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亚瑟·查理斯·克拉克的作品
《太空前奏》(Prelude to Space,1951年)
《火星之沙》(The Sand of Mars,1951年)
《空中列岛》(Islands in the Sky,1952年)
《童年的终结》(又名《最后一个地球人》)(Childhood's End,1953年)
《地光》(Earthlight,1955年)
《城市与群星》(The City and the Stars, 1956年)
《深海牧场》(The Deep Range, 1957年)
《月尘如月》(A fall of Moonst, 1961年)
《海豚岛》(Dolphin Island, 1962年)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二零零一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of 2001, 1972年)
《与拉玛相会》(Rendezvous with Rama, 1973年, 雨果奖,星云奖)
《会见梅杜莎》(A Meeting with Mesa, 1973年, 星云奖)
《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 1979年, 雨果奖,星云奖)
《2010太空漫游》(2010: Odyssey Two,1982年)
《遥远地球之歌》(The Songs of Distance Earth,1985年)
《2061太空漫游》(2061: Odyssey Three,1988年)
《拉玛再现》(Rama II,1989年)与简崔.李(Gentry Lee)合著
《拉玛迷境》(The Garden of Rama,1991年)与简崔.李(Gentry Lee)合著
《拉玛真相》(Rama Revealed: The Ultimate Encounter,1993年)与简崔.李(Gentry Lee)合著
《3001太空漫游》(3001: The Final Odyssey,1997年)
《时光之眼》(Time's Eye,2003年)与史蒂芬.巴塞特(Stephen Baxter)合著
《太阳暴》(Sunstorm,2005年)与史蒂芬.巴塞特(Stephen Baxter)合著
《第一次出生》(Firstborn,2007年)与史蒂芬.巴塞特(Stephen Baxter)合著

B. 阿瑟.克拉克有哪些小说最经典最好看
《童年的终结》(1953) 《城市和星星》(1956) 《2001年:太空探险》(1968) 《与蛇发女怪相见》(1971) 《与拉玛相会》(1973) 《帝国的土地》(1975) 天堂的喷泉》(1979) 《乐园之泉》(1986) 《大浅滩的鬼》(1990) 《不只一个宇宙:克拉克小说集》(1991)
克拉克最为辉煌的成就当推《2001:太空探险》,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场面宏大、气势雄伟,展现出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
C. 阿瑟·克拉克的书
1956年移居斯里兰卡。出版《城市与星星》;短篇小说《星》(Star)获得雨果奖
1964年与库布里克共同构思《2001太空漫游》的小说和剧本。小说在一些情节上与电影略有差异。
1968年《2001太空漫游 (电影)》上映,小说也以同年出版。
1973年出版《拉玛任务》。
1974年《拉玛任务》获星云、雨果、约翰坎贝尔奖。
1986年荣获象征终身成就的星云科幻大师奖。成立阿瑟克拉克奖,颁给英国出版的最佳科幻小说。
1988年经诊断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此后多半靠轮椅行动。
1995年获NASA“杰出公共服务奖”。
2000年受封英国爵士,由于身体不便,英国王室派高级专员亲临斯里兰卡赠与爵位。
2001年探测火星矿物的宇宙飞船被命名为“2001火星奥德赛”。
知名著作
《太空前奏》(Prelude to Space,1951年)
《火星之沙》(The Sand of Mars,1951年)
《空中列岛》(Islands in the Sky,1952年)
《童年的终结》(Childhood's End,1953年)
《地球反照》(Earthlight,1955年)
《城市与群星》(The City and the Stars, 1956年)
《深海牧场》(The Deep Range, 1957年)
《月尘如月》(A fall of Moonst, 1961年)
《海豚岛》(Dolphin Island, 1962年)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二零零一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of 2001, 1972年)
《拉玛任务》(Rendezvous with Rama, 1973年, 雨果奖,星云奖)
《会见梅杜莎》(A Meeting with Mesa, 1973年, 星云奖)
《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 1979年, 雨果奖,星云奖)
《2010太空漫游》(2010: Odyssey Two,1982年)
《2061太空漫游》(2061: Odyssey Three,1988年)
《拉玛再现》(Rama II,1989年)与简崔.李(Gentry Lee)合著
《拉玛迷境》(The Garden of Rama,1991年)与简崔.李(Gentry Lee)合著
《拉玛真相》(Rama Revealed: The Ultimate Encounter,1993年)与简崔.李(Gentry Lee)合著
《3001太空漫游》(3001: The Final Odyssey,1997年)
《时光之眼》(Time's Eye,2003年)与史蒂芬.巴塞特(Stephen Baxter)合著
《太阳暴》(Sunstorm,2005年)与史蒂芬.巴塞特(Stephen Baxter)合著
《第一次出生》(Firstborn,2007年)与史蒂芬.巴塞特(Stephen Baxter)合著
www.taobao.com
www.dangd ang.com
