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好听经典的历史类评书!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东汉演义,乱世枭雄。最好弄个排行榜,标明作者!
排行榜;【有重复的、大概是所有经典的历史类评书排行、重复情况望见谅】
名称 回数 播讲人
1 乱世枭雄 300 单田芳
2 安史之乱 40 单田芳
3 隋唐演义 216 单田芳
4 封神演义 120 单田芳
5 五鼠闹东京 40 单田芳
6 杨幺传 40 单田芳
7 林则徐 56 单田芳
8 水浒 150 单田芳
9 花木兰 72 单田芳
10 薛家将 180 单田芳
11 宏碧缘 60 单田芳
12 民国英烈 150 单田芳
13 燕王扫北 70 单田芳
14 十二金钱镖 52 袁阔成
15 暴风骤雨 37 袁阔成
16 敌后武工队 36 袁阔成
17 三国演义 365 袁阔成
18 西楚霸王 50 袁阔成
19 和氏璧 28 连丽如
20 红楼梦 102 连丽如
21 中华小名家 43 连丽如
22 智圣东方朔 160 连丽如
23 侠义英雄传 80 连丽如
24 伍子胥 45 连丽如
25 二十四孝 24 连丽如
26 康熙私访 42 连丽如
27 契丹萧太后 70 刘兰芳
28 朱元璋演义 185 刘兰芳
29 岳飞传 117 刘兰芳
30 呼家将 93 刘兰芳
31 赵匡胤演义 100 刘兰芳
32 杨家将全传 109 刘兰芳
33 大唐侠女 62 刘兰芳
34 努尔哈赤 50 刘兰芳
35 包公上疏 14 刘兰芳
36 红岩 42 李鑫荃
37 平原枪声 45 李鑫荃
38 刘罗锅传奇 60 孙刚
39 新说孙子兵法 14 孙刚
40 话说中国 210 孙刚
41 新说36计 36 孙刚
42 史记故事 45 孙刚
43 大唐开基 60 孙一
44 金头虎贾明 10 孙一
45 纪晓岚传奇 100 孙一
46 剑侠展雄飞 30 孙一
47 民国十大军阀 105 孙一
48 二战经典战役 85 孙一
49 二战人物史话 42 孙一
50 上海滩 160 孙一
51 中国帝王史话125 孙一
52 和珅传奇 30 孙一
53 西游记 84 常 志
54 古今通鉴 70 田战义
55 秘密列车 39 田战义
56 刘秀传 70 田连元
57 海青天 35 田连元
58 济公传 119 徐德亮
59 春秋五霸 60 袁田
60 广泰传奇 68 王月波
每张光盘的内容如下:
CD01 乱世枭雄上1-112
CD02 乱世枭雄上113-150 乱世枭雄下1-77
CD03 乱世枭雄下78-150 安史之乱40
CD04 隋唐演义上116
CD05 隋唐演义下100 封神演义1-23
CD06 封神演义24-120 五鼠闹东京1-18
CD07 五鼠闹东京19-40 杨幺传40 林则徐56
CD08 水浒1-113
CD09 水浒114-150 花木兰72
CD10 薛家将1-127
CD11 薛家将128-180 宏碧缘60
CD12 民国英烈1-110
CD13 民国英烈111-150 燕王扫北70
CD14 十二金钱镖52 暴风骤雨37 敌后武工队36
CD15 三国演义1-102
CD16 三国演义103-204
CD17 三国演义205-305
CD18 三国演义306-365 西楚霸王1-43
CD19 西楚霸王44-50 和氏璧28 红楼梦102 中华小名家43
CD20 智圣东方朔1-120
CD21 智圣东方朔121-160 侠义英雄传80
CD22 伍子胥45 24孝 康熙私访42 刘罗锅传奇1-17
CD23 刘罗锅传奇18-60 契丹萧太后70 朱元璋演义1-25
CD24 朱元璋演义26-185
CD25 岳飞传1-104
CD26 岳飞传105-117 呼家将93 新说孙子兵法14
CD27 赵匡胤演义100 杨家将全传1-5
CD28 杨家将全传6-109
CD29 大唐侠女62 努尔哈赤50
CD30 包公上疏14 红岩42 平原枪声45
CD31 话说中国1-145
CD32 话说中国146-210 新说36计 史记故事45
CD33 大唐开基60 金头虎贾明10 纪晓岚传奇100
CD34 剑侠展雄飞30 民国十大军阀105
CD35 二战经典战役85 二战人物史话42
CD36 上海滩1-130
CD37 上海滩131-160 西游记84
CD38 中国帝王史话125 和珅传奇1-16
CD39 和珅传奇17-30 古今通鉴70 秘密列车39
CD40 刘秀传70 海青天35
CD41 济公传119
CD42 春秋五霸60 广泰传奇68
评书名称 播讲 故事年代
封神演义 袁阔成 商末周初
刘秀传 田连元 东汉
东汉演义 连丽如 东汉
三国演义 袁阔成 三国(汉末至西晋年间)
隋唐演义 单田芳 隋末唐初
大唐侠女 刘兰芳 唐朝
西游记 常志 唐太宗年间
薛家将 单田芳 唐贞观年间
契丹萧太后 刘兰芳 辽代
赵匡胤演义 刘兰芳 宋初
侠义英雄传 连丽如 北宋景佑年间
杨家将全传 刘兰芳 北宋
包公上疏 刘兰芳 北宋
呼家将 单田芳 北宋仁宗年间
三侠五义 单田芳 北宋仁宗年间
《白眉大侠》 单田芳 北宋仁宗年间
七杰小五义 单田芳 北宋仁宗年间
水浒传 田连元 北宋末
岳飞传 刘兰芳 南宋
铁伞怪侠 单田芳 南宋
朱元璋演义 刘兰芳 元末明初
古今通鉴 田战义 明代
海青天 田连元 明代
红楼梦 连丽如 明代
五凤朝阳刀 刘兰芳 明朝末年
努尔哈赤 刘兰芳 明末清初
李自成 田战义 明末清初
连环套 单田芳 明末清初
康熙私访 连丽如 清代
童林传 单田芳 清康熙年间
百年风云 单田芳 清道光年间
栾蒲包与丰泽园 单田芳 近代(自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立初期)
千古功臣张学良 单田芳 近代
