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途岛战役背景是什么
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相距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日本在珊瑚海海战之后的仅仅一个月就已经把中途岛拟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这不仅能报美国空军空袭东京(DoolittleRaid)的一箭之仇(当时日本高级将领中有认为空袭东京的飞机是从中途岛起飞的),还能敞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攻击日本。日本海军想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为达到该目的,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舰队规模甚至超越后来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时的联合舰队。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战略进攻,然而由于珊瑚海海战的牵制,使联合舰队少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即受伤的“翔鹤”、以及缺编飞行员的“瑞鹤”号,对作战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若日本海军达到所定下的目标,那美国西岸就会直接遭到日本海军的威胁。由于美国其余的海军军舰已部署到北大西洋,美国在短期内就没有能力有效地在太平洋对日本海军做出反击。日本深知美国的军事潜力。美国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一旦完全纳入战争轨道,日本就很少有获胜的希望。所以日本希望在这种情形出现之前就逼迫美国坐到谈判桌前,迅速结束与美国的战争。
一些军事学者也认为,如果日本海军威胁或者真的攻击美国西岸的话,便会迫使美国把急需送往欧洲前线的军事配备转移到美国西岸,这不但会造成欧洲战区出现军需短缺的现象,甚至可能使欧洲战区再次失守,而让纳粹德国得到最后的胜利。 日军
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总统决定由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他对尼米兹说:“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临危受命的尼米兹到任后,很快组织了只有4艘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的舰队。这支舰队袭击了在中太平洋岛屿上的日军,紧接着实施一项令人震惊的作战计划——轰炸东京。
1942年4月18日,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6架B25式轰炸机飞临东京上空,投下炸弹和燃烧弹后顺风直飞中国。这次空袭震动了日本朝野,也刺激了山本,使他更加坚定了要进攻中途岛的决心。4月28日,山本在其旗舰“大和”号巨型战列舰上召开海军高级将领会议,确定了进攻中途岛的具体作战计划:先派遣一支舰队进攻阿留申群岛,在该群岛的阿图岛、基斯卡岛登陆,以此为诱饵,将美军舰队的注意力引到北面去,然后以主力舰队趁机夺占中途岛。作战日期初步定在6月初。5月5日,日本海军军令部发布了《大本营海军部第18号命令》,正式批准中途岛作战计划,并被命名为“米号作战”。
正当山本谋划此次行动时,1942年5月7日,珊瑚海战斗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航空母舰的首次大规模交锋。日本舰队在实施其占领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步骤——进攻莫尔兹比(新几内亚首都)港口,途中遭遇弗兰克·弗莱彻少将率领的两艘美国航空母舰“约克镇”号及“列克星顿”号,这两艘航母由7艘巡洋舰护卫。美国击沉了日本航空母舰“祥凤”号,严重损伤“翔鹤”号,但失去了“列克星顿”号,并且约克城”号也受到重创。珊瑚海战斗对于阻止日本入侵澳大利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也增强了山本征服中途岛的决心,他欲在那里建立一个飞机场,作为打击所有来自美国基地的船只。山本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他的战略战术。首先,对远离阿拉斯加、由美国控制的阿留申群岛进行了牵制性进攻,希望以此分散美国整个舰队对中途岛的注意力。但美国设法截获了日本高级指挥官之间的通信信息,发现了山本的计划,因此,尼米兹决定对阿留申群岛不采取任何行动,而将3艘航空母舰及8艘巡洋舰派往中途岛。
美军