搜索书名。有卖。他的获奖著作《拉玛任务》比较好找,书店或者网店都有。建议网店买,实体书店难,毕竟出版时间很久了。
D. 如何评价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与罗摩相会》
这本书是由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所著的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这本书包揽了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木星奖,英国科幻协会奖,最高的6项奖项,成为了2018年度得分最高的科幻小说,这是一部经典之作,所以喜欢科幻的朋友都可以去读一读这一本经典之作。
E. 阿瑟·克拉克有哪些小说
3001太空漫游(作者:阿瑟·克拉克)
2001太空漫游全本下载(作者:阿瑟·克拉克)
天堂的喷泉(作者:阿瑟.克拉克)
2001太空漫游(作者: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短篇作品(作者: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短篇作品(作者:阿瑟·克拉克)
2010太空漫游(作者:阿瑟·克拉克)
2061太空漫游(作者: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中短篇科幻小说(作者:阿瑟·克拉克)
拉玛飞船揭秘(作者:阿瑟·克拉克)
月球的第一次马拉松(作者:阿瑟·克拉克)
远方的朋友(作者:阿瑟·克拉克)
冷酷的方程式(作者:阿瑟·克拉克)
科学的失败(作者:阿瑟·克拉克)
考察地球(作者:阿瑟·克拉克)
技术故障(作者:阿瑟·克拉克)
孤独的机器人(作者:阿瑟·克拉克)
仇恨之火(作者: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作品集(作者:阿瑟·克拉克)
拉玛2号(作者:阿瑟·C·克拉克)
拉玛迷境(作者:阿瑟·C·克拉克)
拉玛真相(作者:阿瑟·C·克拉克)
亲 可以在 我爱读电子书 这里 输入名字选择作者不是书名就可以找到了 也可以在 绿色字体那下载 望采纳!
F. 亚瑟·查理斯·克拉克的介绍
英国科幻小说家。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学为依据,小说里的许多预测都已成现实。尤其是他的卫星通讯的描写,与实际发展惊人的一致,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因此命名为“克拉克轨道”。作品包括《童年的终结》(1953)、《月尘飘落》(1961)、《来自天穹的声音》(1965)、《帝国大地》(1976)和《2001》等。还与人合作拍摄富有创新的科学幻想片《2001年太空漫游》。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

G. 求阿瑟·克拉克的《城市与星星》TXT全本(科幻小说)
好多`` 在这里不能全部打上`%D%A 那我就说一部分的吧``纵观西方科幻小说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初创 %D%A时代、黄金时代、新浪潮时代和新浪潮以后(塞伯朋克阶段)。下面分别作些简单介绍。 %D%A一节萌芽初创时期(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为什么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和奥 %D%A尔迪斯把第一部科幻小说定为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这个问题值得 %D%A研究。因为,在这之前近两百年,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刻卜勒就曾写过一部题为《梦》的小说, %D%A其中有对安眠药、宇宙飞行的超重、极低温以及真空状态的细致描绘。作者还想象出月球上 %D%A的巨大植物和奇异动物。任何一位研究家都可以知道,这些内容恰恰是后世科幻小说的典型 %D%A内容。遗憾的只是,作品主人公实现月球旅行的办法超出了科学的范畴,他使用的是巫术。 %D%A我们之所以提到刻普勒的《梦》,是为了阐明西方文学传统中很早就有强烈的幻想成份。 %D%A早在古希腊时期,萨莱斯岛上的卢西恩就创作过《真实的历史》,柏拉图创作了《理想国》。 %D%A以后,还有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1516)、佛兰西斯·培根的《新大西洲》(1627)、乔 %D%A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等等一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里,作者以丰富的想 %D%A象力描绘了一些超越现实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正是这种充满 %D%A想象的文学传统,导致了科幻小说的诞生。 %D%A另一个引起科幻小说出现的因素是西方工业革命。1765年,瓦特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 %D%A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史蒂文森制造了火车。在这一切产生以前, %D%A哥白尼确立了太阳的中心位置;刻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磊规律;牛顿找到了万有引力定 %D%A律。所有这一切,都强烈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冲击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也冲击着人们的 %D%A心灵。人们禁不住要问道:科学到底带来了什么?还将带来些什么? %D%A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这个作为社会现实的一个晴雨表的意识形态领域里,一种新 %D%A的文学门类——科幻小说产生了。