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带着系统断案的小说
话说,我不是很喜欢推理断案小说,但是我在下小说的时候有夹了那么一叠,我没看过哦~~
周瞳探案系列:1.死亡塔罗牌
2血符
3烧纸人
4剥皮者
午夜凶铃:1七夜怪谈
2复活之路
3永生不死
4贞相大白
《蔡骏午夜小说馆》
《地板下的尸体》
《地狱的第十九层》
《夜半笛声》
《尸村魂冤》
山村尸咒
幽灵客栈
死光
猫眼
玛格丽特的秘密
病毒
神在看着你
神经紧绷的惊悚小说:诡念
肉香
荒村公寓
蔡骏新作:荒村归来
诅咒
周德东恐怖小说合集:
J号楼保安
三减一等于几
九命猫
恐怖的草甸子
我遇见了我
所有人都在撒谎
梦
死亡之妆
程序
红都剧院12排7号
舅姥爷不是人
蓝袍子
虫子
谁摸了我一下
谜面
门
胆小鬼106年10月号
胆小鬼07年8月号(全文阅读).txt
无限恐怖
这些我都不敢想的,看这些书的人太伟大了。。。。
② 推理类小说
推荐几篇你看看。有看中的告诉我。把邮箱留下。我发给你
《湖边凶杀案》(完结) 作者:东野圭吾
【内容简介】
一名补习班老师、四对各自带着孩子到湖边参加读书集训的夫妇,还有一名尾随而至的
年轻女子。深夜,女子惨遭杀害。她是谁?凶手又是谁?在揭开凶杀案的谜团时,也揭开了
一个人性的疮疤……
家族的羁绊可以有多深?亲子与夫妇互信的基础崩溃后,能为彼此付出多少?一部尝试
以推理小说形式探讨家族之爱与纠葛的野心制作。
=========================================
《第七个读者》(完结)作者:雷米
【内容简介】
喧闹的大学男生宿舍内,一场恐怖的连环杀人事件逐渐拉开了帷幕……
《第七个读者》由推理作家,警察学院教师雷米创作,自2006年7月至9月连载于《今古传奇》。2006年度最佳长篇惊险悬疑故事。据作者说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二部《画像》正在连载中,第三部《局》。。。不是鬼故事,是推理悬疑那类的惊悚故事
====================================
《砂器》(完结)作者:松本清张
【内容简介】
凌晨四点八分,京滨—东北线首班电车即将由蒲田站发车,在发车前最后检查时,却在第七节车厢轮下发现了一具老人的尸体。警方解剖认定,死者在三四个小时前,先喝了混有催眠剂的酒,而后被人扼杀,继而被钝器击打面部,容貌尽毁……老人是谁?他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凶手是什么人?
在负责此案的今西警官追查真凶的过程中,一个个重要相关人却接二连三地“自然死亡”。是巧合,还是神秘的杀人手法?曲折离奇的情节,在谜底揭开的时刻,却忽然显得沉重起来……
二十三年前,一个麻风病人带着七岁的孩子本蒲秀夫四处流浪。龟嵩派出所警察三木谦一把病人送进麻风病疗养所,打算找人收养孩子,然而那孩子不知去向…… 二十三年过去了。早已退休并做了杂货店老板的三木出外旅游。一家影院陈列着内阁大臣田所一家人的照片,其中有一位青年音乐家,名叫和贺良英。三木记起了那个七岁孩子的面影……当初秀夫流浪到大阪,被和贺家收养。养父母死于1945年3月14日的一场空袭,该地区化为灰烬,包括户籍册。十八岁的秀夫利用重做户籍册的机会改名和贺英良,摆脱了患麻风病的父亲的户籍,进了京都府一家高中,他的音乐天才受到名教授的赏识,终于成了当今乐坛上十分活跃的音乐家,又与内阁大臣的女儿订了婚,正迎来人生最美好的时候……
三木善意来访,秀夫却感到十分恐怖:自己的经历被揭穿,患麻风病的父亲将暴露,接着是美满的婚姻的破灭……这一切都会成为新闻……于是动了杀人的念头。
刑警今西发现青年女子在火车上撒的“纸片”是血衣碎片。这女子是前卫剧团办事员,叫成濑理惠子,她留下对爱情绝望的日记后自杀身死。前卫剧团丢了一件演出用的旧风衣。穿这件演出服的演员是宫田。宫田在赴刑警约会前因心脏麻痹死亡。一纸失业保险金支付单是超声波频率配制表,音乐声中夹杂超声波……羽田机场候机大厅里挤满了手持鲜花的送行人。和贺英良与众人告别。在走向登机休息室的通道上,刑警今西和吉村喊住了音乐家……
