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大全 > 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手抄报

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手抄报

发布时间:2021-09-22 10:45:16

Ⅰ 鲁迅题材的手抄报

手抄报自己写,鲁迅的名言很多,至今仍不断被引用。下面列举一些: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1、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5、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8、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19、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20、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
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
来之脊梁。
2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
了才快活的。
22、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
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23、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24、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25、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
此,大抵!
26、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7、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28、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29、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0、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
里。
31、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3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33、智识太多 ,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 辣
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3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5、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
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6、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37、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38、从来如此,便对吗?
39、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40、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见泯恩仇。
41、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
类,就要令人肉麻。
42、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43、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45、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
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46、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7、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48、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49、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50、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51、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
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5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53、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54、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55、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56、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
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57、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Ⅱ 名家笔下的人物手抄报资料。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麦克白(Macbeth) 李尔王(King Lear) 哈姆雷特(Hamlet) 奥赛罗(Othello) 安特斯·安庄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 朱利阿斯·西撒(Julius Caesar) 安东尼与克利欧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 考利欧雷诺斯(Coriolanus) 脱爱勒斯与克来西达(Troilus and Cressida)满意答案热心问友2009-12-17漫谈武侠名家笔下的经典情节金庸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犹以金庸为最。在武侠世界里,金庸是一个全才,写故事天衣无缝,造人物栩栩如生,讲武功五彩缤纷,发议论高屋建瓴,举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像、天文地理,无一不包,无一不精。金庸写作中正平和、作品大气磅礴,一派大家风范,深厚的文字功底让人如沐春风。他的小说借佛家隐喻善有善报,因果相生的道理,符合我们大多人的审美观,风靡万千读者如饮醇酒心醉不已。昔日曾经拜读一位网友筋斗云写的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分析金庸作品,从儒道佛三种不同的精神文化解构《射雕》、《笑傲》、《天龙》,分析入理,有根有据,让我很是佩服。 值得注意的是,金庸小说描绘的是一个理想中的世界,现实中是不存在。他的作品展现了理想境界,他塑造道德的典范,表现人性的美德。李敖说金庸的信佛是伪善的,即对自己有利的就相信,对自己不利的则予以抛弃,这话的确有一定道理。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慨然宴请刚刚结识的小叫化黄蓉并且将价值万金的汗血宝马赠予她,却在叔父杨铁心义女穆念慈困厄之时不倾资相助反要王道长掏腰包接济,这是很不合情理的。若说郭靖仁侠胸怀怎地如此前后不一?唯有一个道理解释得通,那就是郭靖是个真正大智若愚之人。书中曾说:“那少年高谈阔论,说的都是南方的风物人情,郭靖听他谈吐隽雅,见识渊博,不禁大为倾倒。他二师父是个饱学书生,但郭靖倾力学武,只是闲时才跟朱聪学些粗浅文字,这时听来,这少年的学识似不在二师父之下,不禁暗暗称奇,心想:‘我只道他是个落魄贫儿,哪知学识竟这么高。中土人物,果然与塞外大不相同。’”郭靖既见黄蓉学识高妙自然有攀结之心,因此毫不吝惜金钱曲意奉承,而穆念慈穷困潦落,自然不值得投资。由上可见说金庸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的。 金庸大多数书中的爱情都令人羡慕不已 ,其爱情是近乎完美柏拉图似的纯精神恋爱。唯一的例外是《鹿鼎记》,韦小宝的爱情是完全物质的纯粹占有。虽然金庸小说很虚幻,但却是惟美的,惟美的爱情和惟美的江湖,连武学都艺术化,所以他仍然是武侠迷的最爱。虽然金庸小说很理想化, 但他的小说满足了我们的心理,使得我们心底的欲望在书中实现,往往我们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也会忽略过去,所以仍然觉得金庸小说是无出其右。 经典情节:杨过断肠崖弃药轻生《神雕侠侣》 杨过抢上前去拉住了她。众人围拢过来慰问。小龙女拔开瓷瓶的瓶塞,倒出半枚丹药,笑吟吟的道:“过儿,这药不假罢?”杨过漫不经意的瞧一眼,道:“不假。龙儿,你觉得怎样?为甚么脸色这样白?你运一口气试试。”小龙女淡淡一笑,她自石梁上奔回之时,已觉丹田气血逆转,烦恶欲呕,试运真气强行压住,竟然气息不调,自知受毒已深,天幸将半枚绝情丹夺来,此外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这一下变故人人都大感意料之外,一呆之下,齐声惊呼。 小龙女知他决意与自己同生共死,心中又是伤痛,又是感激,恶斗之后剧毒发作,再也支持不住,身子微微一晃,晕倒在杨过怀中 举世滔滔,试问深情之人几许?生命于人来说是至为重要,当今之世不因对方家世钱财容貌而心异已可称为深情,但如杨过般放弃生命与对方同生共死,超越生死的爱情却绝无仅有,因而实在感人肺腑。当然金庸小说中的感人情节比比皆是,如萧峰断箭自戗,程灵素舍身救胡斐等等等,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段情节,因为它体现了人对命运的抗争——虽不能同生,却可以共死。补充: 第一评:张无忌,虽然是天资“奇”高,福缘深厚,但可惜的是他一点都没有作为高手的觉悟,所有武功到他手只是糟蹋,练成就算,为了胜和生存还有女人才练功。 第二评:段誉,大理段氏世子,典型书呆子一名,虽然我对他的感情观认同,但其他却无法认同,世界全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谁的拳头硬谁是老大,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难为他身负逍遥派两大绝学和段家的六脉神剑 第三评:陈家洛,于万亭死后为了完成一个虚无飘渺的任务,恶意令到天下万民再入战乱之火,而出卖身边至爱之人。坚决BS 第五评:杨过,虽然执着报父仇,但知道郭靖黄蓉一死,宋朝即亡,宁愿自己毒发身亡也不愿报仇。深爱小龙女,孤身独过16年不见小龙女踪影,跳崖徇情。执着该执着的东西,放下该放下的事情,偑服! 第六评:令狐冲,不为世间名利所左右,笑傲人生,虽然个人感觉有点傻气,但其豪气却令我所喜。 第七评:郭靖,出身大漠草原,最终却为保大宋江山而亡于蒙古兵,执着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终其一生,杀天下该杀之人,以杀求民。当其侠之称谓 第八评:李寻欢,一个奉行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浪子探花。为了兄弟可以让出自己心爱的女人,一个对待兄弟令我佩服,对待女人令我BS的风云第一刀 暂评这么多,下次再评论过!

