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谁写的
百合花抄 《百合花》 茹志鹃
作家茹志鹃于1958年3月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一位通讯员的工作和战斗生活,真实再现了我人民解放军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 1985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茹志鹃的小说集《百合花》。 茹志娟《百合花》原著
⑵ 在“文革”结束后,茹志鹃发表了哪些短篇小说
茹志鹃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有多篇短篇小说发表。《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等,被列入显示“20世纪90年代”小说最初收获的作品名单之中。
⑶ 茹志鹃的短篇作品有什么特点
茹志鹃的短篇创作十分注重构思的精巧。她往往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提炼出一两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媒介,展开对人物的心灵历程的描写。如《百合花》中的新被子,《高高的白杨树》中的白杨树,《里程》中的大石头,《如愿》中的大苹果和小绒,《戊春暖时节》中的清水虾等,既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寄托,又是作者展开描写的凭借,它们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很巧妙地把全篇各部分的内容贯串起来,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她的不少成功之作,凭借这些象征性事物,将理、事、情统一于一体,使作品充满着诗意和哲理,产生了很强的艺术魅力。
茹志鹃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她在创作上坚持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和有意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有很大的关系。她那些细腻描写劳动妇女生活命运变化和展现她们瑰丽多彩内心世界的短篇小说,是别的作家的作品无法代替的,因而给现代文学园地增添了新的色彩。
⑷ 茹志娟 《剪辑错了的故事》简介与赏析
简介:《剪辑错了的故事》作品力图从国家政策同人民利益间的冲突关系,去追究所谓国家政策执行人兼人民利益代言人老甘们在这场浩劫中所发挥的可疑作用。到了张贤亮,反思的深度则被推进至一个新的水平。
赏析: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表现出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同人民群众骨肉相连、患难与共的好干部老甘,是怎样在“大跃进”中变成不顾群众死活,“变着法儿让领导听着开心、看着高兴”的“甘书记”的,这也是一种人性的异化。
(4)茹志鹃短篇小说作品集扩展阅读
茹志鹃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
《剪辑错了的故事》写于1979 年,发表以后影响很大,并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它反映了作家茹志鹃经过十年“文革”炼狱,复出之后在艺术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微笑到沉思”,清新优美的笔调中开始出现“忧伤的恢谐和辛辣”。这篇小说在当时几乎是第一篇正面接触、重新认识文革以前的某些历史教训的问题。
⑸ 茹志鹃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茹志鹃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生于上海。1943年参加新四军。战争年间,在军队的文工团工作。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8年问世的短篇《百合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在当时受到广泛的注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短篇,收在《高高的白杨树》和《静静的产院》这两个集子中(1978年重新编选为书名《百合花》的短篇集)。
⑹ 茹志鹃的小说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
茹志鹃有关战争生活的小说,在叙述上以与现实生活不发生关联的“封闭”方式展开。她的以女性命运为题材的小说,大多表现了对妇女的社会政治动员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
⑺ 茹志鹃的著作是什么
《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
⑻ 茹志鹃在六十年代发表在儿童文学上的作品我有个弟弟
茹志鹃(1925——1998)
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茹志鹃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2月)、《草原上的小路》(《收获》1979年第3期)、《儿女情》(《上海文学》1980年1月)、《家务事》(《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一支古老的歌》(《文汇增刊》1980年第3期)等。
茹志鹃的女儿王安忆也是当代著名女作家。
⑼ 茹志鹃的小说作品《百合花》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茹志鹃的小说作品《百合花》写发生于前沿包扎所的一个插曲,一个出身农村的军队士兵,与两个女性在激烈战斗时的情感关系。表现了解放军的崇敬高品质,和人民真诚爱护解放军这一主题,突出了融洽的军民鱼水关系。
作者在这个短篇中注重构思和剪裁,将故事发展与人物刻画很好结合,首尾呼应,结构细致严密富于节奏感,通篇一气呵成。
⑽ 茹志鹃的代表作有哪些
《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剪辑错了的故事》、《如意》、《高高的白杨树》等。
1、《百合花》
《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延河》1958年第3期。
小说以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2、《静静的产院》
《静静的产院》是当代作家茹志鹃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创作于1962年。
《静静的产院》写谭婶婶思想上的满足与青年产科医生荷妹“好了还要好”的追求之间的矛盾,谭婶婶几次想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意见说出来,但话到口边,又收回去了,避免了针锋相对的冲突场面。
然后让谭婶婶自己去回忆反省,从而猛醒过来,完成思想上的自我转化过程,使人们看到,在新生活的启迪下,人们自我革命的巨大潜力。
《静静的产院》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取材以小见大,结构精致缜密,语言优美质朴。
3、《剪辑错了的故事》
《剪辑错了的故事》是茹志鹃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写的短篇小说,通过正反对比手法,把现实和历史加以对照,揭露了极“左”思潮泛滥时期造成的虚假浮夸给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4、《如意》
《如意》是茹志鹃创作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何大妈在旧社会是一个苦苦捱日的妇女,新中国的成立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里弄生产小组的新型的生产关系让她对自我的价值有了新的确认,这使她越发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的意义之于她,更多的是确认自我。但何大妈的儿子、媳妇却并不支持她的工作,这让何大妈苦恼。
她回想着自己解放前受的非人待遇,回想着解放后自己闲赋在家时内心的落寞,体味着自己自从参加工作后所感到的被别人需要的快乐,何大妈对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东西渐渐有点明白了,她便对儿子、媳妇的不理解感到格外难受,对自己工作者的身份也就更在意。
5、《高高的白杨树》
通过描述反复出现的白扬树引出了生活中感人至深的细节,显示出作者处理这些题材时信手拈来的才能,作品的构思相当精巧,但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却不如第一类作品中的来得厚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茹志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