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作家谁的文言短篇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作家谁的文言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1-06-11 14:54:13

⑴ 阅微草堂笔记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之《阅微草堂笔记》,岳麓书社出版
清代是中国文言小说的又一高峰,以成就和影响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地位极高。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则是可以与之平分秋色的另外一部重要作品。
纪昀(1724—1805),字晓岚,又字春帆,号孤石老人,别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在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历任要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起,纪昀主持修纂《四库全书》,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十余年间倾注了大量精力。后累官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卒谥“文达”。
《阅微草堂笔记》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间,是作者晚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而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各四卷,《滦阳续录》六卷。收录故事约一千二百则,近四十万言。记录了作者所经历和见闻的各种奇闻异事、官场见闻、世态人情、民俗风尚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作者在故事的讲述中融入了自己的伦理态度、为官之道、处世哲学、人情爱恶,以儒者之文化自觉,通过狐鬼神怪故事欲行“有益劝惩”的教化。这在当时社会引起广泛反响,书稿每有完篇,便“梨枣屡镌”“翻刻者众”,受到热烈追捧。
嘉庆五年(1800),纪昀门生盛时彦首次将是著五部分合刊,以纪昀书斋号“阅微草堂”命名,编为《阅微草堂笔记》。此后时有翻刻,版本纷出。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这部书一度未能进入公众视野。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阅微草堂笔记》的出版发行也如雨后春笋,各种版本层出不穷。然而此书的价值理念如何与现代价值衔接,彰显其现代价值与意义,给予现代人以有益启发,其故事体例如何满足现代人对文学作品的故事性与生动性的要求,仍然是值得探究的课题。这也是我们此次选注选译本所主要关注的内容。因此,本书在选择篇目时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是着重于选择适应当下伦理文化需求的篇目。伦理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阅微草堂笔记》虽是作者所闻所见,“聊以消闲”的笔记小说,却处处体现作者“有意而为”“意在劝惩”的创作目的,所谓“诚不敢妄拟前修,然大旨期不乖于风教”。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鬼狐世界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世界。那些鬼狐也同人世间的善男信女一样,严格秉持着善恶界限,它们不忍诱人相替,张扬一念存善。纪昀笔下鬼狐的可爱也表现在它们有着风雅的追求,它们品诗论文,往往切中肯綮,甚至为争论一首诗一段文而大动干戈,完全不似人们印象中青面獠牙的丑鄙面目。对道学家的批评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比比皆是。纪昀通过鬼狐对道学家的解嘲挖苦,揭露道学家种种鄙陋之态。《阅微草堂笔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鬼狐之故事来传播名教,维护礼教的秩序与威严。以鬼狐之口来训诫世人,往往能隐去人情社会中的隐约、含蓄,对种种丑恶现象,那些传扬名教的鬼狐可以毫不留情面,率真大胆地去加以批判。在纪昀看来“胜妖当以德”,而就在人与妖的交往中,《阅微草堂笔记》将伦常道德一一昭示于人。
二是注重选择故事性、文学性较强的内容。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有意与蒲松龄《聊斋志异》相区别,他曾概言《聊斋志异》为“才子之笔”而非“著书者之笔”,以此认为小说属于记叙见闻的叙事文学,须如实记录。也因此《阅微草堂笔记》尚质黜华,篇幅短小,以叙述简古为特色。又由于纪氏长期从事典校秘籍的工作,辨析事理,精微入妙,引经据典,议论偏多,以至多有情节游离之憾。然而在这些故事的讲述中,笔法体例亦多有可取之处。所讲故事往往逸趣横生,有很多篇目匠心独运,能于生趣盎然的简短叙述中引人入胜,把故事讲得生动传神,亦庄亦谐;文笔如行云流水,怡然悠然,潇洒自如,妙趣纵横。而本书偏重选取这些故事性较强的内容。
三是选篇尽可能展现《阅微草堂笔记》内容的丰富性。《阅微草堂笔记》保存了丰富的官场掌故、里巷轶闻、民俗趣事,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学及社会文化内涵。作者描述了各种稀奇的事物,像是一部别样的“网络全书”。从某个角度来讲,《阅微草堂笔记》又是一部当时社会生活的纪录片,三教九流,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不仅记载了不少地域(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的山川景物、民俗风情,甚至如天主教、西方物理学、地理学等也融入故事的讲述中。本书选篇亦综合考量其文化价值,从而使得整个选篇不至有割裂感。
《阅微草堂笔记》的“祖本”为嘉庆五年盛时彦之庚申本,其板片毁于嘉庆十四年(1809)。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盛时彦重刻,道光十三年(1833)有癸巳本,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纪树馥据癸巳本重刊。此后版本纷出,良莠不齐。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汪贤度标点排印本,以道光十五年乙未本为底本,又结合诸种刊印本;至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韩希明“全本全注全译”本,以庚申本为底本,同时以道光十五年乙未郑开禧序本为参校本,并参考了其他点校本。可见庚申本与乙未本均可作为善本,本书亦以庚申本为底本,以乙未本参校,同时其他诸种点校本,如上述汪、韩两种本子,均作为参考。

