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国内优秀短篇小说华威先生

国内优秀短篇小说华威先生

发布时间:2021-02-17 06:31:26

㈠ 张天翼《华威先生》的故事梗概

这篇小说写于抗抄日时期。当时前方战事紧张,而后方的华威先生,也在天天忙碌着为抗战做“贡献”──到各个组织开会、讲话,然而总是讲不了两句,就又赶到下一个会场去了。他是真的在关心抗战组织的发展吗?不,他不过是想把各个组织的权力抓到手罢了,强调“领导中心作用”的重要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㈡ 《华威先生》主要讲了什么

张天翼(1905~1985),湖南湘乡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从空虚到充实》,中篇小说内《清明时容节》,长篇小说《鬼土日记》等。

张天翼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华威先生》于1938年4月16日发表于《文艺阵地》第1卷第1期。

作品塑造了一个抗战时期国民党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揭示了当时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社会统治机构的阴暗与严重隐患,暴露了国民党官僚打着抗日的假招牌,随时破坏人民群众抗日活动的真相。

文中的华威先生是一个奔走得片刻不得安宁的“忙”人,他“不怕吃苦”、“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紧紧张张地奔走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之间和各种各样的抗日团体之间,哪怕是妇女界组织的“战时保婴会”,他都要亲自关照,他每会必到,但总是不得已要迟到早退。他不论走到哪儿,所讲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地教导老百姓服从在“一个领导中心”之下。华威先生有着对权力的狂热激情,到处钻营,无孔不入。他谦恭、空洞、滑稽、装腔作势、附庸风雅。这一形象是多少年来中国文化背景下庸俗官僚的典型。

㈢ 华威先生的内容梗概

这篇小说写于抗日时期。当时前方战事紧张,而后方的华威先生,也在天天忙碌着版为抗战做“权贡献”──到各个组织开会、讲话,然而总是讲不了两句,就又赶到下一个会场去了。他是真的在关心抗战组织的发展吗?不,他不过是想把各个组织的权力抓到手罢了,强调“领导中心作用”的重要才是他的主要目的。小说巧妙地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国民党顽固派。这部漫画小品式的中篇小说,是抗战前期著名的暴露国统区弊端的讽刺文学。华威先生这一带有某些类型化倾向的人物,因其攫取权力的狂热与无孔不入的流氓气质而具有了一定超时代的因素,因此至今有人读来仍然有所感慨。

