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亨利的小说有哪些
欧·亨利是其笔名,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希望可以帮到你
2. 什么是世界公民
1、联合国颁发的一个奖项的名称为“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
2、可能是指非政府组织“世界服务权威”(World Service Authority)颁发的“世界护照”(World Passport)。
3、可能是指推动成立世界政府的人士。
4、有时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个人。
5、巴哈伊信仰所提倡的人类一体思想。
3. 国外知名短篇小说,经典的
莫泊桑《一家人》、《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戴丽叶春楼》,一八八二年有《菲菲小姐》、《一个儿子》、《修软椅的女人》、《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月光》、《遗嘱》,一八八三年有《骑马》、《在海上》、《两个朋友》、《珠宝》、《米隆老爹》、《我的叔叔于勒》、《勋章到手了》、《绳子》,一八八四年有《烧伞记》、《项链》《幸福》、《遗产》、《衣柜》
契科夫《柳树》 《代表》 《胖子和瘦子》 《渴睡》《在催眠术表演会上》 《坏孩子》 《小职员之死》《变色龙》《我的“她”》 《跳来跳去的女人》 《演说家》 《凡卡》 《外科手术》 《装在套子里的人》 《脖子上的安娜》 《乞丐》 《彩票》 《名贵的狗》 《带阁楼的房子》 《出事》 《打赌》 《在流放地》 《夜莺演唱会》 《农民》 《套中人》 《第六病室》 《醋栗》 《姚内奇》 《窝囊》 《渴睡》《草原》 《没意思的故事》《柔弱的人》《敌人》
欧亨利《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财神和爱神》 《麦琪的礼物》(也称作《贤人的礼物》) 《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包打听》 《警察与赞美诗》 《爱的牺牲》 《姑娘》《醉翁之意》 《二十年后》《小熊约翰·汤姆的返祖现象》《丛林中的孩子》《闹剧》《慈善事业数学讲座》《几位侦探》 《双料骗子》《绿色门》 《婚姻手册》《心与手》 《布莱克·比尔藏身记》 《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 《苹果之谜》 《吉米·海斯和缪里尔》 《催眠术家杰甫·彼得斯》 《最后一片叶子》《华而不实》《黄雀在后》《提线木偶》《五月是个结婚月》 《市政报告》 《没有完的故事》《比绵塔薄饼》 《公主与美洲狮》《心理分析与摩天大楼》 托尼娅的红玫瑰》 《我们选择的道路》《虎口拔牙》《刎颈之交》《两位感恩节的绅士》 《回合之间》 《汽车等待的时候》 《生活的波折》《女巫的面包》 《信童传情》 《菜单上的春天》 《迷梦》 《各取所需》 《圣罗萨里奥的两位朋友》 《钟摆》 《活期贷款》 《天窗室》 《第三样配料》 《白鸽》
4. 什么是逍遥的世界公民
微生物早在32亿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上了。只是由于它们个头小,直到19世纪中期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以后,微生物世界才向人类展示出它们迷人的无穷奥秘。
说它们个头小,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辞。它们小,小到连肉眼都看不见,因为我们肉眼只能看到1/10毫米以上的东西。而几万万个微生物堆在一起,也只有一粒小米粒那么大,可见它们体积之小了。
虽然微生物的体积是如此之小,但还是可以被测量。当然,测量的工具就不能是现在一般家庭或学生使用的普通的尺了。因为这些尺的最小单位是毫米,用毫米作为微生物的长度单位,实在是大材小用。一般来说,测量微生物,我们使用微米(0.001毫米)或者纳米(10-6毫米)。微米到底有多大呢?将1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才是1微米。再将这一丁点儿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一份,才是1纳米。
别看微生物的个头小,本领可不小。它们也有自己的飞机、轮船。空中纷飞的灰尘是它们无拘无束随风游荡的热汽球;丑陋的苍蝇是它们巨大的波音747,光一只苍蝇的脚就能运载好几万个微生物乘客呢!水面上随波逐流的土粒是它们的游艇;漂浮的树叶、小枝是它们的航空母舰。这些逍遥的家伙,寻个机会就搭乘这些飞机、轮船……到处游览世界名胜;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凯旋门、日本的富士山。哪儿没留下它们的“倩影”?