机场迎送平台上,人们目送最后一位乘客登上飞机,却不见和贺,呆若木鸡。广播中传出女播音员圆润的声音 :“和贺英良先生因有急事,决定不再乘坐本次航班……”
=======================================
《迷宫蛛》(完结)作者:鬼马星/马雨默
【内容概要】
“哈哈哈,我来了,我来了。”一号歹徒的信又来了,这次他杀的又是谁?残杀25条生命,只是为了玩一场残酷的游戏吗?还是为了别的?为了擒获凶手,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服刑中的杀人犯陆劲,不得不走出监狱,跟警方合作。于是,一场好戏开锣了……
网络推理言情作家鬼马星最新力作,亦正亦邪的男主人公陆劲,本是高智商连环杀人犯,后与警方签订协议协助破案才得以保存性命,police岳程在处理一宗连环杀人案的时候竟意外发现他所找的凶手和陆劲是认识的......美丽的电台女主持少女时期和曾绑架她的匪徒陆劲又有着怎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
《风的预谋》作者:鬼马星
【内容简介】
风……始终在你身边,你能感觉到它,
却永远看不见也摸不着。
它能轻拂你的脸,
也能把你卷起来抛向空中,
喜怒无常,难以琢磨,具有无穷的威力。这就是风……
他孤寒超脱,面容眩目,
唯有面对他时才微笑璀璨;
他冷硬坚忍,唯有在心爱的女子面前手足无措。
“肖邦之恋”餐厅里邂逅的神秘钢琴王子,
他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离奇而浪漫的情节,
神秘而邪恶的人物,发生在警探与犯罪狂之间的一场暧昧且恐怖的角逐,
邪恶如骨附蛀,只能用全身的肌肤来感触这一场风的预谋。
推理界奇女子带给你一个在伤楚中却忍不住会怦然心动的故事……
==========================================
《人间 Ⅰ》 (完结)作者:蔡骏
【内容简介】
继悬疑小说《天机》之后,作家蔡骏上月喜得贵子,本月又出版新作《人间》,可谓双喜临门。他第一次将视点投射在真实的生活中,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不是来自于“天机”而是来自于“人心”,因此新作是他实现自我的一次突围。
儿子名字出自陆游诗篇
“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甚至比我自己出生的时刻更重要。因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已经降临到这个世界。我的儿子。”上个月,蔡骏的博客向读者和朋友征集儿子姓名和新长篇小说的书名。
昨日,蔡骏告诉记者,儿子和新作的名称都已成功征集,儿子名叫天成,新作取名为《人间》,蔡骏都非常满意,儿子的名字起源于南宋陆游的一首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人间》也完全吻合他写这本书的初衷。“现实是一部最精彩的小说,人心是最大的悬疑”,这也是我在创作十年的过程中,首次将自己的这种认知用小说的形式去表现。当记者问蔡骏如何看待自己儿子和新作前后诞生时,蔡骏说,《人间》上卷的创作过程,恰好是儿子在他的母亲腹中孕育的过程,所以说我同时创作了两部作品:一是用自己的基因创作了儿子,二是用智慧创作了《人间》。
16岁女孩能看懂《人间》
谈及《人间》和他此前作品最大差异时。蔡骏强调:“其实,从书名《人间》就可以看出一个最大的不同。我的上一本书叫《天机》,而这本书就是从‘天机’回到了‘人间’,不写鬼不写天只写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这是一个完完全全发生在人间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许就是阅读这本书的你自己。如果说以往我的作品着重点在于悬疑本身,那这本书的着重点就在于悬疑中的人以及人类是如何面对悬疑的世界,如何把握并创造自己的命运。相比世界上所有的悬疑,其中最大的悬疑就是人,或者两个字——‘自己’。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与我之间的较量,心与心之间的拔河’。”
