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巴尔扎克是短篇小说家吗

巴尔扎克是短篇小说家吗

发布时间:2021-06-09 22:04:56

① 巴尔扎克简介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指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

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1)巴尔扎克是短篇小说家吗扩展阅读:

巴尔扎克的作品风格:

从当代风俗史家的角度出发,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网络全书”。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

资产阶级以捞钱为生活目标,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诈和暴力进行掠夺。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绘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活动场所,使作品成为一个由两千多个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画面,从中可以看出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病。

② 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集的人物评价

从艺术上看,巴尔扎克也作了不少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
毫无疑问,最突出的一点是巴尔扎克在中短篇小说中塑造了著名的典型。《戈布塞克》的同名主人公是法国文学史上闪光的典型形象之一。他最显著的性格特点是吝啬。他与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阿巴贡有类似之处。他喜欢样样都贮藏起来,小至别人送来的食品一一照收不误;由于不愿损失三分折扣,宁愿让食品腐烂,也不肯卖给商人。他似乎还不懂得商品流通的诀窍。就其狡猾和洞悉巴黎的商业情况以及各种各样经济情报而言,阿巴贡不能跟他同日而语;他具有丰富的阅历,周游过大半个世界,一直担当分配海地赔款的委员会成员,因而拥有全面的经营管理经验。巴尔扎克把他写成“金钱的化身”或“金钱势力的化身”、“钞票人”。他确实有无所不知的能耐和左右社会的势力。值得注意的是,巴尔扎克并没有完全否定这个人物,就像对待他后来创造的葛朗台、纽沁根那样,持彻底批判的态度。在小说中,一方面他是“贪得无厌的巨蟒”,另一方面他又是“巴黎最高尚和最正直的人”,他“既渺小又伟大”。他是德维尔的保护人,他之所以借款给德维尔又收取利息,是为了不让德维尔感谢他,以激励这个诉讼代理人奋发有为。他之所以不肯归还钻石等财产,是为了防止伯爵之子堕落和变得懒惰。因此,戈布塞克是一个远比阿巴贡复杂得多的形象。《柯内留斯老板》以15世纪下半叶路易十一时期为背景,刻画了另一个悭吝鬼形象。他有在睡梦中起来藏匿自己的财宝的怪癖。俗话说,日所思,夜所想。他这种怪癖乃是早期守财奴喜爱贮藏自己的金银财宝这种特点的反映。马克思说过,巴尔扎克“曾对贪欲的各种色层,作过彻底的研究”。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不下10个,无一雷同。在这些吝啬鬼中,柯内留斯的辈分最大,因而他的吝啬性格也具有最早期资产者的特色——贮藏癖。巴尔扎克十分注意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环境,他对大教堂和都尔城王官的描绘再现了当时的风貌。尤其是路易十一的形象十分符合这个人物的历史地位:他是一个注重扶持高利贷者和商人的国王,曾给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过道路。饶有趣味的是,英国小说家司各特的长篇小说《昆丁·达沃德》也写了路易十一和他的宫廷,但司各特笔下的路易十一蒙上了传奇色彩,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而《柯内留斯老板》在这方面却真实得可以当作历史小_说来读。巴尔扎克描写环境和其他历史人物,目的在于刻画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客观条件,他的描绘确实写出了有贮藏癖的吝啬鬼是在一个“平民化”国王的统治下产生的典型。此外,嗜金成癖的法西诺·卡纳;残忍无情的梅雷伯爵;勤劳正直、助人为乐的挑水夫;平庸而又能随机应变、善于抓住机会、终于志得意满的画家皮埃尔·格拉苏;心狠手辣、竟能下手杀父的堂璜;刚正严厉的西班牙侯爵莱加奈斯;生不逢时、时乖运蹇的泽。马尔卡斯;性格刚烈、激情似火的萨拉金;大义灭亲、铁面无情的老渔夫;能为儿女献身、柔情似水的帮工会首领费拉居斯,这些都是呼之欲出的生动形象,显示了巴尔扎克精湛的艺术功力。
