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现代著名作家谁的作品
老舍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小说中老舍先生以充满了责任感和慈悲心的文字,将整个中华民族的那段灰色记忆,浓缩在了一个大杂院十几户居民的悲惨遭遇与忍辱负重之中。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4年远赴英国,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归国后曾在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8月24日,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著有《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离婚》、《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月牙儿》等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❷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现代著名作家谁的作品
四世同堂 (老舍著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植物种子的传播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外力,如风力、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二是依靠自身所产生的力量。 一、自体传播 二、风传播 三、水传播 四、鸟传播 五、蚂蚁传播 六、哺乳动物传播
3.横吹笛子竖吹箫
4.祖冲之
5.热胀冷缩原理
6.网络
❸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现代的作品。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学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与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可歌可泣,气度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主杰作。
❹ 老舍<四世同堂>主要人物
1. 钱默吟
58岁,文人,爱喝酒作画种花,在因日本人的侵略而家破人亡之后转变性格开始努力抗争侵略者。
2. 冠晓荷
50多岁,无职业,没有是非原则只崇向有势的人,后被日本人活埋。

3. 剃头匠孙七
孙七性格直爽正直,爱与小崔、长顺争论是非曲直,后被日本人活埋。
4. 祁老人
近80岁,全胡同年龄最长者,一脑子的中庸之道,主张一切事情“忍”为先。
5. 刘师傅
刘师傅是棚匠,会练拳耍狮子,在瑞宣的激励下逃出城外参与抗战 。
❺ 四世同堂的人物介绍
小羊圈胡同组成一号院
(钱家) 钱默吟,58岁,文人,爱喝酒作画种花,在因日本人的侵略而家破人亡之后转变性格开始努力抗争侵略者;长子钱仲石,被日本人逼死;长儿媳,年龄未知,与仲石育有一子;钱孟石,汽车司机,开着汽车与日本人同归于尽;二号院李四爷,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四大妈,李四爷的太太,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另有李四爷之子。其余租户(二号院房子都是李四爷的)三号院
(冠家) 冠晓荷,50多岁,无职业,没有是非原则只崇向有势的人,后被日本人活埋;大赤包,冠的夫人,爱打牌;尤桐芳,冠的二太太,嫁前是唱大鼓的,冠家最先觉醒的人;冠高第,冠的大女儿,冠家第二个觉醒的人;冠招弟,美丽动人,但是好吃懒做,最后沦为特务,被瑞全杀死。四号院
杂院 剃头匠孙七夫妇,孙七性格直爽正直,爱与小崔、长顺争论是非曲直,后被日本人活埋;小崔夫妇,小崔是洋车夫,为人正义,后被日本人莫名杀害;小崔太太,为人忠厚,丈夫死后迫于生活改嫁程长顺;马寡妇和他的外孙程长顺,长顺靠放录音挣钱,后来为救小崔太太娶了她并与之育下一子。五号院
(祁家) 祁老人,近80岁,全胡同年龄最长者,四世同堂的代表者;儿子祁天佑,50余岁,布店掌柜,后因日本人羞辱投河自杀;儿媳,患病常年卧床;长孙祁瑞宣,中学英语教师;长孙媳妇儿韵梅,28岁,主持家务;二孙祁瑞丰,中学庶务,后成为教育局科长,因势遭开除成无业游民,最后被日本人打死;二孙媳妇儿胖菊子(后改嫁蓝东阳),最后流落天津为妓,凄惨而死;三孙子祁瑞全,学生(后逃离北平城加入地下党工作);曾孙小顺子,祁瑞宣之子;曾孙女小妞子,祁瑞宣之女,后因肠胃病死在获知抗战胜利当日。六号院
杂院 丁约翰,在东交民巷的英国使馆供职,崇洋媚外;刘师傅夫妇,刘师傅是棚匠,会练拳耍狮子,在瑞宣的激励下逃出城外参与抗战 ;小文夫妇,唱戏为生,可谓一对戏痴,后来在给日本人表演时英勇牺牲。其余白巡长,管理胡同治安,为人圆滑,没坏心肠。牛教授,专心治学没有国家概念的书呆子。胡同外蓝东阳,中学教务主任,汉奸;高亦佗,庸医;常二爷,祁老人的好友,在城外替祁家守坟;金三爷,钱默吟的亲家;李空山,伪军局长;富善先生,英国人,是瑞宣的好友,热爱中国文化。以上内容整理自

