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莫言的短篇作品,很短的。
春夜雨霏霏(部分摘录)
哥哥,你听得到我的声音吗?——这从远方一个最爱你的人心里发出的浸透着眷眷之情的音波。近来,人们都在谈论着“心灵感应”的事,对此我惟愿其真惟恐其假。我想,爱人的心应该是时刻相连,息息相通的。记得听老人说,从前,有一个母亲怀念儿子,就咬咬自己的手指,远方的儿子便心中疼痛,知道老母正在思念他……现在,我也咬住了自己的手指,直咬得隐隐作痛。但愿这信号已经传导给你,使你也知道我正在思念你:让你在这神秘的雨夜里也像我一样静坐在窗口,听听你这个饶舌的妹妹向你叙说我突然想起来的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事。
哥哥,此刻,家乡上空正飘洒着霏霏的春雨。这雨从八点开始到现在已经下了两个多小时。村子已经进入梦乡,除了浙淅沥沥的雨声,再也没有别的音响。清爽的小风从窗棂间刮进来,间或有一两个细小的水珠飘落到我的脸上。哥哥,你还记得我的脸吗?你曾经吻过的那张脸。人家都说我俊,说我的脸是晒不黑的玉兰花瓣;你说我不丑,说我的脸像玉兰花瓣一样晒不黑。别人这样说是奉承我,而你是爱我才这样说。其实,我的脸是很容易晒黑的,如果你现在见到我,一定会用双手捧住我的脸说:“哟!我的玉兰花瓣怎么变成玫瑰花瓣了。”你一定会这样说,一定的,因为你爱我……
……
天就要亮了,雨声也零落起来。雨点儿落在花树上、落在泥土上、落在门前倒扣的水桶上,噗噗簌簌的、滴滴答答的、丁丁冬冬的声响一齐传来,我倾听着,像倾听着海岛上潮汐的涨落,像倾听着你稳健有力的心跳,像倾听着缥缈中传来的音乐。
2. 莫言的短篇小说,只记得内容,不记得名字,求名字
莫言的短篇小说《奇遇》
3. 莫言中短篇小说
4. 莫言的简介和作品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地作品的兴起充满了“怀旧”和“怨恨”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主观感受世界,空虚的叙事,陌生化的处理,以及神秘超越的客体世界,具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长篇小说有:《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食草家族》 ,《红树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 》等。
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透明的红萝卜》等。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国家的文字。

(4)莫言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名气大涨。其实,早在先前,就有很多人评价过莫言,如余华说道:“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其实莫言的成功不在写作上,而是有个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兰,也是“高密东北乡”的孩子,两人识于儿时,感情深笃。1981年,结婚两年后,女儿管笑笑出生。
莫言不仅文学方面造诣深厚,在书法方面也是有所建树。2018年10月13日—10月21日,莫言的首度书法个展《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在北京博物馆展览,近百幅书法作品展示了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
5. 莫言的代表作品和其主要内容。
1、《透明的红萝卜》
讲述的是一个顶着大脑袋的黑孩 ,从小受继母虐待, 因为沉默寡言,经常对着事物发呆 ,并对大自然有着超强的触觉 、听觉等奇异功能的故事。
2、《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主要通过"我的奶奶"戴凤莲以及"我的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讲述发生在山东的生命赞歌。
《红高粱》主线是"爷爷"余占敖率领的武装压击日军,辅线是"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是高密东北乡,从民间的角度给读者再现了抗日战争的年代,展现的是一种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
在对时代背景进行塑造时,莫言通过狂欢式的语言形式给读者展现了抗日战争初期的时代情绪,既有压抑、荒凉、凄楚、沉闷,又有欢乐、抗争、激愤,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奏响时代的旋律,在冲突与纠结之间表达一种忧郁的悲剧感,
有动荡不安的社会给人民造成的祸患,有因为列强入侵带给人民的毁灭性伤害。莫言竭尽全力的对几乎所有的战争场面都进行了精心的雕刻,无论战争场面的大小,甚至人与野狗在吞噬尸体时的较量也用了极多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的血淋淋的画面。
在这些血肉交汇之中,莫言描绘了一片红如鲜血的红高粱,整个世界都是血红的。

3、《蛙》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4、《丰乳肥臀》
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大家文学奖”。
5、《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6. 作者莫言的作品
作品目录
·《蛙》 ·《檀香刑》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酒国》 ·《酒神》
·《牛》 ·《四十一炮》 ·《食草家族》
·《生死疲劳》 ·《红树林》 ·《红蝗》
·《天堂蒜薹之歌》 ·《师傅越来越幽默》 ·《中州纪事》
·《白棉花》 ·《战友重逢》 ·《透明的红萝卜》
·《会唱歌的强》 ·《老枪宝刀》 ·《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
·新作:《我们的荆轲》 ·《十三步》
7. 莫言著名的短篇小说有哪些
1981年《春夜雨霏霏》短 处女作
1982年《丑兵》短 《为了孩子》短
1983年《售棉大路》短 秋《民间音乐》短 《流水》中
1984年《岛上的风》短 《雨中的河》短
1985年《枯河》短 《老枪》短 《白狗秋千架》短 《大风》短 《三匹马》短 《秋水》短
1986年《草鞋窨子》短 《苍蝇、门牙》短
1991年《神嫖》短 《夜渔》短 《鱼市》短 《翱翔》短
1998年《拇指铐》短 《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短 《白杨林里的战斗》短
《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短 《蝗虫奇谈》短
1999年《祖母的门牙》短《儿子的敌人》短 《沈园》短
2000年《冰雪美人》短
(同年份作品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自己看吧~
———————满意请采纳哦~~
——-小卷发玲子
8. 莫言经典短篇小说
我有莫言的蛙,您要不要
9. 莫言中短篇小说推荐一些好的uXr
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
1:小说《倒立》
2:小说《拇指铐》
3:《难忘那带着口罩接吻的爱》内
4:小说《白狗秋千架》容
5:《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
6:《我的朋友王树增》
7:小说《丑兵》
8:小说《放鸭》
9:小说《白鸥前导在春船》
10:小说《因为孩子》
11:小说《黑沙滩》
12:小说《岛上的风》
13:小说《售棉大路》
14:小说《民间音乐》
15:小说《石磨》
16:小说《大风》
17:小说《五个饽饽》
18:小说《枯河》
19:小说《秋水》
20:小说《断手》
21:小说《草鞋窨子》
22:小说《苍蝇·门牙》
23:小说《罪过》
24:小说《弃婴》
25:小说《飞艇》
26:小说《猫事荟萃》
27:小说《养猫专业户》
28:小说《爱情故事》
29:小说《春夜雨霏霏》
10. 莫言中短篇小说推荐一些好的
言在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但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其实正是演义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故事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绘成一个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炫丽空间。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如《酒国》及《丰乳肥臀》等,不少的小说集如《红耳朵》及《传奇莫言》亦先后在台湾推出。由于童年大部份时间也在农村度过,莫言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的,也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描写一个人的“变身”,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国》则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描写,绘划出一个盛产名酒地方的故事。《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是对自己的一大超越。
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学习情况
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5年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
2006年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
2007年7月14日出版《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