从叙述学的角度来看,巴尔扎克喜欢采用以小说人物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主要情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使读者感到亲切和进入故事的氛围中,得到亲临其境的感受。不过,即使都是由人物来讲故事,各篇的写法也不尽相同。在《戈布塞克》中,巴尔扎克第一次运用了在几个人物的谈话之间进行的叙述形式。他通过德维尔之口将戈布塞克的生平事迹讲述出来,写得非常紧凑。惟一令读者不解的是,德维尔何以得知雷斯托伯爵死前家里发生的事,又怎么得知两夫妻的争吵以及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话,而且这样清清楚楚。因为伯爵生前并不认识德维尔,伯爵夫人后来拍,不可能将家丑外扬,他们的儿子还少不更事,无法述说。很明显,这是小说家的现身说法。这种方法日后巴尔扎克不断运用。与其说这是巴尔扎克的笨拙,还不如说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作家以其叙述的生动来掩盖某些漏洞,一般读者会对此毫无感觉。这篇小说被看做是巴尔扎克的“第一篇杰作”和“最完美的作品之一”。《红房子旅馆》虽然也是由故事中的人物讲故事,但是这次讲的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而是听别人转述的。《海滨惨剧》类似《红房子旅馆》,略有不同的是,在公证人家里发生的一幕是让讲故事者的母亲听到的。《萨拉金》先由“我”出场,再由我将萨拉金的生平讲出来,而我是在意大利了解到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的。《泽·马尔卡斯》又不同了,主人公的经历由他本人道出,讲给“我”与另一个同伴听。《无神论者望弥撒》则由德普兰医生讲给他的学生听,为什么他要设立弥撒,再引出挑水夫的故事。《沙漠里的爱情》由“我”将故事写出来,供他的女友阅读,而这个故事是一个老兵告诉他的。《法西诺·卡讷》变成由当事人讲述自己的生平遭遇,接近《泽·马尔卡斯》,不过是单独对我说出。《大望楼》由“我”讲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引出公证人向“我”讲的另一个故事,这才是正题。这是故事中套故事再套故事。上面8个短篇,叙述方法同中有异,百花竞放,各异其趣。在巴尔扎克之前,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小说家将这种故事套故事的写法运用得这么丰富多彩,也许要到莫泊桑的手里,才能达到并驾齐驱的地步。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在谋篇布局上是下了苦功的。他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并不追求形式多姿多彩,在艺术上并没有令人注目的创新。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托多罗夫对叙述语态有三种划分:或者叙述者大于人物,这时叙述者具有全知视角,既能看见人物的外部行为,又能知晓人物的内部心理;或者叙述者等于人物,这时叙述者往往是其中一个角色,既可以通过这个角色来观察,也可以让这个角色自我流露心理意识;或者叙述者小于人物,这时只能看见人物的外部言行而无从知道人物的内心。以此来对照巴尔扎克的叙述方式,可以看到他往往采用第一种或第二种叙述语态,只有少数情况采用第三种叙述语态。例如《红房子旅馆》中的青年泰伊番,只有侧面的描写和烘托,没有正面触及他的心态,留有读者去回味的余地。诚然,巴尔扎克不像福楼拜,他还没到有意识地将作家自身隐去,以第三者的目光去观察和描写人物。但是,就处于短篇小说的初创时期而言,巴尔扎克的建树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 无可讳言,巴尔扎克的中短篇小说同他的长篇一样,往往具有他喜爱的风格和叙事方式。他乐于在小说开篇详尽地介绍环境或发表长篇议论。这种开场白少则一两千字,多则七八千字以上。譬如,《萨拉金》的开场白就长达一万字,占全篇的五分之二;《无神论者望弥撒》的引言部分长达七千余字,超过了一半篇幅。好在巴尔扎克以其观察的敏锐、细致和深刻弥补了这多少有点冗长的开端,不致使读者感到枯燥乏味,不可卒读。 巴尔扎克已经懂得悬念的写法。《无神论者望弥撒》就是一篇出色地运用悬念手法的短篇。小说紧紧抓住无神论者居然会去望弥撒这一矛盾现象来做文章,谜底放到小说末尾去揭示。《费拉居斯》写来有点像惊险小说,这种手法与主人公的秘密身份十分合拍,造成了强烈的悬念,吸引了读者。可是,巴尔扎克远远高于同时代的流行小说家,他通过女主人公的爱情生活和悲剧,把读者从社会下层带往社会上层,提高了作品的品位。有时,巴尔扎克舍弃开头的长篇大论的写法,以开门见山的叙述代替。《刽子手》就采用平铺直叙和白描手法,写得简洁、紧凑、一气呵成;《长寿药水》也是这样,不过这一篇夹叙夹议,摇曳多姿;《不为人知的杰作》则别具一格,将议论放在人物的口中道出,作者不直接表露观点。
巴尔扎克喜欢追求强烈的效果。他经常改编传奇故事:《长寿药水》撷取了霍夫曼的小说关于起死回生的药水的怪诞故事,写出惊心动魄的场面。巴尔扎克的小说结尾往往非常突兀,例如《恐怖时期的一件插曲》,小说结尾刽子手终于显现了身份,引出人物的这句感叹:“当整个法国忘恩负义的时候,钢刀却有良心!”这句话似有千钧之力,艺术效果非常强烈。《沙漠里的爱情》情节十分奇特,细节却写得真实可信。《柯内留斯老板》对历史背景的描绘力求真实,而藏匿的财宝再也找不到则神秘莫测。以上各篇充满了浪漫色彩,画面或者绚丽斑斓,或者诡谲离奇,或者阴森恐怖,而又与现实生活相通。巴尔扎克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熔于一炉,使他的中短篇既有粗犷浑厚的特点,又有雄奇瑰丽的色彩,自成一格。

