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 【中外名著】
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红楼梦》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红楼梦》
3、这张脸上尖尖的下巴和四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她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没有一丝血色,配上乌黑的睫毛和翘起的眼角,显得韵味十足,上面是两条墨黑的浓眉斜在那里,给她木兰花般白皙的肌肤划上十分分明的斜线,这样白皙的皮肤对南方妇女是极其珍贵的。——《乱世佳人》
4、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所造成的良性皮肤病变。褐斑从他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他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样古老——《老人与海》
5、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未语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西厢记》
『贰』 名著里描写人物外貌的精彩片段
1.《红楼梦》
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3楼说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是俄藏本所写 现存俄罗斯彼得堡东方研究所。而我和一楼所写是我们大家常看的高鹗所修改订 程乙本红楼梦 书中所著)
“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
宝钗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上半部+賛)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不施脂粉,不簪钗环。肌肤“……我们家的姑娘们不算,外还有两位姑娘,真是天下少有!……怕这气儿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
2.《西游记》
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他是遗腹子,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他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名玄奘法师,号三藏,俗姓陈。原为佛祖前的金蝉投胎。在生化寺出家。
猪八戒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
3。《水浒传》
天微星九纹龙 史 进 华州府华阴县史家村人。庄主子弟,自幼习武,身刺九条青龙,手使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因与少华山好汉来往,为华阴县捉拿,烧庄上山落草。宋江大闹西岳华山后同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头领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天孤星花和尚 鲁智深 原名鲁达,关西军汉,系渭州经略府提辖。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大商店野猪林后和杨志同上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义入伙,为山寨步军十一头领之一。
天雄星豹子头 林 冲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后因晁盖上山火并王伦。为山寨五虎将之一。
4.《三国演义》
关羽
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
刘备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叁』 名著上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出场外貌描写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宝玉出场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王熙凤出场外貌描写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林冲外貌描写
头里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扭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鲁智深外貌描写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王,真是人间岁神。
————武松外貌描写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羽外貌描写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刘备外貌描写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外貌描写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张飞外貌描写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对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齐天大圣”孙悟空外貌描写
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金盔紧系腮边带,勒甲丝绦蟒退鳞。手执钉耙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
————猪八戒外貌描写