⑵ 清代文言短篇小说最杰出的是( )

B<聊斋志异>

⑶ 《阅微草堂笔记》是谁的作品作者是哪个朝代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

⑷ 清代文学家纪昀也写过一部名为《 》的小说集

《世说新语》是中国最早的小说,《世说新语》开创了中国小说界的先河,专为后人写小属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传神,含蓄隽永。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等等。《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⑸ 《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同为清代文言小说,二者在文学上的区别主要是在那些方面

两者都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而且都是志怪一类,本质上当无大的区别,只是《阅微草堂笔记》比起《聊斋志异》缺少描写,可算区别之一。(参见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

《聊斋》(《聊斋志异》以下简称为《聊斋》)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清代产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致《聊斋》青柯亭刊本一出,就风行天下,出现了注释本、评点本,并引起不少作者竞相追随仿作,文言小说出现了再度蔚兴的局面。有仿效《聊斋》手法写作的,如《子不语》和《夜谭随录》等,同时,也有对《聊斋》文体提出异议进行抗衡的,当时最有成就的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为《阅微》)。
纪昀,字晓岚,清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县)人。生于清雍正年间,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昀知识渊博,文名著世,是清代有名的大学者、大才子。他主持编撰了《四库全书》,并亲自撰写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传统文化的保存,后世的治学和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阅微》是他晚年创作的笔记小说,笔记分为《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单独成书。在对待《聊斋》文体上纪昀持反对态度,曾经直接做《聊斋》中《狐梦》的反面文章。曾经对《聊斋》叙事提出质疑:“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呢之词,媒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之?又所未解也。”批评《聊斋》“一书而兼二体”,认为作叙事之文,应“不失忠厚之意,稍存劝惩之旨”,“不颠倒是非”,“不摹写才子佳人”,“不绘画横陈”。盛伟在《清代诸家批点<聊斋志异>述评》中提到清代点评家冯镇峦对纪晓岚等对《聊斋》叙事的非议非常不满,写了《读(聊斋>杂记》一文,愤然指出:“柳泉《志异》一书,风行天下,万口传诵,而袁简斋议其繁衍,纪晓岚称为才子之笔,而非著述之体,皆昔言也。”又说“较之《水浒》、《西厢》。体大思精,文奇义正,为当世不易见之笔墨,深足宝贵。”…不但否定了纪昀的观点,反而对《聊斋》高度肯定和赞扬,由此可见,《聊斋》在文言短篇小说中的地位。这两部小说在叙事功能、效果方面存在诸多不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表现形式不同。从表现形式上看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主要分笔记、传奇两种艺术形式。《阅微》是典型的笔记小说,采用的是笔记体小说的表现形式。有人曾这样形容笔记小说:笔记体小说出于稗官,以简短的笔记体来记录百姓的“街谈巷语”和“道听途说”,它们“既是些残丛小语,篇幅短小,所讲的又是小道理,是形式和内容两见其小”。所以总结笔记小说的特点是: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语言简约,注重说理。作为笔记体的代表,《阅微》充分显示了笔记体小说的鲜明特点:一是叙事简要;二是注重说理。而《聊斋》是“一书而兼二体”的志怪小说,并且成功借鉴了史传文学的许多叙事方法。《聊斋》中的大约三百篇小说,从艺术形式方面看包含了传奇志怪两种题材,并且作为志怪典型得到人们的赞誉,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云: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
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聊斋》的成功不单是具有传奇小说的叙述委曲、文辞多彩,而且具有志怪
