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国小说孙策
知道的就一本
名字就叫《孙策》
B. 有哪些关于孙策的小说
《三国剑侠传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梦回东吴探周郎》、《终极三国之缘定今生 》、《锁二乔》、《两世花》、《伪策权》太多太多了,我看过的只有这几本,感觉非常好看。
C. 请大家推荐一些关于三国穿越类的有声小说
《凤穿残汉抄》,女王殿下。
背景《三国志》,作者对三国的了解非常多,不是那些脑残电视剧催化下的作者写的那种文。
这篇文不是为了泡美男二存在的,她的目标是成为一代女皇。女主有自己打下的地盘,谋士已经收了郭嘉和庞统,武将也有几个了,不过实力还在发展中,现在还只算得上小BOSS级别。
是一篇非常宏伟的长篇作品,经历写的非常真实,所以发展也是一步步来,详细但不枯燥,非常有水平,对三国历史了解的很深入。
D. 孙策资料
幻幻爱悠悠,你好!
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
孙策是亲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微寿春县)。孙策十余岁时,已广交朋友,颇有名声。
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因而寿春一见,便推诚相待,结为好友。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以便往来,孙策应允。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孙坚战死时,孙策十七岁,他将孙坚的灵柩运回,葬于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事毕,孙策渡江,居留在江都(江苏扬州),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
名士张纮因丧母,时居江都。孙策几次拜见,和他研究天下大势。孙策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纷,英雄豪杰,拥兵自重,各图发展。没有人出于公心,扶危济乱。先父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不幸被黄祖所害。我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如今,我想到袁术那里去,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然后到丹阳(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吴景,收集流散兵士,东据吴郡(江苏吴县)、会稽(浙江绍兴),报仇雪耻,做朝廷的外藩。您以为如何?”
张纮推托:“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有服在身,对您的事,实难帮忙。”
孙策进一步请求:“您的大名,遐迩皆知。四方之人,向往仰慕。今天的事,我的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血仇得报,决不会忘记您的教汇之恩。”说到动情之处,孙策眼中不觉落下泪来。
张纮见孙策言辞慷慨,神色间流露着忠壮之气,深受感动,终于对孙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年西周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了。您继承父辈威烈,骁勇善战,假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耻也指日可待。那时您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辅汉室,所建的功业,绝不会下于齐桓、晋文,定会流芳千古,岂止作一个外藩呢?目前世乱多难,如果您想建功立业,就当南渡,我将与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孙策听了张纮的一番话语,心中鼓荡难平:“一言为定!我马上开始行动!我有老母弱弟,不便同行,现在都托付给您。希望您多加照顾,使我无后顾之忧。”
孙策马上赶赴寿春,去见袁术。他流着眼泪对袁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袁术聆其语言,察其举止,知道他大有过人之处。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自己又心有不甘。于是,袁术便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
孙策便接了自己的母亲,带着汝南人吕范和同宗孙河,到了丹阳曲阿。依靠舅父的力量,不久,孙策便召募到兵勇数百人。但是不幸遭到泾县大帅祖郎的袭击,差一点丢了性命。
