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什么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而《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沉沦》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体现了作为五四青年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深深的忧虑及以大胆暴露的方式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控诉。
可以说,在《沉沦》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沉沦精神,不只是一个个体青年的表现,而是在当时国内危机重重之下的整个民族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得出这一看法,是通过对文本中郁达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
作者本人也曾说 :我的消沉,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因此,把文中的沉沦精神看做是对当时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是有合理意义的。
(1)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扩展阅读:
对于主人公身上的沉沦精神的含义,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 :
1、从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 :《沉沦》中 20 岁上下的主人公无疑正处于人格塑定阶段, 主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书斋里度过了十几年春秋,这决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础,儒家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观念与伦理道德的约束, 使其个体意识有弱化倾向,
这使他不敢在自己爱慕的异性面前公开自己情感的社会习惯心理和采用用放情山水来回避消解性本能的传统意义上的移情模式。
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一直以来接受的,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让我们对打开国门后突如其来的变化应接不暇,我们一方面用自己几千年来的正统文化看似执着的抵挡着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诱惑,但另一方面身体及心理的本能却想去接受、去学习,这种种冲突,
在我们从近代以来对待外国来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这也是我们民族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表现的出的,曾经不断地反抗,在失败后变为了无奈的挣扎。
2、其次是在塑造主人公的过程中,郁达夫有意的要突出主人公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产生了对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沉沦》引起人们对觉醒了的自我的关注,而对其赖以存在的生命本体予以重新审视的同时,主人公在试图塑造与完善自己人格过程所深受的痛苦与悲剧性结局,也促使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在肯定与张扬自我意识的努力中产生一种巨大的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当面对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动乱时,青年知识分子一时找不到出路,看不清方向,在前进中陷入迷惘,在反抗中沦入消沉,思想上处于苦闷、感伤、忧郁、颓废之中。事实上,这是当时的社会通病,是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情绪。
这种苦闷,是一种时代的苦闷,这种颓废同时也打印着深沉的时代烙印。最后作者的对主人公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本人及主人公的双重悲哀与失望。通过对比主人公与郁达夫本人,我们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❷ 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鲁迅<狂人抄日记>
《狂人日记》是袭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❸ 1;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郁达夫在日本完成的《银
收录三篇短篇小说,即《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另有一篇“自序”。
❹ 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是《呐喊》还是《沉沦》
1、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郁达夫的《沉沦》。
2、《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另有果戈里的同名作品《狂人日记》。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悲剧作品
以“民国第一言情小说、旧中国“第一部悲剧”著称的小说《秋海棠》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言情小说的经典,该小说的故事原形是军阀时期天津著名的京剧艺人刘汉臣、高玉奎被军阀褚玉璞迫害至死的新闻事件。
4、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
5、第一部话剧剧本:胡适的《终身大事》。
6、第一无产阶级的诗歌集:郭沫若的《恢复》。
7、第一无产阶级的戏剧团体:1929年由夏衍、郑伯奇等组织的上海艺术剧社。
8、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9、最早使用意识流手法写作的短篇小说:郭沫若的《残春》。
10、最早的一个诗刊:《诗》朱自清等编。
11、最早出现的报告文学作品: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新史》。
12、最早写童话的作家:叶绍钧。
❺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是什么
第一部白话短复篇小说集:郁达制夫的《沉沦》。
1、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
2、第一部话剧剧本:胡适的《终身大事》。
3、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郁达夫的《沉沦》。
1921年10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4、第一无产阶级的诗歌集:郭沫若的《恢复》。
5、第一无产阶级的戏剧团体:1929年由夏衍、郑伯奇等组织的上海艺术剧社。
6、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7、最早使用意识流手法写作的短篇小说:郭沫若的《残春》。
8、最早的一个诗刊:《诗》朱自清等编。
9、最早出现的报告文学作品: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新史》。
10、最早写童话的作家:叶绍钧。
❻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是什么
《沉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
《沉沦》作者是郁达夫
郁达夫的原名是御文字打幅,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❼ 小说《沉沦》是谁的作品
郁达夫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年,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年,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商务
《日记九种》1927年,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年,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年,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上海春野书店;1930年,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年,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年,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年,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年,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年,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 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一1984,花城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
❽ 沉沦 是谁写的。大概内容。。。
《沉沦》
--------------------------------------------------------------------------------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浪漫抒情小说的先驱,郁达夫开创了现代白话小说的一个新的流派,受其影响的作家可以开出一份很长的名单。因此,郁达夫在“五四运动”乃至以后一个不短的时期内成为中国现代文坛的翘楚,也就毫不奇怪了。实际上他的上说确实一度与鲁迅的相颉颃。研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郁达夫的创作特别是他的小说是决不能视而不见的,他至今仍“屹然地存在”。
内容简介
从《沉沦》开始,直到《迟桂花》,郁达夫的小说经常写到女人、烟酒和眼泪,经常“幽幽的说”,风格是凄清的,愁苦的,感伤的。他以独创的“自叙传”形式表现自我,肯定自我,惊人的坦率,也惊人的真诚。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是浙江富阳人。故乡的山明水秀和家道的中落,孕育了他的多愁善感。他早年在长兄带领下东渡赴日,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系,但他后来并没有成为经济学家。郁达夫一直钟情于文学,他与世隔绝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在东京发起成立“创造社”,以与当时执中国新文学牛耳的“文学研究会”一争高下。回国以后,他创办《创造季刊》,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沉沦》,公开爱情日记《日记九种》,与鲁迅携手合作,列名“左联”发起人又被开除出“左联”,举家移居杭州,发表《毁家诗纪》自爆“家丑”,远赴新加坡主持《星洲日报》副刊笔政,在印尼忍辱负重担任日军翻译,直至最后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郁达夫在现代文坛上的几乎每一个举动,都曾引起震惊和争议。
内容节选
沉沦
他近来觉得孤冷可怜。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天气一天一天的清凉起来,他的学校开学之后,已经快半个月了。那一天正是九月的二十二日。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白,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地拂上面来。在黄苍未熟的稻田中间,在弯曲同白线似的乡间的官道上面,他一个人手里捧了一本六寸长的Wordsworth的诗集,尽在那里缓缓地独步。在这大平原内,四面并无人影;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一声两声的犬吠声……
目 录
导言
沉沦
怀乡病者
采石矶
青烟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
过去
迷羊
十三夜
东梓关
迟桂花
❾ 《沉沦》一书的作者是
郁达夫(1896.12.7~1945.9.17) 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
郁达夫是现代著名作家。精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
郁达夫简介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三岁丧父,家庭窘迫。兄弟三人,大哥干农活,二哥打工。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
1908年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
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因参与学 潮被校方开除,次年春改读蕙兰中学。
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留学。1914年7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毕业后被分发至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三部。
1916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
1917年7月毕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2]
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担任《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编辑,同年10月,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由此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 运动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