③ 谈谈巴尔扎克的中短篇小说。

其实,只要你用心去读,任何小说都可以适合你。如果非要推荐的话,我认为莫泊桑的《奥尔拉》、都德的《柏林之围》、梅里美的《卡门》以及巴尔扎克的《驴皮记》都是不错的选择,到底如何,要看个人的喜好了。
知音小说网有,谈谈巴尔扎克的中短篇小说。更新速度很快!
小说www.ZyWxw.net
复制网址到浏览器即可!

④ 巴尔扎克是文学家吗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
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网络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⑤ 介绍一下巴尔扎克的生活经历、创作经历

巴尔扎克:

1850年8月18日,法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因长期患心脏病,在巴黎寓所中去世,享年51岁。
差不多是19世纪同龄人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曾在笔下如电影拷贝般地描绘出这一世纪上半叶最丰富的社会图景,在世界文坛上开辟了现实主义的新纪元。直至1978年法国

所做的读书兴趣调查报告显示,仍有近70%的人最喜欢巴尔扎克的小说,远远超过任何现代小说的读者。在世界各国,他的作品也被视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出身原本农民却要伪造名门
能深刻揭示社会现象的作家,大都生长于复杂超凡的家庭环境,巴尔扎克正是如此。他同父亲为显示门第高贵,都伪造过家谱甚至更改姓氏(巴尔扎克此姓是假冒的),实际上祖辈是贫苦农民。他父亲靠官场商场钻营,在法国大革命动荡岁月又走承包军粮的路子,50岁时挤进了上流社会,当过副市长,并娶了一位“小布尔乔亚”(小资产阶级)出身的18岁小姐,即巴尔扎克的母亲。继承了父亲善于编述故事的才能,又学到了母亲敏锐观察力的巴尔扎克,刚成年便立志发大财,并宣布了搞文学、从政、经商和娶阔寡妇这四项计划。