孙策只好又去见袁术。袁术这才将孙坚旧部一千多人交还孙策统领。从此,孙策渐渐流露出英雄本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汉朝廷太傅马日碑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也都爱慕孙策的风采。袁术见孙策少年英雄,常叹息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孙策一骑兵,犯罪后为逃避责罚,逃进袁术的军营,藏到马棚里面。孙策派人追捕,直入袁术营中,将罪犯搜出,当场斩首。事情结束后,孙策才去拜见袁术,说明情况,向他道歉。袁术说:“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这件事,进一步提高了孙策的声誉,军中对孙策也更加敬畏。
袁术为人反复,往往言而无信,起初他许诺任用孙策为九江太守,不久,却改用丹阳人陈纪。后来,袁术攻打徐州,向庐江(今安徽合肥)太守陆康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正巧孙策以前曾去拜访陆康,陆康只让主薄接待,自己不出来相见,为此,孙策怀恨在心。袁术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并且又许愿说:“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孙策奉命出击,拿下庐江。袁术居然又出尔反尔,任用他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对袁术,孙策一次比一次感到失望。此前,汉献帝派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扬州过去的治所是寿春,而寿春已被袁术占领,刘繇便在孙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的协助下南渡长江,在曲阿没立了州治。这次孙策攻打庐江,刘繇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吴景、孙贲是袁术任命的,担心他们与袁术、孙策联手吞并自己,于是就用武力逼赶他们,吴景和孙贲只好退居历阳(今安徽和县)。刘繇派樊能、于麋驻扎在横江郡,让张英驻扎在当利口,来与袁术对抗。袁术则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为扬州刺史,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和孙贲一起率兵进击张英。双方对峙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结果。
丹阳尉朱治过去曾任孙坚的校尉,他发现袁术政德不立,就劝孙策趁机收取江东。于是孙策就去见袁术。孙策对袁术说:“我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我愿带兵去帮助舅父征伐横江。横江攻克之后,我还可在当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万人。那时,我再率领他们助您平定天下,谋成大业。”袁术明知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孙策遂率父亲旧部和数百门客东进。
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孙策的队伍不断扩大,到历阳时,已至到五、六千人。当时,周瑜的叔父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带兵迎接孙策并赞助军粮。孙策大喜,对周瑜说:“有了你的支持,大事一定成功。”于是,孙策立即率部渡江(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进击横江、当利,相继攻克,樊能、张英败走。接着,孙策连续出击,“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孙策攻打刘繇的牛渚营,夺得仓库中所有粮食和兵器战具。
当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都依附刘繇,奉他为盟主,薛礼占据秣陵城,笮融驻扎在县南。孙策首先攻打笮融,斩杀五日多人,笮融胆裂,紧闭营门,不敢妄动。孙策则挥师攻打薛礼,薛礼突围逃走。这时樊能、于麋等人,又纠集兵士来夺牛诸。孙策立即回军,打败他们,俘获万余人。然后重新进攻笮融:战斗中,孙策腿部中箭,不能乘马,部下抬他回营疗伤。有人对笮融说:“孙郎被箭射死了!”当时,孙策年轻,虽有官位名号,但人们都叫他“孙郎”。笮融闻孙策死讯,大喜,派将士与孙策部队对垒。孙策先派几百兵马挑战诱敌,而在后面设好伏兵。敌兵出击,孙策部假作溃败,引敌进人包围圈中,然后一声号令,伏兵尽起,斩首一千多敌人。孙策乘胜进攻笮融营地,并命手下将士高声喊话:“孙郎如何?”声撼敌营,地动山摇,吓得不少敌兵连夜奔逃。笮融见孙策还在,越发警惕小心,深沟高垒,严加守备。
孙策见笮融负险固守,一时难以攻克,便引兵南向,先在梅陵(今安徽南陵县)击败刘繇别将,接着转兵攻克湖孰(今江苏江宁县南湖熟镇)、江乘(今江苏句容县北)。然后,整顿部队,到曲阿攻打刘繇。
刘繇与孙策交战,兵败,逃往丹徒(今江苏镇江市),孙策入据曲阿(参见曲阿之战),时为兴平二年。
一开始,百姓们听到孙郎兵到,都胆战心惊,魂消魄散,避之不迭,官长们也往往丢弃城池,窜伏草莽之中。后来,人们渐渐发现,孙策大军所到之处,军士们严遵将令,不敢掳掠百姓,鸡犬菜茹,秋毫无犯。于是,百姓十分喜悦,争着用牛、酒犒劳部队。
孙策劳赐将士,发布文告,晓谕下属各县:“刘繇、笮融的乡人和部下来投降的,一无所问;愿意从军的,可以从军,并免除全家赋税徭役;如果不愿从军,绝不勉强!”
