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庸的小说在文学界地位到底有多高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评价一下金庸先生的文学地位,感觉有点为难了。
对于金庸的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大家对它的这个看法可谓是褒贬不一呀,有的觉得金庸的小说俗套,故事情节太老了,很庸俗,有的人觉得金庸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高于郭沫若,余华这些人。
对于我而言,我觉得金庸的小说是其它不可比拟的。我对金庸小说有着深厚的感情,毕竟小的时候沉溺在金庸的小说里无法自拔。
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就是,金庸的小说在我心里就是文学里面的最好的!
B. 金庸小说最佳阅读顺序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内马啸西风》《鹿鼎记容》《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其中碧血剑和鸳鸯刀篇幅比较短,大多数人也没看过,比较冷门,白马啸西风、书剑恩仇录、侠客行这些都不推荐先看
最好先看《射雕英雄传》,将你带入金庸的世界,这本书较成熟,在几本有联系的书里也是最基础的一本,先看这本有利于以后阅读有关联的其他书
其次看《神雕侠侣》,这是紧接《射雕》剧情的小说,利于扩大书里的世界观
接下来是《倚天屠龙记》,别人都将射神倚作为三部曲,其实倚天屠龙记只是前面提到了神雕里的人物作为引子,关联不大,读完这本书就可以再看《天龙八部》,它是发生在射雕前的故事,在北宋,三部曲在南宋,但是先看三部曲可以把世界观培养成熟,再看《天龙八部》对里面的东西会了解得多
剩下的《鹿鼎记》和《雪山飞狐》随便挑一本吧,它们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只是雪山飞狐还有一本《飞狐外传》应该放在《雪山飞狐》后面
其他的就不用分前后了
C. 求各位!~~~~~~~~~~金庸小说的理念是什么呀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是讲:侠义
倚天屠龙记:仁义
笑傲江湖:洒脱,自由
鹿鼎记:社会的黑暗面
天龙八部:多元化,民族
雪山飞狐飞虎外传:行侠仗义,不顾一切
请问你具体的问哪一本,总体就是一个字:侠
金庸的小说侧重于一个“侠”字,所以就不得不先提及金庸笔下几个脍炙人口的主角,他们往往都是从乱世之中成就侠名的英雄,或是在列强蜂起,武林大乱,民不聊生,外患内忧不断的两宋,或是在时局跌宕,各地为王的明清之交,因而诞生了萧峰、郭靖、杨过、张无忌、袁承志、令狐冲等等历经风雨后终成伟名的侠士,所以把《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列为金庸最具盛名的代表作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几部小说中的主角已经突破了旧武侠小说中传统侠客的作用,即不仅限于行侠仗义,更是要进一步为国家与民族而出生入死,退一步为了天下苍生而奋不顾身,这也是儒教伦理所规定的侠之大者素有的风范,不知不觉中,这样具有一定限制的儒教伦理已经成为了金庸武侠小说的精神龙骨,撑起了金庸笔下庞大的武林社会和政治王朝。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一位典型的儒家大侠,他是一个有道德标准的人,所以从一开始,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已经有了最原始的标准。这样的一个侠客是值得尊敬的,但是这个人物缺乏他的个性,这就是儒教的限制所在之一,所以在“射雕三部曲”的第二部《神雕侠侣》中,金庸塑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偏激、反叛的性情中人——杨过。与传统的郭靖不同,杨过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从儒教的观念来看,杨过或许没有郭靖那么值得人们尊敬,但他也有过为了守住襄阳城而奋勇杀敌,为了不违背良心而放下血海深恨于千军万马中救出郭靖,虽然易地而处郭靖也会这样做,但郭靖这样做是因为儒教伦理的影响,是最初它的六位师父和丘处机等人帮他建立的一个世界观,而杨过却是情之所至的流露,所以最后他不是像郭靖那样一辈子守在襄阳城,而是与小龙女幽居古墓,不闻人间之事。杨过是一个典型的道家之侠,这样的侠义明显要比郭靖来得更潇洒豪放,不愧称之为“西狂”。
从《神雕侠侣》中就已经看到金庸对这种儒教伦理是拒绝的,嘲讽的,所以他的后期小说的思想已渐渐倾向于佛教,《天龙八部》于此诞生了,这是一部“以佛教的透彻智慧正面观照大千世界,以大慈悲,大法力来化解人世无穷冤孽的真正杰作”。(何平语)八部天龙,各属欲界,尽管业报不一,但终入轮回,渐然俱尽。小说中为恶之人必有为恶之因,为善之人必有为善之果,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苦恼和孽缘,然而业报不一,冤冤相报,最后在佛学的智慧海中落叶归根。小说中的主角萧峰最后却仍然没有从儒教伦理中解脱出来,然而小说结尾处他出于对“杀来杀去,不知何日方了”的恐惧,终于从儒教伦理中跨出一步为天下百姓的生命而不得已以下犯上劫持了耶律洪基,但最后他却仍退一步回到了儒教伦理并只能引箭自裁。萧峰之死,为金庸所有的侠者故事打上了句点。
