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瓶梅》的书名为什么是金瓶梅
《金瓶梅》虽然在有些人看来是一种少儿不宜的书,但是从文化角度上来讲,也是一种文化体系。书名《金瓶梅》这三个字取自书中的三个女主角的名字: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这本书提现了当时的民间生活面貌,描绘了地方官员的专权,揭露了明朝中期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我们认识明朝还是有深刻的价值的,也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

《金瓶梅》也被流传很广泛,改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书中描写了风流倜傥的西门庆,娶了吴月娘,生了西门大姐,又娶了两位小妾,是二娘李娇儿,四娘孙雪娥,后来又撩上潘金莲和李春梅。故事就是围绕着西门家族的事情展开,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一下历史人文等,也算是有所收益。
『贰』 金瓶梅的作者的真实姓名是
《金瓶梅》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真名是什么已不可考。
《金瓶梅》,也称《金瓶梅词话》,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成书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 、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其后被拍成许多同名的影视作品。
『叁』 陈东有的推荐《金瓶梅》
2012年6月24日,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史学博士、“金学”研究专家陈东有做客社科大讲堂,以《金瓶梅的社会文化现象》为主题,让市民通过对主角人物性格特质、人格内涵及生命态度的对话,来深刻体会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
《金瓶梅》中有经济味、道德味、哲学味
“《金瓶梅》又称为《金瓶梅词话》,是中国古代一部描写世态人情、自然人性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产生于明嘉靖、万历年间,比《红楼梦》早200年,与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合称四大奇书。”陈东有说,《金瓶梅》自诞生之日起,就毁誉聚于一身,因为书中有百余处近两万字的性描写,或者说是与人物命运紧密关联的性故事,一直被列为禁书,所以看过的人不多。
作为对小说《金瓶梅》有着深厚研究的学者,陈东有认为,《金瓶梅》是一本值得当代中国人仔细、全面阅读的传统小说。因为它一有“经济味”,故事背景提供详实的明清社会商业描写;二有“道德味”,告诫人们要远离“酒色财气”;三有“哲学味”,整部小说都在阐释人类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欲望之间的关系。
批判西门庆对我们有现实意义
陈东有认为,《金瓶梅》中,西门庆不仅是一个风流花心的男子,更是被塑造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形象。短短的七年中,凭借自己的经商之道和各类女人的自愿进献,他的资产翻了十四、五倍,达到了十万两纹银之多。不仅生意做得响,他还从一介布衣做到了朝廷命官正五品的职位,还认了当时颇有权利的宦官蔡京为干爹仕途之路一片平坦。但却纵欲过度而死,结束了他仅仅33年的短暂人生。
“批西门庆毒害人命,占人妻女,腐蚀官吏,得财枉法,还是属于表面层次的道德批判,深层次的批判在于他的自毁,他那难以抑制的纵欲在破坏社会伦理的同时,也在消耗他自己。而批判他的意义在于他对今天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意义。”陈东有说。
涉及100多个南昌方言词
陈东有表示,当年的《金瓶梅词话》是说书人的底本,很多的语言都让今天的读者不大容易懂得,存在种种的阅读困难。《金瓶梅词话》以山东方言为主,还包括江浙等地的方言,里头甚至有100多个方言和南昌话有关。
“我们这个社会对《金瓶梅》的态度一直也是矛盾的,或者说是存在着悖论的。‘人皆好之,人皆恶之’。既有好奇、好读之心,又有讨厌、防备之意。”陈东有表示,他只是想帮助感兴趣这部小说的人阅读这本小说,进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只要人们能从中有所启发,那就是值得的。

『肆』 什么是《金瓶梅》
中国明代长篇小说。成书约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兰陵今属山东,作者大约是山东人,但笑笑生的真实姓名尚不清楚。
《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3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暴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从此,文人创作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而《金瓶梅》摆脱了这一传统,表面上写的是宋代的人物和故事,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所处的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使中国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成熟,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
《金瓶梅》的思想内容存在着一些严重缺点。作者对于暴露的黑暗现实,缺乏鲜明的爱憎感情和严肃的批判态度。在解释人生和社会生活方面,有宿命论思想和虚无观念。有些描写过于琐屑,不够精练。
『伍』 《金瓶梅》真的是一本“黄书”吗什么样的人适合读《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本人人皆知的书,在很多的电视剧,影视剧中都有《金瓶梅》的身影,这本书算不算黄书呢?什么样的人才适合读这样的书?
据统计,《金瓶梅》中的床戏有105次,可以说在很多人的眼里,这是非常恐怖的了。

