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500篇经典短篇小说

500篇经典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1-05-20 20:19:04

『壹』 500字短篇小说

晨起趋步窗前,一阵冷风飘来问好,毫无防备的抖了一下,反身扯来外套披上,窗外,久违的雨水不知何时悄悄来访,细看地面,想必昨晚曾被大雨或是中雨洗涮过,面前斜飞的细雨,敢情是有意留下向冬夜甜睡醒来的人们请安吧!将手伸出,轻轻拍下的绵雨像落花般沁润我心。不远处,树叶上晶莹剔透的雨滴清晰可见,袅袅娜娜的雨丝飘落叶上后滑至叶尖,凝聚成滴滴珠露,继而串串往地面奔去,仿如下凡仙女身上扬飞的薄纱裙带,令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清新惬意的空气丰盈了整个早晨。
可惜今天不是周末,这倚窗听雨看景不敢多留恋,于是洗漱更衣,出门牵着冬雨的手,邀上冷风,一路结伴,心情舒畅的上班去。
教室落座后听到有人埋怨天气,不禁戏笑:不下雨时天天盼,如愿之后却诅咒,激怒老天爷赐个“大旱盼云霓”的日子看你怎么办?
清早的细雨,于干旱欲裂的大地而言,其实如同期盼已久的甘露降临,不明白同事怎会如此抗拒?我是万分喜欢的,不是因为对雨天情有独钟,而是长时间遭遇满天灰尘横飞的侵击令我厌恶,这绵绵冬雨,虽然潮脏了地面,弄湿了衣裳,并带来诸多不便,可她却以无声的博爱,默默的滋润着这干涸的大地,还人们一个清爽,还早晨一个清新。
拎着美好的心情,摁下开关,打开电脑开始工作。不知不觉的很快就离下班只有一小时了,我停下手上活伸起懒腰来,刚舒展一半时主任突然撞进,我收拢不切,差点人仰椅翻。主任笑了笑,放下手中的文件然后离去,对着其背影耸了一下:幸好刚才没有闪腰,幸好刚才没有跌倒,幸好领导善解不语。否则,这尴尬场面不知当如何收拾?回头看,细雨在吻着透明的窗玻璃,滑下的水痕如顽童小手般俏皮的向我挥舞,敢情是偷窥了刚才一切。
想起早上同事竟因雨天生气,当初是如何盼雨倒是忘了!不禁摇头轻笑:生活中往往就有那么些许人,之前拼命追求想要得到的东西,真正拥有时却不懂好好珍惜,一旦失去后又追悔莫及。还有那么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处处展示高姿态,受不得半点委屈和磨难,工作分配多点就牢骚满腹,下基层干活就千方百计找借口逃避,遇到好处第一个举手报名,上班迟到早退次数最多,却整天大呼怀才不遇。没有深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自觉还没从儿时的纯真走出来,镜中的自已却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如此老态龙钟了!“光阴似箭”套在时间身上实在妥贴。因而,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缘,拥有时当真要好好珍惜,遇着了就不要轻易错过,不然,当你蓦然回首时,什么也不见了。如同窗外的雨水,再看时,雨停了。
下班回家,踏在雨水滋润的路面,吸着明净的空气,抱着柔柔的冷风,清心愉悦的感觉油然而生,足下脚步明显比以往迈得轻快,平日刺耳的过往车声现在听来竟是如此的悦耳动听,步至人多拥挤之处不再像平时那么讨厌,占人行道的路边摊贩也没有之前反感了……原来,快乐如此简单!于我,一场冬雨足矣!
人生其实就如一个剧本:精采,忧伤,烦恼,快乐,成功……全由你手上的笔尖撰写。

『贰』 经典的短篇小说

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称内“短篇小说巨匠”,与容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叁』 急!!!求超经典短篇小小说(400~500字)

川河小小说《一块肥肉》、《扫堂腿》、《盲劫》等。
《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一等奖作品:

一块肥肉

川桥河一路西来,在龙南村东一个回眸,就悄然北上了。
冬天才开始,龙南村一下子住进来许多男人,方圆七里八乡的壮劳力们都聚集到了这里。他们是来修水渠、筑堤坝的。人山人海的,还插了许多旗子,红的黄的风里直飘,场面好恢弘。说法也好听,叫兴修水利。而我老家的人把这种做活称为出民工或挑方。出民工通常是男人的事,很少女人参加。可我姐不知怎么的也上了工地。大人们的确很苦的。他们挖土、挑担、打夯。大冬天的赤脚光膊,身上还汗渍如霜。这些活计是县里安排公社组织的,每年冬天都有。以生产队为单位,包下一块土方,从河底挑上坝顶,而后用石磨夯打砸实。自立冬到大寒,整个冬天都吃住工地。早晚稀粥咸菜,中午一餐干饭就着没有油的菜汤。因为是集体出工,有时隔上半月二十天的,也能吃上一顿肉,所谓一顿也就是一两公分见方的肉两块,外加一勺汤。那年,我十三四岁的样子,在公社上中学,往返学校就经过大人们的工地。我姐是被派来为男人们烧饭的,是生产队长点的将。生产队长的权利好大哦!那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了至少得干个生产队长。可以夹个锹在田埂上晃悠;可以把干塘里的大鱼分给自家;可以踢男社员的蛋;可以罚女社员的站;而挑大粪担稻把犁圩田这类苦营生是从来不沾的。淫威的很。我姐就就范了他的淫威:你一个“四类分子”家的丫头,不去兴修水利第一线,在家里晃荡什么!等男人们都去了坝埂,队长就一个人溜回来,逗我姐说话。我姐很烦他。只要他一进灶房我姐就跑出门外,哪怕灶膛里还烧着火;而当他无趣离开时,我姐就会咬着牙在他身后说:不得好死!牙齿咬的山响声音却像蚊子。那年,我姐十八岁。过大冬的那天傍晚,我放学路过工地,看见队长站在坝堤上,一手叉腰一手抽烟,还指挥这指挥那的。我就悄悄跑到姐姐的灶房。姐姐看到我笑的好灿烂啊。我第一次发现我的姐姐真的好漂亮。姐姐把我朝锅仓里推:在里头等着。自己拿起一只小碗和一把勺子跑到外屋。外屋的大桌子上放了一个大脸盆,大脸盆上盖着高粱杆扎成的圆盖。姐姐掀开圆盖,是一盆烧好的肉。只见姐姐迅捷的舀上两块肥肉外加一勺肉汤,跑回灶房又迅速的盛上一铲子米饭压在了上面,递向我:快吃!我大概是在没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把它吃完的。我用衣袖擦擦嘴并咂巴嘴巴儿望着姐:啊,好香呀!我姐却愣在了我的面前。猛然,姐姐像想起什么,拿起碗筷又跑向外屋,给我又搛回了一块肥肉。就是这块肥肉,我刚刚把它放到嘴里,队长回来了。
前两块肥肉是我姐的份子,而这后一块肥肉,队长已许诺给他内侄了。队长内侄在工地挖的是松土,挑的是小畚箕,而且从不打夯。也没得哪个敢吱声的!队长下午在工地说过话了:老三你今天表现不错,晚上多赏你一块肥肉。张癞子请假回家了,他妈的多出了两块!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上学放学一直绕着工地。因为一块肥肉,我听说我姐被罚站了一夜,而且大冬天的还在屋外。但腊八节的早晨,我姐却在路上拦住我:晚上又烧肉了,你放学过来。
晚上,姐姐给我盛了一小碗的肉。我还战战兢兢呢,姐说:不用怕!
我是当着队长和大家的面,狠狠地把这一小碗肉吃完的。
后来我听到大人们叽咕,说我姐和队长怎么怎么的。
后来......我姐就嫁到了离龙南村两百多公里的大山里。
再也没有回过川桥河。