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鬅。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环绦紧束龙头结,芒履轻缠蚕口绒。丰采异常非俗辈,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
————五庄观两小童外貌描写
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哏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要识此魔真姓氏,名扬千古唤红孩。
————红孩儿外貌描写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一无所知,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得无不应承。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来到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前来问道……。
————刘姥姥外貌描写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刘姥姥进荣国府前既激动又害怕的样子。为了平静自己的心情,她“掸了掸衣服”,并且“又教了板儿几句话”,连用两个“蹭”字把刘姥姥走路的情形勾勒得一清二楚,一系列的动作表现了刘姥姥此时紧张迟疑、小心翼翼的心理状态,塑造出一个活脱脱的未经世面的农村老太婆的形象。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____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对贾母的描写
『肆』 摘抄名著人物描写片段(300字左右)
根据巴尔扎克自己在小说末尾注明的日期,《欧叶妮·格朗台》完成于一八三三年九月。但是巴尔扎克在一八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诉苦说:他的《欧叶妮·格朗台》还差一百页没有写完。我们能否作这样的推测:九月完成的是小说的初稿,到十一月巴尔扎克还在修改或重写。巴尔扎克是惯于在印刷厂的校样上修改原稿或重写的,有时竟多达十五、六次。他把一篇作品历次修改的校样订在一起,作为厚礼送给知心朋友保存;他说:“这是我繁重劳动和忍性求精的证据。”《欧叶妮·格朗台》想必也经历了同样的周折。不过可以肯定:小说在一八三三年十二月已经改毕,因为那年圣诞节巴尔扎克应邀赴日内瓦与韩斯卡夫人一家见面,行前他曾致函韩斯基先生,问他可不可以把近作《乡村医生》和《欧叶妮·格朗台》两书的原稿呈韩斯卡夫人惠存。
一八三三年对于巴尔扎克来说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是关键的一年。在生活上,那年圣诞他与韩斯卡夫人暗中定情;在创作上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年九月,也就是《欧叶妮·格朗台》初稿完成的时候,他向妹妹自信地宣告:“我要统治欧洲文坛了,而且不会受到挫折!我只须再努力奋斗两年,就能超越一切企图束缚我的手脚、阻碍我前进的人!”①他的自信产生于他酝酿已久的一个巨大的设想:他想把已写的和将写的全部作品合成一个“整体建筑”,他称这个建筑为“我的玛德莱娜大教堂。”一八三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他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把这个设想具体化为宏伟的计划:
他的“玛德莱娜”将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风俗研究’将全面反映社会现状——社会结出的各种果。……第二部分是‘哲理研究’……解释产生这些感情与形成这种生活的原因,说明社会与人赖以存在的条件。……继因果之后还要有‘分析研究’……因为列举了“果”,分析过“因”之后,就该着手探讨原则了。……所谓原则,就是作者本人。”②正如安德烈·莫洛亚所说,巴尔扎克在一八三二年前一直分别在两个领域探索。一个领域是写哲理小说,如《驴皮记》、《路易·朗贝尔》,另一个领域是《私人生活场景》。自一八三二年起,他实现了两者的结合。斯蒂汶·茨威格认为促成这两者结合的,是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如果能从确当的视角观察当代的生活,也能写出新鲜活泼、内容丰富的作品。重要的不是题材和布局,而是内在的动力……动力不存在于文风和结构,而是存在于人物描写本身。”③换句话说,过去,在讲故事的人和思想家之间,站着一个现实生活的观察家,而现在,这个观察家能够用具体生活来装载自己的思想和讲出动人的故事。据斯蒂汶·茨威格分析,巴尔扎克在这方面的第一个成功是《夏倍上校》,第二个成功则是《欧叶妮·格朗台》。
『伍』 人物语言描写片段(小说名著中的)
在语言艺术上,《水浒传》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说话人话本的艺术传统,它的语言以北方话为基础,经过加工而成为一种成熟的书面语言。无论叙事、写人,或人物对话,寥寥几笔,就神情毕肖。语言明快、洗炼、形象,表现力极强。如武松疑心哥哥死得不明,寻何九叔说话一节:
……武松却揭起帘子,叫声:“何九叔在家么?”这何九叔却才起来,听得是武松来寻,吓得手忙脚乱,头巾也戴不迭,急急取了银子和骨殖藏在身边,便出来迎接道:“都头几时回来?”武松道:“昨日方回到这里,有句话闲说则个,请挪尊步同往。”何九叔道:“小人便去。都头且请拜茶。”武松道:“不必,免赐。”两个一同出到巷口酒店里坐下,叫量酒人打两角酒来。何九叔起身道:“小人不曾与都头接风,何故反扰?”武松道:“且坐。”何九叔心里已猜八九分,量酒人一面筛酒,武松更不开口,且只顾吃酒。何九叔见他不做声,倒捏两把汗,却把些话来撩他。武松也不开言,并不把话来提起。酒已数杯,只见武松揭起衣裳,飕地掣出把尖刀来,插在桌子上。量酒的都惊得呆了,那里肯近前。看何九叔面色青黄,不敢吐气。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我若伤了你,不是好汉!倘若有半句儿差,我这口刀立定教你身上添三四百个透明的窟窿!闲言不道,你只直说我哥哥死的尸首,是怎地模样?”武松道罢,一双手按住胳膝,两只眼睁得圆彪彪地,看着何九叔。