㈣ 华威先生写作背景

颜一烟,1912年生,北京人。中国电影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
1930年至1933年先后在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北京大学等校中文系学习。1934年至1937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学习。曾任中华留日戏剧学会干事、留日左翼文化团体联合会执委等职。抗战爆发后回国,在上海救亡演剧二队任秘书、编剧等,创作了《渡黄河》等独幕剧本。1938年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五大队学习,后任抗大文工团编剧组长。1939年至1945年任狃艺术文学院艺术指导科教员,编译处翻译。1945年任东北文艺工作团编辑部长、编剧,创作了《东北人民大翻身》等多部剧作。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保江山》。
抗日战争揭开了中华民族空前雄伟悲壮的一页,它以博大的气势力和深刻的内涵,彪炳于世界民族解放斗争的史册。在这场战争中,文学和艺术忠实地履行了表现中华民族新的崛起的天职,文艺工作者们从各个角度,运用各种形式,史诗般地记录下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恢宏画卷。人们从大量的文艺作品中,不仅看到了一个民族在血泊和烈火中傲然屹立起来的英雄形象,并且从中感受历史性转折的伟大契机。 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最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在文艺家笔下展现为揭露侵略者的罪行、描写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歌颂英雄业绩、批判妥协投降等多姿多态的辉煌作品。它们有的怒斥为虎作伥的民族败类,有的在血与火的交融中化作必胜的豪雄之气,时而塑造战场上身手不凡的具体人物,时而描绘战时寻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笔触所及,无一不体现了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的民族韧性,从而使民族精神得到有力的张扬。
抗日战争不是单纯的卫国战争,也是一场民族复兴运动,抗战文艺同样肩负着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双重史命。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中不断壮大,它首先体现在民族意识获得前所有过的觉醒之中。这种觉醒过程,在文艺作品中初期表现为对侵略行为的无比仇恨,进而融入与封建和落后意识的抗争,相持阶段以后则集中在呼吁团结抗战、争取民主自由方面。这种思想意识觉醒的客观记录,真实反映了人民进步的轨迹,加深了人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坚持抗日斗争,坚持统一战线,使人民力量迅猛发展。大量作品较好地反映了这一事实,人们从中真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民抗战寄寓着民族新生的历史要求,而抗战怒潮更造成了近百年来民族积郁的总爆发。综观抗战时期的文艺作品,大多在历史命运和现实土壤的交错中诞生的。它们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精神与现实社会的有机结合,记录了历史转折关头民族的情绪与变化,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积极进取精神,勾勒出中华民族英勇迈进的时代轮廓。于是,谱写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敌历史篇章的文艺作品,获得了“信史”荣誉,成为映射抗战社会发展的镜子。
中国人民率先举起反对法西斯侵略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旗帜,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同情和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运动成为一体,同一营垒中的各个国家加强联系,互相支援。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抗战文艺在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等方面,与各反法西斯国家彼此补充、遥相呼应,成为反法西斯文艺运动的重要一翼。 沟通各国人民互相了解是文学艺术的重要使命之一。全国文协诞生之初,即发布《告世界文学家书》和《致日本被压迫作家公开信》,它在成立宣言中呼吁“全世界中国之友的文艺家给予我们更多的力量”,“为争取远东的真正和平、自由发展”,“携手共同前进”。介绍中国人民的战时生活,在抗战初期对外宣传中尤为迫切。抗战开始不久,上海就出版了第一种专门对外发行的《中国吼声》。随后,广州、武汉相继出现《新阶段》和《东方呼声》。不久,面向欧美的《远东使者》于 1938年5月在香港创刊,创刊号上《我们控诉》一文, 以大量事实痛斥日本为侵略中国所散布的谎言,被人称为“恐怖时代的文献”。全国文协曾与英国《众生》杂志成出版翻译合作协定,后又增设“国际文艺宣传委员会”,并提出与“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并重的“文章出国”口号。1940年文协香港分会出版的英文月刊《中国作家》,成为香港沦陷前西方人民了解中国战时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一些文艺工作者这时走出国门宣传抗战。武汉失守前,一些大学师生组成的“武汉合唱团”,曾前往新加坡、印度、英国、美国义演了《打回东北去》、《长城谣》、《最后胜利是我们的》等歌曲。1940年,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战时流动演剧二队、厦门儿童剧团从桂林出发到东亚、南洋一带,演出了《保卫卢沟桥》、《民族万岁》、《台儿庄之春》等剧目。1944年,抗敌演剧五队还将《国家至上》、《渡黄河》送到缅甸战场。与此同时,苏联许多杂志也发表了一批中国战时小说、戏剧,其《国际文学》1940年7月开辟了“中国抗战文学专辑”, 出版界也翻译了老舍的《被占领的城市中》、萧三的《不可征服的中国》、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张天翼的《华威先生》等。此外,丁玲的《给孩子们》、刘白羽的《满洲的俘虏》、碧野的《北方的原野》等作品,也出现在英文刊物上。这些作品在国外产生了相当影响,正如南斯拉夫《南星》月报评论所说, 它们“反映了中国的现实”,表现出“不愿意作牛马”与“争取自由的斗争”精神。