美国海军情报局在与英国以及荷兰相关单位紧密的合作下,开始成功的解读日本海军主要通讯系统JN-25的部分密码。到了五月上旬,联军在破解JN-25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因此得到了窥探日本海军计划的能力。JN-25让联军得悉‘AF方位’将会是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然而联军就偏偏破解不到‘AF方位’的位置。由约瑟夫·罗彻福特少校领导的夏威夷情报站认为‘AF方位’是中途岛,但华盛顿海军情报处坚持认为是阿留申群岛。然而任凭联军解码科技多么的先进,也仍然无法破解‘AF方位’的正确位置。正当美军高层在伤脑筋的同时,罗彻福特与他的情报小组成员们翻查以前堆积如山的电文。记忆力过人的罗彻福特从浩如烟海的电文中找到1942年初的一份日军电报,电报是要求水上飞机从马绍尔群岛起飞,飞往珍珠港,电文还提到要注意避开来自AF的空中侦察……从地图上分析,AF只能是中途岛。而且夏威夷情报站的分析员贾斯柏·赫尔姆斯想到了一个能够确认‘AF方位’是不是中途岛的妙计。他要求中途岛海军基地的司令官以无线电向珍珠港发报,说中途岛上的海水淡化设备出现了问题,导致整个中途岛面临缺水的危机。结果罗彻福特和他的小组成员们截获并破译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大将从海上发往日本大本营海军部的一份密电:“据报‘AF’缺乏淡水,攻击部队带足淡水。”这样‘AF方位’便证实为中途岛,也就是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
由于要从JN-25得到情报非常费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切斯特·尼米兹到了最后一刻才掌握了能够用来埋伏日本舰队的可靠情报。他立即召回了在太平洋西南方的航空母舰企业号(CV-6 USS Enterprise)、大黄蜂号(CV-8 USS Hornet)以及因为参与珊瑚海海战而正在珍珠港进行重大维修的约克城号(CV-5 USS Yorktown)。任命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少将代替患病的哈尔西中将指挥第16特混编队。尼米兹就准备以三艘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主力,再加上约五十艘支持舰艇,埋伏在中途岛东北方向,攻击前往中途岛的日本舰队。
在珊瑚海海战受重伤的约克城号返回珍珠港时,她看上去需要进行几个月的重大维修工程。经过七十二小时(根据《国家地理:战争风云》提供的资料为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的抢修,她的飞行甲板已重新铺平,内部也装上新的钢条支撑架,舰载机组成新的舰载机队。尼米兹上将不惜一切地违反了许多海军条例,就为了达成让约克城号随行的目标。在约克镇号入港的仅仅三天后,她奇迹般的随着美军舰队(第17特混编队)奔向中途岛,展开她的最后一次作战任务。
除了实体战力的筹组,人员上尼米兹任命了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少将代替当时因病而无法作战的威廉·哈尔西中将指挥第16特遣舰队。尼米兹以手头中可用的所有航空母舰为主力,再加上约五十艘支援舰艇,在中途岛东北方向等候伏击前往中途岛的日本舰队。中途岛上则有海军陆战队第六守备营约两千一百多人,以及海军航空站里含飞行员与辅助兵力在内约一千五百人。
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参加珊瑚海海战的航空母舰瑞鹤号在位于特鲁克(Truk)的基地等待一批新的舰载机;受伤的翔鹤号则在基地进行维修。如果日本海军没有大意地认为美军只会派遣两艘航母企业号及大黄蜂号迎击苍龙号,飞龙号,赤城号以及加贺号的话,那么中途岛海战,将可能会有迥然不同的结局。
由於日军错误低估了美军奇迹般的维修能力,日本海军自始至终都以为美军只有企业号及大黄蜂号两艘航母能投入战斗中。

2. 中途岛战役日本失败的原因
1、日本海军骄傲自大,狂妄轻敌。骄兵必败,这是日本海军在这次海战中的真实写照,也是日本海军在这次海战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2、情报战的失败。战争在当时已经向多维空间发展,情报战和信息战已经成为制约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次海战中美军取胜的王牌就是事先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在战役爆发前就了解了日本海军的作战计划和作战部署。
3、两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实力的差异。日本在科学技术上落后于美国,一个明显的证明就是雷达技术的应用。当时美国舰队已经装备了雷达,在日本机群没有到来就发现并预先做好准备,而日本舰队没有装备雷达,所有警戒全靠目测。
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
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相距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
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3. 中途岛大海战
(1)山口多闻少将是二航空战队司令,下辖飞龙、苍龙号,指挥所是在飞龙号上,加来止男海军大佐是飞龙号航母舰长。
(2)利根级为大战前日本建成的最后一级重巡洋舰,大战中或许因为资源不足,日本没有建成新的重巡洋舰,所以利根级也是日本最后的重巡洋舰(CA)。首舰利根号于1938年11月20日,第二艘筑磨号于1939年5月20日均完工于三菱长崎造船厂。西方军事评论家认为是他们日本在战争前造得最好的重巡洋舰,也有人说是后来设计的伊吹号,伊吹号原为最上级第五艘,改良了最上级的某些缺陷,1943年末改为轻型航空母舰,日本投降时仅完成80%。