D. 金庸武侠小说的价值及意义是什么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贸易金融中心,在高度繁忙的商业活动中运转着。香港的作家不能不受到商业机制的制约,这就决定了香港的文学作品带有很强的商业化特点:娱乐性较强,通俗文学盛行。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在整个香港文学中一枝独秀,有着重要的地位。
金庸是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集新派小说之大成,广泛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之精髓。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说神侠依碧鸳”等14部小说,并以《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为代表作。金庸把武侠小说从一个较低的通俗娱乐层次提高到了于娱乐中负载人生哲理、生命体验、价值信仰的较高的艺术境界,具有极深的文化内蕴。成为雅俗共赏的成人童话,被誉为“香港三大奇迹”之一。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文化内涵。
金庸是一位历史学家,其小说中始终洋溢着一种历史英雄观,即英雄上历史的创造者。金庸将历史与小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小说的方式演化历史事件与人物。作为英雄传奇小说,金庸武侠着重体现的是英雄人物对于历史的决定作用。英雄传奇首先要以情节为先,充分利用悬念起伏跌宕,用金圣叹的话来说情节往往发展到无路可走,作者再绞尽脑汁想出出人意料的办法。其次人物要扁平夸大,是超人,比平常人大一 号,但还要是“人”,是“神仙”也不行,也就是有杰出才能的“英雄”。
金庸武侠中的英雄人物上至帝王下至侠义志士、乞丐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其笔下的英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善与恶的冲突中,生与死的抉择中,价值信仰与个人私利中塑造出人物的内心高尚的品格。并且还描绘了形形色色的百态人生,有豪杰志士、跳梁小丑,有野心勃勃争霸武林,有清心寡欲、无为无求,有儿女情长、多情多义……
小说中的帝王英雄,叱咤风云,纵横驰骋,尽显风流,从而缔造巩固千里江山。以〈射雕英雄传〉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鹿鼎记〉中的康熙大帝最为典型。铁木真从势力微弱到忍辱负重统一大草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铁骑踏遍草原。作者将一个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刻画的淋漓尽致。〈鹿鼎记〉应该是以武侠的视角来写历史的一部小说最恰当不过了,整部小说贯穿了康熙大帝一生的丰功伟绩:除鳌拜、灭三藩、平定葛尔丹,俨然一个武侠式的〈康熙王朝〉,可见作者丰厚的历史功底。
侠士英雄是刻画的最精彩、动人的,容貌上犹如“白马王子”又总能力敌万夫,势不可挡,既侠骨柔情又肝胆相照,很纯情但是仅仅止于此。金庸就不能雅俗共赏了,他往其中装了很多理想性的东西,诸如儒家的大担当、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准则,从而拓展了小说的内存空间,所以才会有著名作家王蒙读《笑傲江湖》有身世之感的感动之哭,才会有人认为最有寓言品格的是《笑傲江湖》与《天龙八部》。
这些侠士英雄在金庸小说中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创造历史的英雄人物,也是作者最为青睐的一种,寄托着作者的终极理想。《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的郭靖以及《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最具代表性。《射雕英雄传》中记叙了历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战”,北宋的南大门襄阳城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命运,然而正是由于郭靖的镇守与保卫,才会被包围四年之久而没有失陷于元,延迟了北宋的灭亡时间。郭靖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到了北宋对元的反吞并战争中,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态度与一种社会责任感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家。乔峰又是另外一个最真心的英雄,具有一种大担当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身为汉人时积极阻挡辽的入侵,或许是命运的捉弄,又让他偏偏是辽人的后代,身为辽人则又竭力劝谏阻止对大宋的入侵。以一身豪迈的气度在宋辽之战中坚持着正义,最终悲壮感人的死去,留取一片丹心照耀青史。
从美学角度来看,金庸小说在广阔的历史空间中广泛地涉及动乱时代的生活领域。表现出了动乱人世的悲悯情怀,对于源远留长的东方文化给予深刻的透视与反思,建构了自己的理想模式。