㈤ 中国著名短篇小说故事提要

中国著名短篇小说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阿Q正传/鲁迅祝福/鲁迅在酒楼上/鲁迅伤逝/鲁迅醍醐天女/许地山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微雪的早晨/郁达夫丽石的日记/庐隐断魂枪/老舍萧萧/沈从文在其香居茶馆里/沙汀山峡中/艾芜春阳/施蛰存套不住的手/赵树理华威先生/张天翼小城三月/萧红山地回忆/孙犁受戒/汪曾祺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皇帝与小姑娘/萧伯纳变色龙/契诃夫喀布尔人/泰戈尔麦琪的礼物/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精确的婚姻学/欧·亨利十字勋章/巴比塞日内瓦湖畔的插曲/茨威格阿拉比/乔伊斯判决/卡夫卡鼻子/芥川龙之介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印第安人营地/海明威小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作者+作品)
本人比较喜欢《伊豆的舞女》
所以……
伊豆的舞女: 主人公是一个二十岁的高中学生,性情孤僻。一次,在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队乡村巡迥演出的艺人,并与之结伴同行。他认识了一个十四岁左右的美貌舞女,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甚至还产生过占有她的邪念。但他不愿这种无瑕的美受到沾污和损害。一方面。他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更为少女夜晚可能受到侮辱而惴惴不安。当他在男女公共浴场看到她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肉体,欢叫着朝他迎面跑来时,从那天真无瑕的神态中,感到了无限的宽慰。舞女也对这位青年一见钟情。几天后,青年旅费耗尽,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了。临行前,来送他的舞女默默无言,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船开了,舞女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他沮丧地躺在床上,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㈥ 张天翼有哪些小说比较有名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早期成名作品有长篇小说《鬼土日记》,以革命的立场观点,用现实主 义创作方法,真实反映了社会和人生。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短篇小说《华威先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文化界爪牙丑恶的面貌,最负盛名。长篇童话《金元帝国》以儿童语言写儿童心理性格,发出人民正义呼声,揭露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罗文应的故事》荣获1953年全国儿童文学艺术评奖会一第奖,《宝葫芦的秘密》亦深为全国少年儿童的喜爱。发表各类作品370余件,其长、中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逾百篇,长篇童话4部,剧本近10个,寓言数十篇,文艺论文及杂文逾百篇,文艺论著2部。作品除有各种专集、结集本、别集本、选集本及收入丛收类的版本外,有《张天翼文集》行世。 上小学和中学期间,读了不少中外文学作品。1922年写作滑稽和侦探小说,在《礼拜六》杂志发表短篇《新诗》。1924年中学毕业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画一年。1926年进北京大学预科。翌年退学,当过家庭教师、职员和编辑等。1929年发表短篇《三天半的梦》。1931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它的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的工作,协助编辑《十字街头》等刊物。创作产量日丰,面向现实,内容充实,给文艺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这时所写短篇有《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万仞约》、《春风》、《追》等集子,他的小说以讽刺与幽默擅长。写得最多的是小市民和某些知识分子庸俗可笑的生活,以此揭示现实的虚伪与丑恶,抨击畸形社会的弊病,《包氏父子》即是他的代表作。这时期还写有长篇小说《鬼土日记》、《齿轮》、《一年》、《洋泾浜奇侠》、《在城市里》,中篇小说《清明时节》,儿童文学作品有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中篇小说《奇怪的地方》等,寓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抗日战争开始后,参加发起上海市文艺界救亡协会,任《救亡日报》编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他写的短篇集《速写三篇》,深刻地暴露了国统区抗日运动的阴暗面,引起文艺界的重视和讨论,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的《华威先生》是他讽刺小说的力作。1942年因患肺病在成都、上海、香港等地养病,辍笔多年。长篇童话《金鸭帝国》也因病未写完。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儿童文学》编委等职。他除忙于编辑刊物、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外,还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小说《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事》(1954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他们和我们》,童话《不动脑筋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剧本《蓉生在家里》、《大灰狼》等,并结集为《给孩子们》出版。作品人物刻画细腻,想象丰富,生动有趣,循循善诱,几十年来深受小读者的喜爱,为发展儿童文学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从30年代起,张天翼还发表了不少具有新颖独到见解的理论批评文章,出版有文艺论著《谈人物描写》、《文学杂评》、《张天翼文学评论集》等,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著有短篇小说《从空虚到充实》、《华威先生》、《新生》、《包氏父子》、《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追》、《春风》、《同乡们》、《速写三篇》、《畸人集》、《给孩子们》,长中篇童话《鬼土日记》、《一年》、《清明时节》、《齿轮》、《回家》,儿童文学《大林和小林》、《洋泾浜奇侠》、《秃秃大王》、《金鸭帝国》、《宝葫芦的秘密》,文艺理论《〈西游记〉札记》、《略谈〈红楼梦〉史》,文学评论集《文学杂评》,《张天翼选集》、《张天翼小说选集》、《张天翼文集》(10卷)等。儿童文学《罗应文的故事》获1954年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荣誉奖。