Ⅲ 鲁迅的作品里的经典人物(三个以上)

藤野先生:1、帮“我”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2、纠正“我”画的解剖图的错误—回—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亲切和蔼答,尊重科学
3、关心我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总评:没有狭隘民族偏见,失学严谨,正直热诚

阿q:阿Q他是一个追求「精神胜利法」的一个人,通常输家都是自己,但是他就是能够找到无限的理由来赞同自己才是赢家。他顺应时势而作出他"认为"对的事情,透过了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想法让大家觉得他是有存在的价值的,但是有时候想要表现出一个完美的自己他就必须以欺骗的方式来告诉自己自己是存在的,但是这样表现出的自己却是一个虚假的、不真实的自己。

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懒惰而又死爱面子。
点评: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Ⅳ 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有哪些

1、阿Q、

阿Q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是贫苦农民,受尽剥削压迫。他原以为革命就是造反,痛恨它,但当看到统治者在革命面前惊慌失措时,便要求参加革命,最终阿Q被杀。

2、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辛亥革命前,早寡的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连夜跑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因不惜力气得到太太欢心。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抢走与贺老六成了亲。贺老六忠厚善良,为凑钱还债累病而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祥林嫂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坎。当她在祝福晚上兴冲冲端出供品时,鲁家大加责骂并把她赶走。在一个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风雪中。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3、孔乙己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4、阿长

阿长,汉族人,186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东浦大门,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是浙江绍兴东浦大门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她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5、闰土

闰土,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现实原型章闰水。作者在文中着力塑造了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给予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闰土成为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同时,《闰土》也是青年影视演员秦一铭所创作的一首歌曲的名字。闰土有着封建的思想和较强的等级观念,对他鲁迅先生还是有同情感的,且同情大于批判。

Ⅳ 关于鲁迅的手抄报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 三味书屋
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 鲁迅
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没有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Ⅵ 鲁迅手抄报内容人题目