扫堂腿

倪赞是不是倪赞清,倪颂不知。但倪颂知道倪赞是爷爷倪扬的父亲、是父亲倪歌的爷爷。
倪家祖籍沧州倪各庄,祖传承袭一武术绝招——扫堂腿。倪家扫堂腿技艺高超武力威猛,并配有犀牛望月螳螂扑蝉等腰手功夫,使其杀伤力强悍精准,成为武林之翘楚,名扬黄河两岸。据传人只学得倪家扫堂腿三分便可云游江湖,防身护家。当年多少绿林好汉拜倒倪各庄欲求一招半式,均被倪赞婉拒。而倪家人却个个精于此术,包括出嫁的姑娘小姐、护院的家丁挑夫。倪赞自己靠此绝活,在领导发动的义和团廊坊大捷中,用扫堂腿轻松扫死两名八国联军士兵,却遭朝廷缉拿。倪家人从此下落不明。那是光绪26年的事。民国27年,国军池峰城部与日军板垣征四郎鏖战台儿庄西门,战事胶着数日、难分胜负。最后敌我双方均投入敢死队肉搏。然国军不长时间就雄风殆尽战力不挺,阵地失守命悬一刻。此时,一蒙面黑衣男子自天而降,在日军敢死队阵地或燕子翻飞或黑熊坐蹬、或雷霆出手或旋风扫腿。一袋烟功夫便使日军敢死队溃败如泥。之后瞬间消失、无踪无影。国军阵地指挥官说,日军都是被黑衣男子用腿扫死的劈死的。池峰城将军曾罄其麾下最好特工四处寻找,终为无果。人们开始相传,这肯定是沧州倪家后人干的,是倪赞的儿子倪扬所为。民国36年,陈毅所部转战孟良崮,盱眙西山的土匪开始出动祸害东乡。在天长殷各大庄,土匪杀人越货,不仅抢掠牲畜钱财还要搂走大姑娘小媳妇。殷各大庄人奋力反抗,但怎敌土匪土枪土铳。此时,一蒙面黑衣少年自天而降,在土匪窝里或犀牛望月或鲤鱼打挺、或拳舞如雨或腿闪如电。眨眼功夫便使土匪溃逃如鼠。之后瞬间消失、无踪无影。殷各大庄人说土匪大多是被黑衣少年用腿扫死的劈死的。人们开始相传,这肯定是沧州倪家后人干的,是倪扬的儿子倪歌所为。2008年某日,一位50岁左右的黑衣男子在街边吃着早点。他是刚服完刑回到这个小城的。小城里已没有他任何亲人了。老婆改嫁,儿子3年前因同案被毙。他是给了儿子三千块钱跑反惹的官司。小城的人都认为那件事蹊跷,城管掀翻馄饨摊的瞬间,没想到平日老实憨厚三棍打不出闷屁的倪哑,一个扫堂腿就扫倒城管一片,其中一城管还一命呜呼。现在,黑衣男子就坐在儿子曾经摆摊的地方吃馄饨。刚吃上两口,身后便有枪声传来。黑衣男子扭过身,见数名警察追一名逃犯,那逃犯还不时回头朝警察开枪。人们开始惊慌失色、乱嚷乱躲。黑衣男子转回身,继续吃。逃犯还有二三十米就要接近黑衣男子了,才见黑衣男子三口两口扒完馄饨,用衣袖抹了一下嘴角,缓然站起身。逃犯越来越近,逃犯就要接近黑衣男子了。此刻,只见黑衣男子一个下蹲反仰,双手肩后反撑,以左脚尖为支点,右腿360度高速旋扫,只听“嘭”的一声,逃犯便趴倒在地。接着黑衣男子一个双臂倒悬、后空翻背落,顺势左腿一伸,脚尖一挑,逃犯的枪便精准的落到数米开外的警察怀里。之后,黑衣男子瞬间消失、无踪无影。
当晚及接下来几天,当地电视台多次停播正常节目,悬赏找寻黑衣男子。
小城有认识他的人说:他叫倪颂,是死鬼倪哑的父亲。
黑衣男子从此消失在人海里,再也没有出现。

盲 劫

一截甘蔗,20公分左右。任齐生削皮半截,呈半白半褐状。握褐的部分吃,卫生。街面,车如水人如沫。任齐生抬手,欲啃。一摩托车轰鸣而来,呼啸而去。任齐生没任何感知,甘蔗便不翼而飞。任齐生满脸愕然,等反应过来,小脸煞白,小腿直抖,魂飞魄散。吓的一溜烟跑了。
卖甘蔗的老姚头说:又把甘蔗当手机了。
戚南冉是老师,儿子两岁。这日,她从中国银行取得款后刚出大门,儿子便要大便。戚南冉说:坚持一下,我们找厕所。儿子说:急。戚南冉便从包里拿出报纸,铺开摊平,置门口最后一台阶上:儿子,屙吧。儿子小脸一胀小肚一憋,“泚溜——”冲出一片。儿子说:好了。戚南冉用“清风”擦净儿子屁股,放在屎上。而后折叠裹好,双手捧起报纸。起身四顾,欲寻垃圾桶。一摩托车轰鸣而来,呼啸而去。戚南冉没任何感知,裹屎的报纸便不翼而飞。戚南冉满脸愕然,等反应过来,小脸煞白,小腿直抖,魂飞魄散。立银行门口半天挪不动脚步。
收古币的袁大头说:又以为报纸里裹着钱了。
要说戚南冉可笑,可能在于她是文人。文人总是有良知的。连儿子的屎都有劫犯帮其运走了,她依然生气,遂报案。公安局的人真来了,而且来了一大帮。给戚南冉又是录口供又是拍照片,光手印就按了上百个。忙的是热火朝天。
“一泡屎还立案?”袁大头疑惑。
“当然立案!”公安局的人说,“这已经不是一泡屎的问题了,它关系到我市的社会治安和和谐社会建设!”