㈦ 能不能推荐一些好的中国讽刺类的小说

谈到古代的讽刺小说,要数《儒林外史》和“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水平比较高,另外如《聊斋志异》里部分篇章也有讽刺的内容。

谈到现代的讽刺小说,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作家——张天翼,这个人可以说是“讽刺小说圣手”,文笔极富风趣、幽默,讽刺味十足。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洋泾浜奇侠》、《鬼土日记》,中篇小说《清明时节》,短篇小说《包氏父子》、《华威先生》等,都是讽刺小说的上乘之作,被视为30年代进步文学的重要收获。

此外,现代文学作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隐隐有着对知识分子软弱矛盾性的讽刺;现代通俗文学作家老向(王向辰)的中长篇小说《庶务日记》有着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这一社会现象的讽刺;现代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也用讽刺的手法刻画了雾重庆光怪陆离的现状。

这些作品尽管现代文学史教材里没有将它们定为“讽刺小说”,但是它们笔法上的讽刺力度是被学界公认的。

至于建国初期,由于时局的影响,讽刺小说基本绝迹,也就很难谈得上好的讽刺小说了。这一情况直到“浩劫”后的新时期文学才有所改观,讽刺小说重获新生。

新时期文学里,王蒙的《说客盈门》,张辛欣的《疯狂的君子兰》,何立伟的《白色鸟》,马瑞芳的《天眼》,王小鹰的《丹青引》等都是比较有深度的讽刺小说,值得一读。

㈧ 华威先生是什么文学

1、简述:

《华威先生》是现代文学中的短篇小说作品。

2、拓展:

《华威先生》,专短篇小说,张属天翼著。1938年发表。国 民 党 官 吏 华威整天忙碌于开会、演说、吃饭,企图操纵一切群众活动。其所作所为遭到人们的鄙视和抵制,最后,他不得不为此感到害怕。作品以夸张讽刺手法,刻画了一个自命不凡、刚愎自用的国 民 党 官 僚形象。

㈨ 中国著名短篇小说·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的目录

中国著源名短篇小说
狂人日记/鲁迅
阿Q正传/鲁迅
祝福/鲁迅
在酒楼上/鲁迅
伤逝/鲁迅
醍醐天女/许地山
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
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
微雪的早晨/郁达夫
丽石的日记/庐隐
断魂枪/老舍
萧萧/沈从文
在其香居茶馆里/沙汀
山峡中/艾芜
春阳/施蛰存
套不住的手/赵树理
华威先生/张天翼
小城三月/萧红
山地回忆/孙犁
受戒/汪曾祺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皇帝与小姑娘/萧伯纳
变色龙/契诃夫
喀布尔人/泰戈尔
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
精确的婚姻学/欧·亨利
十字勋章/巴比塞
日内瓦湖畔的插曲/茨威格
阿拉比/乔伊斯
判决/卡夫卡
鼻子/芥川龙之介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
印第安人营地/海明威
小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