小家伙跑到医院里,看见那儿有好多好多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善良的它们献出自己的劳动产品——抗生素,医生们笑了,病人们康复了,这些逍遥的小家伙们又开始漫游了。
小家伙是个调皮的孩子,它时不时就钻入人体的肠道、血管作起恶来,让人们爱它也不是,恨它也不是;只有动用全身的免疫系统抗击它们。不要小瞧这些体积小的微生物,人“菌”之战到底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呢!有许多次,人类在它们强大的攻势面前都不得不缴械投降,或者只有借助于其他的微生物来对付。
小家伙的本事太大了,它能腐朽木材,仅在英国,每年给木材造成的损失就达三、四亿美元!而且,它还能在计算机电子回路的塑料表面繁殖,使整个系统出现故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么一点点小个头,怎么会有如此高强的本领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一是吃得多、吸收得多、转化迅速;二是长得快、繁殖快、能吃苦,不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中它都能随机应变,不仅顽强地活下去,还顽强地养儿育女……归根结底一句话:这小家伙是个“鬼精灵”,鬼就鬼在它的这个“小”字上啦!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自然界有一个普遍的规律:任何物体被分割得越小,其单位体积中物体所占有的表面积就越大。若以人体的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作为标准“1”的话,与人体等重的大肠杆菌(微生物中的一种)的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为人的30万倍!这种小体积、大面积的特点造就了世间微小的“巨人”,它使得这个“迷你”生物更容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更容易与外界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流,也就使得这个逍遥“小子”能把“秤砣虽小压千斤”这句话诠释得如此生动了。
地球上,出入国家最容易的恐怕就算微生物了,不用办护照、不用买机票,随便寻个人啊、箱子啊,随着它们搭上民航班机就走。要不,干脆腾云驾雾,随着风儿、鸟儿甚至苍蝇,想上哪儿就上哪儿,轻轻松松逛遍美国、加拿大……真是货真价实的“世界公民”!
这个“世界公民”本领可真大,上得了冰山,下得了火海,躲在酒桶里,藏在人的肚肠中,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不用说别的地方,单是看看我们的手掌,可不是危言耸听,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好多好多的微生物。就是在人的粪便中,竟然也有1/3都是微生物的菌体。一个成年人,在24小时内排出的微生物就有400万亿之多,真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要不,我们再来学学虎克先生,刮一点齿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哇,真是可怕,一点点齿垢里竟然生活着那么多的微生物,有一些像柔软的杆棒,来来往往,以君主的堂皇气派,列队而行;还有一些螺旋状的,在水里疾转,像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勇士……,正是它们中的变形链球菌在我们的牙齿中捣鬼,让我们牙疼难忍!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将零用钱和手绢混放在一起,这是非常不卫生的习惯,纸币上有很多的细菌和病菌,据测,一张半新的纸币上就沾有30万~40万个细菌呢!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水,浊浪涛涛的黄河水、长江水,阳春三月绵绵的雨丝,炎炎夏日的滂沦大雨……哪一处没有微生物的身影。
清水里,氧气充足,虽然没有什么养料,微生物却能延年益寿。
浊水里,有丰富的有机物,微生物能尽情享用,大饱口福。
连绵的细雨,澄清了天空,扫净了大地,然而,那涓涓细流汇成了江河湖海,同时也载着浩浩荡荡的微生物奔向四面八方。
粉妆玉砌的冬雪,纯洁无假,但那些将化未化的冬雪,正是微生物冬眠的地方。
甚至于我们人类离不开的饮用水中都有它们存在。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是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每升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不能超过3个。自来水公司输送到千家万户的水是经过了很多道处理工序,最后检验合格才允许输出的。但为什么有时喝了自来水会拉肚子,经检查是水质不符合标准呢?这可不能责怪自来水公司,他们是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但原因何在呢?我们知道,水是通过管道运输的,高楼层的居民还得利用水箱贮存水,在这一“送”一“贮”的过程中,所谓“二次污染”就发生了。藏在水里的、管道中的、水箱壁上的微生物会很快繁殖起来。这些令人头痛的小家伙,害得我们连澄清透明的自来水都不能喝了。
连澄清透明的水中都包含有如此多的微生物,就不用说平常看起来都脏兮兮的土壤了。土壤本是微生物的家乡,也是微生物的工厂,那里活动着的微生物,据估计,每一克重的土块竟有数亿个!即使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一克砂土中也有十多万个微生物存在,比我们的某些城市所拥有的人口还要多!
有人问,空气中有没有它们?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就可以说明:将一杯经过高温灭菌的肉汤敞口放在实验室或者家里,没过多久,通过显微镜观察肉汤汁,发现里面有很多快活的微生物,它们是从空气中飞到肉汤里安家落户的小精灵。这些微生物坐在尘埃或者液体飞沫上,凭借风力随着空气的流动就可以漫游3000公里之远,飞上20000米之高,周游列国,浪迹天涯。
什么地方没有它们呢?我们常常听说高温灭菌,沸水消毒,因为微生物怕热。一般来说,到60℃以上,微生物就渐渐没了生气,到100℃的沸点,大部分微生物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但是,这一常识最近却受到了挑战。80年代初,科学家在90℃的高温热水中找到了存活的细菌。那时,人们以为90℃可能就是生命的耐热极限。但十几年前,德国生物学家在意大利的海底火山口周围发现了生存在110℃热水中的“超级嗜热性细菌”。1990年,两名美国科学家在26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能喷射出摄氏几网络高温水的涌泉。令人惊奇的是,在如此高温高压的水样里两位科学家竟然发现了一些活的微生物——一种以前无人知晓的细菌!要知道,金属锡在232℃时就会熔化,而这种细菌在232℃居然还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看来,微生物真是耐得了高温的“英雄”!