『肆』 经典短篇小说

麦琪的礼物
[美国] 欧·亨利

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儿了。其中六毛钱还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这些铜子儿是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总觉得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躁红了。德拉数了三遍。数来数去还是一块八毛七分钱,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

除了倒在那张破旧的小榻上号哭之外,显然没有别的办法。德拉就那样做了。这使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

这个家庭的主妇渐渐从第一阶段退到第二阶段,我们不妨抽空儿来看看这个家吧。一套连家具的公寓,房租每星期八块钱。虽不能说是绝对难以形容,其实跟贫民窟也相去不远。

下面门廊里有一个信箱,但是永远不会有信件投进去;还有一个电钮,除非神仙下凡才能把铃按响。那里还贴着一张名片,上面印有“詹姆斯·迪林汉·扬先生”几个字。

“迪林汉”这个名号是主人先前每星期挣三十块钱得法的时候,一时高兴,回姓名之间的。现在收入缩减到二十块钱,“迪林汉”几个字看来就有些模糊,仿佛它们正在考虑,是不是缩成一个质朴而谦逊的“迪”字为好。但是每逢詹姆斯·迪林汉·扬先生回家上楼,走进房间的时候,詹姆斯·迪林汉·扬太太——就是刚才已经介绍给各位的德拉——总是管他叫做“吉姆”,总是热烈地拥抱他。那当然是好的。

德拉哭了之后,在脸平面上扑了些粉。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一只灰猫正在灰色的篱笆上行走。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吉姆买一件礼物。好几个月业,她省吃俭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一星期二十块钱的收入是不经用的。支出总比她预算的要多。总是这样的。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吉姆买礼物。她的吉姆。为了买三件好东西送给他,德拉自得其乐地筹划了好些日子。要买一件精致、珍奇而真有价值的东西——够得上为吉姆所有的东西固然很少,可总得有些相称才成呀。

房里两扇窗子中间有一面壁镜。诸位也许见过房租八块钱的公寓里的壁镜。一个非常瘦小灵活的人,从一连串纵的片段的映像里,也许可以对自己的容貌得到一个大致不差的概念。德拉全凭身材苗条,才精通了那种技艺。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且说,詹姆斯·迪林汉·扬夫妇有两样东西特别引为自豪,一样是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别一样是德拉的头发。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如果所罗门王当了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富都堆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经过那儿时准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好让所罗门妒忌得吹胡子瞪眼睛。

这当儿,德拉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泻闪亮。头发一直垂到膝盖底下,仿佛给她铺成了一件衣裳。她又神经质地赶快把头发梳好。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门,下楼跑到街上。

她走到一块招牌前停住了,招牌上面写着:“莎弗朗妮夫人——经营各种头发用品。”德拉跑上一段楼梯,气喘吁吁地让自己定下神来。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肤色白得过分,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同“莎弗朗妮”这个名字不大相称。

[莎弗朗妮:意大利诗人塔索(1544--1595)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题材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的人物,她为了拯救耶路撒冷全城的基督徒,承认了并未犯过的罪行,成为舍己救人的典型。]

“你要买我的头发吗?”德拉问道。

“我买头发,”夫人说,“脱掉帽子,让我看看头发的模样。”

那股褐色的小瀑布泻了下来。

“二十块钱,”夫人用行家的手法抓起头发说。

“赶快把钱给我。”德拉说。

噢,此后的两个钟头仿佛长了玫瑰色翅膀似地飞掠过去。诸位不必与日俱增这种杂凑的比喻。总之,德拉正为了送吉姆的礼物在店铺里搜索。

德拉终于把它找到了。它准是为吉姆,而不是为别人制造的。她把所有店铺都兜底翻过,各家都没有像这样的东西。那是一条白金表链,式样简单朴素,只是以货色来显示它的价值,不凭什么装璜来炫耀——一切好东西都应该是这样的。它甚至配得上那只金表。她一看到就认为非给吉姆买下不可。它简直像他的为人。文静而有价值——这句话拿来形容表链和吉姆本人都恰到好处。店里以二十一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她,她剩下八毛七分钱,匆匆赶回家去。吉姆有了那条链子,在任何场合都可以毫无顾虑地看看钟点了。那只表虽然华贵,可是因为只用一条旧皮带来代替表链,他有时候只是偷偷地瞥一眼。

德拉回家以后,她的陶醉有一小部分被审慎和理智所替代。她拿出卷发铁钳,点着煤气,着手补救由于爱情加上慷慨而造成的灾害。那始终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亲爱的朋友们——简直是了不起的工作。

不出四十分钟,她头上布满了紧贴着的小发鬈,变得活像一个逃课的小学生。她对着镜子小心而苛刻地照了又照。

“如果吉姆看了一眼不把我宰掉才怪呢,”她自言自语地说,“他会说我像是康奈岛游乐场里的卖唱姑娘。我有什么办法呢?——唉!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叫我有什么办法呢?”

