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山西短篇小说之王

山西短篇小说之王

发布时间:2021-06-19 06:57:03

① 我家乡的名人 400字左右 我的家乡在山西

乡的“名人”

我们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们村的“养猪大户”——李大叔。

李大叔养的猪个个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来斤重,活像一个个大肉球。

李大叔养猪十分有经验。每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来把猪圈打扫打扫,给猪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干完后,他便为猪做“早餐”了,“早餐”十分丰盛,不仅有上好的猪饲料,还有一些青菜萝卜呢!李大叔的猪也很乖,从不挑食,不管给他们什么食物,它们都会全部吃完,从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饭。每天中午,李大叔便会请来兽医,为他的猪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让兽医为它们打针,直到好了为止。晚上,李大叔便会搬来一些稻草,为那些猪铺上,让那些猪睡得暖和些。难怪,李大叔家的猪会养得这么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猪卖掉,留下小猪仔,让那些小猪仔长大后再卖。李大叔一年就因养猪就赚了七、八万元钱,没过几年,李大叔便发家致富了。

村里的人看到李大叔养猪能发家致富。便去请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犹豫地对大伙说:“只要对猪有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么猪也不会亏待我们的。”大伙听了,都知道了自己养猪不能发家致富的原因:没有给猪好吃的,没有为猪看病……现在,我们村里的人都改正了养猪的方法,全都发财了,现在,大家都感谢李大叔的提醒,让我们村的人都发家致富了,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非常敬佩李大叔。

