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聊斋志异--王成 译文
王成,平原故家子,【平原,县名,清代隶属德州,即今山东省平原县。】性最懒。生涯日落,惟剩破屋数间,与妻卧牛衣中,【牛衣:一种用草、麻编织的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汉书·王章传》:
“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交谪不堪。【交谪不堪:妻子责怨,难以度日。谪,责备、埋怨。交谪,习指妻子对丈夫絮烦的埋怨、责数,语出《诗·邶风·北门》:“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
王成,原是平原县一个旧官僚家的子弟。他生性懒惰,生活越来越没着落。后来只剩下几间破屋,与妻子睡在破草席上,经常互相怨骂,难以度日。
时盛夏燠热,【燠(yù郁)热,炎热,酷热。燠,暖,热。】村外故有周氏园,墙宇尽倾,惟存一亭;村人多寄宿其中,王亦在焉。
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村子外边原来有个周家的花园,已经墙倒屋塌,只剩下一个亭子。村里有许多人来这里住宿乘凉,王成也在其中。
既晓,睡者尽去;红日三竿,王始起,逡巡欲归。
有一天,天亮后,睡在这里的人都走了。太阳升起三杆高了,王成才起来,摇摇晃晃地想要回家。
见草际金钗一股,拾视之,镌有细字云:“仪宾府造。【仪宾:明代亲王或郡王之婿称仪宾,取《周易·观卦》王弼注“明习国仪,利用宾于王”之义。见《明史·职宫志五》。】”
忽然看见草丛中有一股金钗,他拾起来一看,上面刻着“仪宾府造”一行小字。
王祖为衡府仪宾,【衡府:指青州衡王府。明宪宗第七子朱,成化二十三年封衡王,孝宗弘治十二年之藩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县),下传四代,明亡。见《明史·宪宗诸子列传》。】家中故物,多此款式,因把钗踌躇。【踌蹰:同“踌躇”,此从铸雪斋抄本,原作“筹蹰”。】
王成的祖父原来是衡恭王府的仪宾,家里的旧物,很多都是这种款式,因此王成拿着金钗踌躇了半天。
一妪来寻钗。王虽故贫,然性介,【介:耿直。】遽出授之。
这时有个老婆婆来寻金钗,王成虽然很穷,但秉性耿直,急忙拿出来交给了她。
妪喜,极赞盛德,曰:“钗值几何,先夫之遗泽也。【先夫之遗泽:已故夫君的遗物。遗泽,对于去世的尊长遗物的敬称,意思是遗物上还保留着他们接触留下的体泽(汗渍、口津之类)。《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手泽是其一例。】”
老婆婆很高兴,极力称赞王成的品德,说:“金钗不值几个钱,可这是已故夫君的遗物。”
问:“夫君伊谁?”答云:“故仪宾王柬之也。”王惊曰:“吾祖也。何以相遇?”
王成问:“您夫君是谁呀?”老婆婆回答说:“是已故仪宾王柬之。”王成吃惊地说:“那是我祖父!你们怎么认识的?”
妪亦惊日:“汝即王柬之之孙耶?我乃狐仙。百年前,与君祖缱绻。【缱绻(qiǎn quǎn),缠绵纠结;形容男女间情意深厚,恩爱难舍难分。】君祖殁,老身遂隐。
老婆婆也惊讶地说:“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吗?我是狐仙。一百年前,我同你祖父相好。你祖父死后,我就隐居起来了。
过此遗钗,适入子手,非天数耶!”王亦曾闻祖有狐妻,信其言,便邀临顾。
今天经过这里时遗失了金钗,恰好被你拾到,这不是上天的安排吗!”王成也曾听说过祖父有个狐妻,便相信了老婆婆的话,邀请她到家中坐。
妪从之。王呼妻出见,负败絮,【负败絮:穿着破棉袄。】菜色黯焉。【菜色黯焉,容光暗淡,面有饥色。菜色,贫穷缺粮,长期以菜类充饥,营养不良的面色。】妪叹曰:
老婆婆跟他去了。王成叫妻子出来相见,只见她穿着破烂衣服,面黄肌瘦。老婆婆叹息说:
“嘻!王柬之孙子,乃一贫至此哉!”又顾败灶无烟,曰:“家计若此,何以聊生?【何以聊生,依靠什么维持生计?聊,依赖。】”
“咳!王柬之的孙子,竟然穷到这种地步!”又见破锅旧灶没有一丝烟火,老婆婆说:“家境如此,你们靠什么生活呢?”
妻因细述贫状,呜咽饮泣。妪以钗授妇,使姑质钱市米,三日外请复相见。
王妻就把贫苦的状况细细地述说给老婆婆听,忍不住呜呜咽咽哭泣起来。老婆婆把金钗交给王妻,让她到市上当了钱买些米来暂且度日,三天以后再来相见。
王挽留之。妪曰:“汝一妻不能自存活;我在,仰屋而居,【仰屋而居;指困居家中,愁闷无计。仰屋,抬头望着屋顶,愁苦无计的样子。】复何裨益?”
