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获奖名单及作品
200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获奖作家名单为:
迟子建、铁凝、邢汶,裘山山、阎连科、专阿成、金瓯属、尉然、叶弥、石舒清、荆永鸣、苏童、刘庆邦、何玉茹、陈忠实
获奖作品有:
花瓣饭
谁能让我害羞
靳师傅的太阳光
黑猪毛 白猪毛
东北吉卜赛
一条鱼的战争
李大筐的脚和李小筐的爱情
天鹅绒
农事诗
外地人(两题)
人民的鱼
手艺
搁在路上的饭局
作家和他的弟弟
直过的地方
幸福的折箩
雷余的诅咒
哈一刀
像飞一样
死了一棵树
水边的阿狄丽雅
少林啊少林
比北京更好的爱情在上海
驮水的日子
甘蔗
七月的河
风锁娥眉
谁能摩挲爱情
雪是最白的纸片
贵人不在服务区
锯木场
哈瓦那
走夜的女人
㈡ 急求:中国当代获奖小说
既然你那么喜欢,我为你介绍一些吧:
《人到中年》、《在没有航标的河回流上》、《人答生》、《高山下的花环》、《美食家》、《赤橙黄绿、青蓝紫》、《班主任》、《围墙》、《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今夜有暴风雪》、《哦,香雪》、《苦夏》、《土壤》等,这些都是当代获奖的中短篇小说,而且基本采用传统的表现手法,适合中学生阅读。
㈢ 高分求所有雨果奖短篇小说
1953年 长篇:《被毁灭的人》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1954年 (未颁发) 1955年 长篇:《他们相当正确》 马克·克里夫顿 弗兰克·瑞雷 中篇:《达夫斯讲述者》 小瓦尔特·M·米勒 短篇:《阿拉玛果沙》 艾里克·F.拉赛尔 1956年 长篇:《双星》 罗伯特·A·海因莱因 中篇:《探险队》 幕瑞·雷因斯特 短篇:《星》 阿瑟·C·克拉克 1957年 (小说奖未颁发) 1958年 长篇:《大时代》 弗里兹·雷伯 短篇:《或者所有有牡蛎的海洋》 A.戴维逊 1959年 长篇:《一件良心案》 詹姆斯·布利布 中篇:《大前庭》 克利福德·D·西马克 短篇:《那地狱边缘的火车》 罗伯特·布罗赫 1960军 长篇:《星船伞兵》 罗伯特·A·海因莱因 1961年 长篇:《为雷伯威兹而作的赞歌》 小瓦尔特·M·米勒 短篇:《最长的航程》 波尔·安德森 1962年 长篇:《异乡异客》 罗伯特·A·海因莱因 短篇:《温室》 布赖恩·奥尔迪斯 1963年 长篇:《高城中的男人》 菲利普·K·迪克 短篇:《龙大师》 杰克·范斯 1964年 长篇:《神秘的中继站》 克利福德·D·西马克 短篇:《与国王们战斗到底》 波尔·安德森 1965年 长篇:《流浪星》 弗里兹·雷伯 短篇:《战士,不要问》 戈登·R·迪克森 1966年 长篇:《……叫我康拉德》 罗杰·泽拉兹尼 《沙丘》 弗兰克·赫伯特 短篇:《梯克托克曼说:“忏悔吧,哈勒昆!”》 哈兰·埃利森 1967年 长篇:《月亮是一个严厉的女人》 罗伯特·A·海因莱因 中篇:《最后的城堡》 杰克·范斯 短篇:《中子星》 拉里·尼文 1968年 长篇:《光之神》 罗杰·泽拉兹尼 长中篇:《维乐搜索》 安妮·麦卡芙瑞 《紫薪骑手》 菲利普·J·法玛 短中篇:《打算滚动石头》 弗里兹·雷伯 短篇:《我没有嘴,但我要叫》 哈兰·埃利森 1969年 长篇:《站在桑给巴尔》 约翰·布鲁纳 长中篇:《夜之翼》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短中篇:《肉体的分享》 波尔·安德森 