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川端康成的杰出作品
短篇:《伊豆的舞女》
中长篇:《雪国》 《古都》 《千只鹤》
诺贝尔文学奖主要就是因为这三篇
⑵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什么,主要代表作是什么
一、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伊豆的舞女》,主要代表作有《雪国》、《古都》、《千只鹤》。
二、作品简介:
1、《伊豆的舞女》描写的是一位19岁高二学生,为排遣内心不可言喻的忧郁和苦闷,只身来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艺人一行,并对那里的小舞娘产生了似恋非恋的思慕之情。
伊豆的舞女薰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文章写了从一件件小事,一直到最后“我”和薰子的离别的过程。
2、《雪国》写的是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岛村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遗产,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
他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艺妓驹子,并被她的清丽和单纯所吸引,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后来又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

(2)川端康成著名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川端康成代表作的影响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
他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 川端康成善于用意识流写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因写《伊豆舞女》而成名。
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⑶ 川端康成有哪些代表作
历史转瞬间到了1968年,在那久享盛誉的瑞典文学院的庄严肃穆的典礼大厅内,刚刚宣布了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大厅内顿时沸腾了,人们真诚的掌声伴着祝福将一位白发苍苍的瘦弱老人送上领奖台去,这就是诺贝尔获奖作品《雪国》、《千羽鹤》、《古都》的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日本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99年6月14日,川端康成出生在日本大阪,他幼年生活极其凄苦,两岁丧父,三岁丧母。父母双亡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曾在《致父母的信》一文中写道:“深深刻入我幼小心灵的,便是对疾病的夭折的恐惧。”这以后,他被祖父母收养了。然而极其不幸的事接踵而来。7岁那年,祖母死了;10岁那年,惟一的姐姐死了;15岁,最后一位亲人——祖父也辞别人世了。极端的孤独和不幸遭遇,乃是形成川端康成孤僻性格的主要原因,更是他的作品格调悲凉的重要根源。
川端康成秉性孤独,但同时上天赐予他一颗善感的心灵,他对文学的爱好自幼便显示出来。小时候他很喜欢读书,入中学后,对文学作品更显敏感,同时投入更多的热情。他将自作的新诗、文章和书信编为《谷堂集》,积极投稿。1917年,川端康成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英文科。1920年,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科,随后转入国文科。他在这一时期接触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作品,对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和日本的志贺直哉、芥川龙之介等大家进行了认真的研读,为日后走上文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川瑞决心走专业作家的道路,他和同仁一起创办过一系列的文学杂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难能可贵的是,在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横行一时之际,川端康成保持着一名理智作家的超然态度,没有狂热地卷入鼓吹“圣战”和投入战争的风潮中,他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日本战败后,现实令川端康成感到不满和失望,他的作品反映出他的这一思想基础。创作的成果日益丰盛,这使他获得了多种头衔和荣誉,直至诺贝尔文学奖。然而随着盛誉的累积,川端康成渐感压力无比并出现创作危机,加之晚年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生命如风中之烛。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工作室中口含煤气管自杀,终年72岁。
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丰富,一生留下一百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写了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等。他的作品体现出现代派的手法同日本传统审美情趣的融合,作品整体风貌优美流畅和新奇别致。
川端康成在20年代中期曾发起新感觉派运动,一度单纯模仿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手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30年代又一度被乔伊斯的新心理主义和意识流所吸引。后来感到此路不通,于是决心另辟新径——即将日本文学传统与新心理主义以及意识流结合起来,写出了《雪国》这样的好作品。由此,川端康成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色,即心理刻画纤细入微,意境描绘缠绵凄迷,结构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简约含蓄,文章情调既美且悲。
