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老大哥是指
《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老大哥有人说他所影射的是前苏联(老大哥影射斯大林的后期统治),也有人说他所影射的是法西斯。
⑵ 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的大洋国领袖老大哥是确有其人还是一个被小说中的英社党虚构出来的形象
个人理解:物质上没有老大哥这个人,但内党成员的互相斗争与牵制让每一个内党成员都是老大哥的一部分。老大哥不存在,同时又无处不在。
⑶ 小说《1984》对初中生来说,可读性怎么样
对于《1984》是久闻大名,毕竟乔治·奥威尔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以前读过他的《动物庄园》,同一类型的书,个人更喜欢《1984》,可读性更强,前者我时常缺乏读下去的兴趣,是逼迫着自己读完的。《1984》有很多中译本,在多看阅读平台上就有九种译本的电子书。之前我读过一点戴锦华译本,是盗版的,后来多看限免本书(富强 译),领取后我便转而读本书。相比于戴本中加入的《作者简介》和《<1984>与世纪记忆》等文章,我更喜欢富本的简洁,没有署名的前言,没有后记,就单纯呈现奥威尔所写的故事给我们,实际连前言都不必有。《1984》本是一本有很强的倾向性的书,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政治认识便读是最好的,不必知道作者是谁,他的思想是什么,他的作品表达了什么。当我们知道它是一本反乌托邦小说的时候,阅读时便戴上了有色眼镜。不过本书实在太有名了,在阅读前很难对它没有了解,若没有一点点了解可能也不会有兴趣读它。读本书,我们当然会联想现实,前苏联,红色高棉,如今的朝鲜。那么多曾经以社会主义命名国名的国家,最像奥威尔在《1984》中描述的场景的恐怕还是朝鲜。不过书中的内容哪里是简简单单地反对布尔什维克,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三大国中分别有不同的原则,在大洋国的哲学叫“英社原则”——即英格兰社会主义,欧亚国则称为新布尔什维主义,东亚国的是“崇死”“灭我”原则——从这一点推断,东亚国的统治国大概是日本,而非中国。或许控制人民的目的是相同的,思想内核却是不同的。通过对大洋国的结构,在奥威尔的描绘中,政党的领导人不再如皇帝那般谋求子孙世袭,而是以中心党的永世存续为奋斗目标,他们的追求就是单纯的权力,获取权力就是为了保有权力,保有权力为获取权力服务。中心党不会以“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后争取无产者的力量,因为如此不过是陷入中等人推翻上等人奴役下等人的历史循环中而已,他们想实现的是永保上等人地位,为中心党,为中心党成员,为中心党成员组成的中心党。在这样的体制中,最享受的是中心党成员,最受苦不是下层的无产者,反而是15%左右的外围党成员——他们的思想被控制着,说白了,中心党通过阻断外围党永远断绝了中等人推翻上等人的路径。无产者不必限制太多,只要他们受的教育不够,没有中等人鼓动,他们永远会满足于“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很多人读了本书还会联想自身情况,感到自己似乎存在于“1984”这个年份中。诚然,有些自由我们没有享受,我们有网络长城,在学校里有控制,在家里有限制,入得社会也是在某个组织中受到制约。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中国几乎是如今世界上国内环境最为和平稳定的国家了,没有战争,经济发展。钓鱼岛、南海等问题,政府可以选择武力,然而我们一直用的是协商谈判方式,十分克制。大洋国不同,中心党选择战争方式,与他国的战争,甚至是杜撰战争,消耗社会剩余生产品,只配发给人民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品。倒不是说只要不是奥威尔描述的方式,现实就一定不是“1984”,只是你看如今的现状,1984并没有发生,或者说早已是过去。我们都是从学生成长起来的,接受学校教育,最开始我们也崇拜党,到了大学可能觉得他一无是处,我也是这样。上一段文字是我被洗脑的证明吗,如温斯顿那般?显然不是。如今党确在通过反腐的方式加强权力控制,我们的社会也不存在“兄弟会”那样的组织。不过在互联网时代,发生的一切我们都可以看到,进步在不断发生,没有谁去阻止这样的进程发生,反而存在众多推动力量。我想我们读《1984》不是读过之后觉得社会黑暗,觉得自己正在受苦,它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反乌托邦,我们不要奢望绝对的美好快速达到,人民公社时期我们在这一点上吃过亏。我们要警惕不让“1984”写入现实,这是必须要做的,然后好好奋斗,自由平等我们已经获得,接下来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获取幸福。
⑷ 我想知道1984年及以后发生的历史事件,最好涵盖国内外,军事,国际政治,金融,,写小说急用。。
国内;
1月24日 邓小平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词
7月25日 上午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
11月1日 我国与阿联酋建交
11月20日 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
12月19日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12月31日 我国南极长城站奠基典礼举行
1984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简称中国新闻学会)成立。12月4日至6日在山东烟台召开的首次全国新闻学会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章程》,确定学会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毛12月31日 我国南极长城站奠基典礼举行
历史上第一次派出奥运代表团,参加了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
中国与英国政府达成了1997年收回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同年10月1日,举行了建国35周年国庆大阅兵!
