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大全 > 诗词名字的民国小说

诗词名字的民国小说

发布时间:2021-08-10 18:18:38

A. 有没有男主角穿越回古代用古诗成为国民老公小说

极品家丁(神书)回到明朝当王爷(同样是神书)
天宝风流(还可以)大宋之风流才子(书荒可看)新宋风流(军事描写偏多)夺明(推荐)
大唐谪仙(不错)化工大唐(书荒可看)希望采纳!《兴汉龙腾》《回到清朝当海盗》《风临异世》《新中华再起》《异界药师》 《 异界兽吼》《异界兽医》《调教初唐》《新三国翔龙风云录》《汉献帝新传》《来自东方的骑士》

B. 急!找书,介绍民国及近代名人的,如民国四大才女,海子,北岛等诗人的

《往事已成追忆·民国四大才女的风华绝代》,作品介绍了张爱玲、林徽因、陆小曼、萧红四人的人生轨迹和爱恨情仇。
介绍民国及近代名人的书:《南渡北归》、《民国风度》、《原来如此》、《不为繁华易素心》、《民国的底气》、《民国的气质》(本书讲述了晚清、民国年间七位美好、高洁的女性秋瑾、吕碧城、张幼仪、宋清如、张可、朱梅馥、张充和的传奇人生)、《文武北洋》等等。

C. 民国小说,有许多诗词歌赋,女主祝青青,男主姓方

《犹是深闺梦里人》,作者:沈鱼藻。

(2015发表于爱格。)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遇见老爷子是在去皖北乡下写生的途中。 我站在村口,听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从李白背到李商隐,也是无聊,于是坐下来开始与他拼诗。毕竟是小孩儿,倒干净了肚子里的最后一首诗,他把鼻涕往手背上一抹,恶狠狠地恐吓:“你等我去搬救兵!”

我跟着他走过一条条乡间斜巷,突然眼前柳暗花明。我看见了一泓如蓝的湖水,湖边不远处有一座泥胚小屋,小屋前到湖边的空地上种着几株杏树。正是杏花开的时节,空气里满是淡淡的芬芳。

小男孩撒腿跑向正坐在门前晒太阳的老爷子,一手指着我控诉:“爷爷,就是她!” 老爷子朝我望过来,隔着一层杏花的薄雾,这老爷子有一双不老的眼睛。

2、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我背诵的所有诗词,都和一个女人有关。” 她叫祝青青,语出《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开始老爷子不知道,他那年十三岁,读新式学堂,反叛的年龄,觉得旧中国的一切都是糟粕。

祝青青在九曲廊桥上喂鱼,一边发呆想心事,一边机械地抛洒鱼食。 他躲在岸上,拿小石子扔她的后脑勺,祝青青恼怒地回过头:“方小宝,你过来。” 他头皮一紧。他乳名叫小宝,只有奶奶这样叫。他觉得这个名字简直丢死人了,从不敢让同学们知道。

他只好慢吞吞地蹭过去,认命地帮她喂鱼,喂完鱼还要浇花、晒书……他嘴里也没闲着,刻薄道:“你名字真老土,难听死了,一股乡下丫头味。青青怎么不叫小红、秋香、翠花……”