金庸小说不象其他的武侠小说一样,刻意追求离奇怪异的故事情节,盲目虚构没有一点历史真实感。而是截取真实的历史背景,具有一种真实的艺术魅力。题材多取自宋元、元明之际。这一段历史时期政治局势混乱,军事势力割据,因此便于建构一种“乱世出英雄”、“乱世英雄乱世情”的审美境界。
作者并且还在历史的 长河中撷取许许多多的真实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历史的民间传说,然后再让精心虚构的英雄人物身置其中,纵横决荡,决战沙场,笑傲江湖,从而给人一种艺术真实的享受。因此读金庸的武侠总有一种读历史小说的感觉,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靖康之难、襄樊之战等事件,以及王重阳、丘处机等道家人物《;鹿鼎记》中的除鳌拜、灭三藩、平定葛尔丹、顺治出家;〈书剑恩仇录〉中有关乾隆皇帝的出身的传说。在这一点上,金庸与19世纪英国小说家斯各特十分相似。斯各特把历史看成是挂他的小说的钉子,以历史来网络他的小说,金庸也是如此。
金庸武侠小说的传统文化内涵。
金庸以通俗的武侠小说的方式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地洞察与反思,将儒、释、道三家思想方方面面地在他的小说当中渗透与解析,具有一种新的视角与方式对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反思与批判,建构树立起自己的一种价值观与理想模式,完善健全人的性格与本性,崇尚着一种豁达、明朗、有着道德准则与责任感而又不拘泥于旧的传统形式的自由。对三家思想发扬其光彩之处,丢弃其消极不足之处。
儒家学说尽管有宣扬封建正统、等级观念及纲常礼教的糟粕,但它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自有其超越时代的价值存在。儒家的“仁”确立了人的精神生活与行为实践的出发点,充满了博爱的精神。“义”确立了行为价值的最终评价标准。儒家积极入世,强调社会的担当感、责任感和道德准则。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也是这一点,成为小说中的一个亮点,绚丽多彩。《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便是儒家“仁”、“义”的化身,还有《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与《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他们都视仁义如生命,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对社会、生活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固守一个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担当重任、临危不惧、忍辱负重,诚如孟子所云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作者批判的是与之相反的价值观,如《射雕英雄传》中的杨康见利忘义,为贪图富贵而视民族气节于不顾,身为汉人却认金人为父,狡黠善变至死而不思悔改,与忠厚善良、仁义正直的郭靖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两个人的名字恰恰是“靖康耻”中的一“靖”一“康“。郭靖时时不忘的国耻又是杨康最为贪图富贵而又不顾的因而使整部小说负载了一种很深的思想内涵,而非一般武侠小说浅显意义上的恩怨仇杀,所以也就使整部小说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金庸小说以儒家的不屈、不移、不淫的浩然正气,谱写了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以民族中的精英确立和显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儒家中狭隘的爱国主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在金庸小说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其小说由一个层次的打打杀杀上升到了忠诚报国的艺术高度,由微乎其微的家仇上升至国仇。在其代表作《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持一种憨厚、朴实、忠诚的品质,永不妥协积极进取的态度,仁义至上的信条表现出对于大宋的一片赤诚忠心,从而构成了他高尚品格的三维空间,并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郭靖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感人,一切利害冲突在它的面前都显得无关紧要了,特别是与成吉思汗吞并大宋统一全国的矛盾冲突。茫茫草原上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是抚养他长大的人,情同父子。然而即便如此,郭靖在他面前明辨是非,深深执行知晓自己是汉人,应该保卫自己的国家不应屈从于蒙古人 的差遣。再次是郭靖对于传授武艺的老师哲别的民族矛盾冲突也是如此,私情与国仇泾渭分明,坚持铁的原则,不屈不挠,充分显示出 维护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因此,郭靖的爱国主义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另一代表作《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表现的则是痴忠,同样具有动人心魄的感人力量。无论师父岳不群如何误会,甚至陷害,他依旧一片忠心不改,以致于致他于死地,令狐冲仍把他当作养父对待。