短篇:《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野兽》 哈兰·埃利森 1970年 长篇:《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K·勒吉因 中篇:《阴影之船》 弗里兹·雷伯 短篇:《时间像假宝石的螺旋线》 撒缪尔·R·狄兰尼 1971年 长篇:《环形世界》 拉里·尼文 中篇:《遭遇在兰克马》 弗里兹·雷伯 短篇:《慢雕刻》 西奥多·斯特金 1972年 长篇:《到你散乱的躯体中去》 菲利普·J·法玛 中篇:《空气与黑暗的女王》 波尔·安德森 短篇:《不恒定的月亮》 拉里·尼文 1973年 长篇:《神们自己》 艾萨克·阿西莫夫 长中篇:《世界之词乃森林》 厄休拉·K·勒吉因 短中篇:《山羊之歌》 波尔·安德森 短篇:《伊瑞马水坝》 拉菲尔·A·拉弗蒂 《会见》 弗雷德里克·波尔 C·M·考恩布鲁斯 1974年 长篇:《与拉玛相会》 阿瑟·C·克拉克 长中篇:《被插上插头的女孩》 小詹姆斯·梯普崔 短中篇:《死鸟》 哈兰·埃利森 短篇:《离开麦欧拉的人》 厄休拉·K·勒吉因 1975年 长篇:《被剥夺的》 厄休拉·K·勒吉因 长中篇:《给莉娅的歌》 乔治·R·R·马丁 短中篇:《兰格汉斯开始漂流》 哈兰·埃利森 短篇:《洞人》 拉里·尼文 1976年 长篇:《永远的战争》 乔·哈德曼 长中篇:《家是刽子手》 罗杰·泽拉兹尼 短中篇:《索尔的边疆》 拉里·尼文 短篇:《抓住则皮林》 弗里兹·雷伯 1977年 长篇:《迟暮鸟语》 凯特·威尔黑姆 长中篇:《通过任何其他的名字》 斯比德·罗宾逊 《休斯顿,休斯顿,你读到了吗?》 小詹姆斯·梯昔崔 短中篇:《两百岁人》 艾萨克·阿西莫夫 短篇:《三百年》 乔·哈德曼 1978年 长篇:《门口》 弗雷德里克·波尔 长中篇:《星舞》 斯比德·罗宾逊 珍尼·罗宾逊 短中篇:《琥珀之眼》 琼·D·温基 短篇:《杰弗梯是五》 哈兰·埃利森 1979年 长篇:《梦蛇》 冯达·麦金太尔 长中篇:《视觉的持续》 约翰·瓦雷 短中篇:《猎人的月亮》 波尔·安德森 短篇:《卡桑德拉》 C.J.切瑞 1980年 长篇:《天堂的喷泉》 阿瑟·C·克拉克 长中篇:《敌人的矿藏》 巴里·B·龙耶 短中篇:《沙王们》 乔治·R·R·马丁 短篇:《十字与龙的通道》 乔治·R·R·马丁 1981年 长篇:《雪王后》 琼·D·温基 长中篇:《失去的多赛》 戈东·R·迪克逊 短中篇:《斗篷与棍棒》 戈东·R·迪克逊 短篇:《舞鹿的洞穴》 克利福德·D·西马克 1982年 长篇:《向下的站台》 C.J.切瑞 长中篇:《土星游戏》 波尔·安德森 短中篇:《独角兽变种》 罗杰·泽拉兹尼 短篇:《推销者》 约翰·瓦雷 1983年 长篇:《基地的边缘》 艾萨克·阿西莫夫 长中篇:《精灵们》 琼安娜·露丝 短中篇:《火警监视》 康尼·威利斯 短篇:《忧郁的大象》 斯比德·罗宾逊 1984年 长篇:《星潮汹涌》 大卫·布林 长中篇:《瀑布点》 蒂莫西·扎恩 短中篇:《血里的音乐》 格里格·贝尔 短篇:《演说的声音》 欧克塔维亚·布特勒 1985年 长篇:《神经浪游者》 威廉·吉布森 长中篇:《按回车[>键》 约翰·瓦雷 短中篇:《血孩》 欧克塔维亚·布特勒 短篇:《水晶球面》 大卫·布林 1986年 长篇:《安德的游戏》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长中篇:《富士山的二十四个风景,作者贺古赛》 罗杰·泽拉兹尼 短中篇:《失去时间的巴拉丁》 哈兰·埃利森 短篇:《费米与霜》 弗雷德里克·波尔 1987年 