(3)苍龙号航空母舰是属于"苍龙级":相较于加贺、赤城等战舰改空母,苍龙是第一艘以纯空母为目的建造的中型空母,故干舷、重心远比前者低,这也让苍龙的复原性大为增加。此舰成为后续日本中大型空母的基础,例如追求高速以利飞机起飞的舰体、位于右舷的舰桥、以及舰桥后方向下弯曲以避免妨碍飞机降落的烟囱。
(4)简单地说,当时这两艘航母一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海域(珊瑚海地区)参加日军攻克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行动,此前还被美潜艇击伤返回东京湾的基地修理,因此没有赶上中途岛之战;另一艘则参加了对美阿留申群岛的佯攻(为了给美太平洋舰队造成日本要进攻阿留申群岛,进而威胁美国西海岸的假象)。在珊瑚海海战受重伤的约克城号返回珍珠港时,她看上去需要进行几个月的重大维修工程。经过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的抢修,她的飞行甲板已重新铺平,内部也装上新的钢条支撑架,舰载机组成新的舰载机队。尼米兹上将不惜一切地违反了许多海军条例,就为了达成让约克城号随行的目标。在约克城号入港的仅仅三天后,她奇迹般的随着美军舰队(第17特混编队)奔向中途岛,展开她的最后一次作战任务。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参加珊瑚海海战的航空母舰瑞鹤号在位于特鲁克(Truk)的基地等待一批新的舰载机;受伤的翔鹤号则在基地进行维修。如果日本海军没有大意,以为美军只会派遣两艘航母企业号及大黄蜂号迎击苍龙号, 飞龙号, 赤城号以及加贺号的话,那么中途岛海战,将可能会有迥然不同的结局。
(5)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总统决定由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他对尼米兹说:“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所以估计他在珍珠港。艾森豪威尔应该在欧洲(不是很清楚)
(6)估计不是他发明的
4. 中途岛海战发生在哪里
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3日至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舰队为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西部诸岛而对美国发起的一次大海战。美国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争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战争背景
日本自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开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以后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占领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至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各岛,南至俾斯麦群岛地区,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太平洋。就在日本军队欢庆胜利之际,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却冷静地意识到,既然已经唤醒了美国的战争欲,就必须在其全力反击之前彻底摧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山本竭力赞成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少将提出的进攻中途岛的计划,认为若能占领该岛,则既可将该岛作为日机空中巡逻的前进基地,威逼夏威夷,又可诱出美舰队,在决战中予以歼灭。而美国方面,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总统决定由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并命令他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直至战争胜利才可返回。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尼米兹到任后,很快组织了只有4艘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的舰队。这支舰队袭击了在中太平洋岛屿上的日军,紧接着实施了一项令人震惊的作战计划——轰炸东京。
1942年4月18日,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6架B25式轰炸机飞临东京上空,投下炸弹和燃烧弹后顺风直飞中国。这次空袭震动了日本朝野,也刺激了山本,使他更加坚定了要进攻中途岛的决心。4月28日,山本在“大和”号巨型战列舰上召开海军高级将领会议,确定了进攻中途岛的具体作战计划:先派遣一支舰队进攻阿留申群岛,在该群岛的阿图岛、基斯卡岛登陆,以此为诱饵,将美军舰队的注意力引到北面去,然后以主力舰队趁机夺占中途岛。作战日期初步定在6月初。
战争经过