《雪国》是川端康成费时15年创作的一部力作,然而却是一部中篇小说,可见其精审的态度。小说写的是东京一位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三次到雪国与驹子交往的故事。岛村与身为艺妓的驹子邂逅并相爱,中途又被一位萍水相逢的姑娘——叶子所吸引。岛村本身是一个思想充满虚无色彩和感伤情调的孱弱文人,对驹子的身世爱莫能助,只得中断与驹子的交往。而叶子自有意中人,并在意中人病逝后丧身于火海。生活比较认真,意志比较顽强的驹子追求纯真的爱情,然而她可怜的身份和境遇使她的感情扭曲。她的爱情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型、病态的一面。《雪国》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川端康成的创作特色。他认为美与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他总是把美与悲联系起来加以表现,构成一种既美且悲、愈美愈悲、因悲方美、因美方悲的独特格调,抒情味浓,感染力强,因此被誉为“近代文学史上抒情文学的顶峰”。
此外,川端康成的其他作品如《古都》、《千羽鹤》、《伊豆的舞女》等,也是值得玩味的。日本的四时风物、人情习俗、文化情趣,如一张张鲜亮的图片,一例例展现出来。可以称之为一系列的日本风情画。作者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及对下层人物遭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他对爱情和艺术的追求。
⑷ 川端康成,最精彩的小说。有哪些
伊豆的舞女,雪国都是短篇,描写的情节非常细腻,你好像一下子就身临其境一般,可是脑中又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构造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情境。
⑸ 川端康成的主要作品
川端康成的主要作品是《雪国》《古都》《千只鹤》。
1)《雪国》(ゆきぐに)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之作,从1935年起以短篇的形式,分别以《暮景的镜》、《白昼的镜》等题名,断断续续地发表在《文艺春秋》、《改造》等杂志上,相互之间并没有紧密相连的情节,直至全部完成并经认真修改后,才冠以《雪国》于1948年汇集出版单行本。《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2)《古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的寂寥之感。作者把自己的关注、同情与哀叹,都给予她们,写了她们的辛酸身世和纯洁爱情,还写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事在寂静中开始,在寂静中结束,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浓重的凄凉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虚无、厌世的思想。
3)《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52年,主要讲述的是一段涉及两代人的畸恋故事,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同时对日式风物与心理的刻画也十分细腻,“字里行间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晚霞中翩翩飞舞。”在《千只鹤》中,很多人物都带有悲剧情调。《千只鹤》本身也是一部十分复杂、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的小说。
⑹ 川端康成的一部短篇小说 少女爱情
《雨伞》,特别唯美的一篇小说,看来也有人喜欢这篇小说呢
⑺ 川端康成(日)有没有较好的短篇小说若有的话,请向我推荐一下。谢谢了。
《一只膊胳》 《伊豆的舞女》 《古都》 少男少女小说系列 《建校纪念日》 《翼的抒情歌回》(上答) 《翼的抒情歌》(下) 《波斯菊的朋友》 《信鸽》 《肩扛恩师的灵柩》 《考试时》 《哥哥的遗曲》 《夏季的友谊》 《蔷薇之幽灵》 《父母的心》 《竞开的花》 《母亲的诞生》 《罗密欧与朱丽叶》 《和狗说话》 《本村选手》 《花园的牺牲》 《比王位高尚的誓言和爱》 《友情奇缘》 《娶新娘的车》
⑻ 川端康成有哪些作品
我在美来丽的日本——获诺源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节选):演说者川端康成(1899~1972年)是日本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大阪。少时骨肉至亲相继去世,形成了他的孤儿体验。192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国文科系,1926年发表成名作《伊豆的舞女》。代表作有《雪国》、《古都》等。1972年口含煤气自杀。本文是川端康成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获奖演说。
⑼ 川端康成有哪些代表作品
日本抄作家。大阪市人袭,幼年父母双亡,过着孤独的生活,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较大。中学时代就立志进行文学创作,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学习。期间与人合办《新思潮》杂志并发表了《招魂祭一景》川端康成像等文章。毕业后开始专门从事创作,并创办过《文艺时代》、《文学界》等杂志。他早期受欧洲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曾与横光利一等发起过“新感觉派”运动,主张艺术至上,在思想上受佛禅和虚无主义影响较深。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千纸鹤》、《睡美人》和中篇小说《雪国》、《古都》等,多表现一种细腻的忧郁的感情和虚无的心理,重视对人物的感情和内心活动的描写,1968年因其“高超的叙事文学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