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贾平凹的简介
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市作协名誉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等。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我不是个好儿子》、《月迹》、《落叶》入选中学教材。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贾平凹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5位,引发广泛关注。
② 贾平凹的作品有哪些
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於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专业作家。贾平凹喜吃杂粮野菜,不动膏粱腥荤。平生无什么特别嗜好,唯独喜爱每日转动笔杆子,硬使当今文坛浪飞潮涌,无日安宁始心足。国外人士均誉他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他不单只在乎自我领略,亦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
贾平凹获奖作品一览:
1978 短篇小说《满月儿》 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79 文论《满月儿之外》 《十月》首届文学奖
1980 短篇集《早晨的歌》 陕西省第一届优秀图书奖
1982 短篇小说《山镇夜店》 第一届“雨花奖”
1983 短篇小说《清官》 “南苑”佳作奖 ;散文《月迹》 《散文月刊》优秀作品奖
1984 中篇小说《腊月.正月》 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陕西省文艺“开拓奖” ; 中篇小说《商州初录》 首届钟山文学奖; 散文《流逝的岁月》 《青年一代》佳作奖; 散文《宿州故涉台龙拓树记》 《羊城晚报》1984年优秀作品奖; 散文《廷川印象》1984年《延安报》佳作奖
1985 中篇小说《鸡窝洼的人家》 西安首届“冲浪”文学奖; 中篇小说《腊月.正月》 北京市建国三十五周年文艺作品徵集评奖
1986 文论《谈观察》 1985年《文学时代》奖; 关中曲子《车闸》 1986年全国曲艺创作奖; 散文《商州又录》 《羊城晚报》1986年优秀作品奖; 中篇小说《黑氏》 1985年度“读者最喜爱的作品”
1987 中篇小说《天狗》《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 中篇小说《古堡》 1986年西安文学奖; 散文《走三边》 《散文选刊》首届优秀作品奖
1988 长篇小说《浮躁》 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西安文学奖; 散文《弈人》 广东《随笔》1987年佳作奖; 中篇小说《故里》第三届《十月》文学奖; 小说《动乱》 美国无比柏伽索斯奖;
1989 散文集《爱的踪迹》 首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散文《门》 “燕舞”散文徵文奖; 散文《人病》 《文汇报》优秀作品奖 ; 散文《我这样读体育报》 “红光杯”第三届体育文学奖
1990 小说《王满堂》 《小说月报》优秀作品奖 ;
1991 散文《佛事》 “金陵明月杯”“华人徵文”赛奖 ; 长篇小说《废都》
1992 散文《谈〈读者文摘〉》 《读者文摘》徵文奖
③ 贾平凹的生平和代表作
代表作 《废都》 《浮躁》《高老庄》《秦腔》
贾平凹 (1952~)
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于1988年以长篇小说《浮躁》获美国飞马文学奖。1997年以长篇小说《废都》获法国女评委外国文学奖。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出版小说、散文、文论集二十余本。作品曾四荣获国家级文学奖,一次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韩文版及港台版本。
贾平凹早期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后期则开始向空灵的意韵发展,并且探讨都市中人的生存状态,但以《废都》为代表的后一种创作似乎并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