文告发布后,来归附者由四面八方云集风涌,不长时间,就招得士兵两万多,征集马匹一千多。袁术在寿春,知孙策大胜,上表奏请孙策行殄寇将军。孙策威震江东。
不久,刘繇又放弃丹徒西逃,孙策遂东进夺取吴郡。建安元年(196年)八月,孙策引兵渡过浙江,直逼会稽。会稽功曹虞翻劝太守王朗暂避孙策的锋芒,王朗不听,发在固陵(浙江萧山县西)阻击孙策。孙策几次从水上发动进攻,均未能奏效。
孙策的叔父孙静献策,建议声东击西,从查渎进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策依计。于是,夜里一面到处点燃火把,迷惑、牵制正面之敌,一面分出兵马悄悄从查渎出击。王朗出于意外,大惊,派周昕率兵仓猝迎战,孙策斩杀周昕,长驱直人。王朗败溃,带虞翻乘船逃到东洽。孙策鼓勇追击,王朗,虞翻投降。
孙策平定江东,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自己兼任会稽太守,仍以虞翻为功曹。
建安二年(197年)夏、曹操派议朗王浦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为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并命他与吕布、陈瑀等一起讨伐袁术。孙策觉得自己统领兵马,骑都尉的职务有点低,想得到将军,的封号以自重。派人向王浦微露其意。王浦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权代明汉将军。
当时,陈瑀军驻海西(今江苏东海),孙策按诏书要求,整顿士马,要去与吕布、陈瑀会面,谋画军机,参同形势。但他率军走到钱塘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来陈瑀要乘机夺取孙策的地盘。他派人秘密渡江,拿着三十多个印信给各地散寇及诸险县大帅,让他们作内应,等孙策的部队一开走,马上攻取他的郡县。孙策发现这一阴谋,大怒,派吕范、徐逸统兵直扑海西,大破陈瑀,俘获他的将士、妻儿等共四千多人。陈瑀逃奔袁绍。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派张结向汉廷贡献方物,曹操安此孙策,与之结纳,上表奏准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这时,袁术任命周瑜为居巢长,鲁肃为东郡长,但二人知袁术难成大器,相继弃官渡江来依从孙策。
同年十二月,因为孙策不支持袁术称帝,袁术便拉拢流窜到安徽的祖郎,让他鼓动山越共同对付孙策。而太史慈也占据泾县,自称丹阳太守,阻遏孙策西进。当时,宣城以东均已归孙策所有,只有泾县以西未附。孙策要开拓豫章,西征黄祖,必须先拔掉这两根钉子。于是,他先进击陵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擒获祖郎,又进击勇里(今安徽泾县西北),擒获太史慈。
不久,刘繇在豫章病死,部众欲推戴华歆为主,华歆固辞。孙策派太史慈去探看消息。太史慈归来,孙策更坚定了吞并豫章的决心。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正准备与曹操、董承、刘璋并力讨伐袁术、刘表,军队已经整装待发,袁术病死。
袁术的长史杨弘、大将军陆勉欲率部投奔孙策,不料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全体被俘。而袁术的堂弟袁胤、女婿黄猗等人,也慑于曹操的威力,不敢守卫寿春,抬着袁术的棺木,带领袁术的家小和部曲男女,到皖城投奔刘勋。刘勋的兵力骤然大增,但粮草不继。刘勋便派堂弟刘偕向豫章太守华歆借粮,华歆也正缺粮,只好派人领着刘偕到海昏(今江西奉新县西)、上缭(今江西永修县),向刘繇的旧部告借三万斛。刘偕去了一个多月,才借得两千斛,于是报告刘勋,并让刘勋领兵前来攻袭。
当时刘勋兵力太强,孙策想借机剪除他,也写信来,劝刘勋攻袭海昏、上缭。信中,孙策屈己下人,说:“上缭地方十分富饶,希望您能兴兵讨伐,我愿出兵做您的外援。”
刘勋决定攻取上缭。他悄悄率军经过彭泽,来到海昏地方。当地守将坚壁清野,留下一座空城,刘勋一无所获。