出版方把蔡骏的这次转变说成是他“跳跃性的一次转型”——在最初看到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消息时,记者就有问到蔡骏:你的读者许多都是16岁到20岁的小女孩,你担心不担心她们看不懂。蔡骏说:“《人间》在阅读上没有任何障碍,我相信她们能读懂。”
据出版方介绍,《人间》总字数将超百万,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出版,本月底上市的是《人间》上卷“谁是我”。
========================================
《《天机》一二三四季 》作者:蔡骏[完结]
作品简介: 某年某月某日,一个旅行团在泰国迷路,误入一条地下通道,进入群山环绕中的南明城——尽管与熟悉的世界如此相似,整座城市却空无一人!无法与外界联系,唯一逃生道路竟被封死,这是一座“沉睡之城”,所有居民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而当光明重返沉睡之城,打开尘封的“罗刹之国”,在“过去”、“现在”、“未来”三扇门前时,他们能否读出自己的生命密码?第三季——我们藏身于沉睡之屋, 红玫瑰与白玫瑰绽开在旋转木马之间, 欲念之火洛丽塔 为你打开空城之夜,有人死而复生,有人生而复死。末日——是否将在今夜降临?
③ 求精彩的侦探推理类小说!
1、《恶魔吹着笛子来》[日]横沟正史 (珠海社)1999年第一版
故事中所提到的日本银座“天银堂珠宝店案件”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案件,即1948年帝国银行”椎名町支行毒杀案“,这点设定和金田一少年的蜡像城杀人事件极为相似,后者是引“三亿元事件”。
我用这本书去追忆我一去不返的中学时光,当时推理书看的少的可怜,唯一记忆犹新的典藏本。后来再看横沟的书,怎么看也觉得暴力又色情,特别是《暗夜里的黑豹》。
2、《阿嘉莎 克里斯蒂自传》[英] 阿加莎 克里斯蒂 (贵州社)1998年第一版
这本是在图书馆里借来看的,虽然不能算推理小说,但是这种对推理写作者的好奇心是从这时候就开始的。和见识广博的人聊天想必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即使不说话,只是聆听,也是很美妙的事情。这种事情,随着慢慢长大,再也不会那么美好,也很难遇到。
《哑证人》、《无人生还》、《白马酒店》几本书是后来看的,剩下都是看的电视剧和电影,看书的热情逐渐削减了。后来还给《无人生还》写过游戏攻略,真是自娱自乐。
3、《莫格街凶杀案》[美]爱伦 坡 (群众) 2004年第一版
唯一一本看了一半的书,想着一头栽到臭水沟里的醉鬼,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难以描摹。《金甲虫》、《黑猫》、《莫格街凶杀案》几篇是此书必看。
4、《趣味推理》[日]藤原宰太郎 浅野八郎 (警官)1996年第一版
太多泄底的故事,网上流传较广的一套小集子,不提也罢。
5、《IQ皇家小侦探》1995年第一版
感觉是盗版书,不知道我怎么会买这么一套书,里面有几篇短篇漫画还不错,至今不知道出处。好像是某个快要倒闭的书店大甩卖,临时去淘了一套出来,时间应该是上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真的太早了,想想倒有些好笑。
6、《全部变成F》[日]森 博嗣 (北岳文艺)2006年第一版
去成都的时候在总府路上的书店买的,虽然我曾经说这本书是鸡肋,但是对推理爱好者来说,还不错了。和我想象中的“理科推理”还是有差距。另外里面的诡计我曾经在某本书里看到过,忘记了是故事会还是什么书,类似一分钟推理的故事里,泄底害死人啊。