祝青青嗤了一声,告诉他自己名字的来历,方廷玉更加鄙夷:“还是几千年前的乡下丫头。” 祝青青一巴掌轻轻拍在他的后脑勺上。

祝青青是二叔买来给奶奶的丫鬟,十五岁,她从河南来,因家长匪患猖獗连年遭灾所以向南逃难。谁知刚进安徽就被人-贩子拐带,卖到了方家。

D. 有关民国时期的诗歌散文的书籍

XX兄要我和大家一起说说民国散文,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大,简直就没办法说,但民国这么可爱,不说点啥似乎也说不过去,于是我就想说一点啥,最好是围绕散文说说。关于民国散文,在各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中,都说烂了,说透了,我也不会有新的说法在各位面前展示,我只是谈谈一些个人阅读的体会。
就说“散文”这个词语,有人说最早出现在宋代一本称作《鹤林玉露》的笔记中,现在看来,还不能算是最早,因为资料显示,晋代木华的《海赋》以及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中也有出现,显然要早一些,但不管如何,它们的意思,都不是指的文体,用“散文”这个词语表述一种文体,则是后来的事,晚到“五四”时期。这个概念一度引起相当的模糊与混乱,直至现在也似乎还存在一些较小的争论。但中国人聪明,他自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以时代为分野,把问题简单化了,关于“散文”,这样说,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这样的表述,相信能得到很多的人的认可。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英文“essay”这个单词,它是西方的一种文体,刘半农把它引入进来,现在译作“随笔”,要以上文对于“现代散文”的表述,这种文体在中国,亦应划作现代散文的序列,但它对于民国散文,对于中华散文文体的流变,却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究竟什么是“essay”,鲁迅翻译说,“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茶,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民国时期的大量的白话文字,就在“essay”的冲击和影响下,与中国文字结合,突破着中国传统散文小品的某些限制,在叙事方式和语言表达方面,西化,欧化,中国化,相互冲突,相互融和,美美与共,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随笔的新的文体。回头再看,民国时期的散文,这样一种文体,几乎成了主流。
我读民国散文,还是启蒙于中学时代,要说也仅仅是语文课本中鲁迅的几篇文章,像《为了忘却的纪念》、《记念刘和珍君》、《<呐喊>自序》等,老师要求严,曾让学生们背诵下来,我算是比较老实的学生,当时都是能背诵下来的,几十年过去,直到现在也能记着一些很是经典的句子,譬如“时间永在流逝,街市依旧太平”之类,是终生受益的。后来买过鲁迅的一些册子,在暑假里还用卡片抄写过,青灯孤影,长夜缠绵,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十分美妙的感觉。在一九九五年的时候,清明节前后,买了一册河南人民出版社印行的《鲁迅杂文全集》,像是砖头一样厚重,我一直在办公室放着,闲暇时就随手翻翻,大致已做到了通览,有些篇章,还是反复地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入味。读黄裳的文章,知道他终生受益于鲁迅的《病后杂谈》、《“题未定”草》等几篇文字,自己亦是邯郸学步一般的吟咏着,乐此不疲。前几年听说鲁迅的文章被退出中学课本了,我心里是五味杂陈的,感到人世的一些荒凉,亦体察出一些人事的愚氓,但我没有鲁迅的锋芒,宁愿做着沉默的大多数。
因为鲁迅,就关注了他周围的人。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等,甚至还有他笔下的柔石、范爱农辈。其实按照我们接受的文学史的教育,鲁郭茅巴老曹,冰心、朱自清、李健吾等等,还应该是相对熟悉的,因为他们的文章,语文课本中都有选录,书店中亦多有他们的集子,而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张爱玲等人,虽知其名,而作品,却是在所谓的改革开放之后,才是慢慢知道的,后来慢慢知道的作家,就更多了,像胡兰成、苏青、文载道、纪果庵等,一经发掘,便为关注了。