② 赵树理和山西作家的四个特征

对于赵树理等的创作,是否可以看作一个小说流派,人们的观点并不一致。不过,
在50年代,文学界确有催成山西小说作家形成创作流派的努力。1956年7月,周扬到了山
西,明确提出有意识地发展有特色的文学流派。当年10月,山西的文学刊物《火花》创
刊,对赵树理等的创作经验的总结是该刊的经常性主题。1958年5月,《文艺报》和《火
花》在山西召开座谈会总结山西作家的创作特色。不久,《文艺报》还以“山西文艺特
辑”的专栏(注:《文艺报》1958年第11期。),介绍、高度评价山西作家的创作成绩。
建立“流派”的努力,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没有继续得到强调,但他们的创作仍形成了某
些有迹可寻的共同性。这包括:一、地域的特征。赵树理、马烽等长期生活、工作在山
西,作品也多取材于晋西北、太行山和太岳山盆地及汾水流域。山西乡村的民情风俗参
与了他们小说素质的构成。二、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小说的艺术自足性受
到怀疑;“不作旁观者”的文学主张,不仅是叙事意义上,而且更是小说“社会功能”
上的。赵树理的“问题小说”的观念,他们关于写小说是为了“劝人”,能“产生指导
现实的意义”(注:赵树理《也算经验》,1949年6月26日《人民日报》。)的预期,是写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但又认为,“本来面貌”,
是以一个有先进思想的农民的眼睛的所见、所闻、所感。四、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
言的通俗,以便能让识字不多的乡村读者接受。关于这个“流派”,评论界使用的称谓
有“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山药蛋派”等。
这个“流派”的作家,除赵树理外,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马
烽(1922-),山西孝义县人。小学没有毕业时,参加了八路军。战争期间,从事晋绥边区
报纸、出版社编辑工作。1945年,与西戎合著长篇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50年代
初到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后,1956年回到山西。马烽五六十年代的创作,除《我们村里的
年轻人》等电影文学剧本,和在刊物上连载的传记文学《刘胡兰传》外,大都是短篇小
说。主要作品有《结婚》、《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太阳刚刚出山》、
《我的第一个上级》、《老社员》等。西戎(1922-)抗日战争期间在晋绥边区工作时开始
小说创作。50年代初,在四川任《川西日报》、《四川文艺》编委、主编。1954年回到
山西。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姑娘的秘密》、《丰产记》,后一个集子的作品(《灯芯绒》
、《赖大嫂》、《丰产记》等),写于1961年以后,风格转而向朴实趋近。其中,《赖大
嫂》用揶揄的笔调,写一个“无利不早起”的自私、爱撒泼的农村妇女,在生活中的处
处碰壁和受到的教育。在60年代,这个短篇既为倡导“现实主义深化”的批评家援引来
阐述其论点,也为后来批判“现实主义深化”和“写‘中间人物’论”所重点抨击的“
标本”。(注:参见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邵
荃麟评论集》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文艺报》编辑部《关于“写中间人物”
的材料》(《文艺报》1964年8、9期合刊),紫兮《“写中间人物”的一个标本》(《文艺
报》1964年11、12期合刊)等。)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40年代,以《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在“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文学界,获得很高声誉
。50年代以后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登记》、《求雨》、《金字》(根据记忆重写)
、《“锻炼锻炼”》、《老定额》、《套不住的手》、《杨老太爷》、《张来兴》、《
互作鉴定》、《卖烟叶》,长篇《三里湾》,电影故事《表明态度》,长篇评书《灵泉
洞》(上部)、特写(或传记)《实干家潘永福》。另外,还写有鼓词《石不烂赶车》,小
调《王家坡》,泽州秧歌《开渠》,上党梆子《十里店》和改编的上党梆子《三关排宴
》。他的有些作品,被改编为各种文艺样式。如《登记》便以《罗汉钱》的名字,分别
改编为秦腔、豫剧、粤剧、评剧、沪剧等剧种演出。赵树理的这些小说,大多仍取材于
晋东南他的家乡。他与这个地区的人、事仍保持着密切而持久的联系,因而,故事和人
物也依然具有来自“生活底层”的那种淳朴、诚实的特色。他继续着打通“新文学”与
“农村读者”的隔阂的试验。(注:赵树理把他1963年出版的小说集定名《下乡集》(作
家出版社),说它是专为“农村的读者同志们”印的。但对“农村读者”的概念,他没有
做进一步的说明。另外,他不像过去那么自信,而有些疑惑地说,“尽管我主观上是为
你们写的东西,实际上能发到农村多少份、你们哪些地方的人们愿意读、读过以后觉得
怎么样,我就知道得不多了”(《随〈下乡集〉寄给农村读者》)。)在小说观念上,也坚
持小说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同一的理解。不过,后来他似乎不再特别坚持把小说当
作农村工作指南的那种看法,而更突出了从传统戏曲等相承的“教诲”的功能观。“俗
话说,‘说书唱戏是劝人哩!’这话是对的。我们写小说和说书唱戏一样(说评书就是讲
小说),都是劝人的。“写小说便是要动摇那些习以为常、但不合理的“旧的文化、制度
、风俗、习惯给人们头脑中造成的旧影响”(注:赵树理把他1963年出版的小说集定名《
下乡集》(作家出版社),说它是专为“农村的读者同志们”印的。但对“农村读者”的
概念,他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另外,他不像过去那么自信,而有些疑惑地说,“尽管
我主观上是为你们写的东西,实际上能发到农村多少份、你们哪些地方的人们愿意读、
读过以后觉得怎么样,我就知道得不多了”(《随〈下乡集〉寄给农村读者》)。)。因而
,在《登记》、《三里湾》、《“锻炼锻炼”》等作品中,虽说农村开展的“运动”仍
构成它们的骨架,但他在日常生活中所展开的关于社会风习、伦理的变革在农民心理、
家庭关系、公私关系上留下的波痕和冲突,是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部分。
比起40年代来,赵树理这个时期的小说,确是“迟缓了,拘束了,严密了,慎重了
”,“多少失去了当年青春泼辣的力量”(注:孙犁《谈赵树理》,1979年1月4日《天津
日报》。)。这是因为他离“当年”的“青春”渐远。如果从作家所处的环境而言,那么
,在战争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写作的规范,仍存在着较大的“空间”,来有限度地容
纳作家的创造,容纳他的感性的、民俗文化的艺术想像;而赵树理那时对农村传统习俗
和观念所期望的更新,也与革命政治在农村所推动的变革,有许多重合之处。到了50年
代,不仅文学写作的规范更加严密,而且激进的经济、社会变革进程对农村传统生活的
全面冲击,使“社会发展”与“传统”的冲突,引发作家尖锐的内心忧虑。他的那种建
立在对民俗、民间文化的体认基础上的艺术想像,受到抑制而不能得到充分施展。正是
忧虑于当代激进的经济、政治变革对农村传统生活和道德的过度破坏,对建立在劳动之
上的传统美德的维护和发掘,成为后期创作的主题。与《小二黑结婚》、《传家宝》、
《登记》、《三里湾》等表现“小字辈”挣脱老一辈的障碍而走向新生活不同,在《套
不住的手》、《互作鉴定》、《实干家潘永福》中,老一辈农民身上的品格,被叙述为
年轻一代最重要的精神传统。赵树理五六十年代的小说艺术,总体面貌与以前并无重大
变化。然而,如评论者所说,这些“渊源于宋人话本及后来的拟话本”的作品,由于作
者对某一形式的“越来越执著”,导致“故事进行缓慢”,有“铺摊琐碎”、“刻而不
深的感觉”