1818年,著名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二十岁的玛丽·雪 %D%A莱(1797·1851)发表了一部题为《弗兰肯斯坦》(副题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的小说。 %D%A在事后回忆这部作品诞生经过的时候,玛丽·雪莱极力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那就是: %D%A《弗兰肯斯坦》的创作,纯系偶然事件。她在序言中写到:1816年的夏天,我是在日内 %D%A瓦郊外度过的。那是夏季,天气阴冷,淫雨连绵,每到黄昏,我们团团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柴 %D%A堆旁边(当时在场的还有雪莱、拜伦、拜伦的私人医生等),间或借几册偶然落入我们手中 %D%A的日耳曼鬼怪故事聊以自娱。这些故事,使我们心生异趣,也想依葫芦画瓢凑个热闹。我和 %D%A两位友人约定,每人根据某起神秘事件各写一篇故事。(《弗兰肯斯坦》原序;陈渊、何建义 %D%A译,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然而,通读整部作品,使我们打消了关于其产生于偶然“篝 %D%A火故事”的推断。因为,它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科学与世界、科学与人类这一严肃主题的关 %D%A注。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位科学家,他通过实验创造了一个丑陋怪物。怪物在人类世 %D%A界中东奔西撞,却得不到支持、理解和同情;他响往爱情和美好的东西,但得到的却是谎言 %D%A和追捕;他不顾一切地向人类复仇,但终于被迫漂泊到北极冰原。 %D%A著名英国作家、科幻史家布里安·阿尔迪斯在他的科幻史著《万亿年狂欢》中,曾经高 %D%A度评价过《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内容。他一反过去的
H. 亚瑟·查理斯·克拉克的生平
1917年12月16日,出生于英格兰萨默塞特郡迈因赫德。父亲是农民,母亲是当地邮局的报务员,他幼时就喜欢仰望星空和阅读旧的美国科幻杂志。曾利用自制的望远镜绘制过月球地表图,12岁父亲去世,他在中学和Huish语法学校毕业后,由于无法负担大学费用,他在校董会的养老金部门得到一份审计员工作。1934年,加入一个自称为英国星际协会的人数很少的高级研究团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拉克加入英国皇家空军,担任雷达技师,参与预警雷达防御系统的研制。战时克拉克主要操作进场雷达,他早期的非科幻类小说,半自传体的《GlidePath》就以此为背景。克拉克在皇家空军的无线电学校No.9担任下士指导员,在1943年5月27日被任命为空军少尉(技术部门),1943年11月27日提拔为空军中尉。1946年以空军上尉军衔退役,进入伦敦国王学院,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取得数学和物理学士学位。
1945年为《无线电世界》写了一篇题为《地球外的转播》的文章,详细预言了可将广播和电视信号传播到全世界的远程通信的地球同步卫星的系统。当时甚至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读后也对此表示怀疑。然而,20年后,人们真发射了“晨鸟”同步卫星。
1947年起,担任英国星际协会主席至1950年。
1948年,撰写短篇科幻小说《前哨》(Sentinel)参加BBC竞赛,但未获奖;进入英国财政部工作。
1949年起,担任《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的助理编辑至1951年。
1952年,成为全职作家,投入科幻创作。
1953年,遇见了22岁并带有一个儿子的美国离异女子Marilyn Mayfield,与之闪电结婚,6个月后分手。但婚姻一直持续到1964年才终结。克拉克评价,“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此后没有再婚,但与Leslie Ekanayake很亲密,后者在1977年去世。有新闻记者曾问是否是同性恋,克拉克否认。但Michael Moorcock说每个人都知道克拉克是同性恋,他还与他的男友喝过酒。
1956年,他对海底探索发生兴趣,遂移居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开始另一种生涯,从事不穿潜水服的的深水潜泳和摄影。体验失重的感觉。在以《珊瑚岸》开始的一系列作品中,他报道了他的许多水下探险活动 ,同年出版《城市与星星》;短篇小说《星》(Star)获得雨果奖
1962年, 克拉克遭受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的攻击。虽然他完全恢复,在1988年,他被确诊为脊髓灰质炎综合征,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 尽管这严重限制了他的行动,也没有阻止他继续多产的写作,
1964年,与斯坦利·库布里克共同构思《2001太空漫游》的小说和剧本。小说在一些情节上与电影略有差异。
1968年,《2001太空漫游 (电影)》上映,小说也于同年出版。
1973年,出版《与拉玛相会》。
1974年,《与拉玛相会》获星云奖、雨果奖、约翰·坎贝尔奖。
1986年,荣获象征终身成就的星云科幻大师奖。成立阿瑟克拉克奖,颁给在英国出版的最佳科幻小说。
1988年,经诊断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此后多靠轮椅行动。
1995年,获NASA“杰出公共服务奖”。
2000年,受封英国爵士,由于克拉克行动不便,英国王室派高级专员亲临斯里兰卡授与其爵位。
2001年,探测火星矿物的探测器被命名为“2001火星奥德赛”。
2008年,正式成为斯里兰卡公民。

I. 阿瑟·C·克拉克的科幻小说,求连接。
http://book.kanunu.org/files/writer/1651.html,这个链接是连到阿瑟·C·克拉克的科幻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