长篇:《死者代言人》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长中篇:《内地的吉尔加美什》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短中篇:《永久冻土》 罗杰·泽拉兹尼 短篇:《切线》 格里格·贝尔 1988年 长篇:《社会进步之战》 大卫·布林 长中篇:《眼中眼》 沃森·斯科特·卡德 短中篇:《戈尔斯,你今晚出来吗》 厄休拉·K·勒吉因 短篇:《为什么我留下了哈里的汉堡包》 劳伦斯·瓦特伊凡斯 1989年 长篇:《赛亭》 C.J.切瑞 长中篇:《温勒巴格斯的最后一个》 康尼·威利斯 短中篇:《薛定谔的猫》 乔治·阿列克·艾芬格 短篇:《基林亚戈》 迈克·瑞斯尼克 1990年 长篇:《超离子》 丹·西蒙斯 长中篇:《悲悼的山峦》 露易丝·M·布琼尔德 短中篇:《输入一个兵,再输入另一个》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短篇:《蠢人们》 苏泽·M·查拉斯 1991年 长篇:《沃尔的游戏》 露易丝·M·布琼尔德 长中篇:《海明威骗局》 乔·哈德曼 短中篇:《曼拉姆基》 迈克·瑞斯尼克 短篇:《熊发现火》 特瑞·比森 1992年 长篇:《巴瑞亚》 露易丝·M·布琼尔德 长中篇:《西班牙乞丐》 南希·克瑞斯 短中篇:《金子》 艾萨克·阿西莫夫 短篇:《在太阳中行走》 杰弗里·A·兰迪斯 1993年 长篇:《深渊上的火》 弗诺·文奇 《末日之书》 康尼·威利斯 长中篇:《太空人比尔》 路修斯·谢芭德 短中篇:《碎果钳政变》 珍妮特·卡甘 短篇:《即使是王后》 康妮·威利斯 1994年 长篇:《绿火星》 金·斯坦利·罗宾逊 长中篇:《在底部世界降落》 哈里·图特雷多夫 短中篇:《佐治亚在我脑中》 查尔斯·谢菲尔德 短篇:《尼罗河上的死亡》 康妮·威利斯 1995年 长篇:《镜舞》 露易斯·M·布琼尔德 长中篇:《欧都外峡谷的七个景观》 迈克·瑞斯尼克 短中篇:《火星人的孩子》 大卫·戈罗德 短篇:《没人这么瞎》 乔·哈德曼 1996年 长篇:《钻石年代》 尼尔·斯蒂芬森 长中篇:《未来的上尉之死》 爱伦·斯蒂尔 短中篇:《像恐龙一样思考》 詹姆斯·帕崔克·科利 短篇:《林肯列车》 玛瑞·F·麦克芙 1997年 长篇:《蓝火星》 金·斯坦利·罗宾逊 长中篇:《龙血》 乔治·R·R·马丁 短中篇:《修理自行车的人》 布鲁斯·斯特灵 短篇:《灵魂选择她的社会》 康妮·威利斯 1998年 长篇:《永久的和平》 乔·哈德曼 长中篇:《天使恐惧的威胁》 爱伦·斯蒂尔 短中篇:《我们要与鱼一起唱……》 比尔·约翰逊 短篇:《四十三个南极王朝》 迈克·瑞斯尼克 (1999年至2001年资料缺) 2002年 长篇:《美国众神》 尼尔·盖曼 长中篇:《费尔曼中学的匆匆时光》 弗诺·文奇 短中篇:《地狱是无神之地》 特德·蒋 短篇:《狗说汪汪》 迈克尔·斯文维克 2003年 长篇:《智人》 罗伯特·J·索耶 长中篇:《珊瑚线》 尼尔·盖曼 短中篇:《缓慢的人生》 迈克尔·斯文维克 短篇:《坠落火星》 杰弗里·A·兰迪斯 2004年 长篇奖项由本项奖的获奖常客女作家Lois McMaster Bujold的《灵魂骑士》 (Paladin of Souls)获得 长中篇不出俺所料是Vernor Vinge的《点心怪物》(The Cookie Monster)。 短中篇由Michael Swanwick的《时间军团》(Legions in Time)摘走 最佳短篇小说奖由尼尔·盖曼(Neil Gaiman)的《祖母绿研究》获得 2005年 找不到. 2006年 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查尔斯·威尔逊 凭借《旋转》摘得了雨果最佳长篇小说奖 最佳长中篇小说部分,康妮·威利斯的《秘密任务》摘得桂冠 老作家彼得·S·毕格尔轻轻松松地凭借着《双心》取走了雨果最佳短中篇小说奖 最佳短篇小说项目上,戴维·D·莱文以《Tk’tk’tk》一文拔得头筹