到了七点钟,咖啡已经煮好,煎锅也放在炉子后面热着,随时可以煎肉排。

吉姆从没有晚回来过。德拉把表链对折着握在手里,在他进来时必经的门口的桌子角上坐下来。接着,她听到楼下梯级上响起了他的脚步声。她脸色白了一忽儿。她有一个习惯,往往为了日常最简单的事情默祷几句,现在她悄声说:“求求上帝,让他认为我还是美丽的。”

门打开了,吉姆走进来,随手把门关上。他很瘦削,非常严肃。可怜的人儿,他只有二十二岁——就负起了家庭的担子!他需要一件新大衣,手套也没有。

吉姆在门内站住,像一条猎狗嗅到鹌鹑气味似的纹丝不动。他的眼睛盯着德拉,所含的神情是她所不能理解的,这使她大为惊慌。那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只带着那种奇特的神情凝视着德拉。

德拉一扭腰,从桌上跳下来,走近他身边。

“吉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过不了圣诞节。头发会再长出来的——你不会在意吧,是不是?我非这么做不可。我的头发长得快极啦。说句‘恭贺圣诞’吧!如姆,让我们快快乐乐的。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多么美丽的好东西,你怎么也猜不到的。”

“你把头发剪掉了吗?”吉姆吃力地问道,仿佛他绞尽脑汁之后,还没有把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弄明白似的。

“非但剪了,而且卖了。”德拉说。“不管怎样,你还是同样地喜欢我吗?虽然没有了头发,我还是我,可不是吗?”

吉姆好奇地向房里四下张望。

“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吗?”他带着近乎白痴般的神情问道。

“你不用找啦,”德拉说。“我告诉你,已经卖了——卖了,没有了。今天是圣诞前夜,亲爱的。好好地对待我,我剪掉头发为的是你呀。我的头发也许数得清,”她突然非常温柔地接下去说,“但我对你的情爱谁也数不清。我把肉排煎上好吗,吉姆?”

吉姆好象从恍惚中突然醒过来。他把德拉搂在怀里。我们不要冒昧,先花十秒钟工夫瞧瞧另一方面无关紧要的东西吧。每星期八块钱的房租,或是每年一百万元房租——那有什么区别呢?一位数学家或是一位俏皮的人可能会给你不正确的答复。麦琪带来了宝贵的礼物,但其中没有那件东西。对这句晦涩的话,下文将有所说明。

[麦琪:指基督出生时来送礼物的三贤人。一说是东方的三王:梅尔基奥尔(光明之王)赠送黄金表示尊贵;加斯帕(洁白者)赠送乳香象征神圣;巴尔撒泽赠送没药预示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

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东西,把它扔在桌上。

“别对我有什么误会,德尔。”他说,“不管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我对我姑娘的爱情是决不会减低的。但是只消打开那包东西,你就会明白,你刚才为什么使我愣住了。“

白皙的手指敏捷地撕开了绳索和包皮纸。接着是一声狂喜的呼喊;紧接着,哎呀!突然转变成女性神经质的眼泪和号哭,立刻需要公寓的主人用尽办法来安慰她。

因为摆在眼前的是那套插在头发上的梳子——全套的发梳,两鬓用的,后面用的,应有尽有;那原是在百老汇路上的一个橱窗里,为德拉渴望了好久的东西。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美丽的发梳——来配那已经失去的美发,颜色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她知道这套发梳是很贵重的,心向神往了好久,但从来没有存过占有它的希望。现在这居然为她所有了,可是那佩带这些渴望已久的装饰品的头发却没有了。

但她还是把这套发梳搂在怀里不放,过了好久,她才能抬起迷蒙的泪眼,含笑对吉姆说:“我的头发长得很快,吉姆!”

接着,德拉象一只给火烫着的小猫似地跳了起来,叫道:“喔!喔!”

吉姆还没有见到他的美丽的礼物呢。她热切地伸出摊开的手掌递给他。那无知觉的贵金属仿佛闪闪反映着她那快活和热诚的心情。

“漂亮吗,吉姆?我走遍全市才找到的。现在你每天要把表看上百来遍了。把你的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吉姆并没有照着她的话去做,却倒在榻上,双手枕着头,笑了起来。

“德尔,”他说,“我们把圣诞节礼物搁在一边,暂且保存起来。它们实在太好啦,现在用了未免可惜。我是卖掉了金表,换了钱去买你的发梳的。现在请你煎肉排吧。”

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子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衣物的人当中,象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伍』 跪求一篇短篇文章500字左右,最好是精彩一点的小说节选,有人物有剧情。拜托了拜托了,分都问没了拜托了