当时,孙策引兵西征黄祖,正走到石城(今安徽贵池县西),听说刘勋已到海昏,立即让孙贲、孙辅率领人马驻在彭泽,准备拦击刘勋,自己则与周瑜率兵两万进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一举攻克,俘虏三万多人。于是,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拨给他三千人马保守皖城,其余人众,全部移往吴地。
刘勋闻讯大惊,星夜回军彭泽,孙贲、孙辅出兵截杀,刘勋大败,逃往流沂(今湖北鄂城),向黄祖求救。黄祖派他的儿子黄射率水军五千人来援,孙策挥师进攻,刘勋败逃,投奔曹操,黄射也逃跑了。孙策又得到刘勋两千多兵士和一千多艘战船。于是,乘胜进攻黄祖。
十二月八日,孙策进至沙羡(今湖北嘉鱼县北)。刘表派侄儿刘虎和南阳人韩唏带领长矛队五千人赶来支援黄祖。十一日,孙策率周瑜、吕蒙、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将领同时并进,与敌大战,黄祖几乎全军覆没,韩唏战死,黄祖脱身逃走,士卒溺死者达万人,孙策缴获战船六千艘。
在给汉朝廷的表章中,孙策描写此役说:“(臣)身跨马才乐阵,手击急鼓,以齐战势。吏士奋激,踊跃百倍。心精意果,各竞用命。越渡重堑,迅疾若飞。火飞上风,兵激烟下,弓弩齐发,流矢雨集。”可谓惊心动魄。
孙策一鼓作气,东进豫章,驻军椒丘(江西新建县北),对虞翻说:“华歆名闻于世,但绝非我的对手。如果不早归附,将来金鼓一震,战局一开,伤害侵凌,在所不免。你先进城去,把我的意思说给他听。”虞翻领命进城,见到华歆,陈明利害,华歆举城投降。
孙策从豫章郡中分出一部分,设立庐陵郡,任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而留周瑜镇守巴丘。
孙策还先后击破邹伦、钱铜、王晟、严白虎等部,于是,疆宇平定。
曹操闻孙策平定江南,叹息说:“猘儿难与争锋也!”于是,把兄弟的女儿许配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儿子曹章娶了孙贲的女儿。并以礼征召孙权、孙翊,命扬州刺史严象推举孙权为茂才。
史书称“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三国志·孙策传》)。从某种程度上说,孙策能够占据江东,跟他礼贤下士,善于用人大有关系。通过几件事,可以看出孙策的这一特点。
一是重用旧臣,任人不疑。
孙策微时,只有吕范、孙河二人经常跟从,危难不避。孙策待吕范如亲戚一样,往往带他一起升堂见母,饮宴欢叙。孙策入据曲阿,增兵到两万多人,把吕范部下的兵士也增到两千多,有一天,吕范一面陪孙策下棋,一面对他说:“您的事业越来越人,士兵也越来越多,而各种纲纪尚不完备。我愿暂为都督,帮助将军做好这些事情。”
孙策说:“您是著名士大夫,手下拥有不少兵将,且在疆场上已立大功,哪能委屈您管这些军中琐细事务呢?”
吕范说:“我舍弃乡土,跟您到处奔波,并非求取妻子儿女荣华富贵,我是想经时济世,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你我二人,譬犹同舟涉海,如一事不妥,双方都受损失。我这也是替自己考虑,不光是为您着想。”
孙策听了,只是笑,不说话。
吕范当即告别出来,脱掉外衣,换上骑兵将领的衣服,于提马鞭来到孙策阁门,自称兼任都督之职。孙策就给他兵符,让他执掌军中诸务。吕范加意留心,整顿纲纪。军中肃睦,威禁人行。
孙策任命张纮为正议校尉,张昭为长史,他们二人,一人居守,一人从征,出谋画策,言听计从。孙策以师友之礼对待张昭。文武之事,都由张昭主理。张昭常收到北方士大夫的书信,信中,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他,对他大加赞美。张昭感到进退两难。孙策知道后,却非常高兴。他说:“从前管仲治理齐国,人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齐桓公成了霸主的第一位。现在张昭贤能,人们开口、闭口,褒扬夸奖,而我能重用他,这功名还不是归我吗?”