㈩ 华威先生 中的环境描写 和情节

《华威先生》
短篇小说《华威先生》是张天翼于抗战期间创作的一篇最杰出的讽刺小说。
张天翼是一位以讽刺著称的小说作家。他早年写过滑稽小说和侦探小说。以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生了变化,小说创作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强。1928年,张天翼小说创作进入旺盛期,至抗战前夕,他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相当多,有《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反攻》等;中篇小说有《清明时节》;长篇小说有《鬼土日记》、《一年》等。张天翼的作品大多描写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旧知识分子的虚伪。他笔下的人物,大都过着庸俗无聊的生活,有的百般钻营;有的附庸风雅;有的游手好闲;有的自甘堕落;有的则对社会深怀不满,但却不肯去追求新的生活。对这些人物,张天翼以辛辣而又诙谐的笔调毫不留情地剖露了他们的灵魂。1930年,张天翼发表了表现小市民卑琐心理的优秀短篇小说《包氏父子》。小说中的主人公老包是某公馆的仆役,他渴望儿子包国维能够读书成名,将来做大官。为此,他四处千方百计为儿子借学费。然而儿子包国维却根本无进取心,他整日跟浪荡子弟学一些浮华的时髦,多次留级仍安之若素。最后,终因打伤了人而被学校开除。小说生动地描绘出了老包望子成名、小包骄纵愚妄的心理和性格。
抗战爆发后,张天翼继续以他的作品敏锐地反映社会。这时期他创作了小说《华威先生》、《谭九先生的工作》和《新生》等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都较有影响。
张天翼一生除创作了大量小说外,还创作了不少童话。
《华威先生》以华威先生和抗日群众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为表现中心,塑造了华威先生这样一个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的形象,从而深刻揭露了民族矛盾掩盖下的阶级矛盾,揭露了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严重斗争,并满腔热情地写出了革命群众的抗日要求和力量。
华威先生是作品主人公。作为“抗日工作者的上层分子”,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不断高涨的时候,他忙着“顺应时代的潮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积极抗战的爱国者、领导者。在作品中,华威先生贯穿始终的就是“忙”。他整日坐着跑得像“闪电一样快”的黄包车,忙于出席各种会议,有时“一天要开几个有关抗战的会”。他忙于发言,忙于参加一切抗日组织。为此,他声言:“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因为“抗战工作实在太多了”,而他都必须去“领导起来才行”。但实际上,这位“抗战要人”整日蜻蜒点水式地参加每一个抗日团体的会议,发表几句千篇一律、空洞无味的指示,什么具体的抗日问题都解决不了。他整天忙的是什么呢?是到处兜售“一个领导中心”,也就是千方百计伸手攫取一切抗日团体的领导权。他每到一个会议必定反复强调:“要是上面没有一个领导中心,往往要弄得不可收拾”,事情就会变得“很危险,很危险”。他拼命揽权,就连“战时保婴会”这样绝无“危险性”的团体,他也绝不放松,甚至连最为名正言顺的“日本问题座谈会”,也要被他追问“到底是什么背景”。华威先生不但自己一点抗日实际工作都不干,还要对群众的抗日活动百般阻挠。当他发现有些抗日组织不容他插手,他非常气愤,又是打听,又是调整,并威胁说:“你能不能够对我担保你们会内没有汉奸,没有不良分子?”并大骂那些反对他控制的群众搞“秘密行动”,是成立“非法团体”的“浑蛋”。作品通过塑造华威先生这样一个打着抗日招牌却不干实事,到处镇压人民的官僚形象,有力地抨击了国民党统治者以抗战之名行反人民之实的反动本质。
这篇小说没有一般小说常有的贯穿始终的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详尽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剖析,然而作品却能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漫画式的笔法,突出了人物的特征。如作品是这样勾勒华威先生的外形的:“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茄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这段描写,可以说是粗线条漫画式的勾勒。由于作者在表现人物外形时,能紧紧抓住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典型特征加以描写,因此,使人物的本质真实、准确地凸现了出来。“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包”,这显示出了华威先生是个包不离手的忙人;他的手杖“粗”且“黑油油”的,而且“永远带着”,这又写出了人物官气十足,总爱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官老爷的样子;无名指上的戒指和拿着雪茄烟的特有姿态,又进一步将人物虚伪做作的性格特征表现了出来。