金庸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而且 对于佛家也颇有研究,通过其作品便可窥豹一斑。金庸在他的小说中不但巧妙地运用佛家经典来贯穿组织故事,而且运用佛家思想来点化人生,阐明一种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解决人生中的矛盾,改善人之间的关系,劝戒众生弃恶从善,放弃抛掉种种琐碎的恩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真、善、美的传统美德,用佛家 语来说:普渡众生。以《天龙八部》、《鹿鼎记》最为典型。《天龙八部》这部书的名字本身就是佛教中的一个用语,指八位护神。其中一个主人公段誉便是作者的佛家思想的化身与代言人,他从小就违背大理段氏家族的门规弃武而学佛,痴迷于佛经典故。段誉身上体现的是佛家的文化痕迹,“善”字当头,“忍”字当先,虽做不到四大皆空但心中永有一方净土,佛祖永留心中。因为决不强求非己之物所以才能心底无私,心静如水,无欲无念立地成佛,尽管他不是佛门中人。另外小说中肖家与慕容氏家的矛盾从不可调和至妥善解决,恐怕只能借助于佛家,最终皈依佛门。《鹿鼎记》中金庸巧妙地借用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部经书《四十二章经》组织串联起整个故事,并以顺治皇帝(即行痴)来渲染佛家的影响。但金庸对佛家思想也进行了反思与批判,指出了佛家不合人性不合常理的地方。如《鹿鼎记》中顺治与康熙的相见,不过是以婉转|间接的方式轻轻地点击而已。
道家思想在金庸的小说中也是显而易见的,金庸以极高的热情及传奇的方式密切关注着道教的发展。从〈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当然这一门派或许是虚构的,名字是源于庄子的思想)到〈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教(这便是符合历史史实了,包括其中的人物王重阳、丘处机等)再至〈倚天屠龙记〉中 的武当派。用传奇色彩结合着历史史实全力描绘着道教的故事。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却以内含的方式蕴藏在小说的丝丝缕缕之中。〈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性格,洒脱、毫无拘束、狂放不 羁,正是道家顺其自然、逍遥自在、仙风道骨的形象体现与写照。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国因循几千年的正统文化的一种叛逆,更是作者极力所建构的一个理想性格。令狐冲正是这样无拘无束,所以才被正统的正道人士所不容。金庸通过打破严格的正邪界线的一种反传统的方式,建立了一个正人不正、邪人不邪的江湖新秩序,这便是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提出了质疑。在小说当中作者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显示他们的背叛传统,譬如嗜酒、不循规蹈矩、结交“奸邪”等第。《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也是最为典型的一个,好赌、贪财、好色、胆小,俨然一个反面小人的角色。然而就在他身上却寄托着作者的一种理想的美好的东西——对于正统的叛逆,对于江湖道义的看重。义字可以说是韦小宝的核心品质,也是最有密度与质量的品质。尽管在他身上还汇集着很多的缺点,但这些都不能抵消他的光彩。
《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也是一个传统的叛逆。他的口头禅就是“迂腐”,反对一切过时的不合理的东西。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被认为“邪”,所以有“东邪”之称。然而作者却不这样认为,反之对他是大加推崇,精心地将他放置在一个纯洁无任何干扰的世外桃源———桃花岛中生活。黄药师性格豪放,不为世俗所拘囿,与一个年轻他几十岁的青年称兄道弟,体现出了人类rlie 本性生命力的张扬,这就是作者寄托他的反传统的叛逆型人物身上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以一个江湖意义上的“义”字为价值取向,追求人类本身固有的一种纯真。身在江湖,“义”字当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封建性的东西,但它更多地包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成分—— 同心协力、救危扶困、上报国家、下安黎民。