曾经看到有人整理的一份资料,自一九一八年四月《新青年》杂志开办“随感录”栏目始,按照十年一个时期,梳理出了三十年时间民国时期涌现出来的作家作品清单,让人为之震撼,作家人数在百名左右,且随便拿出一个都为赫赫有名之辈,目睹此景,不得不让人慨然长叹,这实在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天空。在那时,散文随笔的出场,大多是以文学期刊为舞台的,有人统计,五四时期的期刊杂志数量在四百种左右,有些期刊的影响力是非常广泛的,如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最初发行量在一千册,而到一九一七年发行量迅速增至一万六千册,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散文随笔的影响力亦是假借东风,直挂云帆济沧海了。在一九九八年二月,天津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民国名刊简金”丛书,凡十册,每册从一种或两种民国名刊中淘金选萃,分类编录八十篇文字左右,放在一起,蔚为大观。这十余种刊物分别是,《小说月报》、《语丝》、《现代》、《文饭小品》、《太白》、《论语》、《人间世》、《逸经》、《鲁迅风》、《杂文》、《万象》、《野草》,集中文字,思想意趣、文字风格真是斑斓多姿。舒芜在序中说,这十余种文学期刊上的散文,大致包括了新文学史上民国时期的主要散文,与作家的专集和其它选集相较,保持了一种“原生形态”。翻看着这些有如化石一般的文字,许多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又从历史的尘埃中浮现出来,还是让人感到震撼,作者阵容实在是太过于强大了。这种壮观的景致,连当时的人物方非也感慨地说:“随笔或小品文之在文坛上,先则只占一席位,到现在,却真是‘附庸蔚为大国’了。”而朱自清则说得更为华彩一些,“但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可见民国的散文,于此时是真正地成熟了,作家众多,题材广泛,体式风格各异,呈现着一派生机气象。
于是我想,民国的散文,真是阔气极了,很是想知道它是怎样化茧成蛹,蔚然成林的,就还是翻了文学史,书上自有专家学者的陈说。后来我想,首要的意义,还是那时,他们迎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时代肩挑着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思潮激荡,学理纷呈,已不顾于别人是用坚船利炮送来的,还是自己出去拿来的,总之是恢弘的气度,热情着吸收,思想上迎来了全新的自由,脱胎换骨的转换,从而具备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文学改良的理论依据,于是轻装上阵,对传统文学进行批判与重新的审视。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了好的革命的方法,如陈独秀的以欧化为是,胡适的输入学理,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主张,等等,无不显露出智慧的锋芒。次者,是文学的世界化。因为是外来的,固然是新鲜的,即使是刻板的改造与融合,亦是在所不惜。民国的散文,正如前文所述,深受着英国随笔,亦即Essay的冲击,思想上多了些幽默和雍容,写法上亦变得漂亮和缜密,但它的世界化的倾向是分明了。至于日化、俄化、欧化等等的文学上的影响,亦是不能小觑。化敌为友,因为是民族化的,因而更是世界化的了。因而周作人说,“我相信新散文的发达成功有两重的因缘,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再者,是文字上的白话化。几千年固有的古文字表述,虽亦因时衍变,格局新生,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文字表述的工具,仍然如绳子一般,牢牢地捆绑着文学的本体,而今思想自由,工具又有了革命性的改变,且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一切束缚都没有了,人人都在追求自家面目,人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千帆入海,竞自远航,于是行得疾,走得远,有了千流激湍的繁荣气象。如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所预言的那样,“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亦为历史所证实。还有就是,文学创作的事功化。民国散文作者之多,作品之丰,题材之广泛,气象之峥嵘,在文学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寻找原因,仍然不能脱离人的自身的因素。在那时,似乎在各个领域,都有一种相同的现象,就是执著,把事情作为事业干,政治家执著于权术,军事家执著于打仗,科学家执著于科研,所有领域,世界范围内,都有杰出的人物与事业出现,成就辉煌,实在是人类历史上的春天。文学创作者似乎都在倾心倾力地创作,个人创作的数量与质地都是无可挑剔的,说是体现着一种民国精神,民国风骨亦未尝不可。因为他们的执著,才让民国文学史有了出奇的风采。