王成挽留她,老婆婆说:“一个妻子你还养活不了,我在这里,你只能仰望屋顶,无可奈何,有什么用呢?”
遂径去。王为妻言其故,妻大怖。王诵其义,使姑事之,【使姑事之,让妻子象对待婆母那样侍奉狐妪。】妻诺。
说完径自去了。王成对妻子讲了老婆婆的来历,妻子很害怕。王成称颂她的仁义,让妻子像待婆母那样侍奉她,妻子答应了。
逾三日,果至。出数金,籴粟麦各石。夜与妇共短榻。妇初惧之;然察其意殊拳拳,【拳拳,同“惓惓”。恳挚。】遂不之疑。
三天后,老婆婆果然来了。拿出一些银子,让王成买米、面各一石。夜里她就同王成的妻子一块睡在短床上。妻子开始很害怕,但后来看到她心意诚恳,就不再疑心了。
翌日,谓王曰:“孙勿惰,宜操小生业,坐食乌可长也!”
第二天,老婆婆对王成说:“孙子不要再懒惰了,应该做点小买卖。坐吃山空怎么能长久呢?”
王告以无资。曰:“汝祖在时,金帛凭所取;我以世外人,无需是物,故未尝多取。
王成告诉她没有本钱。老婆婆说:“你祖父在时,金银绸缎任凭我取。我因自己是世外之人,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没有多拿过。
积花粉之金四十两,【花粉之金:旧时妇女以购置化妆品为名积蓄的零用钱。即私房钱或体已钱。】至今犹存。久贮亦无所用,可将去悉以市葛,刻日赴都,【刻日,限定日期。】可得微息。”
只积攒下买脂粉的四十两银子,至今还存着。长久放在我那儿也没用处,你可以拿去全买成葛布,立即赶到京城卖掉,可赚点利钱。”
王从之,购五十余端以归。【端,量词,旧时以布帛长两丈(或云一丈八尺、六丈等)为一端。一端,犹言一匹。】妪命趣装,计六七日可达燕都。【燕(yān焉)都:北京。北京地区为周时燕国地,故名。】
王成听从了她的话,买了五十多匹葛布回来。老婆婆让他马上收拾行装,估计六七天就可以到京城。
嘱曰:“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王敬诺,囊货就路。
并嘱咐王成,“要勤不要懒;要快不能慢。如果晚到一天,后悔就晚了。”王成恭敬地答应了,带着货物上了路。
中途遇雨,衣履浸濡。王生平未历风霜,委顿不堪,因暂休旅舍。
王成中途遇雨,衣服鞋子全湿透了。他平生从未经历过风霜之苦,疲倦不堪,就决定暂时在旅店歇息。
不意淙淙彻暮,檐雨如绳。过宿,泞益甚。见往来行人,践淖没胫,【淖(nào闹):泥沼;指泥泞积水的道路。】心畏苦之。待至停午,【停午:亦作“亭午”,正午。】始渐燥,
不想大雨下了一整夜,房檐雨流如绳。过了一夜,道路更加泥泞难走。王成见来往的行人,积水没过脚脖,心中怕苦。等到中午,雨才不下了。
而阴云复合,雨又大作。信宿乃行。
但一会儿,阴云密布,又下起大雨,王成只好又住了一宿才走。
将近京,传闻葛价翔贵,【翔贵:腾贵,指价格飞涨。】心窃喜。
快到京城时,听说葛布价格飞涨,王成心中暗暗高兴。
入都,解装客店,主人深惜其晚,先是,南道初通,葛至绝少。
进京后,来到客店解下行装,店主非常惋惜他来晚了。原来,南方的道路刚开通,葛布运至京城的极少;
贝勒府购致甚急,【贝勒:清代十三封爵之一,满语“多罗贝勒”的省称。是授予皇族和蒙古外藩的封爵,品位仅次于郡王。见《清会典》卷一。】价顿昂,较常可三倍。
【可:大约。】
贝勒府又急着购买,价格顿时上涨,比平时贵三倍,
前一日方购足,后来者并皆失望。主人以故告王。王郁郁不得志。
前一天才刚购满数额。后来的人都很失望。店主人把缘故告诉王成,王成闷闷不乐。
越日,葛至愈多,价益下。王以无利不肯售。迟十余日,计食耗烦多,倍益忧闷。
过了一天,葛布运到京城的越来越多,价格更下跌了。王成因为没有利润不肯出售,迟延了十余天,算计食宿花费很多,更加烦闷忧愁。
主人劝令贱鬻,改而他图。从之。亏资十余两,悉脱去。
店主人劝他把葛布贱卖掉,改作别的买卖,王成只好听从了,亏了十几两银子,把布全部脱了手。
早起,将作归计,启视囊中,则金亡矣。
早晨起来,王成准备回去,打开行囊一看,银子全没了。
惊告主人。主人无所为计。或劝鸣官,责主人偿。
王成惊慌地告诉店主人,主人也没有办法。有人让王成报告官府,要店主偿还。
王叹曰:“此我数也,于主人何尤?”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
王成叹息说:“这是我命该如此,和店主有什么关系?”店主听说后很感激他,赠送他五两银子,劝慰他让他回去。
自念无以见祖母,蹀踱内外,【蹀踱(diéó迭夺),踱来踱去。义同徘徊,蹀躞。】进退维谷。【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前后无路。《诗·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毛传:“谷,穷也。”】