二是不计前嫌,重用祖郎、太史慈等降将。
孙策当年到曲阿募兵,好不容易才招到数百人。但被泾县大帅祖郎袭击,人马散尽,本人也险些丢了性命。后来,孙策占据江东,袁术派人送给祖郎日J绶,让他联络山越,对付孙策。孙策率兵亲往征讨,在陵阳县擒获祖郎。祖郎惶惧,孙策安慰他说:“当年你袭击我,刀都砍在我的马鞍上了。如今我创军立事,抛弃旧怨,对天下人都一样,不但你一人。你不要害怕。”祖郎叩头称谢。孙策任命他为部下贼曹。
太史慈当年曾在神亭与孙策搏战。后来,也被孙策擒获。孙策解其束缚,拉着他的手问:“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太史慈坦言:“末可量也 。”孙策大笑:“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说完,立即任命他为门下曹。回军时,孙策命祖郎、太史慈为前导,军中引以为荣。后来,孙策还曾派遣太史慈去安抚刘繇部下,对太史慈深信不疑。事俱在太史慈传中。
三是抚视孤寡,不欺弱者。
孙策攻克皖城,袁术妻儿老小寄住在此,均被俘获。孙策对他们体恤抚慰,下令不得侵扰。后来收复豫章,又收拾安排刘繇的丧事,且很好地看顾他的家属。天下士大夫因此对孙策大加称誉。
孙策这样做,当然是出于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的需要,而且以不影响他的功业为前提。有两件事,可以说明。
一次,会稽郡属员魏腾违背了孙策的意旨,孙策执意要杀掉他。众人一再劝阻,孙策只是不听。这时,吴太夫人站在井边对他说:“你刚刚立足江南,诸事尚在草创,尚未稳固。应该优待、礼遇贤能之人,舍弃他们的过错,表彰他们的功劳。魏腾循例尽职,你却要杀他,这样一来,明天大家都会背叛你。我不忍心见你自罹祸难,还是先投井自杀了省心。”孙策大惊、顿悟,马上放了魏腾。
有位叫高岱的名士,隐居在余姚地方。孙策让陆昭去请他,自己虚心等待。听说高岱精通《左传》,孙策也预先玩读,想跟高岱讲论一番。
有人乘机离间二人。先对孙策说:“高岱认为您英武有余,文采不足,您跟他讲《左传》,他如果回答说不懂,便是他瞧不起您了!”孙策暗记在心。
那人又对高岱说:“孙策为人,最不喜别人超过自己。他如果问你《左传》的事,你就说不知道,这才合他的意。如果跟他讲论辩难,可就危险了!”高岱信以为真。
孙策和高岱见了面。孙策果然说起《左传》,高岱连连回答不知道,不懂得。孙策发怒,以为高岱依恃才能,轻慢自己,把他关了起来。
听说高岱被囚禁,他的朋友和当时好多人都在露天静坐,请求孙策释放他。孙策本无杀高岱之意,但登上高楼,看见几里地远近,坐满了请愿之人。孙策讨厌高岱能得众人之心,下令杀了他。
尽管发生了这样的事,但我们仍认为,礼贤下士,敬重人才是孙策一生待人接物的主流。而这也确实在客观上使江东人才济济,为孙权建立吴国奠定了基础。
广陵太守陈登驻在射阳。孙策西征黄祖,陈登暗中派遣间谍,拿着印绶给严白虎的余党,想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孙策。孙策回师,攻打陈登,军队暂驻丹徒,等待后继粮草。
孙策喜欢轻装简从,出外游猎。对此,虞翻不放心,早就进行过劝谏。虞翻说:“您轻出微行,搞得侍从官员来不及整顿服装预为警备,士卒们也常以此为苦。作为一军统帅,自己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白龙变化成鱼,豫且就可以射他的眼睛;白蛇自己放纵闲行,刘邦就可以杀他。希望你稍加注意才好!”
孙策知道虞翻说得对,但仍然不能改掉这习惯。
时孙策已尽得江东,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欲率军渡江北袭许昌。曹军皆惊,唯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后果为郭嘉言中。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又出去打猎。他骑的是上等精骏宝马,驰驱逐鹿,跟从的人绝对赶不上。正当他快如疾风地奔驰时,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孙策仓猝间,不及躲避,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已经赶到,将三个人杀死。
原来,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江表传》记载,许贡上表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召回京师,控制使用,免生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便责备许贡,并下令将其绞死。许贡死后,其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这次终于得手。
孙策中箭,创痛甚剧。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接着,叫来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当天夜里,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关于孙策之死,说法纷纭。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奋起虎威,推几大吼,伤口都裂开了。当夜死去。《搜神记》则说孙策死于于吉为祟:孙策杀死于吉,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吴历》所记,可备一说;《搜神记》则纯是小说家造作虚幻之言。
孙权称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他仅用了几年时间,便开拓出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招揽了大批人才,为日后东吴开国奠定了根基。确实是难得的人物。但他有时过于轻率武断,以致英年早逝,也真让人叹惋。
E. 《孙策》txt全集下载
孙策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孙策
作者:凝枫
感谢
更新时间2007-11-18 10:07:00 字数:458
感谢书友:
我本来无心、弈博人生、恋世Vs罪恶、buffalo12、13599526822、萝卜爱上猫、神聖之光、童尘、媛媛猪猫、蒙古包、晴日夕雨、路路唐龙、周子云、勤奋的蜗牛、冰心火体、白云中的船、晨風吹過、林海鸿、萝卜爱上猫、残风傲雪、我是混世魔王、潍你Й鼗噱¨、沦落天涯、随风坏小子、亚特兰蒂斯的皇族、月之东升、剑舞•;天下、黑Se幽脉、剑宇长空、博士山庄、82857986、ak117、深闺怨夫、天空冥神、水月风姿、颓唐错、我不作Fans好多年、chengzhang4、buffalo12、人民败类、恒洁卫浴、alexling、晴日夕雨、苦涩的糖*破军、书友928133248、文丞、银河璀璨、小伍VS情飞以及一些收藏、推荐不留名等无名书友们
特别感谢:
“永恒”、“文思如尿奔”、“碧落黄泉”、“博士山庄”四人的建议与支持
“我是混世魔王”大大的大力宣传
感谢你们在凝枫的《孙策》只是本上传一个礼拜内的新书就来支持!