这些年读民国散文,让我感到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突出的人本思想。中国传统的文学体系中,文章是经国之大业,是用来载道的,个人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是一些所谓放得开的小品文字,其中虽有小我的个性的展示,而仍然给人以遮遮掩掩的勉强姿态,总是脱不了道统的籓篱,甚至于强迫,自由亦是有限的自由,实在让人不爽。但翻翻民国散文,那真是活泛多了,个人性情自现,完全是自由的飞翔,陈独秀的激烈与畅达,鲁迅的冷峻与深邃,周作人的冲淡与平和,徐志摩的浪漫与率真,俞平伯的空灵与感伤,冰心的温柔与清丽,丰子恺的淡远与悲悯,郁达夫的坦诚与激愤,林语堂的幽默与潇洒,李广田的纯朴与清醇,梁实秋的博雅与舒徐,钱锺书的机智与尖刻,朱自清的敦厚与洗练,沈从文的质朴与认真,等等,没有不是显露自家面目的,以自由的思想,毫无顾忌地展示着自我。题材亦是多样化的,并不为任何的约束所局限,只是真实而又活泛地与生活贴近,畅快淋漓地表达着自我,文字中有着真我的存在,有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呈现,是社会的人,亦是自然的人。还能感受到真的一面。知识分子都以真诚的面目示人,至诚至真。民国虽是动荡,但人情味却并不丢失,他们在生活中相互帮衬,互相欣赏,演绎出来的故事,亦能成为人间的美谈。鲁迅与文学青年的交往,林徽因家的客厅,徐志摩的人间四月天,西南联大的防空警报,辜鸿铭的辫子与茶壶茶杯理论,等等,无不展示着人的本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意,即使暴露出人性的弱点,但仍然亦至性真诚的面目出现,实让人感喟不已。除此而外,还有就是生活的情趣。庄严肃穆如鲁迅者,亦有能够创造出生活的情趣的一面,在章衣萍家里做客,周建人对兄长说,花生米小的好吃。鲁迅看着章太太,说,小的好吃,人也一样,小的好。原来章衣萍个头低,大家都笑。一九一七年,徐悲鸿与康有为商议,拟携蒋碧薇私奔,赴日写生。康有为全力支持,私奔前夜,设宴饯行,举杯说:祝贺悲鸿与蒋小姐私奔成功!一九三〇年,傅抱石与罗时慧结婚,当日,傅抱石在大门两侧张贴对联:乾坤定矣,钟鼓乐之。至于林语堂、梁实秋辈,以及太多太多的民国人物,要说生活的情趣,自是逸话不少了。
正是这些美好的文字一直牵引着我的目光,让我一本一本地读着。有时也想,他们这些人,在那个时代,小时候都接受着传统的教育,对于中华经典的学习,是颇为用功的,甚至在私塾里,练就了童子功,在此基础上,使用着白话文这个工具,才会出现这样一种超凡的表现的力。其实说白了,还是须重视源与流的关系,使用了白话文,并不就说明文言文是一无是处的,只有在传统基础上的改造与创新,才是具有生命力的。现在的散文作家,在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明显是弱化了,现在的散文创作,亦大不如前,是不是有着这方面的因素,我想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另外,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民国时的散文作家,有很多出色的人,他们也同时是翻译家,优秀的通好几种语言,能用好几种语言说话,写文章,这在今天,是不能比的。按说学习外国语言的条件比那时宽松多了,但搞不清是什么原因,现时很多优秀的作家,即使是获得过鲁奖、茅奖的作家,能通一国或者多国语言的人,亦在极少数,亦为事实,现在的散文创作的大不如前,眼界并不开阔,是不是亦有这方面的因素,我想也应该有一个客观上的认知。学习,总还有一个取法乎上的问题,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向民国散文学习方面,是不是应该考虑,是需要探究的。
关于民国散文,个人有以上这些浅显的思考,拿出来与大家探讨。XX兄说给我十分钟发言时间,我觉得太少,恐言不尽意,后来他说那你随便,但我又觉得自己胸无点墨,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于是,就说这些,以表示对民国散文的缅怀,毕竟,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散文,与我们远去了。