5月5日,日本大本营下令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西部岛屿。日本联合舰队为实施这次战役,日军统帅部动用了海军基本兵力,编成6个战役编队,由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统一指挥。海军中将南云忠一指挥的航空母舰突击编队和近藤信竹海军中将指挥的登陆编队担任主攻。海军中将细萱戌子郎指挥的北方编队则负责夺取阿图岛和斯基卡岛。26日到29日,各编队先后由本土起航,预定于6月4日对中途岛发起进攻。为了避免美国舰队的突然出现,日军潜艇事先在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游弋。日军统战部认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十分重视战役伪装,但过高估计自己无线电通信的隐蔽程度。5月中旬,美军掌握了日军密码,查明日军意图,并采取了必要对策。美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调集航空母舰3艘(舰载机230多架)及其他作战舰艇40多艘,组成第16特混舰队(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和第17特混舰队(弗莱彻少将指挥),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展开,隐蔽待机。同时,19艘潜艇部署在中途岛附近海域,监视日本舰队行动,并部署了半径为700海里的远距离航空兵侦察。该岛本身也加强了防务,海岸和附近水域也已布雷,高射炮兵和野战炮兵均有加强。
中途岛海战中的美国战机日军企图在阿留申群岛方向提前一昼夜开始行动,借以迷惑和吸引主
要突击方向的美军。6月3日,日本海军中将细萱戌子郎率领北方编队对阿留申群岛附近的荷兰港海军基地发起突击战役由此开始。6月4日,日军再次突击,使岸防设施遭到严重破坏。6月6日和7日,日军分别在基斯卡、阿图岛登陆,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两岛。但之后,日军的运气不再,连连失利于中途岛。6月3日,美机在该岛以西600海里处发现了日军登陆编队。美军航空兵对敌进行首次突击,却未能奏效。4日凌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率领第1机动编队(包括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0多架、其他作战舰艇17艘)进至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海域,4时30分派出第1波飞机108架飞往中途岛。岛上美军发出警报,飞机升空迎敌,展开激战。日军轰炸机袭击机场,炸毁部分地面设施。由于岛上防御加强,机场跑道未被摧毁。日机未完成歼灭美军航空兵的主要任务。在此期间,南云的机动编队多次受到美国岸基飞机的侦查、袭扰和攻击。南云遂决定再次攻击中途岛。7时15分,美国岸基鱼雷机结束攻击,南云却下令已挂上鱼雷准备攻击美舰的第2波飞机改装炸弹攻击中途岛。7时28分,日本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国舰队。此时,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待机的美特混舰队正向日机动编队接近,并已派出第1、第2波飞机200多架。8时20分,日侦察机报告美国舰队似有1艘航空母舰。南云于是命令攻击中途岛的第1波飞机和担任空中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返航,随后率舰队向北行驶,以免遭到袭击,并重新部署对美国舰队的攻击。约9时20分到10时26分,正当日军第2波飞机卸下炸弹重挂鱼雷的混乱之际,美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攻击南云的航空母舰。日方虽有部分战斗机升空作战,但为时已晚。山本损失所有重型航空母舰后,于6月5日被迫取消中途岛登陆,召回阿留申群岛北方编队并令舰队所有舰艇撤回基地。美军乘势追击,于6日派舰载机3次出击,又击沉日军重巡洋舰“三隈”号,击伤巡洋舰、驱逐舰数艘。中途岛海战最终以日本舰队的惨败而告终。
战争结果及评价
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0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失败。为了掩饰自己的惨败,避免挫伤部队的士气,6月10日日本电台播放了响亮的海军曲,并宣称日本已“成为太平洋上的最强国”。当惨败的舰队疲惫不堪地回到驻地时,东京竟举行灯笼游行以庆祝胜利。美国海军首脑事后评价道:“中途岛战斗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同时,此战还给日军高层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这一痛苦的回忆直到二战结束一直挥之不去,使他们再也无法对战局做出清晰的判断。
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为“情报的胜利”。美国海军提前发觉日本海军的计划,是日本海军失利的最主要的原因。但许多军事家认为:日本海军坚持以战列舰作为海战决战的决定性力量,把航空母舰当做辅助性力量使用,忽略了航空兵力的作用是导致失败的最终结果。