7、《钟表馆的幽灵》[日]绫辻行人 (珠海社)2004年第一版
2007年才买的书,最早刚从书店里见到的时候没有买,但是记得前言里有东乡前辈的一段话。后来没书看,实在受不了,从浣月兄哪里邮购了,第一次搞网购,心里还有点虚。一并购来的还有《十角馆杀人预告》,剩下几本馆系列都是在网上看的。后来找YAKATA来玩,实在太变态了,玩到DISK2就没有耐性再玩下去。
8、《福尔摩斯探案集》[英]阿瑟 柯南道尔 不详
从朋友那里借来看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就在电视里看到那个坐着马车叼烟斗的人,记得当时还有搞笑版的福尔摩斯,说是《红发会》,福尔摩斯和华生赶着马车去某个庄园,福尔摩斯说,我们是不是太慢了,华生说,不慢啊,福尔摩斯指着一个从马车旁边爬过去的乌龟说,哦,我的朋友,真的很慢。后来在别人家看到有福尔摩斯的书,当时太小,对侦探没什么概念。再后来借来书看,真的很震撼,尽管有些人对这书不懈,但是我想说,里面出现的一些思想,像社工,只不过没有系统化,但是提出的时间要比米特尼克还早100年。
9、《绿胶囊之谜》[美]约翰 迪克森 卡尔(吉林)2007年第一版
也许网上说的有点过了,也有人指出指针的漏洞,什么的漏洞,但是如果推理小说只看诡计的话,那么真的失去了意义。文学作品始终不能脱离文学的本质。文学要表达的东西,不是靠最后一行的意外来的。
10、《玻璃之鎚》[日]贵志佑介 (台湾角川) 2004年第一版
我读的第一本台版书,也是最厚的一本推理小说,将近450页,还写了读后。从故事设定的思想上,的确有超前的远瞻,暂且不论诡计是否可以实现,值得借鉴的地方总是有的。个人觉得,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写的好,后半部分有些情节有点牵强附会。这本应该可以称得上“理科推理”。
11、《点与线》[日]松本清张
图书馆借来看的书。第一次读清张的书,也是唯一一次读清张的书。没有《砂器》的感伤,没有《黑革手帖》的野心,唯有震撼。沙滩边一对男女的尸体,看上去似乎是殉情自杀,一切的一切看似关联却又无关,看似无关却又关联。
12、《香港旅行谋杀案》[日] 斋藤荣
东乡曾经推荐过的一本书,写不在场证明必看。在某种意义上说,偷换空间与偷换时间在效果上有着对等的意义。
13、《五个钟表》[日]鲇川哲也
一个经典的短篇,偷换时间的不在场证明,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精密的计划,还需要足够好的运气。
④ 求推荐关于推理侦探类完结小说(最好有系统辅助),而且一定要Happy ending!!!
纳妾记
法医杨秋池借尸还魂来到明朝,成为一个仵作学徒,有一个清贫的家,一个老母专和属一个严守三从四德却不能生育的媳妇,他除了要应对各种凶杀案之外,还要体面地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唯有削尖脑袋当官、挣钱纳妾。可这时,奇怪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了。
⑤ 主角带系统的小说
是不是《 超级杀手系来统》?源
内容介绍:
陈云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如果顺利毕业,将来他可以当一名法官,但是遇到了一个超级杀手系统后,他的人生即被改变了。
他需要学习无数的生存法则,语言多达十几种、精通各种枪支弹药、飞机大炮坦克都要学会怎么玩,杀人放火爆破搞破坏要成为本能。
当然这些只是开胃菜
比如被教官从直升机上扔下去,掉进茫茫原始森林里,然后独自走出去。再比如被电脑教官扔进了毒贩的老巢,而且只给一把匕首,条件是让陈云干掉两百多名拿着AK47的毒贩后,活着回去。或是驾驶着出了严重故障的军用飞机飞到高空,然后教官背上唯一的降落伞,跳伞前对陈云说:“活着回到地面”且看不死小强陈云如何玩转全球。