王成自己考虑着没脸回去见祖母,里里外外地犹豫徘徊,进退两难。
适见斗鹑者,【鹑:鸟名,头小,尾短,羽有暗黄条纹,善搏斗,俗称鹌鹑。实则鹌与鹑非一物。《本草纲目》:“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但斑者为鹌也,今人总以鹌鹑名之。”】一赌辄数千;每市一鹑,恒百钱不止。
一天,王成恰好看见有斗鹌鹑的,一赌就是几千文钱。每买一只鹌鹑,常常花费不止一百文。
意忽动,计囊中资,仅足贩鹑,以商主人。
他忽然心中一动,算了算行囊中的钱,仅够贩卖鹌鹑的,就回去同店主人商议。
主人亟怂之,且约假寓饮食,不取其直。
店主人极力怂恿他,并且约好让他借住店中,管饭吃,不收他钱。
王喜,遂行。购鹑盈儋,【儋:通“担”。】复入都。
王成很高兴,就上路了。他买了满满一担鹌鹑,又回到京城。
主人喜,贺其速售。至夜,大雨彻曙。天明,衢水如河,淋零犹未休也。
店主人很高兴,祝他早点卖光。到了夜里,大雨一直下到天明。天亮后,街上水流如河,雨还是没停。
居以待晴。连绵数日,更无休止。起视笼中,鹑渐死。
王成只好住在店里等待晴天。可是雨一连下了好几天不停。看看笼中,鹌鹑慢慢死了一些。
王大惧,不知计之所出。越日,死愈多;仅余数头,并一笼饲之;
王成害怕极了,不知怎么办才好。又过了一天,死的更多,仅剩下几只,合并到一个笼子内养着。
经宿往窥,则一鹑仅存。因告主人,不觉涕堕。主人亦为扼腕。【扼腕,以手握腕,表示惋惜、同情。】
过了一夜又去看,只有一只还活着。王成告诉了店主人,忍不住泪流满面。店主人也为他振臂叹息。
王自度金尽罔归,但欲觅死,主人劝慰之。共往视鹑,
王成觉得银两亏尽,有家难回,只想寻死。店主人劝慰他,同他一块去看那只活下来的鹌鹑。
审谛之曰:“此似英物。【英物,超群杰出的人或物。】诸鹑之死,未必非此之斗杀之也。
店主人仔细审视一番后说:“这只鹌鹑好像不同寻常。那些死了的鹌鹑,未必不是被它斗杀的。
君暇亦无所事,请把之;【把之:比斗之鹑,不能久蓄笼中,须经常手持调驯,你为“把鹑”。把,握持。】如其良也,赌亦可以谋生。”
你现在也闲着没事,就训练训练它,如果是个良种,用它来赌博也可以谋生。”
王如其教。既驯,主人令持向街头,赌酒食。
王成遵照店主人的意思去做了。驯好以后,店主人让他拿着到街头,赌些酒饭吃。
鹑健甚,辄赢。主人喜,以金授王,使复与子弟决赌;【子弟:后生,青年人。】三战三胜。
这只鹌鹑十分健壮,几次都赢了。店主人很欢喜,交给王成些银子,让他去与富家子弟赌,又是屡赌屡胜。
半年许,积二十金。心益慰,视鹑如命。
过了半年多,王成积攒了二十两银子,心里渐感宽慰,把这只鹌鹑看作性命一般。
先是,大亲王好鹑,【大亲王:皇族中封王者称亲王。请代以亲王为封爵之号,位在郡王之上。大亲王,指亲王中行辈之尊长者。】每值上元,辄放民间把鹑者入邸相角。
起先,有个大亲王好斗鹌鹑。每逢元宵节,就放民间养鹌鹑的进王府与他的鹌鹑角斗。
主人谓王曰:“今大富宜可立致;所不可知者,在子之命矣。”
店主人告诉王成说:“现在发财可以说很容易,所不知道的就是你的运气如何了。”
因告以故,导与俱往。嘱曰:
于是就把大亲王府斗鹌鹑的事告诉他,带他一起前去,嘱咐说:
“脱败,则丧气出耳。倘有万分一,鹑斗胜,王必欲市之,君勿应;如固强之,惟予首是瞻,【惟予首是瞻:意谓看我脸上表情动作行事。句式仿《左传·襄公十四年》:“惟予马首是瞻。”】待首肯而后应之。【首肯:点头同意。】”
“如果败了,就自认丧气出来;倘若万一斗胜了,大亲王肯定要买下来,你不要答应。如果他强买,你看我的脸色行事,等我点头后再答应他。”
王曰:“诺。”至邸,则鹑人肩摩于墀下。【肩摩:肩膀相摩,形容拥挤。《战国策·齐策》:“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顷之,王出御殿。左右宣言:
王成说:“行。”来到王府,来斗鹌鹑的人已经拥挤在殿阶下。不一会儿,亲王走出御殿,左右随从宣告说:“
“有愿斗者上。”即有一人把鹑,趋而进。王命放鹑,客亦放;略一腾踔,【腾踔(chuō):义同下文“腾跃”,谓鼓翼跃起,奋力搏击。】客鹑已败。
有愿斗的上来。”立即有一个人手把鹌鹑,快步上去。亲王命令放出王府的鹌鹑,客人也放出自己的,两只鹌鹑刚一搏斗,客方已经败了,
王大笑。俄顷,登而败者数人。主人曰:“可矣。”相将俱登。王相之,曰:“睛有怒脉,【怒脉:突起的脉络。】此健羽也,【健羽,雄猛善斗的鸟。羽,鸟类代称。】不可轻敌。”
亲王大笑。不一会儿,登台败下来的已有好几个人。店主人说:“可以了。”和王成登上台。亲王端详了一下王成的鹌鹑,说:“眼睛里有怒脉,这是只凶猛善斗的鸟,不可轻敌!”