日本海军计划最明显的失误是分散部署兵力,联合舰队各部队在相隔很远的距离上单独作战,而美国海军最大限度的集中部署兵力。联合舰队的优势被削弱了。日军计划另一个失误是,进攻中途岛本来是诱使敌舰队决战,可却给航空母舰套上支持占领中途岛的任务,并一相情愿地认为在中途岛受到攻击以前,敌舰队不会离开其基地。日军侦察搜索计划同样不利。最后导致南云遇到进退维谷的难题和来回换装鱼雷、炸弹的尴尬局面。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军仅剩大型航空母舰2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此次海战的特点是双方海上战斗编队在舰炮射程之外,以舰载航空兵实施突击。日军失败的原因是过高估计己方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同时在两个战役方向作战,兵力分散;情况判断错误,认为美国航空母舰来不及向战区集结;通信技术落后,缺乏周密的海上侦察,直至关键时刻也未查明美航空母舰的位置;战场指挥不当,决心多变。美军获胜的原因是掌握日军进攻企图,及时集结兵力待机;在鱼雷机大部损失的情况下,轰炸机连续俯冲轰炸,导致日军鱼雷机连机带雷爆炸,航空母舰被彻底摧毁。
5. 中途岛大海战的开战战势如何打破日军原有计划
由于对自己的优势力量过于自信,山本的舰队在航行中虽然一再截听到珍珠港美军电报频繁,但却没有引起警觉,更没有发现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出动。联合舰队冒着大雾向中途岛进发。
6月3日凌晨,日军在阿留申方面的先遣部队冒着大雾火速向荷兰港靠近。几小时后,由志贺淑雄海军大尉率领23架轰炸机和12架战斗机,从“龙骧”号和“隼鹰”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小心翼翼地起飞,直插180海里以外的荷兰港,经过1小时的飞行,这群轰炸机攻击了港口的电台和油库,战斗机扫射了停在水面的水上飞机,除一架战斗机被岛上炮火击中后迫降外,其余全部安全返航。第二天,日军再次空袭了荷兰港。4天后,日本甚至在阿图岛和基斯卡岛登陆。但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早已破解了日军密码,所以并不上当,而是专心致志地注视着中太平洋上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激战。
6月3日上午8时,由中途岛起飞的水上飞机发现日军南方集团的舰船,机员判断这就是日军的主力。但尼米兹判断这些舰船不是日军主力,因此,仍然把美军航母掌握在手中,没有投入战斗。
这些情况接二连三地报到“大和”号上,使山本忧心忡忡,心也顿时凉了半截。因为这说明美军已发现他们的企图,原来的奇袭计划已不能实现。
6. 有关于中途岛的电影
1、《中途岛战役》(《Midway》)是1976年由杰克·斯米特执导,Donald S. Sanford编剧,查尔顿·赫斯登、亨利·方达、格伦·福特、三船敏郎等主演的一部电影。
2、《中途岛》是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中途岛1942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半年之后在南太平洋爆发,美国海军在中途岛环礁成功击退日本帝国海军舰队的攻击,获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这场战役被历史学家视为战争的转折点。
3、《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是由日本东映映画制作发行的141分钟传记影片。该片由成岛出执导,役所广司主演,玉木宏、濑户朝香、香川照之、田中丽奈等共演,于2011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该片以二战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反战”军官山本五十六在处理珍珠港事件上的苦恼,以及想方设法尽早结束战争的故事。

(6)有声小说中图岛大海战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
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相距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最终美军以仅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取得初步扭转太平洋战局的胜利。
7. 大海战CV.
航空母舰操作之十全武功
1,快速侦察法
航母必须配备1个侦察飞行员(建议本国),开战后先放侦察机一架,变高度为2/3(通过
调节“,”键和“L”键),可以有效躲避黄金角防空炮,还可以不被云层干扰,注意不要从
敌目标船船上飞过(尤其是防空机枪AAW值高的美国船),不要首显混察敌目标船始位置,只
有菜鸟会原地不动,直奔敌目标船预想行动位置,在可视侦查敌目标船范围最远处盘旋侦察,
等待攻击机到来,时刻注意调整侦察机的位置始终在最远处,第一架侦察机由于战斗初期侦察
的重要性,不要返航,坚持到最后直至坠机,建议每战航母必带4~5架侦察机,保证整个战役
需要。
2,听声辩位法
开战后关闭音乐(F9),通过挪移鼠标到预想敌目标船位置,戴上耳机,仔细倾听,可以
听见各种声音:
1)敌目标船航母的飞机起飞声,
2)战斗机的盘旋声,
3)轰炸机的飞行声,
4)防空火力的嘶鸣声(还可以看见防空网的烟幕)
5)敌目标船重型火炮的低沉声,
6)敌目标船渔船放鱼的噗噗声,
同时迅速判断出整个敌目标船的阵型,在脑海中形成基本战场形势图,画出轰炸机进攻路
线及攻击目标位置,准备开始进攻!