另:《极限恐惧》、《无尽武装》、《超能警察》
望采纳。
⑥ 有什么黑客推理类的小说
日本的看岛田庄司,英国的看阿加莎铁伊还有福尔摩斯,中国的看文泽尔。看楼上都介绍得差不多了,我这里补充一下文泽尔的。
复制自网络
一看就放不下的,推荐文泽尔的五个长篇:
第1弹:《冷钢》[连载完结]
第2弹:《千岁兰》[连载完结]
第3弹:《特奎拉日升》[同步连载]
第4弹:《白矮星》[同步连载]
第5弹:《黑暗的女儿》〔同步连载〕
新华书店五本都有卖的,阅读快感绝对保证
作者介绍:
文泽尔,旅居德国的侦探小说作家,现居斯图加特,以文泽尔为主要人物著有文泽尔系列侦探小说。文泽尔系其笔名,真名不详。
目录
1 笔名由来
1.1 笔名的秘密
1.2 其它关于笔名来源的疑惑
2 作品列表
2.1 文泽尔系列侦探小说
2.2 其它贡献
3 出场人物介绍
3.1 系列主要角色
3.2 系列其他角色
4 关于系列
4.1 系列特色
4.1.1 整体风格
4.1.2 自由意志市
4.1.3 墓志铭式结尾
4.2 系列各篇相关介绍
4.2.1 让最后一缕光芒消散
4.2.2 无弦小提琴
4.2.3 白矮星
4.2.4 黑暗的女儿(又名Erinyes)
4.2.5 冷钢
4.2.6 千岁兰
4.2.7 特奎拉日升
5 参考资料及注释
6 外部链接
笔名由来
笔名的秘密
“文泽尔”的笔名本身包含多重含义:
德语Unser Detektiv中Unser的音译。Unser是德语的物主代词,意为“我们的”。“我们的侦探”——此处暗自文中主角文泽尔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原创侦探角色。
文言文“以文泽尔[1]”的一部分,意为“以文章(系列小说)使尔等(你们,读者们:此处无贬义)受到恩泽(获得收获)”。
作者所在城市的足球队VfB斯图加特队有一位为此队效力十多年的、名叫Timo Wenzel的后卫,而德文姓氏Wenzel的一种译法即为“文泽尔[2]”。
作者自称,“此笔名之下尚隐藏着一个关于我本人的谜题,只有真正了解我的人才能破解。”[来源请求] 。
其它关于笔名来源的疑惑
Wenzel是一个典型的德语国家姓氏,但依照该侦探系列的背景设定,此名字应是作为主角的名[3]出现。
另外,系列中的主要人物(即文泽尔,塔芙妮,汉迪克,莫斯曼四人)均不说明姓氏——系列文章中,每到需要说明姓氏的时候,作者都使用叙述性诡计来回避。详见系列主要角色。
作品列表
文泽尔系列侦探小说
《冷钢》(北方文艺出版社)第一版封面。封面题辞“天堂总禁锢在我们的苦难中 地狱却丢失在我们的乐园里”为《冷钢》的收尾诗:这也是该系列的特色之一。截至2008年1月的代表著作有
2003年-《让最后一缕光芒消散》(中篇),《无弦小提琴》(中篇)
2004年-《白矮星》(短篇),《Erinyes》(中篇)
2005年-《冷钢》(长篇)
2006年-《千岁兰》(长篇),《特奎拉日升》(长篇)
2007年-《白矮星》(长篇[4]),《黑暗的女儿》(长篇[5])
其它贡献
文泽尔本人亦为新兴的网络电子杂志《推理恐怖研究》(简称tky)的创始人及现任主编,为杂志撰写过诸多专稿,计有
《天使离地狱如此之近》(2006年2月号)
《从惧尸心理到恋尸癖》(2006年4月号)
《充分写实的浪漫主义——文泽尔谈侦探小说写作》(2006年7月号)
《论集体歇斯底里》(2006年9月号)
《来自科塞尔的不死之爱》 (2006年11月号)
《透过指纹抚摩你》(2007年1月号)
《弥赛亚的前世今生vol.1》(2007年3月号)
以及一些和推理恐怖主题相关的影评
出场人物介绍
系列主要角色
文泽尔(Wenzel,姓氏目前不详) 整个系列的主角,以冷静推理闻名于自由意志市的私家侦探。曾任自由意志市第11警察分局探员,因不满在该市警界普遍存在的官僚作风和完全依赖于舆论的权力监督模式[6],于1992年3月辞职[7]。并且因为一笔意外得来的赏金,得以实现自己成立独立侦探社的愿望。文泽尔只吸万宝路烟(在小说中通常使用原文Mar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