巴尔扎克兄弟姐妹共四人(父亲在外又有几个非婚生孩子),母亲宠爱的弟弟是母亲瞒着父亲与他人的私生子。他从小怕母亲,回忆童年时曾说一听到母亲的声音便会吓一大跳,成年后更感到生母的贪婪和冷酷。他有一次破产欠了6万法郎,其中4万的债主便是母亲,长期不还时也始终拒绝勾销。无妻小的巴尔扎克常外出游荡,只好把留在巴黎的房产财物交给唯一可信的老娘管理,结果被做了些小手脚,使得母子反目。有暴发户特点的布尔乔亚式的贪欲、自私、放荡,充分显现在这个家中,无怪他笔下能入木三分地发掘恶习、解剖情欲。

巴尔扎克一生放荡不羁,经常挥霍无度和负债破产,爱情婚姻又十分复杂。他早期想娶阔家小姐却被人看不上,出名后又成为不少有闲贵妇追逐和消遣的对象。他在理发店剪下的发屑,有时竟然成为一些少妇和太太的争夺品。他曾痴情于逢场作戏的侯爵夫人而遭耍弄,23岁至33岁时与比自己母亲年纪还大的一位夫人成了长期情人。后来他十几年追求自己作品的崇拜者、一位拥有4万佃农的俄国贵族庄园太太,两人还生过一个孩子(可惜夭折)。这个伯爵夫人丧夫后却因门第之见,拖了八年不肯结婚。直至作家去世三个月前,寒斯卡夫人出于怜悯及其他目的才勉强举行了婚礼,不久又有了新情人。巴尔扎克长期卧床带着周身恶臭病逝时,仅有妹妹、妹夫看望,床边守护的只是感情不睦却毕竟血肉相连的母亲。

“伟人的一生势必不幸”。巴尔扎克这句自诩的话,也是其生平的写照。他个人经历颇受非议,然而这个生活凡人却是思想巨人,留下的作品成为警世的不朽艺术篇章。

始作“文学垃圾” 却立志“要当文坛国王”
丰富的社会生活是作家创作的源泉。身处浪漫主义时代的巴尔扎克,总想高攀上层却又常向下滑落,作品虽多却因经营不善屡屡破产,甚至有过叫化子式的生活经历。这些,使他对社会各阶层都有体验,实践与灵感的结合才产生了杰出的作品。

从20岁起,巴尔扎克以“当文坛国王”为目标开始笔耕,经历了“十年流浪”。作品无人赏识时他便与书商合作,用笔名发表了自己后来称为“文学垃圾”的几十篇粗制滥造的小说,作为商品廉价出售。其间他不愿受人盘剥,曾包下印刷厂出书却只卖掉几十本,负债破了产。这段巴尔扎克不愿回首的经历,毕竟锻炼了他的笔力,使他亲身体验了商界黑暗尤其是资产者的心狠手辣。30岁时,他称作自己“第一部”小说的《舒昂党人》问世,此后20年间连续创作了90部长短篇小说,汇编成《人间喜剧》,轰动了法国文坛并流传于全世界。

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是历史上阶级斗争最为激烈和政局变换最频繁的时代。大革命的《马赛曲》被拿破仑争霸的炮声取代,复辟的波旁王朝、金融贵族建立的七月王朝以及七月革命、二月革命……使政坛动荡不已。新生资产阶级取代了旧贵族主宰了社会,然而这个阶级在原始积累时又暴露出掠夺和悭吝的本性。巴尔扎克的笔下,栩栩如生地描写出“葛朗台”这样的守财奴,“高老头”女儿这样的道德败坏者,“邦斯舅舅”那样的潦倒不幸……看到这一幕幕“人间喜剧”,人们感受到的恰恰是资本主义制度崛起时带给社会的悲剧!