1984年3月13日
台湾宣布实施“自由经济政策”1984年3月13日, 台湾当局“经济部”部长赵耀东日前在“立法院会”上宣布实施“局部、计划性自由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1.逐步减除限制进口的保护,开放外国人来台投资设厂;2.取消现行自制率审查办法,改以关税手段达到同样目的;3.放宽侨、外资制造业兼营出口业务的限制,对兼营出口采取选择性开放措施。 整个政策预定在5年内逐步免除退税制, 改为实行自由竞争,其总倾向是“开放市场,活跃经济”,根本意图是引进竞争,刺激内部经济,以达到产品升级换代的目的。实施这一政策,对某些“幼稚工业”仍加适当保护,并非“放任自由”,因而又称“加限制的自由经济政策。”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国际上:
1984年1月大事
1月24日 苹果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Macintosh计算机,首次采用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第一次使个人计算机具有了多媒体处理能力
1月24日 中国剧院建成
1月24日 邓小平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词
1984年2月大事
2月5日 国防部副部长粟裕逝世
2月7日 美国两名宇航员成功太空行走
2月21日 前苏联著名小说家、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逝世,享年79岁
1984年4月大事
4月2日 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行
4月6日 居民身份证制度施行
4月17日 英国女警察利比亚使馆外遭枪击
4月19日 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去世
4月28日 我军收复老山
4月30日 华罗庚被授予美国全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
1984年5月大事
5月8日 苏联宣布抵制洛杉矶奥运会
5月14日 中国女子羽毛球队首获尤伯杯
5月17日 教育家成仿吾逝世
1984年6月大事
6月2日 英·甘地总理宣布出兵旁遮普邦,对锡克教金庙及其他40多个庙宇进行围攻,占领了金庙
6月23日 在澎湖烟墩山台湾军队第一次“汉光”年度军演
6月25日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去世
1984年7月大事
7月25日 上午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
1984年9月大事
9月6日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
1984年10月大事
0月 非洲发生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和饥荒
10月15日 美籍华人作家江南遇害身亡
1984年11月大事
11月1日 我国与阿联酋建交
11月20日 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
1984年12月大事
12月3日 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惨案
12月19日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12月25日 著名的游戏公司智冠科技有限公司在台湾省高雄市成立
12月31日 我国南极长城站奠基典礼。
希望你能够用到。
⑸ 咋理解英国作家的《1984》长篇政治小说
我觉得当时的英国作家真的特别敢写,他们敢于抨击政治的缺点,敢于表现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所以我特别敬佩他。
⑹ 1984年中国屈辱的历史,不要奥运!在经济,世界上有哪些变化
1984大部分还是正面的……主要是香港回归方面的。不太好的消息就是李灯辉当选为副总统,圣卢西亚和台湾建交
⑺ 小说1984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当今社会做比较
这个的话其实可以和当今社会的社会背景人物喜欢以及现在主流的时尚之类的进行对比。
⑻ 从1984这类小说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或者应该怎么去读一些有社会背景的小说。我读书少,读这种书感觉不
读不懂或者没兴趣读就别读了。可能是你不喜欢或者现阶段的思想不适合这本书。读书应该至少是不痛苦的事。不用勉强
⑼ 如何理解英国作家的《1984》长篇政治小说
从文学角度来说,奥威尔非常完美地刻画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极权主义社会,从一个有专思想的属普通人的角度来描绘这个社会,使得“真相”显得扑朔迷离,(中间有一段讲有人在做关于打败欧亚国演讲的时候突然改变对象,大洋国变成了和东亚国打仗,这段印象颇深)读到最后也没法确定所谓的“三大国”是不是真的存在,或许一切都是“党”的谎言?
从政治角度来看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主角温斯顿影射了极权社会下一个有思想的普通人,可是思想正是党和大洋国不需要的东西,所以他软弱无力的反抗最后失败,成为了党的一部分。两分钟仇恨则影射资本主义体制下资本家利用民族仇恨转移国内矛盾;而大洋国的体制更多是影射革命胜利后先锋队的堕落腐化;有些地方还透露出作者对于集体主义的反对。有些地方其实不太经得起推敲,比如离欧洲大陆更近的不列颠岛属于大洋国而非欧亚国之类。
另:作品很优秀,但奥威尔这个人的私德真是不敢恭维。一边反对极权主义一边向英国情报机关出卖英共成员你这是闹哪样?现实中我唯唯诺诺书中我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