E. 民国诗词有哪些

中华民国诗词精选
起义歌
孙中山
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挽刘道一‍
孙中山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咏鹰
黄兴
独立雄无敌,长空万里风。
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
一去渡沧海,高扬摩碧穹。
秋深霜气肃,木落万山空。
赠宫崎
黄兴
独立苍茫自咏诗,江湖侠气有谁知?
千金结客浑闲事,一笑相逢在此时。
浪把文章震流俗,果然意气是男儿。
关山满目斜阳暮,匹马秋风何所之。
回湘感怀
黄兴
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风歌好不如归。
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
入夜鱼龙都寂寂,故山猿鹤正依依。
苍茫独立无端感,时有清风振我衣。
太平洋舟中
黄兴
口吞三峡水,足蹈万方云。
茫茫天地阔,何处着吾身?
晚泊梁子湖
宋教仁
日落浦风急,天低野树昏。
孤舟依浅渚,秋月照征人。
家国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阑不成寐,抚剑独怆神。
出塞
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鹧鸪天
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以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胜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寄语故园
邓拓
少年投笔复从戎,不为虚名不为功。
独念万众梯航苦,欲看九州坦荡同
梦里关河闻唳鹤,兵间身世寄飘蓬。
寄语故园双老道,征蹄南北又西东。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到
人的躯体哪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登祝融峰
叶剑英
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
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七律平生感怀
朱自清
盛年今已尽蹉跎,游骑无归可奈何?
转眼行看四十至,无闻还畏后生多。
前尘项背遥难望,当世权衡苦太苛。
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磋磨。
出益州
刘伯承
微服孤行出盖州,今春病起强登楼。
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
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
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
秋怀
孙诒
秋怀淡宕与云俱,庭院新飞一叶梧。
闭户聊将书遣日,无田且免吏催租。
贫犹作达耽诗句,壮不求官畏世途。
饭水饭蔬吾亦足,儒生活计本区区。
题自绘高岗兰
李木庵
侧身千仞岗头高,天边迎风振怒涛。
寄语世人休畏险,脚跟立定谁能挠。
满江红
李叔同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鼹鼠胆,寸心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
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赠语心楼主人
李叔同
天末斜阳淡不红,蛤蟆陵下几秋风。
将军已死圆圆老,都在书生倦眼中。
乙卯除夕
李烈钧
忘年忘节几春秋,棘天棘地任我游。
民困敢辞驰骤苦,病多犹报武汤忧。
重来昆海寻知己,直捣幽燕杀国仇。
画里河山固无恙,甲兵洗尽是高修。
过金陵舟中晚眺
李烈钧
日落星稀夜尚明,轻风淡荡送行旌。
归舟欲破江心月,宿鸟惊闻弦外音。
叹息故园多鹤唳,懒从沧海看龙争。
阋墙毕竟缘何事,孰挽银河洗甲兵?
减字木兰花
吴昌硕
为燕京大学学生抗日会至长城前线各口劳军,归途作此
文章误我,赤手书生无一可。我负文章,只向高城赋国殇。
江山如画,到处雄关堪驻马。水剩山残,任是英雄泪不干。
出师诗
吴佩孚
男儿立志护中央,哪怕逆军百万狂。
元首余威加域内,偏师直捣过衡阳。
志存宋室岳忠武,心羡汉朝张子房。
寄语南征诸将士,此行关系国存亡。
自述
吴佩孚
心恨东夷肆而封,书生投笔便从戎。
廿年历尽风涛险,百战愧无国际功。
割地输银错已大,请缨系阙胆应雄。
何时了却出山愿,归到蓬莱得务农。
切莫
吴佩孚
人生切莫逞英雄,万事元知一理通。
虎豹还须防獬豸,蛟龙最怕遭蜈蚣。
小人行险终得险,君子固穷未必穷。
百尺楼船沉海底,只因使尽一帆风。
诗一首
何叔衡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题画梅花
何香凝
先开早具冲天志,后放犹存傲雪心。
独向天涯寻画本,不知人世几升沉。
狱中杂感
汪精卫
煤山云树总凄然,荆棘铜驼几变迁。
行去已无干净土,忧来徒唤奈何天。
瞻乌不尽林宗恨,赋鹏知伤贾傅年。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
太平洋听瀑布
汪精卫
一片沦漪不可收,和烟和雨总无愁。
何当化作岩中石,一任清泉自在流。
纸鸢
张大千
看尔乘云上,风狂未息机。
忽然惊断线,飘落欲何依。
登华山有感
张学良
偶来此地竟忘归,风景依稀梦欲飞。
回首故乡心已碎,山河无恙主人非。
由北平到南京有感
张恨水
不必功名等白头,早将心迹托浮鸥。
国如用我何妨死,事总因人大可羞。
腹俭已遭家室累,卖文还作稻粱谋。
凭栏无限忧时泪,如此湖山号莫愁。
述怀
张恨水
不是嗟来四十年,戴将白眼看青天。
解嘲本属寻常事,莫把文章事乞怜。
蜉蝣
陆荣廷
衣食无亏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
石崇未享千年富,韩信攻城十面谋。
花满三春莺带恨,菊开九月雁函愁。
山林幽静多清乐,不愿荣封万户侯。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陈毅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梅岭三章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赠同志
陈毅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柚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誓与子同仇。
自誓诗
杨虎城
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
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赠鲁迅
郁达夫
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群氓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
星洲旅次有梦而作
郁达夫
钱塘江上听鸣榔,夜梦依稀返故乡。
醒后忽忘身是客,蛮歌似苦断人肠。
无题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壁破,难酬蹈海亦英雄。
春日偶成(其一)
周恩来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周恩来
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论。
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遗诗
赵一曼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感事
柳亚子
龙虎风云大地秋,酸儒自判此生休。
功名自昔羞屠狗,人物于今笑沐猴。
痛笑贾生愁赋鵩,飘零王粲漫依刘。
不如归去分湖好,烟水能容一钓舟。

