身上寄托了丰富的情感,浸润在文笔中流淌在叙事里。
正如著名的E·H·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对话。”今天的我们也正是遥隔时空远观这场对话,追忆被卷入其中的李广,回望“飞将军”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