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刘绍棠的获奖小说
《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
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老师领进门》又名《师恩难忘》(选入人教版6年级下册语文 刘绍棠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节选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长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散文短论集《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其中《本命年的回想》已收录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课本)《夜光杯散文精选》等
Ⅱ 汪曾祺的什么作品获1980年北京文学奖短篇小说_______获1981年北京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急!!!!
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Ⅲ 汪曾祺的哪部作品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大淖记事》曾获的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作品简介:
《大淖记事》是著名内作家汪曾祺的作容品。该书描写小锡匠十一子同挑夫的女儿巧云的爱情故事,挺拔厮称的十一子和心灵手巧的巧云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感情,作品同时以散文的笔调,细腻的描写了大淖的风光、世俗和人情。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沙家浜》《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其散文《端午的鸭蛋》和《胡同文化》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Ⅳ 汪曾祺什么文章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大抄淖记事》 汪曾祺 《北京文学》1981年第4期
http://ke..com/view/890927.htm?fr=ala0_1_1
Ⅳ 史铁生的哪两个作品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Ⅵ 宗璞的那个作品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版小说奖,
散文集《丁香权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文革”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
Ⅶ 贾平凹的( )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满月儿》。
《满月儿》是2012年8月1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版。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本权书作品展示了一幅幅农村新人、新事动人的生活画面。
《满月儿》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了《一双袜子》、《弹弓和南瓜的故事》、《队委员》、《曳断绳》、《荷花塘》、《满月儿》等短篇小说60篇。
其中《满月儿》在1978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幅农村新人、新事动人的生活画面。

(7)1981年获奖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废都》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他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
Ⅷ 80年代以来获奖的小说!答得好加50分!!
●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是为鼓励中国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设立的,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鲁迅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史铁生的《老屋小记》、迟子建的《雾月牛栏》、阿成的《赵一曼女士》等曾获奖。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Ⅸ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者李国文的作品,于1981年由 出版社出版,共分上下两册。
基本资料
男 ,原籍江苏省盐城市,1930年8月24日生于上海。汉族,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理论编剧专业。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生平简介
1947年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理论编剧专业, 李国文
1949年投奔革命到北京,进华北革命大学学习。 1950年至1953年间先后任天津铁路文工团和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文工团创作组长。 1954年到中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任文艺编辑。 1957年7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反对官僚主义的短篇小说《改选》,引起一定反响。但不久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铁路工地参加劳动,此后长期搁笔。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重新提笔写作,发表了《车到分水岭》、《空谷幽兰》等有影响的短篇小说。 1978年调到中国铁路文工团任创作员。发表在1980年3月号《人民文学》上的《月食》,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于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 李国文代表作
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危楼纪事》获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6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担任《小说选刊》主编,至1989年底该刊停刊。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以及随笔散文集:《骂人的艺术》、《淡之美》、《大雅村言》、《楼外谈红》、《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唐朝的天空》等,作品多次获奖。并著有《评点《三国演义》、《莎士比亚传》等书。
Ⅹ 铁凝1982年出版的成名作中哪篇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
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