大标题:怀念民族魂(用潇洒的字体写"怀念",用较大、颜色较深较规范的字体写“民族魂”)

板块的小标题:民族之魂——鲁迅先生(其实就是介绍)

内容:鲁迅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再经历了诸多变故后,他最终弃医从文,志在对国民予以根本的疗救,“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能保持着强大的艺术创造力笔耕不辍。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的历史》,至1936年逝世,鲁迅先生始终都关注与思考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则不能没有鲁迅——他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小标题:直面人生、向善求真——鲁迅作品特点
内容:相对时代和民族,鲁迅都是超前的,其作品中蕴藏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他虽骨子里透有悲切与彷徨,但始终进行着绝望的反抗——对人精神创伤与病态的开掘,使鲁迅小说在卓绝的语言张力和文章结构之外更有一种内力:它显示灵魂的深。世人从作为精神界战士的鲁迅那里得到震惊和自省时,较少注意鲁迅对“至诚之声”及“温煦之声”的呼唤。鲁迅的文字能够帮助人们领会其全部作品中除国民性批判之外,更为深微的关切与关怀

Ⅶ 鲁迅的作品 主要人物(有图)

鲁迅小说

《阿Q正传》中人物是阿Q

《祝福》中人物是祥林嫂

Ⅷ 手抄报 关于鲁迅

出生日期:清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鲁迅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
父亲: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闲居在家。因肺结核而死。
母亲:鲁瑞(1858~1943)当地举人鲁希曾三女,思想颇为开通,出身于绍兴平桥村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译《希腊神话》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鲁迅[1](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现代的圣人,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Ⅸ 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形象

1、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虚构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辛亥革命前,早寡的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连夜跑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因不惜力气得到太太欢心。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抢走与贺老六成了亲。贺老六忠厚善良,为凑钱还债累病而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祥林嫂又回到鲁四老爷家。

她怕死后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当她在祝福晚上兴冲冲端出供品时,鲁家的不平待遇又给予她重创,于是从此精神萎靡,做事心不在焉,被赶出去当了乞丐。在一个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风雪中。

2、闰土

《故乡》中的闰土——为苦难的生活现实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碾碎了的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借助于三个对比,透过肖像、衣着、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里闰土的不同形象,展示了中国农民的多灾多难、凄苦悲凉的不幸厄运。

少年闰土:健康、活泼、天真、勇敢、机智、无忧无虑、聪明伶俐,且饱含着生命力。而三十年后,闰土变得呆滞、麻木、沉默、迟钝、早衰、自卑。

3、孔乙己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科举一条出路的悲惨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儒家独尊下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4、华老栓

华老栓是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他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他整天总是勤勤恳恳地劳动,即使熬了夜,也不肯休息。他爱儿子,为了给儿子看病,他省吃俭用,拿出积累下来的一包洋钱给儿子买药。而当看到滴着人血的“药”时,却又不敢去接,更体现了他的胆怯和善良及其矛盾心情。这是他性格中的主要方面。

5、夏四奶奶

夏四奶奶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江南某城镇的贫苦妇女形象。她家境贫寒,年老体衰。她深爱相依为命的儿子,因失去他而痛苦悲伤;又因儿子是旧制度的叛逆者而蒙冤受辱,但她愚昧、迷信、守旧,是一个尚未觉醒的社会最底层的妇女。

阅读全文

与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手抄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生之特工的小说 浏览:727
尝谕小说市长大人TXT 浏览:962
变身萝莉斗破同人小说 浏览:56
人到四十小说在线阅读 浏览:899
88小说都市终极神医 浏览:386
火花小说作者芦田爱菜 浏览:324
著名现代小说玄幻 浏览:771
乡村野寡全文阅读小说 浏览:291
写小说订阅很低怎么办 浏览:335
都市主角用剑小说 浏览:615
武侠小说男主各种艳遇 浏览:888
古代小说对我们的启示 浏览:986
席绢的有声小说全集 浏览:73
保镖女总裁类小说 浏览:688
起点没有的好看小说 浏览:448
穿越召唤系统主角姓秦小说排行 浏览:375
特种兵之万界武学系统小说 浏览:745
贪欢师生小说全文阅读 浏览:120
男主穿越有抑郁症写小说 浏览:713
一女两男江湖小说全文阅读 浏览: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