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芦花荡》和《荷花淀》这两篇小说被视为“_____”(派别)的代表作。
两篇小说均为孙犁所写,》。《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成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
参考资料中给的很详细
⑵ 孙犁的什么等作品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1、孙犁的《芦花荡》和《荷花淀》等作品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⑶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代表作有《荷花淀》的是哪位当代著名文学家
孙犁 孙犁 孙犁
⑷ "荷花淀"的主要代表作是什么短篇小说
呵呵。你也喜欢这个呀;我姐姐最爱这个,小说是,孙犁的作品《荷花淀》《嘱咐》等短篇被文艺界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⑸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⑹ 刘绍棠是山药蛋派作家还是荷花淀派作家,他有哪些代表作
刘绍棠
刘绍棠(1936--1997)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青少年时代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山楂的歌声》、《中秋节》、《瓜棚记》、《私访记》和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夏天》。这时期的作品清新、淡雅,把土改后的农村写得嫩苗遍野,生机盎然,受孙犁作品深刻影响,有社会主义"田园牧歌"之美誉。后遭波折,益增其华,出版长篇小说12部《地火》、《春草》、《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这个年月》、《十步香草》、《敬柳亭说书》、《野婚》、《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孤村》、《村妇》(第一部),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花街》、《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四十余部。另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0卷)出版。
刘绍棠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出版《乡土与创作》、《乡土文学四十年》等9部散论、随笔集。全部著作共60种,约700万字,被公认为是高产、优产、稳产作家。他还提出了"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今昔交叉,城乡结合,自然成趣,雅俗共赏"的乡土文学理论。描绘、讴歌走在时代前列的美好的人,挖掘、扶持代表时代前进方向,显示时代本质与主流的美好事物,描摹、展示充满诗情画意的乡风水色、世俗人情,简言之,表现、赞颂人世之美,即人的美,地区的美,风光景色的美,是刘绍棠乡土小说最突出的特点。
在创作上,刘绍棠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追求传奇性与真实性相结合;通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并积极向世界一切进步文学学习,借鉴一些好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刘绍棠小说的语言生动、活泼、含蓄、优美、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和音乐性,受到广泛的赞扬和很高的评价。刘绍棠及其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十多部作品荣获全国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刘绍棠专集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l/39-liu_shaotang/liu_shaotang.htm
⑺ 荷花淀、嘱咐被称为什么派的主要代表作
《荷花淀》《嘱咐》,被称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荷花淀派”是中国当代文学流派之一,由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创办。 此派大多以农村日常生活为题材,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和浪漫主义气息,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短篇小说《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
《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短篇小说《嘱咐》,写在外转战八年的战士水生和妻子相聚,丈夫告诉她自己只能在家住一夜。临别她对丈夫的嘱咐那样动人心弦,情意深长。不但体现了妻子的温柔,更体现了有觉悟的妇女对亲人事业上的理解和支持。

⑻ 荷花淀派的孙犁作品
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 《采蒲台 》 、《 嘱咐》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长篇小说 ,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等。后期则以散文为主,大都写他对过去的回忆,他的所感、所思,富有哲理。他先后出版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等集子。
孙犁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其中《荷花淀》为主。

⑼ 白洋淀派作家孙犁有哪些代表作并指出作品年代。
孙犁(1913~)现、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
河北安平人。
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
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
1945年回冀中农村。
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
1956年起因病辍笔。
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
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