3,同时出机法
航母最好配备3~4个俯冲飞行员,目的是通过多个飞行员同时起飞多组少数量架次的方法
来成倍的减少轰炸机起飞时间,达到在更短的时间内对敌目标船发起攻击。值得注意的是,同
时起飞的方法有很多种,没有一定之规,以独立航母为例,不是必须222,或者33才是最好的
出击方法,34方式,16方式,7方式有时候也是同样可以采取的,关键在于要根据战场情况灵
活运用(222的特点是时间短,但是威力相对小,33的特点是相对均衡,可以有机会出暴击效
果,缺点是相对出击较慢),但是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尽量形成连续不断的攻击态势,在
一个连续的攻击波后,要达到消灭敌目标船的目的,最差的效果也是不能给敌目标船以很长修
补时间。
4,变高突破法
面对敌人凶猛的防空网,尤其是黄金防空角的威力,飞机要想突破必须要采取变换高度
的方式。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防空黄金角的产生是在游戏设定飞机统一最高高度的基础上的,只
要改变飞行高度,这个黄金角度就失效了。
操作方法很简单,就是调节“,”键和“L”键的切换操作,突破敌人的黄金防空角的火
力网,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搞的更复杂点,达到更好迷惑敌人的目的,比如一组飞机一会
高飞,一会低飞,或者前一组飞机低飞吸引火力,后一组飞机高飞趁机突破,都可以扰乱敌人
的心理,造成错觉。
在变高过程中,变高高度可灵活掌握,比如3/4高度,1/2高度,1/4度,甚至贴海飞行。
必须注意在变高飞行过程中尽量远离高AAW值的船只,防止被击落,同时尽量禁止低飞状态时
直飞过任何敌船上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设定俯冲轰炸机在投弹时必须在最高高度开始俯冲投弹,如果敌目标
船的炮火始终倾泻在轰炸敌目标船上时,建议不要送死投弹,应该另寻目标,或者交给鱼雷轰
炸机来解决。
5,闪电轰炸法
对付航速低于35节以下的CA以上大型船只的轰炸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直接用鼠标右键多次点
击敌目标船投弹,但是面对的对手如果是闪避高手或者是DD以下等小型船只的话就要动脑筋了
。所谓的闪电轰炸法有个简单要诀:锁而不炸,炸而不锁。真正我们要炸的地目标船要在发起
攻击前1秒左右才锁定,而提前锁定敌目标船是为了恐吓他让它加速跑耗尽他的体力,提前锁
定敌非目标船是为了让他因为害怕而逃跑从而失去有利进攻位置,虽然这很卑鄙残忍,但是很
有效。
闪电轰炸的攻击角度是很有讲究的,从敌目标船侧后方纵向30度跟踪转向投弹是最佳攻
击角度。这里也有一个简单原则:顺势而行。方法就是要让飞机在90度左右转向过程中俯冲投
弹,因为飞机是以圆弧状转向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的速度最高,是投弹轰炸的最佳时机。但
是不要以为飞机是折返跑运动员,不要期望强行飞机能够在180度短距离转弯时发起攻击。
闪电轰炸的难点在于从锁定到投弹的时间必须要短,越是高手时间越短。
6,饱和轰炸法
面对海战中巨型战舰越来越厚的顶甲,越来越多的高级修理辅助兵,恢复兵,相信很多人
都感到很难炸沉吧,很多战舰选手都吹嘘自己被伤害80000~90000而不沉如何了得,其实俯冲
轰炸机是完全可以通过饱和轰炸的方式迅速解决这种铁皮乌龟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准备8~7
架一组的轰炸机,起飞后不要着急去轰炸战舰,继续准备2组分别是3~4架俯冲轰炸机,在准备
完成前5秒左右第一组大编队轰炸机首先开始进攻轰炸战舰(如果投弹全中肯定可以破除敌目
标船顶甲和软防御),然后第二组和第三组轰炸编队迅速跟进,连续攻击受伤战舰(间隔最好