命取铁喙者当之。一再腾跃,而王鹑铩羽。更选其良,再易再败。
命取一只叫铁嘴的鹌鹑来对阵。经过一番跃腾搏斗,王府的鹌鹑败下阵来。又选出更好的,但换一只败一只。
王急命取宫中玉鹑。片时把出,素羽如鹭,神骏不凡。
亲王急忙命取来宫中的玉鹑。片刻功夫,有人把着这只鹌鹑出来。只见它全身雪白,像鹭鸟一样,神骏不凡。
王成意馁,跪而求罢,曰:“大王之鹑,神物也,恐伤吾禽,丧吾业矣。”
王成胆怯了,跪下请求罢休,说:“大王的鹌鹑是神物;我怕伤了我的鸟,砸了我的饭碗。”
王笑曰:“纵之。脱斗而死,当厚尔偿。”成乃纵之。玉鹑直奔之。
亲王笑着说:“放出来吧!如果你的斗死了,我会重重地赔偿你的。”王成这才放出鹌鹑,亲王的玉鹑直扑过来。
而玉鹑方来,则伏如怒鸡以待之;玉鹑健啄,则起如翔鹤以击之;
这时王成的那只正像怒鸡一样伏在那里严阵以待。玉鹑猛地一啄,王成的鹌鹑突然飞起,像仙鹤似地攻击它。
进退颉颃,【颉颃(xiéháng鞋杭):上下飞翔;这里指腾跃搏斗。】相持约一伏时。【一伏时:屏息一次的时间。伏,谓伏气,即屏息。】玉鹑渐懈,而其怒益烈,其斗益急。
两只鹌鹑上下飞腾,相持了很久,玉鹑渐渐不支了。而王成的却更加气盛勇猛,越斗越急,
未几,雪毛摧落,垂翅而逃。观者千人,罔不叹羡。
不一会儿玉鹑雪白的羽毛纷纷被啄落,垂翅而逃。周围观看的上千人无不赞叹羡慕王成的鹌鹑。
王乃索取而亲把之,自喙至爪,审周一过,问成曰:“鹑可货否?”
亲王于是把这鹌鹑要过来放在手上亲自把着它,从嘴到爪,审视一遍,问王成说:“你的鹌鹑卖吗?”
答云:“小人无恒产,与相依为命,不愿售也。”
王成回答说:“小人没什么产业,与它相依为命,不愿卖它。”
王曰:“赐而重值,中人之产可致。颇愿之乎?”
亲王说:“赐你好价钱,中等人家的财产马上可以到手,你愿意吗?”
成俯思良久。曰:“本不乐置;顾大王既爱好之,苟使小人得衣食业,又何求?”
王成低头思索了许久说:“本来不愿意卖,大王既然这么喜欢它,如大王真能让我得到一份衣食不愁的产业,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王请直,答以千金。王笑曰:“痴男子!此何珍宝,而千金直也?”
亲王便问价钱,王成回答说一千两银子。亲王笑着说:“痴男子!这是什么珍宝,能值一千两银子?”
成曰:“大王不以为宝,臣以为连城之壁不过也。【连城之璧:价值连战的璧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得到楚国和氏璧,秦王诈称愿以十五城换取它。后代遂以连城璧比喻极端珍贵的东西。】”
王成说:“大王不认为它是宝,臣民我却认为价值连城的宝玉也没它值钱。”
王曰:“如何?”曰:“小人把向市,日得数金,易升斗粟,一家十余食指,【食指:喻指需要供养的人口。】无冻馁忧,是何宝如之?”