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儒家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有着不容否认的历史地位;道家在塑造人的世界、人生观的文化心理结构上也广泛地被民众所认可与接受;佛家自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土,对整个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庸小说则汲取三家思想之精华,立于一个新的更高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一种新的人生哲理、价值观、世界观。譬如金庸小说中的一句名言: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无招胜有招。
金庸武侠小说的通俗文化内涵。
金庸是古典式的,金庸小说蕴涵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借题发挥由一首古诗便能演绎出一个传奇故事。整体上规模宏大,情节结构波澜起伏,气势非凡,既武侠又言情,难怪台湾作家三毛评论金庸说“只写一个‘情”字。金庸小说的灵性在于,常常以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观作为背景环境,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作为人物活动的衬托,使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一种人天合一的效果,产生动人心魄的独特艺术感受。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将中华大地的壮丽山河融入他的小说,设置了一个充裕、优美的人物活动空间,描绘名山、大川的种种风彩,讲述它们的文化与历史。作者笔下将祖国的三山、五岳、草原、海岛一一点染,在一幅流光溢彩的优美画卷中编织一个个惊心动魄又缠绵悱恻的故事。河海之大波,江湖之风云,儿女之情长相映成辉,并由此产生一种壮美。以《笑傲江湖》最为璀璨夺目。五岳雄奇的风光,恒山的悬空寺,衡山的归雁楼,嵩山的封禅台,浩荡的长江,滚滚的黄河,尽纳其中。还有《射雕英雄传》中茫茫的大草原,带给人一种厚重、深远的文化享受。并且辅以琴、棋、书、画等高雅的艺术品位精心构思出纷繁多样的传奇故事,从而使整部小说显得典雅、雍容,含有一种深厚的艺术底蕴。《天龙八部》中的枯容大师与四大恶人的棋局之赌,无亚子的真龙棋局;《笑傲江湖》中的琴棋书画“江南四友”,还有那一曲琴箫合奏的《笑傲江湖》曲。作者的精妙构思也在于此,以一支乐曲组织全篇,演绎出一段回肠荡气的江湖故事。
总之,金庸通过通俗小说洞察了整个东方几千年的文化脊髓,具有极深的文化内蕴,并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察与反思。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历史、虚幻、人生、江湖中贯通,从佛禅、老庄思想中得到解脱与升华。任自然而得旷达,由一瞬而转换为永恒。悲慨之中容有超脱,包容种种的人生态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合在开阔博大的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历史画卷之中,系于一个个爱恨悠悠的情节。金庸小说在一种阔大辽远的自然、社会的范围之内,完成了一种入世与超世、乐观与达观的深远的艺术境界。
E. 金庸小说与水浒传在一个世界观,梁山好汉的武功门派都是哪些
少林(鲁智深),武当(公孙胜),还有其他的崆峒,昆仑,华山等等,都有
F. 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有哪些错误设定
从小读金庸的武侠,一直隐隐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这些年系统学习了经济学,终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先说结论:金庸的武侠世界中,不支持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大一统的王朝,和单兵作战能力逆天的武林高手,是两个互斥的条件。
下面来解释原因:
金庸的15部小说,跨越很多个王朝,我们以其中最著名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人物为参照,以南宋的技术条件为背景,来解释“为什么根本不可能以中央集权的方式统治如此大面积的疆土”。
真实历史中的宋朝的确统治着大片疆域,而在金庸所设定的武侠世界观中则不可能,其中最核心的区别在于——武林高手的存在。
南宋的武术界,大概分为以下6个Level
L1:王重阳、黄药师等人属于这一级别;
L2:梅超风、丘处机等人属于这一级别;
L3:梁子翁、郝大通等人属于这一级别;
L4:尹志平、完颜康等人属于这一级别;
L5:郭啸天、杨铁心等人属于这一级别;
L6:力气大的普通人。
在这五个级别当中,只有L5勉强算是“正常人”,郭啸天、杨铁心两个人,硬干段天德率领的一整队官兵,惨胜。说他们是正常人,真的已经非常勉强了,要知道段天德率领的不是普通的县城捕快,而是职业军人。况且郭和杨是总理亲自下令要抓的人,所以段所率部队,有可能是宋军精锐。
L5往上的四个级别,全部超越了人类的极限,L4的完颜康,眼看就能徒手给人开颅了。
而L1的高手们,则基本可以看作“在冷兵器时代拥有热兵器的人”,黄药师是个行走的狙击步枪,杨过在百兽山庄一声大吼,漫山遍野的狮子老虎全震晕了,这是什么?声波武器AOE呀!