“太好了,终于可以吃饭了。”
“等等,先别忙。”
“奶奶――,你能不能不整你那个什么祷告啊?”
“不行!”
“天啦,我饿死了,不行不行,我要夹菜了。”
“哎,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
“我不听话?你还不是,爸爸不知和你说了多少遍,叫你不要去信迷信,可你就是不听,要是让爸爸看见,他一定又要生气了,你收手吧你。”
“孙子啊,你们怎么全都反对我啊?我信神也是为了保平安,神说了要不打人,不骂人。”
“他说什么你信什么啊?”
“那当然,神要保平安的。”
“天啦、天啦、天啦......我的神啊,你对我家可真‘好’啊!”
“好,快吃饭吧,唉......”
......
“天啦!我眼睛的度数又加深了!”
“孙子,你信神吧,神可以保佑你眼睛好的。”
“不会吧,这也可以?”
“本来就是嘛,你信了的话神还可以保佑你上大学的。”
“我看还是算了吧,天上不会白白掉下大学录取通知书的。”
“是神的遗书上说的,只要有诚心什么都可以......”
“停!你在家里说有时可随便,可你千万别在外面说了,你知不知道外面经常有人和爸爸说你给他们讲什么神,爸爸的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这又怎么啦!遗书上说的要知恩感恩,我得到了神保平安就一定要感谢他,告诉别人让更多人来信神。”
“平安这东西是要靠自己的,不能靠什么神,比如说你站在马路中间,有一辆车笔直地朝你开来,难不成你说你有神保佑能不被撞死,这不可能嘛。”
“唉......算了算了,我人老了说不过你,你们谁也不相信我,我还是信我的,你们谁也别管。”
“奶奶,你还是金盆洗‘心’吧,要不然大家都会恨你的。”
“神说了恨人有罪。”

『陆』 经典短篇小说 有哪些

装在套子里的人 最后一课 变形记 乡村医生

『柒』 短篇经典文学著作

有:《项链》、《倾城之恋》、《受戒》、《社戏》、《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1、《项链》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项链》采用了以物写人的手法,将项链作为一条主线,从它与人物的多重关系出发,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使读者透过项链对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了然。

2、《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狂轰滥炸,生死交关,牵绊了范柳原,流苏欣喜中不无悲哀,够了,如此患难,足以做十年夫妻。

3、《受戒》

《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4、《社戏》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5、《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现代作家郁达夫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首刊于1924年2月28日《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

《春风沉醉的晚上》 小说叙述了“ 五四”以后一对贫苦沦落的男女青年,同住在上海的一幢贫民窟里,由素不相识到相互关怀、同情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身处厄境不失坚韧意志和反抗精神的烟厂女工陈二妹的形象。

《春风沉醉的晚上》结构严谨精巧,语言质朴,情节自然,层层推进,心理描写细微,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较高的价值。

『捌』 短篇小说 500字 我要交作业

有一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却可以在心里守一辈子。
——题记
天蓝是最纯洁的颜色,那时的天很蓝。
习惯用无言诠释眼神的交替,错过,难免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也许,选择沉默才是最后的宿命,无从追溯的过去,只能一点点涣然冰释,放纵了太多的无奈,我只有逃避。不敢正视你的眼睛,怕你碰触我内心的忧伤,惯以坚强掩饰自己,怎知却敌不过你的莞而一笑。瞬间涣散了迷离离碎了忧绪,直到我们擦身而过。每次的刻意邂逅都注定无言,无言的结局,无言的悲哀,悲哀的相遇,悲哀的分离。或许简单的想法承载不了未知的未知,只是在不由自主中默念你溅行渐远的背影。蓦地,我回眸,无法预知,那该是怎样的荒漠干泉。你蓦然回首,目光如触电般交错,我看到了世上最亮的眼睛。那是闪着光芒的纯色天蓝,忍不住低头赧笑,哪怕,我们无言。
但明知有些事毫无结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遗忘,而有时遗忘无异于世间最残忍的抛弃,那将是怎样的苦楚,又将是怎样的沉沦。天骤然起风,残叶将思念化作时间的印记填埋在心灵的深处,彼时的阳光也再也透不过墙垣的残缺,零碎在石板上的班驳若隐若现欲言又止,装作对你默然寒峙,可知心里早已承受不起。
有太多的话来不及说,原来我和你的距离一直是天和地,让我怎样跨越这无边无际,又该如何使自己承认你只是我人生的匆匆过客。一切对你的矜持,一切给我的放肆,一切曾太汹涌,一切已太朦胧,一切曾太奢侈,一切已不能理解,一切曾那么纯洁,一切已不能还原,一切无从追忆一切悄然失去,一切关于你的离去终将过去。
好像缺了一块,再拼不回来,再不存在,比空白还空白。每一次我想起来,其实你都还在,蓝色悲哀,流过我的静脉。
——后记