③ 简述中国当代史上山西文学的三次创作高潮

我们山西是文学大省,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出过许多成就卓越的大文学家,比如先秦时的荀子、韩非子,汉代的班婕妤、刘琨、郭璞,唐代的王绩、王勃、王维、王之涣、王瀚、王昌龄、柳宗元、司空图、温庭筠,宋代的司马光,金代的元好问,元代的白朴、郑光祖,明代的罗贯中,清代的傅山,等等。到了现代,山西仍然有一大批中外著名的作家,如石评梅、李健吾、高长虹等。特别是上世纪40年代从根据地成长起来的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山药蛋派”。

目前,我省老中青作家济济一堂,实力雄厚,共同创造着山西文学事业的辉煌。可以用经历“三次高潮”“五代同堂”来概括。

第一,老作家大部分已经去世,赵树理是“文革”中含冤而死的,现在我们是要继承他的精神,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五位,前四位也已前后辞世,只有胡正还健在。这些作家新时期以来,成就累累,比如马烽写的一批长、中、短篇小说,有两篇获得过全国优秀小说奖;跟孙谦合作的电影剧本《泪痕》《咱们的退伍兵》等,影响很大;其他几位也都有佳作问世。同时,他们为培养中青年作家呕心沥血,现在活跃在文坛的许多中青年作家,都得到过他们不同形式的扶持。

第二,上世纪50年代一批作家。主要有焦祖尧、韩文洲、田东照、窦嘉绪、曹杰、李逸民、义夫、谢俊杰、刘思奇、杨茂林等人。他们是上世纪50年代走上文坛的,写过一些不错的作品,但很快就赶上了“文革”,停止了创作。“文革”后,他们多数担起省、地、市文艺界领导职务,主要的贡献是组织创作,培养文学新人。不过,他们中间的焦祖尧、田东照等,近年来还是不断有新作问世。第三,“晋军崛起”的一批作家。“文革”后,我省涌现出一批成就突出的青年作家,没几年就在中国文学界打出一片天地,被称为 “晋军崛起”。这批作家主要有:张平、成一、周宗奇、柯云路、郑义、韩石山、张石山、王东满、李锐、钟道新、燕治国、哲夫、蒋韵、赵瑜等。他们创作出了许多在读者中产生过很大反响的优秀作品,获得过全国性各种奖项。近年来,这批作家已经非常成熟,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风格,有的还在继续追求纯文学创作,如成一、李锐等,他们的新作《白银谷》《银城故事》《太平风物》《人间》等,是近年来全国文学界公认的优秀之作,《白银谷》和《银城故事》曾经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有些则写作关注社会重大现实的作品,如张平的《抉择》和《国家干部》等;有些写高科技领域的题材,如钟道新的《权力的界面》《智慧风暴》等;蒋韵是山西女作家中的佼佼者,作品的艺术质量很高,去年就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中篇小说 《心爱的树》)和2004—2006赵树理文学奖(长篇小说《隐秘盛开》)。

第四,上世纪90年代走上文坛的作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吕新、王祥夫、晋原平、曹乃谦、谭文峰、常捍江、房光、张行健、曹利军、许建斌等。他们都有比较突出的优秀作品问世,比如王祥夫的短篇小说 《上边》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吕新曾是国内“先锋小说作家”之一,晋原平的好几部长篇小说和曹乃谦的短篇小说,都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第五,当下又有一批新锐作家出现,代表人物有葛水平、李骏虎、玄武、王保忠、杨遥、镕畅、韩思中、曹向荣、关海山、李来兵、杨凤喜、李燕蓉、阎文盛等。其中葛水平近年来成绩突出,中篇小说《喊山》去年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其他几位的作品,也非常有特色。这批作家是我们山西文学的希望。