这里的描述就同生活本身的节奏一样,先写武松到何九叔家,如何揭帘子进去,相互寒暄;继而写二人同到酒店坐下,打酒,喝酒;再写武松掣出尖刀,向何九叔发问。人物的介绍和刻画、事件的进展过程,皆一目了然。尤其写武松把尖刀插在桌上时,何九叔“面色青黄,不敢吐气”,量酒的“惊得呆了”,武松“一双手按住胳膝,两只眼睁得圆彪彪地”,笔墨不多,却将人物的心理和神态活脱脱表现出来。《水浒传》有些地方是能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说明它的人物语言达到了极高的个性化程度。如李逵初见宋江时,第一句话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让他拜宋江时,他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赚我拜了,你却笑我!”当知道确是宋江后,他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叫铁牛欢喜!”说完扑倒身子便拜。只这数句话,就使李逵粗率而天真可爱的性格跃然于纸上,闻其声口,如见其人。
《水浒传》是在传说故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长篇小说,在成书过程中内容情节不断增饰,由简到繁,最后以众英雄纷纷走上梁山聚义、受招安、征辽、平方腊、被奸臣谋害为情节主线,结撰成书,因此,全书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独立与整体一致相结合的特点。书中人物与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各个相对独立的人物故事根据聚义这条主线连结在一起。一个人物故事,就是一个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如武松的故事、林冲的故事、宋江的故事、卢俊义的故事等都具有这个特点。《水浒传》在结构上的这种独特性,较好地表现了全书的内容与思想。
『陆』 名著人物神态描写片段
1、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2、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红楼梦》
3、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4、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 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5、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 "
6、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7、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红楼梦》
(6)名著小说的人物描写扩展阅读: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
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描写神态,还可以采用逐步深入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神态、表情的发展变化,采用这种描写方法,既要注意前后联系,又要前后有变化。
这样,文章才能前后连贯,但是这种变化, 要自然、恰当,不能使读者看了有不协调的感觉,有时要对变化的原因作必要的说明。
『柒』 文学名著中描写人物的句子
《名人传》——《贝多芬传》
他身材不高、十分强壮,具有运动员版似的强健骨骼权;一张褐色的宽脸膛,人只有在年迈的时候才会面色蜡黄,病怏怏的,尤其是冬天,他呆在家里,不去田野上时。他前额很高,且十分宽阔,浓密漆黑的头发就像从来不曾用梳子梳理过,毛发竖立,就像“美杜莎头上盘着的蛇”,眼睛里充满了一股奇异的力量,让每一个望见它的人全会感到震惊;可是许多人都看不出它细微的不同之处。因为一双眼睛从一副悲哀而豪壮的褐色面孔上射出一道无礼的光芒,人们通常都认为眸子是乌黑的,实际上并非乌黑的,而是蓝灰色的。这双不大,但凹进去的眼珠激动或愤怒的时候会忽然变大,在眼眶中转来转去,表现出它们包含着的一种奇异真理的整个思想。它们经常忧郁地望着天空。鼻头宽大短方,一张狮子脸,一张秀气的嘴,不过下唇凸出,超过上唇。牙床尖利,好像也可以咬开核桃。右下颏有个深酒窝,让面孔看起来极不协调。
『捌』 中外名著中描写人物的片段有哪些
一、肖像描写
更恰当地说,他整个人就是一幅怪相,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之间耸着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弯,不成个架势,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靠拢,从正面看去,活像两把月牙形的大镰刀,只有刀把接合在一起,宽大的脚板,巨大无比的手掌,而且这样一个畸形身躯,却有着一种难以描状的可怕体态:精力充沛,矫健敏捷,勇气非凡。
——雨果《巴黎圣母院》
[简析] 先概述卡西莫多整个人就是一幅怪相,然后按照由头部到躯干到四肢的顺序具体刻画了一个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形象。透过奇丑的外在形象,作者还洞察到难以描摹的内在气质:精力充沛,矫健敏捷,勇气非凡。
二、服饰描写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都德《最后一课》
[简析] 韩麦尔先生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是用来表示对就要失去国土的敬意。寥寥几笔,一套衣帽,彰显了人物高贵的爱国品质。
[简析] 韩麦尔先生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是用来表示对就要失去国土的敬意。寥寥几笔,一套衣帽,彰显了人物高贵的爱国品质。
三、心理和语言描写
(一)朱老忠在一边看着,他想:“不回家乡吧,死想家乡,总觉得只要回到家乡,吃糠咽菜也比流落在外乡好。可是一回到家乡呢,见到幼年时的老朋友们,过着烟心的日子,又觉得心眼里难受。”心里说:“知道是这个样子,倒不如老死在关东,眼不见为净,也就算了。”转念又想到:“在关东有在在关东的困难,天下老鸦一般黑!闯吧,出水才看两腿泥!”他觉得肩头更加沉重了,祖辈几代的新仇旧恨,压在他身上。
(二)朱老忠听到这一刻,直着眼睛愣了一刻,说:“不要着急,慢慢来吧,我就是为咱这穷哥们来的,不是的话我还不回来呢!目前他在马上,咱在马下,早晚他有下马的一天。出水才看两腿泥!”