喋血魔窟 刘兰芳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
秘密列车 田战义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武工队 袁阔成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
暴风骤雨 袁阔成 近代(土地改革时期)
平原枪声 李鑫荃 近代
红岩 李鑫荃 近代
01 乱世枭雄上1-112
02 乱世枭雄上113-150 、乱世枭雄下1-77
03 乱世枭雄下78-150 、安史之乱40
04 隋唐演义上116
05 隋唐演义下100 、封神演义1-23
06 封神演义24-120 、五鼠闹东京1-18
07 五鼠闹东京19-40、杨幺传40、林则徐56
08 水浒1-113
09 水浒114-150、花木兰72
10 薛家将1-127
11 薛家将128-180、宏碧缘60
12 民国英烈1-110
13 民国英烈111-150、燕王扫北70
14 十二金钱镖52 、暴风骤雨37 、敌后武工队36
15 三国演义1-102
16 三国演义103-204
17 三国演义205-305
18 三国演义306-365、西楚霸王1-43
19 西楚霸王44-50、和氏璧28、红楼梦102、中华小名家43
20 智圣东方朔1-120
21 智圣东方朔121-160 、侠义英雄传80
22 伍子胥45 、24孝、康熙私访42 、刘罗锅传奇1-17
23 刘罗锅传奇18-60、契丹萧太后70、朱元璋演义1-25
24 朱元璋演义26-185
25 岳飞传1-104
26 岳飞传105-117、呼家将93、新说孙子兵法14
27 赵匡胤演义100、杨家将全传1-5
28 杨家将全传6-109
29 大唐侠女62、努尔哈赤50
30 包公上疏14、红岩42、平原枪声 45
31 话说中国1-145
32 话说中国146-210 、新说36计、史记故事45
33 大唐开基60、金头虎贾明10、纪晓岚传奇100
34 剑侠展雄飞30、民国十大军阀 105
35 二战经典战役85 、二战人物史话42
36 上海滩1-130
37 上海滩131-160 、西游记84
38 中国帝王史话125、和珅传奇1-16
39 和珅传奇17-30、古今通鉴70、 秘密列车39
40 刘秀传70 、海青天35
41 济公传119
42 春秋五霸60、 广泰传奇68
评书名称 播讲 故事年代
封神演义 袁阔成 商末周初
刘秀传 田连元 东汉
东汉演义 连丽如 东汉
三国演义 袁阔成 三国(汉末至西晋年间)
隋唐演义 单田芳 隋末唐初
大唐侠女 刘兰芳 唐朝
西游记 常志 唐太宗年间
薛家将 单田芳 唐贞观年间
契丹萧太后 刘兰芳 辽代
赵匡胤演义 刘兰芳 宋初
侠义英雄传 连丽如 北宋景佑年间
杨家将全传 刘兰芳 北宋
包公上疏 刘兰芳 北宋
呼家将 单田芳 北宋仁宗年间
三侠五义 单田芳 北宋仁宗年间
《白眉大侠》之龙虎风云会 单田芳 北宋仁宗年间
七杰小五义 单田芳 北宋仁宗年间
水浒传 田连元 北宋末
岳飞传 刘兰芳 南宋
铁伞怪侠 单田芳 南宋
朱元璋演义 刘兰芳 元末明初
古今通鉴 田战义 明代
海青天 田连元 明代
红楼梦 连丽如 明代
五凤朝阳刀 刘兰芳 明朝末年
努尔哈赤 刘兰芳 明末清初
李自成 田战义 明末清初
连环套 单田芳 明末清初
康熙私访 连丽如 清代
童林传 单田芳 清康熙年间
百年风云 单田芳 清道光年间
栾蒲包与丰泽园 单田芳 近代(自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立初期)
千古功臣张学良 单田芳 近代
喋血魔窟 刘兰芳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
秘密列车 田战义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武工队 袁阔成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
暴风骤雨 袁阔成 近代(土地改革时期)
平原枪声 李鑫荃 近代
红岩 李鑫荃 近代
㈡ 如何对辛亥革命进行带有散文性的评价
散文
sǎnwén
[prose;essay]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新时期的散文,如同一只报春的燕子,灵巧、敏捷地最先带着时代的气息飞进人们的心里。改革开放后,全社会沸腾的生活首先在散文中得以体现。此外,反映生活各方面,如回顾个人经历和情怀、揭示生活哲理的散文亦重展笑颜,绽放光彩。这类作品中的优秀之作有丁玲的记叙与丈夫的牛棚生活的《牛棚小品》,严阵追忆女教授高风亮节的《水仙》,张抗抗的歌颂群众中蕴藉的无穷力量的《地下森林断想》,管桦和丁宁托物言志,寄托气节与向往的《竹》和《仙女开花》等。
游记散文也日渐繁荣,它们大多继承古典散文中寄情于景的传统手法,于一山一水中寄托自己的情怀。这当中,国际题材的作品风采独具,丁玲的《我看到的美国》、萧乾的《美国之行》、王蒙的《德美两国纪行》、穆青的《在斜塔下》、刘白羽的《一曲清清塞纳河》、韦君宜的《故国情》等都是鼎力之作。
进入世纪之交与新世纪之后,散文也出现了多样化、多极化的趋势,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刘亮程、王充闾、王剑冰、周涛等人的散文,从历史入手,开始了时代与文化的反思。为民族、为思想浓墨重彩。
青春派散文家接过老一辈人的散文创作风骨,刘卫东的历史散文、韩晗的游记散文别有特色。[编辑本段](二)散文的古今概况
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编辑本段](三)散文的分类