这篇作品不仅能用漫画式的笔法勾勒出人物的主要特征,而且还能通过夸张而不失真的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如作品写华威先生每会必到,而且常迟到并总是希望别人注意到他,于是,“他在门口下车的时候总是顺便把踏铃踏它一下:叮!”这一典型细节抓得很好,它准确地将华威先生那惟恐别人不知道他到场了,而且是忙得不能准时到场的特定心理,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另外,作品写华威先生常爱“掏出表来看一看”,看时“他那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了起来。眉头皱着,嘴唇使劲撮着,好像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敛到脸上似的”。这些细节也抓得很准,它将人物整日煞有介事的样子夸张地表现了出来。
利用人物举止前后矛盾、言行不一来凸现人物性格,也是作品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如作品写华威先生开会常迟到,但是步入不同的会场,他的神情却大不相同。如果是参加下级的“难民救济会”,他的态度会是“很庄严”,而且是“用种从容的步子走进去”。不仅如此,他还要在门口稍停一下,“让大家好把他看个清楚,仿佛要唤起同志们的一种信心,仿佛要给同志们一种担保什么困难的大事也都可以放下心来。他并且还点点头,他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他是在对整个集体打招呼”。如果是参加上级领导机关的“工人救亡协会指导部”的会议,他步入会场的表现则是另一番景象:“他脸上堆上笑容,并且对每一个点头。对不住得很,对不住得很,迟到了三刻钟。不仅如此,当“主席对他微笑一下”后,他会马上“笑着伸了伸舌头,好像闯了祸怕挨骂似的”。这里,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华威先生步入不同会场行为极不统一的特点显现了出来,使人物对上奴颜屈膝,对下骄横无理的本质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华威先生不仅在行为举止上有前倨后恭、自相矛盾之处,在言与行上也有极矛盾之处。如他整日叫喊自己太忙,“抗战工作实在太多了”,“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他嘴上这样说,可是行为举止呢?他在“工人救亡协会指导部”召开的会议上,与小胡子的一番对话,已经不打自招地供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原来,这位忙得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的官员,却有的是时间去赴宴会,并且喝得酩酊大醉,然后睡大觉,做美梦。这里,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让人物在对比中呈现出本质,收到了明显的讽刺效果。
这篇小说仅余字,然而作者却以高超的讽刺艺术笔墨活画出了华威先生这样一个虚伪、庸俗、浅薄、好卖弄、卑劣无耻的国民党官僚形象。

阅读全文

与国内优秀短篇小说华威先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都市小说主角睡着后可以控制老鼠 浏览:914
主角会吹箫都市小说 浏览:778
男糙女娇的小说现代 浏览:763
老当益壮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麻 浏览:134
重生含邱淑贞小说 浏览:799
妖孽神探小说阅读网 浏览:412
有没有好看的丝袜恋足长篇小说 浏览:437
小说女主角名字叫若琳 浏览:861
重生小说新闻 浏览:393
校园到社会的小说有肉bg 浏览:330
玩转男子校园小说 浏览:902
主角得到战争系统小说 浏览:790
好书推荐小说女主强大 浏览:766
策动有声小说的背景音乐 浏览:506
情色有声小说免费在线收听 浏览:12
都市玄幻穿越修真小说 浏览:913
乱插乱插乱插小说免费阅读 浏览:384
都市锋神小说 浏览:211
好看的都市yy小说主角背景强大 浏览:868
写少女时代好的小说 浏览: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