——梁斌《红旗谱》
[简析] “出水才看两腿泥”是主要人物朱老忠的口头禅。这句口头禅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反复出现,看似不经意,其实鲜明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坚韧顽强。它是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
“为朋友两肋插刀”是朱老忠的生活信条,这里“看到幼年的朋友过着烟心的日子,心里在难受”及“我就是为咱这穷哥们来的”等都表现了人物的正直无私、慷慨仗义的精神。
“吃糠咽菜”“烟心的日子”“眼不见为净”“下马”这些涵蓄了浓厚民族风格的词语鲜明地体现了朱老忠这一人物的民族性、阶级性。
四、神态和动作描写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简析] 动词“哽”“呆”“靠”及“脸色惨白”生动传神地表达出韩麦尔先生悲愤不能自已,难以言表,从而烘托出其高尚的爱国情操。
五、侧面描写
谛听着这场有趣的谈话,列文一直在欣赏她:她的美貌、聪明、良好的教养再加上好的单纯和真挚。她一边倾听一边谈论,而始终不断想着她,她的内心生活,极力猜测她的心情。而她,以前曾经那样苟刻地批评过她,现在却以一种奇妙的推理为她辨护,替她难过,而且生怕弗龙斯基不十分了解她。
…… ……“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她和斯捷潘阿尔卡奇走到严寒的空气里的时候,她这样想。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简析] 借列文——直接观察者的眼光和感受来安娜,让安娜在读者面前呈现自己的一个侧面,不同侧面积累成一个立体的以至多角度形象。同时,这些直接观察者由主观的不同角度看到不同侧面,何者真实,何者片面,由于作者不置一词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又给这一形象蒙上一层迷雾,客观上增添了人物的可读性。
六、对比描写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城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杨振宁《邓稼先》
[简析] 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是美国的功臣,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是中国功臣,这是对比;奥本海默,锋芒毕露,邓稼先忠厚平实,这又是对比。种种对比说明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玖』 求文学名著中的人物描写较精彩的一段并赏析
子夜》
片段一:
……吴荪甫狞起眼睛看了屠维岳一会儿。屠维岳很自然很大方的站在那里,竟没有丝毫局促不安的神气。能够抵挡吴荪甫那样尖利狞视的职员,在吴荪甫真还是第一次遇到呢;他不由得暗暗诧异。他喜欢这样镇静胆大的年青人,他的脸色便放平了一些。吴荪甫略欠着身体问,一对尖利的眼光在这年青人的身上霍霍地打圈子。屠维岳鞠躬,却不说话;他毫没畏怯的态度,很坦白地也回看吴荪甫;他站在那里的姿势很大方,他挺直了胸脯;他的白净而精神饱满的脸儿上一点表情也不流露,只有他的一双眼睛却隐隐地闪着很自然而机警的光芒。……
【评析】一个镇定的走狗。说起走狗,人们往往会想起摇尾乞怜,屠维岳却是独特的“这一个”。他要用不卑不亢的态度和“斗眼”的方式来赢得吴荪甫的赏识和提拔,他的聪明就在于这种不动声色。第一次拜会主子,他要冷静揣测主人的性格,任何轻举妄动都将会毁了自己的前程。面对主子尖利的目光,他没有辩解、回避,他用大极拳似的阴柔加以回击,他不能给主干留下糊涂不中用的印象,用自然而机警的目光告诉吴荪甫,“我”是一位能干出众的“大将军”。功夫不负有心人,屠雄岳以自己镇定的态度和机警的眼神赢得了主子的“芳心”,担负了吴荪甫要做而又不能亲自去做的勾当,成为一条忠于主子的走狗。
『拾』 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描写
《水浒传》(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冲出场:
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得好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