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真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2.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编辑本段](四)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编辑本段](五)散文的鉴赏技法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联想的方式有: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④屏风式:如《风景谈》。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语言。
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了解情技
6.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编辑本段](六)散文鉴赏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十分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作者通过玉簪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是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这就是“玉簪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的有: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编辑本段](七)散文的写作技巧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
【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②发挥联想。
【结尾】感慨
㈢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小故事
1、和平解放西藏
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4月下旬抵京谈判,并于5月23日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2、抗美援朝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3、大跃进
1957年9月,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认为1956年对经济工作中过急情况的纠正是“反冒进”。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修正草案)》,这实际是农业“大跃进”的纲领。
会后,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召开党的各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准备掀起工农业生产的高潮。
4、四五运动
四五运动源于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悼念。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全国各族人民无限悲痛。但是,“四人帮”压制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诬陷邓小平,加紧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义愤。
5、许海峰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
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㈣ 水浒传原著的有声小说,不是评书,象宋怀强播讲的,要全书的,在哪下载,谢谢!
当今评书5杰之20佳作
按朝代顺序分列如下:
1 袁阔成《西楚霸王》: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秦末专楚汉相争的故事,着属重刻画了项羽这位堪称“古代第一勇武豪杰”的形象与事迹。这段传奇故事的播讲者除丁正洪、丁建中父子外,现代评书艺人中袁老算是一个亮点。
2 连丽如《东汉演义》: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兴兵起义灭新,以及消灭各家反王,建立东汉王朝的传奇故事。连丽如演播此书得到了其父连阔如的一些“皮毛”,虽不如其父说此书之经典,但仍算是其一部代表力作。
3 田连元《刘秀传》:袍带书。
此书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起义灭新的传奇故事。田连元播讲此书,虽不如连阔如父女之气势磅礴,长篇大论;但却自成一家,极具特色,而且情节紧凑,高潮迭起,听得人欲罢不能。此书堪称田连元最得意之作。另外,此书的话本书籍入选了春风出版社的十大传统评书。
4 袁阔成《三国演义》:袍带书。
此书是袁阔成以及一些优秀曲艺学者根据原著小说,共同创作成的评书。袁阔成演播此书,集中表现似洹捌
㈤ 有声小说mp3打包
网络MP3里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