答书友问
更新时间2007-11-18 10:09:00 字数:2899
1、我本来无心:
问题:
孙策不死,曹操难以轻松击败袁绍余部.中原争霸就有变数,历史或可改变.本书值得期待.
回答:
是的,值得期待!也许并不是曹操和袁绍对战,或许是吕布和孙策对战也有可能!不仅中原争霸变数了,整个历史都变异了!呵呵,你继续看下去,就会明白我和你讨论的大……
F. 跪求“策瑜”(孙策X周瑜)同人文或漫画!!!!!多多益善!!!O(∩_∩)O谢谢!!!
《江东双璧》by非天夜翔,有点伪耽的意思,重剧情,历史向,有点虐,番外甜,入股不亏*^_^*
整片文糖里带玻璃渣,比如:
孙策拉着周瑜在孙母和周母前跪下:“母亲,我和公瑾打算成亲。”
周瑜吓,脸红:“什么?成亲?我们,,”
俩母亲笑着说:“终于长大了,你们看上谁家的姑娘了啊?”
孙策:“乔家大小姐”
周瑜:“……”
G. 主角是孙策的穿越小说
楼主不会是三国迷吧~~汗
《穿越乱世之为你》
《穿越之真三国无双》
《美人怀,英雄冢》
《穿越三国之孔明你小心》
《打工在东汉末年》
《重生在三国》
《东汉霸业》
《张辽新传》
《穿三国个破窟窿之我是小乔 》
《无奸不帝王之三国孙策 》
《穿越三国之黄金手戟之恋》
《铿锵红颜之风行天下》
《梦孙策》
《异时空纵横三国梦 》
《三国剑侠传 》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这篇貌似孙权不是主角~汗
《梦回东吴探周郎》
《终极三国之缘定今生 》
《锁二乔》
《两世花》
目前就只贴出这么多,希望对楼主有帮助~~~呵呵~
H. 找一篇之前看过的以三国为背景的大乔与孙策的同人文
不是历史知识、不是终极三国的!
-女主角是大乔 男主角是孙策 背景是古代
-大乔内女扮男容装(好像是扮作成叫做乔x的亲戚)进去孙策的府第
-小乔听到之後也想去,但大乔最初不肯,最後二人都乔装成男的,而小乔就因为故意弄伤(脚?)才可以入到孙策(周瑜?)的府第
-进去而後两人好像还和孙策、周瑜他们喝了酒,而孙策在此时觉得脸红红的大乔很美
-孙策发现大乔是女的时两人好像在骑马(?)/打猎(?)然後大乔受伤了(?)、之後不太记得了…
-大乔被发现後好像逃了,她好像以为孙策在生气还伤心了一段时间(?),最後是孙策上门提亲然後两位就开心地生活在一起了
-故事最後是HE 大乔和孙策在一起 而小乔就和周瑜一起了
-我就是不记得了小说名了 大概剧情都记得 希望大家可以帮我把书名找回来 谢谢!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10(财富值+经验值)+提问者悬赏50(财富值+经验值)
我来帮他解答|搜索相关资料
I. 写小霸王孙策的完整版小说
小霸王孙策
作者:紫盖黄旗
<返回首页书签收藏
分享
- 收起作品相关已更新1章
重发之前想说的
- 收起席卷江东已更新42章