F.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唐代有诗,宋代有词,元代有曲,明清有小说,请问民国后都有什么

经过新文化运动民国时期主要是使用白话文,不再用文言文。

G. 有一首诗歌叫做《问》,民国时期的,作者好像姓萧

你说的应该就是下面这首,是歌词才会在音乐书上啊,可能错错错是你没记清吧。。。想想咯

【曲】萧友梅
【词】易韦斋
你知道你是谁?
你知道华年如水?
你知道秋声添得几分憔悴?
垂!垂!垂!垂 !
你知道今日的江山,
有多少凄惶的泪?
你想想呵:
对、对、对。
你知道你是谁?
你知道人生如蕊?
你知道秋花开得为何沉醉?
吹!吹!吹!吹!
你知道尘世的波澜,
有几种温良的类?
你讲讲呵:
脆、脆、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必修)
。。。http://ke..com/view/157553.htm#sub5096448
望采纳!

H. 民国爱情小说名字出自诗经(大气点)

《云胡不喜》

I.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那么民国和中国呢

虞巫祝夏九州商青铜周礼乐,春秋百家战国霸策秦韬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民国歌剧今影视

阅读全文

与诗词名字的民国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说人物名字姓乔的男生 浏览:639
有部古代小说男主叫东方朔 浏览:764
禁伦小说排行榜 浏览:16
完结小说过度沉溺在线阅读 浏览:234
仙君重生都市纨绔的小说 浏览:547
现代小说和古代小说哪个好写 浏览:922
玄幻校园魔法小说完结小说 浏览:987
武松与藩金莲小说作者孤独书童 浏览:16
大叔个个不好惹小说全文阅读 浏览:479
手机写小说阅读器 浏览:444
主角叫风忍的小说 浏览:891
雪狼小说马兰花TxT 浏览:936
离婚男主是甜宠小说排行榜 浏览:711
薄荷小说网 浏览:907
重生到开心鬼世界的小说 浏览:829
玄幻小说的校服 浏览:222
求经典重生小说完本小说 浏览:801
写历史武侠小说 浏览:929
天工天工TXT小说下载 浏览:918
单纯女主综漫小说 浏览: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