不要超过5秒),基本上三个波次13~16架次轰炸过后战舰就奄奄一息了,稍微弱点的战舰当时
就沉了。饱和轰炸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不给敌目标船以修理的时间,直接弄死为止。这样的攻
击方法最后伤害dp不会超过35000敌目标船就已经沉没。
在舰队战中,饱和轰炸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多个(2~3)航母相互配合,运用狼群战术多波
次轰炸机连续进攻一个敌目标船,直至消灭为止,这是空中力量迅速消灭敌目标船大型船只的
最有效方法。同时随着对技术兵的限制,变态战舰逐渐削弱,饱和轰炸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7,定点轰炸法
所谓定点轰炸简单来说就是定一个点,然后飞机飞过去,在那个点投炸弹。
1. 定点
点键盘上的“;”按键,然后在你想要炸的地方点一下鼠标左键。在这里要注意一下:点
“;”按键后再点一次“;”键,定点取消,需要再点一次,才能定点。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此种情况下飞机飞到目标上空会自动俯冲至海面,如何利用这种迅速
降低高度的效果可以自己揣摩,相信用好了会有奇效(提示一点,可以用来对付防空网的^_^
)
2. 投弹
就象普通的投弹方式一样,当俯冲接近定点的时候,点击“。”(句号)键,当然要多点
几次,要不然你的飞机就变成神风机喽。
这里要注意的是,随着点击“。”(句号)键次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攻击效果,点击次数
少飞机是普通的俯冲后投弹,点击次数多容易高空投弹(尤其在飞机返程燃油不够的情况下更
容易)
必须说明的是,所谓的高空轰炸对于防空网来说实际来说没有突破作用,因为轰炸路线
依然在防空黄金攻击角的位置内。定点轰炸实际来说就是键盘操作代替鼠标操作的过程,对于
一般航母选手来说,此种定点轰炸除了对阴影中的静止船只攻击有效果外,其他情况下的攻击
效果均不理想,只可以作为一种基本功进行掌握。但是对于航母高手来说,通过灵活的反复的
键盘定点操作可以使定点轰炸变成一种敌目标船难以躲避的轰炸方式(对于这一点本人可以非
常负责的证明),而且这种轰炸可以相当精确。
8,鱼雷轰炸法
鱼雷机轰炸方式是航母的重要攻击手段,使用得当可以发挥巨大威力。
正常通过只是鼠标操作方式不建议使用,建议鼠标和键盘操作一起可以达到理想攻击效
果。
最佳操作方式:每次起飞5~7架鱼雷机(建议使用英国或者美国鱼雷机,选择攻击力800
0的攻击鱼雷),起飞后第一时间通过多次按逗号键使飞机紧贴海面飞行(好处多多,可以随
时保证处于攻击状态,节省升降过程中燃油消耗,躲避防空网),同时通过鼠标右键控制飞行
方向,同时点击“H”键一次(变成快鱼状态,减少鱼雷保险拴距离),发现敌目标船只后寻
找最佳攻击角度按句号发射鱼雷(飞机确保尽量一字排开,可以形成扇形鱼雷面,增大击中几
率,注意不要用鼠标右键点击敌目标船发射鱼雷)。
使用要诀:在攻击过程中选择最佳攻击角度是最重要的,建议在与敌目标船纵向飞行,
相对角度范围在40~90夹度中间,相对距离6~8坐标时,以敌目标船船头位置为发射基准线发射
快速鱼雷,这个角度可以称为鱼雷机的黄金攻击角,敌目标船躲开的几率非常低,同时注意尽
量敌目标船加速过热以后(速度降低到正常航速30节左右)再开始攻击。
注意问题:由于鱼雷机的攻击方式特殊和燃油相对较少(只能支持60个坐标距离的可返
程攻击半径),鱼雷机尽量不要深入敌后打击纵深目标,尤其禁止在低飞状态下深入(如果有
其他高空飞机正在前面吸引防空机枪火力可以另当别论)。鱼雷机在帖海飞行过程中,视野比
俯冲大的多,可以随时根据情况调整飞行方向。
攻击重点:敌目标船最高速度低于38节以下的重型战舰(BB,CA)
特别声明:鱼雷机绝对不是以驱散敌目标船为目的,而是消灭敌目标船为第一目标,鱼
