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莫言的人物经历
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四年时间里,莫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他也看过不少哲学和历史书籍,包括黑格尔的《逻辑学》、马克思的《资本论》等。
1981年5月,莫言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发表在河北保定的文学双月刊《莲池》上,成为莫言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短篇小说奖。2019年,创作的《等待摩西》获得第15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1)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扩展阅读:
一些获奖记录:
1、2012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
2、2011,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获奖)
3、 2011,韩国万海文学奖(获奖)
4、2008,第二届 红楼梦奖《生死疲劳》(获奖)
5、2008,第一届 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生死疲劳》(获奖)
6、2006,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获奖)
7、2005,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获奖)
8、200,第一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月光斩》(获奖)
9、 2004,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四十一炮》(获奖)
10、 2004,第五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月光斩》(获奖)
⑵ 莫言还得过什么奖
1、2012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2011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3、2011获得韩国万海文学奖。
4、2008获得红楼梦奖。
5、2008获得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6、2006获得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
7、2005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8、2005获得蒲松龄短篇小说奖。

(2)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扩展阅读:
文学多半会偏于理想性与浪漫主义,包括文学作品里的那些穷愁潦倒自嘲解构之语,正是出自敏感与激情的发扬。文学愤青多于别的行业的愤青,也往往是想得越高,火气就越大的表现。文学不但反映与关心形而下,也硬是带着某种虔敬的情怀直冲霄汉,直奔终极与形而上。
文学家则是人子。雅与俗、阔与窄、高与卑、清与浊,往往兼备,未能全然脱俗免俗。当然不同的作家,良莠不一,相互格调相差甚远。
某个或一些关心文学、或热爱迷恋文学的人,一些有一些权威与实力的团体,主持了文学奖的运转。如果主持评奖的人士确有较高的鉴赏判断能力与对于文学艺术的敬畏与忠诚,这样的文学奖,有可能使得万众瞩目,更使得一些作家心潮澎湃。
大体上文学奖与文学家的关系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其作品并不理想,但沾了获奖的光,立马青云直上,他(或她,下同)是预支或超支了该奖项的权威与影响。
第二,他的作品极佳。不给他评奖,文学奖项的损失远远多于文学家个人的损失。例如托尔斯泰,他没有获过国际知名的大奖,受损失的不像是他本人。
第三,他已经大放光芒,由于获奖,本人是锦上添花,奖项是咸与荣焉。
第四,获奖者尚未被受众充分认识,评奖人慧眼早识,证明了该奖项的伟大超前,近乎文学伯乐。某人获奖了,本地域人们不知其为何许人,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第五,大致作品也还不错,公众基本认同,类似的作者也并不乏人,但得了奖啦,好事,算是顺理成章,也算幸运之极。
⑶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作品是什么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作品是长篇小说《蛙》。
主要内容:
这部小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万心的人生经历。
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
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全书由4封长信和一部9幕话剧组成,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结构新颖,节奏鲜明,笔触细腻,文字朴实,富有意味和张力。

(3)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扩展阅读:
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晚上七点,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
“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因此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莫言直言,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两位大师给了他重要启发,但他最终发现风格不符还是选择了“逃离”。
“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人物介绍: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4年12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⑷ 莫言是在哪一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一、莫言是在19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二、莫言简介: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瑞典文学院2012年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认为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⑸ 莫言的资料,获奖文章
1、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莫言先后获颁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2、获奖文章:
2011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
2008 第二届 红楼梦奖 《生死疲劳》
2008 第一届 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生死疲劳》
2005 第一届[20] 蒲松龄短篇小说奖 《月光斩》
2004 第二届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四十一炮》
2004 第五届[21] 茅台杯·人民文学奖 《月光斩》
2003 第一届 鼎钧双年文学奖 《檀香刑》
2001 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酒国》
2000 第八届《小说月报》百花奖 《牛》
1997 大家·红河文学奖 《丰乳肥臀》
1988 台湾联合报文学奖 《白狗秋千架》
1987 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红高粱》
⑹ 蒲松龄的颁奖词
蒲松龄颁奖词:简陋聊斋中,看尽人间冷暖,探尽官场黑暗。在幽冥世界中与内花妖狐魅交谈,在文房四室里将魑容魅魍魉展现人鬼相杂,幽明相间中,你发现鬼怪的可爱,你惊异封建社会的黑暗你挥笔间,握起了一把利剑,劈开封建思想的虚伪。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6)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扩展阅读:
蒲松龄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
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⑺ 国内著名的文学奖项有哪些
1、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以著名作家茅盾命名的文学奖,1982年茅盾先生把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给了作协,为得就是能够鼓励长篇小说的创作,于是这个奖,也就便以茅盾命名。
【获奖作品】
《将军吟》 莫应丰 著
《将军吟》围绕空军某兵团司令员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经历,通过对三个将军不同命运的描述,控诉了林彪、“四人帮”的罪行,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极其复杂的、尖锐的矛盾斗争,全盘否定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2、老舍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是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的文学奖,这个奖不同与茅盾文学奖奖,它主要是奖励在北京创作的作家,别的地方的作家,即使是写得再好,那么也是不能够参评,所以这个奖,还是有着某种局限性。
【获奖作品】
《蒙面之城》 宁肯 著
《蒙面之城》描写青年马格在北京、秦岭、西藏、深圳的流浪之旅。作者从流浪之旅中演绎了马格内心的迷茫以及他与现实社会的冲突。

5、庄重文文学奖
香港著名人士庄重文先生倡议出资,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青年文学奖。主要用来奖励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年轻作家和优秀的青年文学刊物。现每两年颁发一次。
【获奖作品】
《我爱小丸子》潘向黎 著
本书由擅长写故事的年轻作家潘向黎写的中篇小说。她是属于婉约唯美一派。有着一份中国式的清淡。在她所营造的悠远轻渺的意境里,漂浮着的是现代人的迷惘,那是属于潘向黎特有的既传统又现代的文字氛围。
⑻ 阿乙的荣誉
2010年:《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2011年:凤凰网年度十大好书奖(《寡人》)、《人民文学》年度青年作家奖;2012年:《南方日报》中国文学现场2月月度作家、《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联合文学》20位40岁以下华文作家、《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年度人物、《南方人物周刊》青年领袖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双年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
阿乙笔下的乡镇、小城以及人物,常给人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堪称为有灵魂的小说,在当下的国内文学作品中比较罕见。当过警察的阿乙,对底层人物生活的描写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把握。阿乙喜欢称自己为“一个讲述犯罪故事的作家”,而不是“侦探惊险小说家”,他对罪犯的思想更感兴趣,“绝大多数犯罪都是意外”。
2008年,命运开始垂青他了,bullogger网页的创始人罗永浩向出版商推荐了阿乙,然后《灰故事》就出版了,很快,他的短篇小说也被颇有影响力的《人民文学》出版,尽管只印刷了4000本,但是阿乙知道他的梦想逐渐开始变成现实了。
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总裁沈浩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非常欣赏阿乙,认为他的小说集《鸟,看见了我》是本“纯粹的文学集”。尽管当时他仅是《体育画报》的一个普通编辑,但是沈浩波还是签下了他。第二本小说集《鸟,看见我了》的出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评,让阿乙第一次有了“当作家”的感觉。
在第二本书出版前夕,阿乙向诗人北岛写了封邮件,希望小说能得到他的推荐,不久北岛回信了,并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他说,从《灰故事》开始,他就开始关注阿乙,而《鸟,看见我了》的进步是如此明显。北岛称赞阿乙是“近年来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对写作有着和对生命同样的忠实与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