可以不?很短了,当散文吧

『玖』 经典的短篇小说(不一定要名家,好看就好)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麦琪的礼物 一元八角七。全都在这儿了,其中六角是一分一分的铜板。这些分分钱是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软硬兼施地一分两分地扣下来,直弄得自己羞愧难当,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
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
德拉这样作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当这位家庭主妇逐渐平静下来之际,让我们看看这个家吧。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房子,每周房租八美元。尽管难以用笔墨形容,可它真真够得上乞丐帮这个词儿。
楼下的门道里有个信箱,可从来没有装过信,还有一个电钮,也从没有人的手指按响过电铃。而且,那儿还有一张名片,上写着“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先生”。
“迪林厄姆”这个名号是主人先前春风得意之际,一时兴起加上去的,那时候他每星期挣三十美元。现在,他的收入缩减到二十美元,“迪林厄姆”的字母也显得模糊不清,似乎它们正严肃地思忖着是否缩写成谦逊而又讲求实际的字母D。不过,每当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回家,走进楼上的房间时,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太太,就是刚介绍给诸位的德拉,总是把他称作“吉姆”,而且热烈地拥抱他。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德拉哭完之后,往面颊上抹了抹粉,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瞅着灰濛濛的后院里一只灰白色的猫正行走在灰白色的篱笆上。明天就是圣诞节,她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一份礼物。她花去好几个月的时间,用了最大的努力一分一分地攒积下来,才得了这样一个结果。一周二十美元实在经不起花,支出大于预算,总是如此。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礼物,她的吉姆啊。她花费了多少幸福的时日筹划着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礼物,一件精致、珍奇、贵重的礼物——至少应有点儿配得上吉姆所有的东西才成啊。
房间的两扇窗子之间有一面壁镜。也许你见过每周房租八美元的公寓壁镜吧。一个非常瘦小而灵巧的人,从观察自己在一连串的纵条影象中,可能会对自己的容貌得到一个大致精确的概念。德拉身材苗条,已精通了这门子艺术。
突然,她从窗口旋风般地转过身来,站在壁镜前面。她两眼晶莹透亮,但二十秒钟之内她的面色失去了光彩。她急速地折散头发,使之完全泼散开来。
现在,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夫妇俩各有一件特别引以自豪的东西。一件是吉姆的金表,是他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的传家宝;另一件则是德拉的秀发。如果示巴女王①也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总有一天德拉会把头发披散下来,露出窗外晾干,使那女王的珍珠宝贝黔然失色;如果地下室堆满金银财宝、所罗门王又是守门人的话,每当吉姆路过那儿,准会摸出金表,好让那所罗门王忌妒得吹胡子瞪眼睛。
此时此刻,德拉的秀发泼撒在她的周围,微波起伏,闪耀光芒,有如那褐色的瀑布。她的美发长及膝下,仿佛是她的一件长袍。接着,她又神经质地赶紧把头发梳好。踌躇了一分钟,一动不动地立在那儿,破旧的红地毯上溅落了一、两滴眼泪。
她穿上那件褐色的旧外衣,戴上褐色的旧帽子,眼睛里残留着晶莹的泪花,裙子一摆,便飘出房门,下楼来到街上。
她走到一块招牌前停下来,上写着:“索弗罗妮夫人——专营各式头发”。德拉奔上楼梯,气喘吁吁地定了定神。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过于苍白,冷若冰霜,同“索弗罗妮”的雅号简直牛头不对马嘴。
“你要买我的头发吗?”德拉问。
“我买头发,”夫人说。“揭掉帽子,让我看看发样。”
那褐色的瀑布泼撒了下来。
“二十美元,”夫人一边说,一边内行似地抓起头发。
“快给我钱,”德拉说。
呵,接着而至的两个小时犹如长了翅膀,愉快地飞掠而过。请不用理会这胡诌的比喻。她正在彻底搜寻各家店铺,为吉姆买礼物。
她终于找到了,那准是专为吉姆特制的,决非为别人。她找遍了各家商店,哪儿也没有这样的东西,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镂刻着花纹。正如一切优质东西那样,它只以货色论长短,不以装璜来炫耀。而且它正配得上那只金表。她一见这条表链,就知道一定属于吉姆所有。它就像吉姆本人,文静而有价值——这一形容对两者都恰如其份。她花去二十一美元买下了,匆匆赶回家,只剩下八角七分钱。金表匹配这条链子,无论在任何场合,吉姆都可以毫无愧色地看时间了。
尽管这只表华丽珍贵,因为用的是旧皮带取代表链,他有时只偷偷地瞥上一眼。
德拉回家之后,她的狂喜有点儿变得审慎和理智了。她找出烫发铁钳,点燃煤气,着手修补因爱情加慷慨所造成的破坏,这永远是件极其艰巨的任务,亲爱的朋友们——简直是件了不起的任务呵。
不出四十分钟,她的头上布满了紧贴头皮的一绺绺小卷发,使她活像个逃学的小男孩。她在镜子里老盯着自己瞧,小心地、苛刻地照来照去。
“假如吉姆看我一眼不把我宰掉的话,”她自言自语,“他定会说我像个科尼岛上合唱队的卖唱姑娘。但是我能怎么办呢——唉,只有一元八角七,我能干什么呢?”
七点钟,她煮好了咖啡,把煎锅置于热炉上,随时都可作肉排。