第一章 坚死策起第二章 周瑜公瑾第三章 江东二张第四章 重建声名第五章 天时终至第六章 传国玉玺第七章 淮南袁术第八章 龙魂战枪第九章 锦帆甘宁(上)第十章 锦帆甘宁(下)第十一章 风林火山第十二章 丹阳练兵第十三章 幽州之乱第十四章 常山赵云第十五章 平定山越(上)第十六章 平定山越(下)第十七章 公孙覆灭第十八章 丹阳密议第十九章 严氏之谋第二十章 吴郡之战(上)第二十一章 吴郡之战(下)第二十二章 会稽攻略(上)第二十三章 会稽攻略(下)第二十四章 袁曹之别第二十五章 奉驾许昌第二十六章 豫章问政第二十七章 袁术称帝第二十八章 孙曹起兵第二十九章 血战庐江(上)第三十章 血战庐江(下)第三十一章 张高归降第三十二章 吕布之死第三十三章 江东二乔(上)第三十四章 江东二乔(下)第三十五章 迎娶二乔第三十六章 议取寿春第三十七章 水淹寿春第三十八章 勾心斗角第三十九章 岐黄秒术第四十章 十年之盟第四十一章 初见貂蝉第四十二章 剑指荆州
- 收起荆州攻略&河北风云已更新63章
第一章 曹操之谋第二章 应敌之策第三章 无谋黄射(上)第四章 无谋黄射(下)第五章 黄射之死第六章 文聘归降第七章 吕蒙子明第八章 北地枪王第九章 天下毒士第十章 棋局争锋第十一章 黄祖之死第十二章 傀儡天子第十三章 荀彧之心第十四章 荆州群臣第十五章 守城名将第十六章 啮指乞师第十七章 难言之隐第十八章 太史子义第十九章 生死一线第二十章 逆天改命第二十一章 子义归降第二十二章 袭取襄阳第二十三章 金匮之盟第二十四章 衣带诏泄第二十五章 袁刘结盟第二十六章 增灶之计第二十七章 白马之战第二十八章 延津之战第二十九章 钻营高手第三十章 乌巢焚粮第三十一章 官渡之战第三十二章 官渡战后第三十三章 三伐荆州第三十四章 弓神黄忠第三十五章 成功招揽第三十六章 长沙陷落第三十七章 劝降黄忠第三十八章 刘磐归降第三十九章 伏龙凤雏第四十章 襄江疑云第四十一章 竟陵大火第四十二章 荆南五虎(上)第四十三章 荆南五虎(下)第四十四章 江陵刺客第四十五章 毒士蒯越第四十六章 臼犯之谋第四十七章 了结仇怨第四十八章 卿本佳人(上)第四十九章 卿本佳人(下)第五十章 诸葛孔明第五十一章 麦种案发第五十二章 邺城之乱(上)第五十三章 邺城之乱(中)第五十四章 邺城之乱(下)第五十五章 谋夺河北第五十六章 黄河之战(上)第五十七章 黄河之战(下)第五十八章 黑山张燕(上)第五十九章 黑山张燕(下)第六十章 曹操之论第六十一章 游说刘和第六十二章 邺城之战第六十三章 犷平之战
- 收起益州之战&陇西之战已更新37章
第一章 计议西征第二章 凤雏之谋第三章 降则不杀第四章 诸葛连弩第五章 兵发白帝第六章 瞿塘峡口第七章 蜀中张任第八章 奇袭江州第九章 公子刘循第十章 江州失守第十一章 凤雏归天第十二章 平息内乱第十三章 南蛮孟获第十四章 鏖战南蛮第十五章 议处南蛮第十六章 再患膝疾第十七章 西寇东来第十八章 以战求和第十九章 重创西羌第二十章 暗流涌动第二十一章 老将严颜第二十二章 破关降将第二十三章 以战问天第二十四章 虎口夺食第二十五章 抚平士族第二十六章 战争准备第二十七章 痛失奇佐第二十八章 刘备之死第二十九章 议取汉中第三十章 汉中杨松第三十一章 南郑之战第三十二章 自污声名第三十三章 天水之战(上)第三十四章 天水之战(下)第三十五章 马超心思第三十六章 荀彧之死第三十七章 因疫议和
- 收起决战中原已更新12章
第一章 长江血战(上)第二章 长江血战(中)第三章 长江血战(下)第四章 张绣殒命第五章 鏖战新野(上)第六章 鏖战新野(下)第七章 献帝奋武第八章 攻陷许昌(上)第九章 攻陷许昌(下)第十章 迎春之宴第十一章 出征前夜第十二章 阵前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