❻ 巴金的《家》和老舍的《四世同堂》……
我老老实实地走过了这一生,时而向前,时而后退,有时走得快,有时走得慢,无论是在生活中或者在写作上,我都认真对待自己。我欺骗过自己,也因此爱到了惩罚。我不曾玩弄过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思考,我探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在于奉献,而不在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添一点光彩,这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用来维持我们个人的自下而上所需要的多得多,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地死去。
——巴金
巴金写的好
❼ 四世同堂人物关系表
四世同堂人物关系表:
一、一号院(钱家):
1、钱默吟,58岁,文人,爱喝酒作画种花,在因日本人的侵略而家破人亡之后转变性格开始努力抗争侵略者;
2、长子钱孟石,被日本人逼死;
3、长儿媳,年龄未知,与孟石育有一子;
4、次子钱仲石,汽车司机,开着汽车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二、二号院:
1、李四爷,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
2、四大妈,李四爷的太太,为人善良,乐于助人。
3、李四爷之子。
三、三号院(冠家)
1、冠晓荷,50多岁,无职业,没有是非原则只崇向有势的人,后被日本人活埋;
2、大赤包,冠的夫人,爱打牌;
3、尤桐芳,冠的二太太,嫁前是唱大鼓的,冠家最先觉醒的人;
4、冠高第,冠的大女儿,冠家第二个觉醒的人;
5、冠招弟,美丽动人,但是好吃懒做,最后沦为特务,被瑞全杀死。
四、四号院(杂院):
1、剃头匠孙七夫妇,孙七性格直爽正直,爱与小崔、长顺争论是非曲直,后被日本人活埋;
2、小崔夫妇,小崔是洋车夫,为人正义,后被日本人莫名杀害;
3、小崔太太,为人忠厚,丈夫死后迫于生活改嫁程长顺;
4、马寡妇和他的外孙程长顺,长顺靠放录音挣钱,后来为救小崔太太娶了她并与之育下一子。
五、五号院(祁家):
1、祁老人,近80岁,全胡同年龄最长者,四世同堂的代表者;
2、儿子祁天佑,50余岁,布店掌柜,后因日本人羞辱投河自杀;
3、儿媳,患病常年卧床;
4、长孙祁瑞宣,中学英语教师;
5、长孙媳妇儿韵梅,28岁,主持家务;
6、二孙祁瑞丰,中学庶务,后成为教育局科长,因势遭开除成无业游民,最后被日本人打死;
7、二孙媳妇儿胖菊子(后改嫁蓝东阳),最后流落天津为妓,凄惨而死;
8、三孙子祁瑞全,学生(后逃离北平城加入地下党工作);
9、曾孙小顺子,祁瑞宣之子;
10、曾孙女小妞子,祁瑞宣之女,后因肠胃病死在获知抗战胜利当日。
六、六号院(杂院)
1、丁约翰,在东交民巷的英国使馆供职,崇洋媚外;
2、刘师傅夫妇,刘师傅是棚匠,会练拳耍狮子,在瑞宣的激励下逃出城外参与抗战 ;
3、小文夫妇,唱戏为生,可谓一对戏痴,后来在给日本人表演时英勇牺牲。

(7)有声小说家四世同堂扩展阅读
《四世同堂》创作背景:
《四世同堂》的创作开始于1944年。
老舍对于小说的创作准备则开始于1941年,此时正是北平沦陷的第五个年头,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文学在全民抗敌、同仇敌忾的情势下,表现出统一的步调和普遍高昂的爱国情绪。
老舍在这样的环境下萌发了创作一篇关于抗战题材的小说的想法,但是苦于缺乏合适的题材故而一度搁置。
直到1944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老舍从夫人的经历中想到了一个完整的小说框架,于是开始在陪都重庆书写这部小说。
小说的写作延续了4年,其间经历了抗战胜利以及作者被邀出国讲学,直至1948年,老舍在美国完成了这部达百万言的长篇巨制。
❽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现代著名作家什么人的作品
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所创作的内长篇中文小说容。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北平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该小说曾两次被翻拍为同名电视剧。
❾ 老舍《四世同堂》简介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
《四世同堂》主要讲述了北平小羊圈胡同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爷一家和他的街坊们,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和侵略者占领时期表现出来的双重性格,即不甘屈服的民族气节和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封闭、愚昧、妥协、敷衍、无聊、自私等社会心理中的陈腐部分引人深思。

《四世同堂》叙写了我们民族深重的灾难,处处流露出国家残破的刻骨之痛和"笔尖上能滴出血与泪来"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对苦难年代中的社会动向的表现是真实的,偷生就是自取灭亡的思想主题由于小说的标准色彩和抒情气氛而更为突出。
小说在抗战大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文化所造成的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而且这种理性的反思又与作者情感上对家族伦理的眷恋之情相伴随。
这部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表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仅在于其经济的发达、武器的先进,而且还取决于该民族普遍的社会心态。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为什么却遭受日本人的侵略,这不能不引起包括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的深刻反省。
作品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中国人这种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态,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国人不论怎样人口众多,也不管体格如何健壮,最终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与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