按照宋朝的生产力水平,一个L1的高手,至少相当于一支军队。然而L1更恐怖的地方还不在于爆表的战斗力。
一支军队的数据大致是这样的:
破坏能力100
机动能力10
生存能力2
隐蔽能力0
而一个L1大高手的数据是这样的:
破坏能力100
机动能力100
生存能力100
隐蔽能力100
我们一项一项解释
破坏能力:可能有人会怀疑高手的破坏能力怎么可能跟集团军相比,金庸又不是七龙珠。若单以“屠城效率”而论,L1的大高手肯定是不如军队,但如果是为了“摧毁战略性目标”的话(比如端掉敌军司令部,刺杀敌国首脑),一个黄药师比一个铁木真的万人骑兵团好使多了。真实的历史中,刺客是一个十分边缘的职业,那是因为在人类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行刺的成功率极低。但如果顶极刺客的作案成功率可以达到30%,则人类历史将至少有一半是由刺客书写的。
机动能力:在古代,军队的行动严重受到信息传递效率的制约,指挥主要靠鼓声和旗语。一个万人队,光是“齐步走”和“立定”两个动作,就要花很长时间,更别说复杂的作战指令。而大手高是一个人,完全不受限制。再加上轻功这个BUG级的设定,就更没得比了。L1的高手到底能跑多快,金庸没有给出详细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L1的欧阳锋和金轮法王,短时间内速度是能跟上小红马的,于是可以确定L1高手比普通骏马的速度要快很多。而且按照高手过招动不动就大战三天三夜的设定,L1们显然也具备长途奔袭的能力。
生存能力:铁蹄一响,黄金万两。军队,尤其是大规模、成建制的军团,自身生存能力是极差的,粮道是军队的生命线,而以古代的运输水平,粮道从来都是一个效率极其低下的系统。有人说游牧民族的军队不需要粮道,可以边打猎边行动,这是胡扯!一个万人队,哪有那么多大雁给你射?军队想要摆脱粮道而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沿路抢劫(是的,包括吃人)。然而抢劫终归是有极限的,饿上三天,作鸟兽散。相比之下,L1的高手在自然环境下,拥有近乎完美的生存能力,这个级别的高手,打猎或抢劫从来不是问题,最最关键的是——能耗足够低。哪怕是乔帮主,顶多也就是五个大头兵的饭量。
隐蔽能力:大规模的集团军几乎没有隐蔽能力,而L1的高手就算拿着剑也仅仅是一个体积小于2立方米的生物。结合刚才说的生存能力,L1如果有意隐藏自己,倾全国之力几乎没有可能找到他们。
我们假设L1以下的武者们,每降一级全部数据除以2,即:
L2=50
L3=25
L4=12.5
L5=6.25
这里顺便谈一个问题,L1=100,L2=50,L1和L2的差距有多大?答案是,非常非常大。如果我的速度、力量、暗器射程及精度全方位比你高一倍,需要多少个你才能干掉我?十个都不够,因为L2的各项指数,不能叠加。所以黄药师在一瞬间打了全真七子中的五子每人一个耳光,如果没有天罡北斗阵这个作弊器加持,那么几乎就是一场1V7的秒杀。如果Level相差2级或以上,那就完全是高维虐低维的儿戏了,所以终南山下,小杨过眼睁睁看着郭靖一个人挑了整个全真教(七子不在场)。
G. 找一本金庸世界观的小说
天龙八部之四号男主角、逆天狂侠传、射雕之郭靖很聪明、倚天屠龙反转记
H. 《侠客行》和金庸其它武侠作品是同一世界观吗
金庸的作品都是一个世界观,不仅是金庸,包括古龙、梁羽生和黄易(只是武侠小说方面)也是如此,就是古龙有时候自己记不清了,你会发现陆小凤里面提到楚留香,楚留香里面提到西门吹雪(温瑞安看的少不清楚)
所以《侠客行》和金庸其他武侠作品是同一个世界观
I. 阅读金庸武侠小说的几个层次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内啸西风》《鹿鼎记》容《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其中碧血剑和鸳鸯刀篇幅比较短,大多数人也没看过,比较冷门,白马啸西风、书剑恩仇录、侠客行这些都不推荐先看
最好先看《射雕英雄传》,将你带入金庸的世界,这本书较成熟,在几本有联系的书里也是最基础的一本,先看这本有利于以后阅读有关联的其他书
其次看《神雕侠侣》,这是紧接《射雕》剧情的小说,利于扩大书里的世界观
接下来是《倚天屠龙记》,别人都将射神倚作为三部曲,其实倚天屠龙记只是前面提到了神雕里的人物作为引子,关联不大,读完这本书就可以再看《天龙八部》,它是发生在射雕前的故事,在北宋,三部曲在南宋,但是先看三部曲可以把世界观培养成熟,再看《天龙八部》对里面的东西会了解得多
剩下的《鹿鼎记》和《雪山飞狐》随便挑一本吧,它们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只是雪山飞狐还有一本《飞狐外传》应该放在《雪山飞狐》后面
其他的就不用分前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