生活中爱慕虚荣的巴尔扎克常愿意杜撰炫耀,曾向亲友吹嘘说清朝皇帝、俄国沙皇最喜好的中国花茶都转送给了他。在严肃的创造中,他却遵循细致求实的精神,艺术想像都建立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他首先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经常出入各种场合仔细观察,为描写上层沙龙的生活可以站在舞场、牌桌旁几个小时凝视,因此写出的贵妇的言语和行止是那样逼真。为了描写农夫生活,巴尔扎克有时还在夜间钻到肮脏的院落里,曾被人当成窃贼殴打。他一生中接到过1.2万封读者来信,其中绝大多数为有崇拜之情的女性,通过回应其中一些人并与之密切交往,又扩大了社会接触面。这位大作家创作出的现实主义作品,真是这种深入生活呕心沥血的结晶。

立场虽然反动笔头却也无情
世界上优秀作家的作品,都是所处时代的一种镜子。列宁曾称赞“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同样,看到巴尔扎克的作品也会明白当年法国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革命和社会巨变。正是几十年间政治斗争风起云涌这一时势,才造就了他同时代的那么多济济英才,如雨果、大仲马、司汤达、乔治 桑……在群英荟萃的法兰西作家中,马克思特别称赞巴尔扎克作品“对现实关系深刻的洞察力”,非常喜欢《人间喜剧》,并以其作品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黑暗不公的愤慨来激励自己写作《资本论》。

巴尔扎克深刻揭露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却不赞成革命。他认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断了自己父亲的发财之路,也反对1830年的七月革命,在1848年革命爆发后更站在保守派的反对立场上。尽管如此,巴尔扎克用愤世嫉俗的如椽之笔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这就为革命思想家探索新社会的构想提供了生动的借鉴材料。

生前长期不得志的巴尔扎克曾留下一句名言——“未来的年代是我们的最高法庭”。他去世150多年来,全世界一代代读者对其作品的喜爱持续不衰,便是对这个名作家的最好裁判。巴尔扎克笔下描绘的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景象,然而以艺术手法所揭示的种种社会矛盾至今还依然存在,这也是他的作品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巴尔扎克主要揭露并谴责了资产阶级卑劣的情欲(当然也不能否认这种情欲对开拓世界市场创造财富的作用),鞭笞了丑恶,却能鼓舞人们探寻人性中的美,并对未来美好的新世界产生憧憬。

⑥ 巴尔扎克是不是19世纪作家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网络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⑦ 巴尔扎克是谁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网络全书”,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等。
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人们不禁要问,巴尔扎克是怎样利用这样短暂的时间来创作这么多的世界名著的呢?巴尔扎克有个创作时间表: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工作,也就是说在椅子上坐十二个小时,专心修改稿件和写作。然后,从中午到下午四点阅读各种报刊杂志,五点用餐,五点半才上床睡觉,到半夜又起床继续工作.法国一位传记作家介绍时说:“每三天巴尔扎克的墨水瓶就得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
巴尔扎克的时间表启示我们:要想在有限的生命中在写作上取得一定成就,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争分夺秒的拼搏精神是难以做到的。(见《应用写作》学术月刊1987年第1期《巴尔扎克的时间表》)他硕大无朋的脑袋,装满了对这个罪恶世界的悲愤,他魁梧健壮的身体,洋溢着对生活的痛苦与欢乐,他的代表作《人间喜剧》揭露了人性中的种种丑陋,他的独具个性的幻想与写作,为世界文学史上建立了一座丰碑。(传记-文学界-法国《巴尔扎克》)
通过《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恩格斯

阅读全文

与巴尔扎克是短篇小说家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本重生小说主角秦朗 浏览:545
都市小说完结免费豪门隐婚 浏览:325
抗日英雄穿越现代当医生的小说 浏览:718
顾西爵小说人物名字大全 浏览:60
影帝重生剧本小说 浏览:830
小说男主角上官夜 浏览:49
邪瓶漫画小说网 浏览: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园言情小说 浏览:376
悦看小说网资源分享 浏览:906
男主强女主弱的仙侠小说 浏览:992
替身女帝的逆袭小说排行榜 浏览:115
小说这样写 浏览:29
两个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说 浏览:138
女主是网红重生小说排行榜 浏览:867
拥有冒险岛技能的穿越小说 浏览: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侠小说排行榜 浏览:658
神通板砖有声小说链接 浏览:295
男主角叫阴阳的小说全集 浏览:596
总裁小说灰姑娘 浏览:896
叶辛周铁有声小说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