小说的浪漫色彩,可以避免笔记小说在篇幅方面和语言方面的限制,鲁迅赞扬传奇小说不仅文笔精细、曲折,而且“所叙的事,也大抵具有首尾和波澜,不止一点断片的谈柄;而且作者往往故意显示着这事迹的虚构,以见他想象的才能了”。李宗为在《唐人传奇》中也说:“传奇小说在内容上则扩大到可以耸动听闻而令读者留下较强烈印象的一切奇人奇事,文笔力求优美动人,不避虚饰,尤注意于形容描写以见作者叙事有方、想象之瑰奇”。另外,从两类小说的发展来看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虽已成熟,但传奇小说和笔记体小说相比较,在语言、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的优势。《阅微》有明显的笔记特征,叙事简、重说理的特点致使作品丢弃了如《聊斋》作品丰富的文学精神和艺术境界,文字表达得不太尽致,读来感受不如《聊斋》丰富;虽然《阅微》中的说理使它的叙事达到“文字简明”、“说理透彻”,并且《阅微》开创了说理体,或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但由于不长于文学的描写,这就使他的《阅微》缺少了生动形象,也即缺少了文学性,在作品预期达到的叙事效果上和《聊斋》是迥然不同的。纪昀等非议风气文人认为清代崇尚“著书者之笔”的笔记小说,而排斥“才子之笔”的传奇小说,所以批评《聊斋志异》虽为笔记小说,却“随意装点”,“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一书而兼二体,所未解也”,即纪昀不理解《聊斋志异》既有笔记小说记述见闻之简洁,又有传奇小说随意渲染和细致描写的跨文体现象。两部作品采用不同的叙事艺术形式,所以作品叙事功能随之不同,作品达到的效果也不同。
其次,思想内容不同。两部作品以不同的叙事方式反映的思想内容有很大差别:《阅微》从思想内容来说,主要是“劝惩”,其次是宣扬“因果报应”。纪昀本人不避讳作品的劝诫主旨,在卷一开篇明确提出作品主题:“有益于劝惩“,在两篇序文中也加以强调,盛时彦序说:“欲使人知所劝惩。”郑开禧序说:“大旨悉归劝惩。”。可见,《阅微》的劝惩功能。蒲松龄之孙蒲立德认为《聊斋》思想内容“其事多涉于神怪;其体仿历代志传;其论赞或触时感事,《聊斋志异》叙事研究而以劝以惩。”虽然《聊斋》叙事也有劝惩之意,但却是以直接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广泛揭露科举考试的弊端,热情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当时重大的时代主题的思想内容为主。《阅微》为“使人知所劝惩”,因而极力宣扬封建道德与因果报应。如《唐西劳氏女》篇,写劳氏女前生诬一妇私孕而致其死,今生鬼来索命,报应不爽。但在《聊斋》中蒲松龄对待爱情的态度和纪昀是有本质的不同的。如《聂小倩》等作品蒲松龄是热情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的。可见,两部作品思想内容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别。
再次,形象创新不同。《聊斋》艺术形象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和语言三个方面。盛伟在《蒲松龄全集》中这样分析作者的情感心理:“一方面一生科举磋砣使作者产生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和不被人知的孤独,另一方面长期寄人篱下的教书生涯使他抛妻别子,不由不产生“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的慨叹,因此,孤愤与渴望“知己”便成了他的情感主调。”蒲松龄怀着满怀的“孤愤”之情来塑造形象,表现在作品中作者以幻化的浪漫主义狐形象来慰藉自己的情感世界。在狐鬼花妖的世界中作者把狐狸作为生命存在的人来描述,用狐写人,以狐写事,赋予狐以人的思想性格,并完全按照人的生活方式进行故事的描述,给予狐人性化的情感。使其作品中狐的妖气弱化,人情味增加。把人们憎恶的凶残狡猾奸诈的狐狸,描绘成具有人情世故的常人,这种心灵的寄托使狐形象得到根本改变,使《聊斋》中的狐形象突破了传统小说观念的束缚。使狐形象“多具人情,和蔼可亲”。在狐仙题材的文学作品创作上具有创建性意义,让狐具有人们喜爱的品性和形象。对传统狐仙题材的拓展与超越,为同类题材的小说创作开创了崭新的境界。在语言方面,蒲松龄用的是“才子之笔”,侧重写人,长于描绘,文笔曲折细腻,文学性较强,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人性、人情色彩的狐仙形象,提升了艺术形象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并且《聊斋》的语言特色是能把新鲜活泼的口语溶入深奥的文言中。象《阿纤》中的鼠精,美貌善良,温顺勤劳,钟情而又自尊,除“日建仓凛”,“年余仓盈”的“非常”之外,完全是一个劳动妇女的形象,这是蒲松龄的杰出创造。纪昀是大学问家,阅历丰富,又有文学才华,但思想保守,记神鬼物怪之事往往寓有宣扬纲常名教偏向,又强调“著书者之笔”,所以纪昀《阅微》在这几方面则缺乏艺术创新,鲁迅《三闲集·怎么写》这样评价《阅微》: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揭力只写事状,而避去心思和密语。”
从两部小说在叙事中体现的审美和教化作用看,蒲松龄在写作时是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真切感受和情感融入到了小说里,虽然作品也有劝诫之意,但力争让事实来发挥惩恶劝善的作用,更多的是赞美理想,抨击黑暗,弘扬善良,惩戒丑恶,把强烈的爱憎感情寄寓在叙事之中,有时直接以“异史氏日”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受,以美的、有灵性的狐意象来实现对形象的审美和对读者的教化,借作品实现自我。而《阅微》因受作者思想的影响,作品主题的思想性和批判性无法和《聊斋》比拟,另外《阅微》不注重语言的灵活运用,只注重事实的劝惩和因果报应作用,用僵硬的古板的叙事完成作品使其强制人们去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由此可见,两部作品在实现审美和教化作用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⑹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什么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是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小说以笔记的形式记录编写。