吉姆一贯准时回家。德拉将表链对叠握在手心,坐在离他一贯进门最近的桌子角上。接着,她听见下面楼梯上响起了他的脚步声,她紧张得脸色失去了一会儿血色。她习惯于为了最简单的日常事物而默默祈祷,此刻,她悄声道:“求求上帝,让他觉得我还是漂亮的吧。”
门开了,吉姆步入,随手关上了门。他显得瘦削而又非常严肃。可怜的人儿,他才二十二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他需要买件新大衣,连手套也没有呀。
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纹丝不动地好像猎犬嗅到了鹌鹑的气味似的。他的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地盯着德拉。
德拉一扭腰,从桌上跳了下来,向他走过去。
“吉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无法过圣诞节。头发会再长起来——你不会介意,是吗?我非这么做不可。我的头发长得快极了。说‘恭贺圣诞’吧!吉姆,让我们快快乐乐的。你肯定猜不着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的——多么美丽精致的礼物啊!”
“你已经把头发剪掉了?”吉姆吃力地问道,似乎他绞尽脑汁也没弄明白这明摆着的事实。
“剪掉卖了,”德拉说。“不管怎么说,你不也同样喜欢我吗?没了长发,我还是我嘛,对吗?”
吉姆古怪地四下望望这房间。
“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吗?”他差不多是白痴似地问道。
“别找啦,”德拉说。“告诉你,我已经卖了——卖掉了,没有啦。这是圣诞前夜,好人儿。好好待我,这是为了你呀。也许我的头发数得清,”突然她特别温柔地接下去,“可谁也数不清我对你的恩爱啊。我做肉排了吗,吉姆?”
吉姆好像从恍惚之中醒来,把德拉紧紧地搂在怀里。现在,别着急,先让我们花个十秒钟从另一角度审慎地思索一下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房租每周八美元,或者一百万美元——那有什么差别呢?数学家或才子会给你错误的答案。麦琪②带来了宝贵的礼物,但就是缺少了那件东西。这句晦涩的话,下文将有所交待。
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扔在桌上。
“别对我产生误会,德尔,”他说道,“无论剪发、修面,还是洗头,我以为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减低一点点对我妻子的爱情。不过,你只消打开那包东西,就会明白刚才为什么使我楞头楞脑了。”
白皙的手指灵巧地解开绳子,打开纸包。紧接着是欣喜若狂的尖叫,哎呀!突然变成了女性神经质的泪水和哭泣,急需男主人千方百计的慰藉。
还是因为摆在桌上的梳子——全套梳子,包括两鬓用的,后面的,样样俱全。那是很久以前德拉在百老汇的一个橱窗里见过并羡慕得要死的东西。这些美妙的发梳,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其色彩正好同她失去的美发相匹配。她明白,这套梳子实在太昂贵,对此,她仅仅是羡慕渴望,但从未想到过据为己有。现在,这一切居然属于她了,可惜那有资格佩戴这垂涎已久的装饰品的美丽长发已无影无踪了。
不过,她依然把发梳搂在胸前,过了好一阵子才抬起泪水迷濛的双眼,微笑着说:“我的头发长得飞快,吉姆!”
随后,德拉活像一只被烫伤的小猫跳了起来,叫道,“喔!喔!”
吉姆还没有瞧见他的美丽的礼物哩。她急不可耐地把手掌摊开,伸到他面前,那没有知觉的贵重金属似乎闪现着她的欢快和热忱。
“漂亮吗,吉姆?我搜遍了全城才找到了它。现在,你每天可以看一百次时间了。把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吉姆非旦不按她的吩咐行事,反而倒在睡椅上,两手枕在头下,微微发笑。
“德尔,”他说,“让我们把圣诞礼物放在一边,保存一会儿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现在,你作肉排吧。”
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艺儿。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他们就是麦琪。
①示巴女王(QueeenofSheba):基督教《圣经》中朝觐所罗门王,以测其智慧的示巴女王,她以美貌著称。
②麦琪(Magi,单数为Magus):指圣婴基督出生时来自东方送礼的三贤人,载于圣经马太福音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七至第十三节。●

阅读全文

与500篇经典短篇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本重生小说主角秦朗 浏览:545
都市小说完结免费豪门隐婚 浏览:325
抗日英雄穿越现代当医生的小说 浏览:718
顾西爵小说人物名字大全 浏览:60
影帝重生剧本小说 浏览:830
小说男主角上官夜 浏览:49
邪瓶漫画小说网 浏览: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园言情小说 浏览:376
悦看小说网资源分享 浏览:906
男主强女主弱的仙侠小说 浏览:992
替身女帝的逆袭小说排行榜 浏览:115
小说这样写 浏览:29
两个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说 浏览:138
女主是网红重生小说排行榜 浏览:867
拥有冒险岛技能的穿越小说 浏览: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侠小说排行榜 浏览:658
神通板砖有声小说链接 浏览:295
男主角叫阴阳的小说全集 浏览:596
总裁小说灰姑娘 浏览:896
叶辛周铁有声小说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