④ 山西晋城名人有哪些

空军副司令————李买富

李买富,1946年9月出生,晋城沁水县胡底庞庄村人,硕士研究生。1964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历任空军雷达兵第29团战士、司务长,空军郑州场站军需股股长、副站长,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军需处副处长、处长,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军需处处长、副部长、部长,2000年8月任成都军区空军副司令员,2001年1月任空军党委常委、后勤部部长。

1991年入国防大学后勤干部进修班学习,1999年入空军工程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驻港部队总司令————王继堂

1946年8月出生,山西晋城人,中将军衔,大学学历,两次入国防大学学习。历任作训参谋、科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大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长、集团军参谋长、大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省军区司令员。2003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范守善

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1947年生于山西晋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3-1975年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专修,1981年在清华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在碳纳米管的控制合成和生长机理研究方面制备出碳纳米管阵列、连续碳纳米管线,并用于构筑宏观尺度的碳纳米管结构。利用碳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揭示了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发展出了几种制备一维半导体纳米线及其阵列的新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线。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制备出一系列氧化物、氮化物和高温超导薄膜材料。从实验上观测到磁通线穿透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路径,这一结果对研究高温超导机理和提高临界电流有重要意义。

著名导演————牛朝阳

牛朝阳,33岁,山西晋城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作为音乐人,作词作曲的《窗外》火爆全国,成为深受亿万歌迷喜爱的经典传唱曲目。作词作曲的《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获五个一工程奖。

作为编剧导演,牛朝阳于2003年底拍摄了由他编剧,和孙树培联合执导的24集电视连续剧《少女总裁》,于2004年春拍摄了由他编剧并独立执导的21集电视连续剧《281封信》,刘晓庆担任制片人。目前,《少女总裁》和《281封信》正在全国各地陆续播出,《2004牛朝阳影视歌曲作品—— 281封信歌曲全集》收录了牛朝阳为两部戏作词作曲的10首作品,已经上市,销量看好。由牛朝阳亲自改编的小说版《少女总裁》已出,小说版《281封信》也即将问世。

影视作家————赵冰玉

赵冰玉,山西晋城市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中共党员,先后曾从事新闻文化;宣传及经济研究管理等工作,现为北京冰河宏影视策划公司的首席编剧兼制片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山西分会会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早期发表这中、短篇小说《惊蛰》。《但愿长相忆》《希望之星》、《球迷之歌》等。1989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长篇小说《魂断梦相随》,并获得山西省纪念建国四十周年优秀图书奖。电影电视文学剧本《太行行》(1983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影幕)《风潇潇路漫漫》和《南岭悲歌》及组诗《东南亚纪行》相继发表于《火花》和《山西文学》。

还有世纪哲人冯友兰,《求是》杂志总编辑李宝善,中国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张荃,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王春贵,原铁道部总调度长、广铁集团董事长张正清,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他们都是晋城名人的杰出代表
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
台湾海军总司令苗永庆

⑤ 当代作家阿城的代表作是

阿城,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超过“代沟”而成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

1979年,阿城曾协助父亲钟惦棐先生撰写《电影美学》。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到中国的《易经》、儒学、道家、禅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阿城在与父亲的切磋研讨、耳濡目染中,博古通今,为其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进一步奠定基础。阿城于1984年开始创作。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小说一发,便震惊文坛,先后获 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共包括三个中篇《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阅读全文

与山西短篇小说之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本重生小说主角秦朗 浏览:545
都市小说完结免费豪门隐婚 浏览:325
抗日英雄穿越现代当医生的小说 浏览:718
顾西爵小说人物名字大全 浏览:60
影帝重生剧本小说 浏览:830
小说男主角上官夜 浏览:49
邪瓶漫画小说网 浏览: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园言情小说 浏览:376
悦看小说网资源分享 浏览:906
男主强女主弱的仙侠小说 浏览:992
替身女帝的逆袭小说排行榜 浏览:115
小说这样写 浏览:29
两个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说 浏览:138
女主是网红重生小说排行榜 浏览:867
拥有冒险岛技能的穿越小说 浏览: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侠小说排行榜 浏览:658
神通板砖有声小说链接 浏览:295
男主角叫阴阳的小说全集 浏览:596
总裁小说灰姑娘 浏览:896
叶辛周铁有声小说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