亲王说:“为什么?”王成说:“小人拿着它到市上去赌斗,每次能得几两银子,换成米,一家十几口人指望它吃饭,没有挨饿受冻之忧,什么宝物能比得上它?”
王言:“予不相亏,便与二百金。”成摇首。又增百数。成目视主人,主人色不动。
亲王说:“我不亏待你,给你二百两银子”。王成摇头。亲王又加百两。王成看了店主人一眼,见店主人没动声色,
乃曰:“承大王命,请减百价。”王曰:“休矣!谁肯以九百易一鹑者!”成囊鹑欲行。
便说:“承蒙大王愿买,我愿减一百两,九百两银子卖了。”亲王说:“算了吧,谁肯用九百两银子换一只鹌鹑!”王成装起鹌鹑就要走,
王呼曰:“鹑人来,鹑人来!实给六百,肯则售,否则已耳。”
亲王忙喊:“养鹌鹑的人回来!养鹌鹑的人回来!我实实在在给你六百两银子,肯就卖,否则就算了!”
成又目主人,主人仍自若。成心愿盈溢,惟恐失时,曰:
王成又看店主人,店主人仍没什么表情。王成心中已非常满足,惟恐失掉这次机会,
“以此数售,心实怏怏;但交而不成,则获戾滋大。【获戾(lì力):得罪。戾,罪过。滋大:越发大,更大。】无已,即如王命。”
说:“以这个数卖给你,心中实在不情愿。但讨还了半天价买卖若不成,得罪了王爷我担当不起。没别的办法,只好按王爷的意思办!”
王喜,即秤付之。成囊金,拜赐而出。
王爷很高兴,立刻秤出银子交给他。王成装好银子,拜谢赏赐出来。
主人怼曰:“我言如何,子乃急自鬻也?再少靳之,【少靳之:稍微勒措一下要价。靳,惜售;坚持要价,不让步。《后汉书·崔传》:“悔不小靳,可至千万。”】八百金在掌中矣。”
店主人埋怨说:“我怎么说的?你这样急着自己作主卖了。再还一下价,八百两银子到手了。”王
成归,掷金案上,请主人自取之,主人不受。又固让之,乃盘计饭直而受之。
成回去后,把银子扔在桌上,请店主人自己拿,店主人不要。王成再三相让,店主人才把他的饭钱算清收下。
王治装归,至家,历述所为,出金相庆。
王成整治好行装回到家,详细述说了自己的经历,拿出银子让大家共享快乐。
妪命治良田三百亩,起屋作器,居然世家。
老婆婆让他买了三百亩良田,盖房子置家具,居然又恢复了祖上的世家景象。
妪早起,使成督耕,妇督织;稍惰,辄诃之。夫妇相安,不敢有怨词。
老婆婆每天很早就起床,让王成督促佣工耕种;王成的妻子督促家人纺织。稍有懒惰,老婆婆就斥责他俩。夫妇两人安守本分,不敢有怨言。
过三年,家益富。妪辞欲去。夫妻共挽之,至泣下。妪亦遂止。
过了三年,家里更富了,老婆婆辞别要走。夫妻二人共同挽留她,直到难过地流泪,老婆婆才留了下来。
旭旦候之,【旭旦候之:清早向狐妪问安。候,问候,请安。】已杳矣。
可第二天早晨,夫妻二人去问安时,老婆婆已经杳无踪影了。
异史氏曰:“富皆得于勤,此独得于惰,亦创闻也。
异史氏说:富贵皆因勤劳而能得,而王成反而因懒惰而得,也算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不知一贫彻骨,而至性不移,【至性:纯厚无伪的天性。不移:不因境遇贫困而改变。】此天所以始弃之而终怜之也。
但要知道王成其为人”贫贱不能移“,这就是为什么上天一开始抛弃他但最终爱护他的原因。
懒中岂果有富贵乎哉!”
懒惰中怎么可能真的有富贵呢!
(1)借阴种王成小说txt扩展阅读
聊斋的评价
《聊斋》在观众记忆当中是让人非常害怕但又非常想看的一部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应该刻画得很形象,特别是那些女鬼。
《新聊斋志异》中,虽然是大陆与港台演员强强联手,但故事的内容已经有点变味了,不是很可怕,没有看《聊斋》时那样过瘾。众多俊男美女的加盟虽然吸引了眼球,却削弱了该剧应有的恐怖气氛,和普通古装剧没什么区别(新浪娱乐评)。
B. 钻石硬汉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钻石硬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钻石硬汉 第十章 情牵嫂子
我被再次送进了牢房。但这次不是送回大牢房,而是一间小牢房。下锁的时候,押送的武警不无佩服地道:“萧克,你小子真行啊,一个人对付三十几个老犯人,手又铐着,不但把三十几个老犯人打趴下了,自己还一根毛都没伤着!刚才又在那种情况下将几个手中有警棍的警察给弄得灰头土脑的,你小子真狠!”