主要的内心把这本书作为一本历史书籍,一本著作来读,相对来说书中的故事脉络,故事情节都有很精彩的地方,成本相扣,层层递进,而不是局限在某些情节的氛围就足够了,《金瓶梅》的精彩之处,在于人性的思考,在于道德的思考,这本书的价值可以说很大,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很明显。
『陆』 小说《金瓶梅》中,有哪些让人感到意外甚至震惊的情节
《金瓶梅》里,西门庆忙着给别人带绿帽子,陈敬济忙着给西门庆带绿帽子。
陈敬济是谁?是西门庆亲生女儿西门大姐的丈夫,西门庆的女婿。
《金瓶梅》全书100回,西门庆79回死了,后面20回的男主角就是陈敬济。
陈敬济在某种程度上比西门庆还要无法无天,他和潘金莲生了个孩子,这是全书里最让人震惊的一个地方,西门庆的正妻月娘,是他的正宗丈母娘,他也敢占便宜,最后沦落到道观,为了活命,这家伙竟然出卖肉体给另外一个男人。
(1)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投奔他,他让女婿看大门。
西门庆的女婿来投奔他,西门庆是怎么对待这个女婿的呢?
西门庆让他看大门,连中堂都不给进,直到后来看他能办事,才让他一起吃饭。
却说西门庆当晚在前边厢房睡了一夜。到次曰早,把女婿陈敬济安在他花园中,同贲四管工记帐,换下来招教他看守大门。西门大姐白曰里便在后边和月娘众人一处吃酒,晚夕归到前边厢房中歇。陈敬济每曰只在花园中管工,非呼唤不敢进入中堂,饮食都是内里小厮拿出来吃。(《金瓶梅》17回)

(4)陈敬济占丈母娘便宜,被他丈母娘找人打,结果这家伙点子真多,脱了裤子把打他的妇人吓跑了。
金庸老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写冒牌的裘千丈,为了躲避黄蓉的追打,就说你再来我就脱裤子了,把黄蓉吓跑了,果然流氓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
到次曰,饭时已后,月娘埋伏了丫鬟媳妇七八个人,各拿短棍棒槌。使小厮来安儿请进陈敬济来后边,只推说话。把仪门关了,教他当面跪下,问他:“你知罪么?”那陈敬济也不跪,转把脸儿高扬,佯佯不采。月娘大怒,于是率领雪娥并来兴儿媳妇、来昭妻一丈青、中秋儿、小玉、绣春众妇人,七手八脚,按在地下,拿棒槌短棍打了一顿。西门大姐走过一边,也不来救。打的这小伙儿急了,把裤子脱了,露出那直竖一条棍来。唬的众妇人看见,却丢下棍棒乱跑了。月娘又是那恼,又是那笑,口里骂道:“好个没根基的王八羔子!”敬济口中不言,心中暗道:“若不是我这个法儿,怎得脱身。”于是扒起来,一手兜着裤子,往前走了。月娘随令小厮跟随,教他算帐,交与傅伙计。敬济自知也立脚不定,一面收拾衣服铺盖,也不作辞,使性儿一直出离西门庆家,径往他母舅张团练家,他旧房子自住去了。(《金瓶梅》86回)
『柒』 评价一下《金瓶梅》这本书
口语对白之活泼灵动,不只是中国,放世界文学史上都是顶尖。
在“时代风俗画”方面,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小说——对当时风土人情的还原描绘,就《红楼梦》都未必胜过。
叙述精炼明快,语言干净老辣,仅是叙述,只有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堪可比肩。如果要挑剔士大夫文学性,那里面出现过的曲儿,可媲美《红楼梦》里的诗。
此小说最妙的两个:
一是没有脸谱化,没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大家都是俗世男女。这种不带是非、刻意减少评判的劲儿,有福楼拜意味。在中国小说史上,也就是《红楼梦》做到人物性格如此多面、饱满而不戏曲程式脸谱化。
二是大悲悯心,繁华与落寂之间的大落差,以及对每个小人物命运的关怀,都非常动人——同样是唯有《红楼梦》、《水浒传》可以媲美的。
跟《红楼梦》一比,会更有趣些。《红楼梦》更像《牡丹亭》,而《金瓶梅》更像元杂剧。前者是兼工带写的长卷,后者是工笔+界画式的描摹。
《红楼梦》醇浓虚渺,如烟雨写意,莫可名状,但也有些坏处:这是部太有诗意、意在言外的小说,难译,难理会,尤其对非中文读者来说。
《金瓶梅》却是部更接地气、更一目了然的叙事作品。实际上,在”事无巨细的市井日常风俗画“方面,《金瓶梅》可能是中国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它更看得见摸得着,它更接近《人间喜剧》那种”全景式小说“的意味。
总之这是本很好的小说
『捌』 怎么在网上看完《读破金瓶梅》这本书
用txt小说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