在冰天雪地人迹罕至的南极,那些多砂砾的土壤及结冰的水域,竟然也是细菌的大本营,这些无所畏惧、无处不在的世界公民,连严寒也不害怕!
5. 欧亨利的《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结尾没懂
是嘲讽这个所谓的虚伪的世界公民,他的意思是,那个世界公民其实并不那么崇高,值得人敬仰,不过是以一堂皇的理由掩盖住其实他自己家乡太令人失望的事实罢了。
书中,社会上那些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上流人物”,“得意之徒”们的丑恶行径,被揭露的一览无遗。
通过他们的种种表现,形象逼真、不拘一格地向读者展现了“文明社会”的黑暗与滑稽本质,弱肉强食与天良丧尽的现实,并喻示在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的生存环境中,人性的异化和畸变。
(5)世界公民小说扩展阅读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为《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是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作品的选集。
欧·亨利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
他的创作紧随莫泊桑和契诃夫之后,而又独树一帜,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之誉。
6. 如何成为一个世界公民
世界公民一词有多重涵义,通常是指一个不只关心自己的社区和国家,也关心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事情。他们关注世界上不平等的情况,了解不公义和贫穷的成因,亦愿意承担责任,身体力行挑战贫穷与不公义。
世界公民一词有多重涵义,通常是指一个人不赞同源于国籍的传统地理划分。
联合国颁发的一个奖项的名称为“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
可能是指非政府组织“世界服务权威”(World Service Authority)颁发的“世界护照”(World Passport)。
可能是指推动成立世界政府的人士。
有时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个人。
巴哈伊教所提倡的人类一体思想。
指没有国籍的人。
指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世界公民奖
1、美国女影星安吉丽娜·朱丽,被授予联合国记者协会的德梅洛世界公民奖.
2、好莱坞巨星妮可·基德曼,联合国授予她世界公民奖
3、俄罗斯老兵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获得“世界公民奖”
4、美国第一位亚裔州长骆家辉,获得“世界公民奖”
5、联合国为有世界公民意识,且表现突出者颁发世界公民奖
7. 急求奥利弗·哥尔斯密Oliver Goldsmith的《世界公民》(《中国人信札》)这本书,中英文版皆可
这些书比较偏,一般是找不到的,建议还是买一本吧,有心的话,其他也不贵
http://bq.kongfz.com/detail_13140314/
8. 欧亨利都写过什么小说
主要作品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
《财神和爱神》
《麦琪的礼物》(也称作《贤人的礼物》)
《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包打听》
《警察与赞美诗》
《爱的牺牲》
《姑娘》
《醉翁之意》
《二十年后》
《小熊约翰·汤姆的返祖现象》
《丛林中的孩子》
《闹剧》
《慈善事业数学讲座》
《几位侦探》
《双料骗子》
《绿色门》
《婚姻手册》
《心与手》
《布莱克·比尔藏身记》
《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
《苹果之谜》
《吉米·海斯和缪里尔》
《催眠术家杰甫·彼得斯》
《最后一片叶子》
《华而不实》
《黄雀在后》
《提线木偶》
《五月是个结婚月》
《市政报告》
《没有完的故事》
《比绵塔薄饼》
《公主与美洲狮》
《心理分析与摩天大楼》
《托尼娅的红玫瑰》
《我们选择的道路》
《虎口拔牙》
《刎颈之交》
《两位感恩节的绅士》
《回合之间》
《汽车等待的时候》
《生活的波折》
《女巫的面包》
《信童传情》
《菜单上的春天》
《迷梦》
《各取所需》
《圣罗萨里奥的两位朋友》
《钟摆》
《活期贷款》
《天窗室》
《第三样配料》
《白鸽》
9. 什么叫世界公民
世界公民的含义:
1、联合国颁发的一个奖项的名称为“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
2、可能是指非政府组织“世界服务权威”(World Service Authority)颁发的“世界护照”(World Passport)。
3、可能是指推动成立世界政府的人士。
4、有时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个人。
5、巴哈伊信仰所提倡的人类一体思想。
具备要素:
情感与价值观
1、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价值;
2、切身处地的感受贫穷与不公义的情况;
3、反思个人对世界的关系;
4、思索个人对世界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
1、明白全球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认识全球发展与本土的关系;
3、了解贫穷与不公平的成因,并且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具备有效讨论、批判思考、欣赏差异、调解分歧及纷争,以及选取合适方案的能力;
行动
1、身体力行,为个人的行为对世界的影响负责;
2、愿意在小区以至世界层面作出行动,为建设更公平,而且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