我冷笑不语,那武警又道:“听说你在外面打的是成王成霸那帮家伙?”
我提防着道:“怎么?不服?想帮成家俩王八报复我?”
“不是,说哪里话哪?”那武警小声道,“打得好啊,你是不知道,我的亲舅舅就吃过那两个斋外公的亏,你这是为我出了口怨气啊!”
“哦!”我将信将疑地看着这个武警战士道,“我只弄断了他们十多个人的腕骨,没敢下死手。”
“哈哈——”武警低声笑道,“弄断十多个家伙的腕骨,这还不是下死手?弄得好啊,兄弟佩服!萧大哥,只要你还在这里,兄弟能帮你就一定帮助你,怎么样?”
我死盯着武警,极力想看出他……
C. 魔戒中土战争之第二纪元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魔戒中土战争之第二纪元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魔戒中土战争之第二纪元
作者:战火文明
序
更新时间2010-3-27 22:45:08 字数:5026
第一部混乱之治
第一卷黑暗流浪者
序
鲁恩草原,这是精灵起的名字,鲁恩人在精灵语中的意思是茹毛饮血的人,精灵曾今在这里建立过权威,草原各部纷纷向精灵王成服,他们的统治这里太久了,以至于鲁恩成为了这里的名称。
学习了精灵文明的西方人,他们在南方海岸建立了一些城邦,这些城邦逐渐形成了联盟,建立了邦联制的国家,精灵们称他们为刚铎人,意思是海边的人,但他们却从不自称刚铎人,因为这是精灵给他们的称呼,南方海岸的人类只称自己所属的城邦,比如米纳斯提力斯人,奥斯基利亚斯人,多尔安多斯人,米拉顿人,黑根谷人,有皮那斯杰人,罗萨那人,艾明亚南人,安德罗斯人……………..
西方人学习了精灵的文化,却没能学到精灵的恬淡,他们的贪欲使得他们不断的发动战争,先是城邦与城邦的血战,一个城邦抢夺另一个城邦的土地,钱财和……女人,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这种抢夺妇女和财富的事件无止息的循环着。
但最终的结局对与那些坚定的种族主义者和血亲仇杀至上者却颇具讽刺意味——一群妇女阻止了战争,因为战场上一边是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另一边是自己的丈夫和儿子。
战争最终以双方各派出三名战士决斗的方式化解了,经过几百年的这种方式的血脉融合,生活在南方海岸的人们逐渐有了类似的文化,类似的文字和语言以及价值观和世界观,……
免费的,直接下载就行
D. 急求穿越小说(越多越好)
男穿?BL行不?
不管了……一下推荐BL好文……看一本试试吧……不一定按你说的要求。。
我推荐的全是BL……另:全部都是极品,非常好看!
我所推荐的都是亲自看过的,全部!书名后有感叹号若干代表人气极旺。
1、《血色契约》BY 冰灵 !!!!!
2、《阴阳百卷书》BY 小斋
3、《最佳流氓气质-超级卧底》 BY 者也 !!!!!
4、《花景生》BY 多云 !!!!!
5、《清茶如温》 BY 莫天天
6、《妄坟宴》BY 六月八日双子
7、《暗夜清音》BY 田螺
8、《狼宝宝纪事(狼人)》 BY 冰灵 !!!!
9、《纵横四海》BY 花比作
10、《七彩记 暗君传》BY 张鼎鼎 !!!!
11、《疯行天下(耽美网游)》BY 流星猪
12、《倦倚年少戏王侯》 BY 红夜
13、《花开无叶》BY 楚秋
14、《举杯邀月品花殇》 BY yy水月
15、《父皇》BY 木之
16、《这倒霉催的!》 BY 泠墨然
17、《吸血天子》 BY 焰zi
18、《穿越之星际纪元》 BY 懒娃娃 !!!!!