雷机绝对有能力做到这一点,驱散敌船只能说明攻击失败(鱼雷机不是北上)。鱼雷机的使用
方式比较特殊,建议大家仔细揣摩,在舰队战中可以发挥奇效。
9,战斗掩护法
航母战斗机在功能上实际有两种,一种是掩护轰炸机进攻的护航作用的护航机群,一种
是保护航母不受敌机攻击的掩护作用的直掩机群,由于战斗机的燃油相对较少,加上与轰炸机
混合出击具体操作过于复杂,导致目前为止战斗机的护航作用并不明显(期望将来可以实现)
,但是战斗机保护航母的作用目前已经可以充分发挥,尤其是现在各国新式战斗机不断出现,
战斗机威力加强了很多,在速度上和攻击力上已经完全具备了迅速消灭来犯敌轰炸机的能力。
具体操作方法:
1,敌机突袭时:
首先在放出各种轰炸机编队后,继续准备好1~2组战斗机(本国),每组3~4架,战斗机
准备好后不要急于出击,当听见有语音提示有敌机进入雷达范围内的时候,依次迅速起飞各组
编队,同时用目光迅速搜索敌机位置,以敌目标船飞机海面阴影位置为基准(不知道为什么海
战中太阳总是在正上方),用鼠标操作战斗机直扑过去,可以迅速消灭敌机;
2,空中巡逻时
若准备好战斗机后又必须准备轰炸机出击,则必须首先将1~2组战斗机放出,通过鼠标操
作战斗机群进行空中巡逻,距离是在距我航母不超过2个船身远处位置呈分散状盘旋,方向是
与预想敌机突袭来向的直线方向,同时迅速继续准备轰炸机编队。这个方式可以最大化的做到
攻守兼备,
注意问题
1,战斗机的子弹是有限的,尽量不要浪费弹药,不要与敌高速飞机形成盘旋咬尾追击态
势。
2,没事的时候尽量不要随意起飞战斗机进行空中巡逻,因为这样敌目标船通过听声辨位
,非常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招致杀身之祸。就时必须巡逻也不要在我航母头上盘旋,那简直
就是告诉敌目标船自己的确切位置。
3,一定要控制战机进行空战,不要让战机被侦察机吸引造成空当,给俯冲轰炸机以可乘
之机。中途岛的惨剧不能再重演啊!!!
10,扭腰避弹法
知道羚羊是如何逃过猎豹的追击吗?看过西班牙斗牛士是如何斗牛的吗?避弹的原理就在
其中。
基本原理:飞机是不会突然在空中嘎然而止的,更不会瞬间掉头180度,航母就是要利用
这一点通过突然变向让飞机的炸弹通通掉进海里。
基本操作:航母发现敌目标船飞机以后不要慌张,首先观察敌机的飞来方向,判断敌目
标船的攻击角度,在预期敌目标船轰炸的2秒左右加速到极限,在预期敌机轰炸的1秒钟前大角
度转向航行,同时根据敌机动作判断出敌机此次冲锋是否准备投弹,如果判断不是,继续同向
转向航行(同时可以减速防止发动机过热),如果判断是,则在敌机开始俯冲的前一瞬间迅速反
向高速大角度转向航行,敌机投弹必将尽数落入海中。这里说的是基本操作,要求所有动作一
气呵成,连贯合理,比较难的是这种方法是要靠感觉的,只有多次练习才能得心应手,同时这
种方法不是100%有效的,如果敌人是高手(他可能会运用闪电轰炸法,定点轰炸法,甚至反复
盘旋消耗你的速度再进攻)就很难说谁输谁赢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敌目标船的轰炸机如果集
于一点,是最好躲避的,最怕敌目标船的投弹是扇形分散投弹,很可能会中一些炸弹。这种方
法比动作,比心理,比耐力,比技巧,更比运气,实在是最惊心动魄的1秒钟战争艺术。
注意问题:
1,航母必须带一个80级左右满能力值的本国轮机兵,达到长时间高速航行的目的(
以独立为例:可以达到满载情况下48节高速30秒)。
2,航母必须时刻保持在正常最高航速状态下航行,随时准备加速变向,如果在低速
状态下提速到最高速度是很浪费时间的,而这段时间通常都是致命的。
3,没事的时候不要随意加速,防止发动机过热导致短期时间内再加速时间减少。
海战是个需要时间去磨练的游戏,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多练,多打,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