㈣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短篇小说
似乎没有,只有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短篇小说
㈤ 汪曾祺的哪部作品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大淖记事》曾获的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作品简介:
《大淖记事》是著名内作家汪曾祺的作容品。该书描写小锡匠十一子同挑夫的女儿巧云的爱情故事,挺拔厮称的十一子和心灵手巧的巧云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感情,作品同时以散文的笔调,细腻的描写了大淖的风光、世俗和人情。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沙家浜》《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其散文《端午的鸭蛋》和《胡同文化》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㈥ 从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中推荐几部你认为最好的
《春风沉醉的晚上》
老舍的《断魂枪》 好像是老舍哈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金锁记》
林海音《城南旧事》
严歌苓《白蛇》《天浴》
《海水正蓝》讲的是亲情,写的很美,可惜作者我忘了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㈦ 优秀文学作品大搜寻之短篇小说
短片小说:我觉得一一的给你列举也不是很现实的。复制一大堆还不如你回直接去找些文学网络什答么的,以前读过的像 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莫迫桑的《漂亮朋友》晕都是以前的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啦!觉得福尔摩斯的也可以读读 都蛮不错的!记得《呼啸山庄》属于长篇,也可以片段式的来读!还就是大江健三郎的一些作品也很深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挺多的,现在的文学更多是种形式的问题,基本上拿出手的都是优秀作品了。无论是娱乐还是哲思的。都能够在形式内容上做到丰富充实。科幻的 凡尔纳,武侠的金庸,言情的琼瑶,哲思的大江健三郎,米兰昆德拉,古典的《红楼梦》,……甚至来说散文,小说,诗歌,随笔,论文……也能有那么点共通共融之处。读书讲的是投入进去身临其境,走的出来反思彻悟。意蕴,多多的感受吧,
㈧ 2014年度优秀小说获得特等奖的是短篇小说《夜色》,全文如下:夜黑风高,荒郊野岭,小木屋里。此文是
夜黑风高,荒郊野岭,小木屋里。
男:“来了?”
女:“来了。”
男:“来?”
女:“来!”
男:“来了么?”
女:“还没来!”
男:“还没来?”
女:“来了!”
女:“还来不?”