19、《重生之飞花落照》BY 舍惜
20、《涟之惑》BY 若谦
21、《给我一碗小米粥》BY 蝶之灵
22、《让我做你哥哥吧》BY 凉雾
23、《“伪”圣母倒计时》 BY 胶原蛋白
24、《单向强制》 BY 洛夜
25、《魔武大陆行记》 BY 零誓
26、《谁人天下》BY 夜无眠R
27、《穿越之月栖时》BY 依潮汐
暂时那么多吧……其实还有很多,我是N年前开始看耽美文的,以上所写都是自己写的,没有转抄,都是吐血推荐,若你真的喜欢再问我要吧……
PS:真的是很好看的文,我现在也是文荒到处找文看,所以我若推荐的,都不会差到哪里,除非风格你不喜欢吧……(真诚推荐奉上)
其实我推荐的书好不好看,你随便抽一本看一下,就知道我的品位了……
E.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出过阴狠毒辣的计谋吗
近代的中国人喜欢叨叨阴谋、阳谋。
一些人还拿汉初两位最重要的谋士陈平和张良来打比方,说陈平搞的就是见不得人的阴谋,而张良搞得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实际上,阳谋一词,是很晚近才出现的,距今天也不过七十年而已,之前,只有谋略和阴谋这两种说法,见不得人的谋略,比较阴损的谋略,才叫阴谋。
而张良,也是很习惯于使用阴谋的人。
F. 到底该怎么写故事啊,要讲什么结构和技巧吗
王成,原是平原县一个旧官僚家的子弟。他生性懒惰,生活越来越没着落。后来只剩下几间破屋,与妻子睡在破草席上,经常互相怨骂,难以度日。
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村子外边原来有个周家的花园,已经墙倒屋塌,只剩下一个亭子。村里有许多人来这里住宿乘凉,王成也在其中。有一天,天亮后,睡在这里的人都走了。太阳升起三杆高了,王成才起来,摇摇晃晃地想要回家。忽然看见草丛中有一股金钗,他拾起来一看,上面刻着“仪宾府造”一行小字。王成的祖父原来是衡恭王府的仪宾,家里的旧物,很多都是这种款式,因此王成拿着金钗踌躇了半天。这时有个老婆婆来寻金钗,王成虽然很穷,但秉性耿直,急忙拿出来交给了她。老婆婆很高兴,极力称赞王成的品德,说:“金钗不值几个钱,可这是已故丈夫的遗物。”王成问:“您夫君是谁呀?”老婆婆回答说:“是已故仪宾王柬之。”王成吃惊地说:“那是我祖父!你们怎么认识的?”老婆婆也惊讶地说:“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吗?我是狐仙。一百年前,我同你祖父相好。你祖父死后,我就隐居起来了。今天经过这里时遗失了金钗,恰好被你拾到,这不是上天的安排吗!”王成也曾听说过祖父有个狐妻,便相信了老婆婆的话,邀请她到家中坐。老婆婆跟他去了。王成叫妻子出来相见,只见她穿着破烂衣服,面黄肌瘦。老婆婆叹息说:“咳!王柬之的孙子,竟然穷到这种地步!”又见破锅旧灶没有一丝烟火,老婆婆说:“家境如此,你们靠什么生活呢?”王妻就把贫苦的状况细细地述说给老婆婆听,忍不住呜呜咽咽哭泣起来。老婆婆把金钗交给王妻,让她到市上当了钱买些米来暂且度日,三天以后再来相见。王成挽留她,老婆婆说:“一个妻子你还养活不了,我在这里,你只能仰望屋顶,无可奈何,有什么用呢?”说完径自去了。王成对妻子讲了老婆婆的来历,妻子很害怕。王成称颂她的仁义,让妻子像待婆母那样侍奉她,妻子答应了。三天后,老婆婆果然来了。拿出一些银子,让王成买米、面各一石。夜里她就同王成的妻子一块睡在短床上。妻子开始很害怕,但后来看到她心意诚恳,就不再疑心了。
第二天,老婆婆对王成说:“孙子不要再懒惰了,应该做点小买卖。坐吃山空怎么能长久呢?”王成告诉她没有本钱。老婆婆说:“你祖父在时,金银绸缎任凭我取。我因自己是世外之人,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没有多拿过。只积攒下买花粉的四十两银子,至今还存着。长久放在我那儿也没用处,你可以拿去全买成葛布,立即赶到京城卖掉,可赚点利钱。”王成听从了她的话,买了五十多匹葛布回来。老婆婆让他马上收拾行装,估计六七天就可以到京城。并嘱咐王成,“要勤不要懒;要快不能慢。如果晚到一天,后悔就晚了。”王成恭敬地答应了,带着货物上了路。
