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
……是,后来还有一部小团圆。
Ⅱ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哪个国家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平安时期王朝宫廷的生活。
《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001-1008年之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
本书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
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四代天皇,历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下层者族、宫,己诗女及平民百姓。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侍女的种种或凄婉或美好的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爱情纠葛事件。从体裁看,该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韵味,加上书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90余处,及《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隐伏在迷人的故事情节之中,使该书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我国读者读来有读本国小说那种强烈的亲近感。而且该书与《红楼梦》一样,所涉人物都是皇族,虽然所展示的场景是日本的贵族阶层,但对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却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却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因此,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的著名女作家紫式部(973-1015),紫式部本姓藤原,字不详。按照日本古代妇女没有名字的惯例,紫式部只是后人给她写的作品上加题上的名字。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改称紫式部。作者生卒年月不详,普遍认为是生于978年,死于1015年。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紫式部家道中落,曾给一个官吏做过继室,丈夫去世后,依赖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后进宫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读女官,讲解白居易的诗,在宫中供职期间,紫式部写了《紫式部日记》、《紫式部集》等作品,《源氏物语》是她写给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读物(也有的说是其对其父的作品整理加工完善得到)。
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淫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挽的“言情小说”.
Ⅲ 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是( )
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是《三遂平妖传》,是明代罗贯中、冯梦龙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市井流传的话本整理编成的长篇神魔小说。
创作背景
二十回本《平妖传》的形成与宋元时代“说话”伎艺及宋元话本有着密切的联系。据南宋末罗烨编《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所列宋元话本种类与篇目,《平妖传》主要是以妖术类的话本“贝州王则”为原型,又掺杂了其他类别的话本内容。
尽管从现存的宋元话本篇目中很难确定在内容方面罗本撷取宋元话本的分量,但从《平妖传》的体制和素材来看,有很多沿袭宋代说话四家之“小说”一家的内容。
二十回本《平妖传》,是以“神魔小说”形式而撰写的。从内容上看,是吸取和继承了宋、元以来有关记述王则起义的史料、民间传说、小说故事以及见于某些笔记小说中的神异故事加以融合、整理而成的。
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增补改编又成为自明末以来通行的四十回本,成书于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
(3)她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的作者扩展阅读:
思想主题
《平妖传》虽然以描写神魔怪异为对象,但与那些专为宣扬道家的炼丹成仙和佛家的轮回报应的作品迥然不同。
作品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阐发什么教义或散布封建迷信的毒素,而是通过对那些神佛仙道的描绘,进而揭露他们的虚妄性和欺骗性,并由此把一些人物利用怪异手段的“胡作非为”同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联系起来,对他们进行辛辣的嘲讽。
小说虽视农民起义为“妖”,其深刻之点在于,揭示了“妖不自作,皆由人兴”的哲理,由于朝廷昏庸,贪官横行,才激起了王则的起义,从而肯定了人民反抗的正义性。同时,小说又强调妖法之不可恃,一旦背离“替天行道”的宗旨,蜕变为新的虐民者,就必然遭到失败的命运。
Ⅳ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谁写的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一○○一年至一○○八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日本的著名作家紫氏部的作品。
紫式部(978-1015),本姓藤原,名字不详。因其兄任式部丞,故称为藤式部;又因她所作《源氏物语》的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所传颂,又称作紫式部。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随父亲学汉诗,熟悉中国古代文献与作品,特别对白居易的诗,造诣颇深。家道中落后,嫁与地方官藤原宣孝,婚后不久即守寡后入宫当女官,给彰子皇后讲解《日本书纪》与白居易诗作。她在宫中供职期间,还写了《紫式部日记》,记叙了在宫中的见闻与感受,流露了对现实的不安忧愁与苦恼的心情及其反抗的精神。
另一种介绍:
紫式部出生年有九七八、九七○两种说法,卒年也有一○一三与一○一四的分歧。曾祖父堤中纳言兼辅,三十六歌仙之一;父亲藤原为时,名和歌诗人,历任越前、越後国守(地方官)。因为藤原为时曾做过式部丞,所以紫『式部』,後二字便是取自老爹的官名。在日本古代,女孩子大多没有正式的名字,多以父亲或是先生的官职名称呼。像是有个倒楣的女作家就只叫做『藤原孝标女』,顾名思义是藤原孝标的女儿。至於紫式部当中的『紫』,根据推测,是从《源氏物语》中出现的紫之上的名字取来的。紫式部的生母早逝,少女时期与继母度过。
九九九年(长保元年),紫式部二十七岁, 与藤原宣孝结婚。夫婿可能是再婚,除紫式部外,另有三位妻子。紫式部和孝宣之间生有一个女儿贤子,为後冷泉天皇乳母。根据後来流传下来夫妻间往来的和歌判断,两个人的感情应该是很不错,是紫式部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时刻。不过,结婚才三年,宣孝就因当时的流行疾病,一命呜呼,紫式部顿成了寡妇,这件事情带给她很大的打击。一○○五年十二月出仕中宫彰子。
工作内容可能不离为中宫整发、洗脸、和歌、音乐等赏玩对手,访客安排、接待等等,似乎相当忙碌。也曾应中宫之请讲解白乐天的《乐府》,担任类似家庭教师的工作,也因此就性质而言,属於比较个人的、私密的工作,相对地时间上比较自由。
受藤原道长、中宫彰子、道长室伦子等的特别照顾,紫式部在後宫的日子应该是很自由,受重视才对,不过,日记中却显露出厌恶感,或许是出自作家内向的个性与洞悉人性、社会阴暗的结果吧!
Ⅳ 张爱玲一共写了多少长篇小说第一部小说是什么呀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
Ⅵ 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统一的长篇小说是
其实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三国演义
Ⅶ 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统一的长篇小说
Ⅷ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什么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回作的白话长答篇小说
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作的《水浒传》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以前通行教材上说是鲁迅的《阿Q正传》
Ⅸ 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半生缘》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之著名作品,也是她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1948年发表时原名《十八春》,其后内容经过修改,重新定名为《半生缘》。该作品曾被改编成舞台剧、电影及电视剧。
Ⅹ 我国小说历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作者50岁时成书,先后用尽了吴敬梓的20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刊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映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简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