男:“不来了,来不了了。”
意思比较H。
㈨ 一个文学奖的获奖短篇小说 关于时间停滞的
比封神榜还封神榜,比神仙还神仙,比李纯阳厉害多了,“吕洞宾三戏白牡丹”。这仙家吕洞宾也有花心,,所以凡人有些花也不算错。但仙家也没本事让“时间停滞”。
如果先让凡人的脑子进了水,那么让“时间停滞”就十分容易。
也许,“时间”这玩意儿不太好玩,这天下能够把“时间”说明白的还没有人’。有的倒有概念忽悠,即便爱因斯坦,霍金那些人关于时间的说头,大概也脱不了扯蛋。
也许,很多人对“时间”的理解已被引入了“爱因斯坦死胡同”。也可叫“爱因斯坦式时间迷宫”,非常好玩,非常酷,但看来似乎也并非真正撞了大运。
㈩ 宗璞的那一篇小说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三生石
《三生石》是一部描写灾难和痛苦的作品,却充满了对独立人格力量和对真挚的友谊和爱的赞叹。它在深沉而浩大的忧患背景上,写了菩提、方知、陶慧韵等几个文弱的知识分子,如何在灾难接踵而至几乎陷于绝境中,获得人生的坚信并战胜命运的挑战。他们不仅从梅、兰、竹、石等中国哲学和艺术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象征中吸取“骨”和“志”的力量,甚至从老庄和排宗哲理中寻觅解脱困厄的津渡。他们的超脱和彻悟,相信无所求也就无所失的自我超脱,这当然显示了出世和虚无。但在《三生石》特定生活境遇下,透过超脱、避世的外壳,却强烈地显示了内心的执著人生,对生命充满信念的光辉。因此,菩提和方知,在当时沙漠般的世界上,面临一个又一个的袭击,不畏惧,不哀伤,而是迎着苦难走去,在从容和缓之中,透出做岸和坚毅。这部作品惊人之处是,它创造了一种沉郁的以柔克刚的美。
人们往往会在蒙受苦难的时候,萌发起慈爱和友谊的渴念。“菩提和慧韵做邻居不久,便常暗自庆幸。在那残酷的、横卷着刀剑般的世界上,他们只要能回‘家’,就能找到一块绿洲,滋养一下她们那伤痕累累的心。”窄小的勺院内,有动人的爱和友情。陶慧韵身上表现的友爱如此博大,甚至具有殉道的色彩。她超人的痛苦,超人的忍受,以及抛舍自己的慈爱精神,都超过了她自身的负荷力。在这种沉重的超载中,作者让我们感知到人类的善良、坚忍和牺牲等的道德力量。
《三生石》写了菩提和方知在苦难中的真挚的爱情。正如方知所说,如果他把自己的秘密和亲友商量,恐怕谁也不会赞成他的选择。但他凭他那充满感情的没有患“硬化症”的心,指引他来到菩提身边。正是方知的爱使菩提这只飘荡的小船,从此依傍在三生石上,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同样,方知由于得到菩提爱情的抚慰,即使在囹圄之中,也感到与生活的联系如此亲密并坚韧。当人们处以绝境无以自授时,这种心灵的接近与沟通,便成了沉沉暗夜的一线光明。
作为探求人生并投身于创造新生活洪流的一贵,宗璞对人们之间互相接近的渴求是热切的。她追求人与人在心灵上的默契和彼此间的互助互爱。她曾在访问澳大利亚谒作家劳森墓时,有感于劳森笔下那些充满同情心的人物,发出“人世间太需要这种同情、这种热心、这种体贴了”①的喟叹!在她表现新时期生活的作品中,始终回响着呼唤友爱的声音。在《米家山水》和《全息照相》中,我们会感染到一种人与人隔膜和互不理解的怅惘。当我们的作家追索《海的女儿》那个美丽的灵魂时,她萦念于怀的也就是那种为他人而牺牲的爱的崇高。我们甚至还可以从《米家山水》母亲口中“小星星,亮晶晶”古老而纯朴的儿歌吟唱中,接受友爱精神的陶冶,从而渴望自己也能如小小的星辰那样,互不排斥,各自发出亮晶晶的光芒,点缀那迷人的夜空。
宗璞确认:人生道路多艰。人们在战胜难关的人生途中,需要别人的慰藉和温暖。这一点,她与她的前辈作家冰心有惊人的相似。这当然不是因为她们都是女性作家,恐怕还在于,她们的身世、经历,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都十分接近的缘故。在《寄小读者》中,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撤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不是悲凉,竟是淡淡的幸福,是温馨的慰藉,使人们在爱和同情鼓励下,踏过荆棘,走过这一径人生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