作者:纪晓岚,年代:清朝,空间跨度: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创作时间跨度:创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终于嘉庆三年(1789——1798),按照纪晓岚年谱约在66岁到76岁之间,历时大约十年完成。

主要内容:主要搜辑乾隆期间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谈,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

小说篇幅:共二十四卷,小说文学地位:与《聊斋志异》并列,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

作者简介:纪昀 (1724——1805)字晓岚,也字春帆,自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人),清代著名文人。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现代著名演员张国立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饰演的纪晓岚。

阅读全文

与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作家谁的文言短篇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本重生小说主角秦朗 浏览:545
都市小说完结免费豪门隐婚 浏览:325
抗日英雄穿越现代当医生的小说 浏览:718
顾西爵小说人物名字大全 浏览:60
影帝重生剧本小说 浏览:830
小说男主角上官夜 浏览:49
邪瓶漫画小说网 浏览: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园言情小说 浏览:376
悦看小说网资源分享 浏览:906
男主强女主弱的仙侠小说 浏览:992
替身女帝的逆袭小说排行榜 浏览:115
小说这样写 浏览:29
两个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说 浏览:138
女主是网红重生小说排行榜 浏览:867
拥有冒险岛技能的穿越小说 浏览: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侠小说排行榜 浏览:658
神通板砖有声小说链接 浏览:295
男主角叫阴阳的小说全集 浏览:596
总裁小说灰姑娘 浏览:896
叶辛周铁有声小说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