王成中途遇雨,衣服鞋子全湿透了。他平生从未经历过风霜之苦,疲倦不堪,就决定暂时在旅店歇息。不想大雨下了一整夜,房檐雨流如绳。过了一夜,道路更加泥泞难走。王成见来往的行人,积水没过脚脖,心中怕苦。等到中午,雨才不下了。但一会儿,阴云密布,又下起大雨,王成只好又住了一宿才走。快到京城时,听说葛布价格飞涨,王成心中暗暗高兴。进京后,来到客店解下行装,店主非常惋惜他来晚了。原来,南方的道路刚开通,葛布运至京城的极少;贝勒府又急着购买,价格顿时上涨,比平时贵三倍,前一天才刚购满数额。后来的人都很失望。店主人把缘故告诉王成,王成闷闷不乐。过了一天,葛布运到京城的越来越多,价格更下跌了。王成因为没有利润不肯出售,迟延了十余天,算计食宿花费很多,更加烦闷忧愁。店主人劝他把葛布贱卖掉,改作别的买卖,王成只好听从了,亏了十几两银子,把布全部脱了手。早晨起来,王成准备回去,打开行囊一看,银子全没了。王成惊慌地告诉店主人,主人也没有办法。有人让王成报告官府,要店主偿还。王成叹息说:“这是我命该如此,和店主有什么关系?”店主听说后很感激他,赠送他五两银子,劝慰他让他回去。王成自己考虑着没脸回去见祖母,里里外外地犹豫徘徊,进退两难。
一天,王成恰好看见有斗鹌鹑的,一赌就是几千文钱。每买一只鹌鹑,常常花费不止一百文。他忽然心中一动,算了算行囊中的钱,仅够贩卖鹌鹑的,就回去同店主人商议。店主人极力怂恿他,并且约好让他借住店中,管饭吃,不收他钱。王成很高兴,就上路了。他买了满满一担鹌鹑,又回到京城。店主人很高兴,祝他早点卖光。到了夜里,大雨一直下到天明。天亮后,街上水流如河,雨还是没停。王成只好住在店里等待晴天。可是雨一连下了好几天不停。看看笼中,鹌鹑慢慢死了一些。王成害怕极了,不知怎么办才好。又过了一天,死的更多,仅剩下几只,合并到一个笼子内养着。过了一夜又去看,只有一只还活着。王成告诉了店主人,忍不住泪流满面。店主人也为他振臂叹息。王成觉得银两亏尽,有家难回,只想寻死。店主人劝慰他,同他一块去看那只活下来的鹌鹑。店主人仔细审视一番后说:“这只鹌鹑好像不同寻常。那些死了的鹌鹑,未必不是被它斗杀的。你现在也闲着没事,就训练训练它,如果是个良种,用它来赌博也可以谋生。”王成遵照店主人的意思去做了。驯好以后,店主人让他拿着到街头,赌些酒饭吃。这只鹌鹑十分健壮,几次都赢了。店主人很欢喜,交给王成些银子,让他去与富家子弟赌,又是屡赌屡胜。过了半年多,王成积攒了二十两银子,心里渐感宽慰,把这只鹌鹑看作性命一般。起先,有个大亲王好斗鹌鹑。每逢元宵节,就放民间养鹌鹑的进王府与他的鹌鹑角斗。店主人告诉王成说:“现在发财可以说很容易,所不知道的就是你的运气如何了。”于是就把大亲王府斗鹌鹑的事告诉他,带他一起前去,嘱咐说:“如果败了,就自认丧气出来;倘若万一斗胜了,大亲王肯定要买下来,你不要答应。如果他强买,你看我的脸色行事,等我点头后再答应他。”王成说:“行。”
来到王府,来斗鹌鹑的人已经拥挤在殿阶下。不一会儿,亲王走出御殿,左右随从宣告说:“有愿斗的上来。”立即有一个人手把鹌鹑,快步上去。亲王命令放出王府的鹌鹑,客人也放出自己的,两只鹌鹑刚一搏斗,客方已经败了,亲王大笑。不一会儿,登台败下来的已有好几个人。店主人说:“可以了。”和王成登上台。亲王端详了一下王成的鹌鹑,说:“眼睛里有怒脉,这是只凶猛善斗的鸟,不可轻敌!”命取一只叫铁嘴的鹌鹑来对阵。经过一番跃腾搏斗,王府的鹌鹑败下阵来。又选出更好的,但换一只败一只。亲王急忙命取来宫中的玉鹑。片刻功夫,有人把着这只鹌鹑出来。只见它全身雪白,像鹭鸟一样,神骏不凡。王成胆怯了,跪下请求罢休,说:“大王的鹌鹑是神物;我怕伤了我的鸟,砸了我的饭碗。”亲王笑着说:“放出来吧!如果你的斗死了,我会重重地赔偿你的。”王成这才放出鹌鹑,亲王的玉鹑直扑过来。这时王成的那只正像怒鸡一样伏在那里严阵以待。玉鹑猛地一啄,王成的鹌鹑突然飞起,像仙鹤似地攻击它。两只鹌鹑上下飞腾,相持了很久,玉鹑渐渐不支了。而王成的却更加气盛勇猛,越斗越急,不一会儿玉鹑雪白的羽毛纷纷被啄落,垂翅而逃。周围观看的上千人无不赞叹羡慕王成的鹌鹑。
亲王于是把这鹌鹑要过来放在手上亲自把着它,从嘴到爪,审视一遍,问王成说:“你的鹌鹑卖吗?”王成回答说:“小人没什么产业,与它相依为命,不愿卖它。”亲王说:“赐你好价钱,中等人家的财产马上可以到手,你愿意吗?”王成低头思索了许久说:“本来不愿意卖,大王既然这么喜欢它,如大王真能让我得到一份衣食不愁的产业,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呢?”亲王便问价钱,王成回答说一千两银子。亲王笑着说:“痴男子!这是什么珍宝,能值一千两银子?”王成说:“大王不认为它是宝,臣民我却认为价值连城的宝玉也没它值钱。”亲王说:“为什么?”王成说:“小人拿着它到市上去赌斗,每次能得几两银子,换成米,一家十几口人指望它吃饭,没有挨饿受冻之忧,什么宝物能比得上它?”亲王说:“我不亏待你,给你二百两银子”。王成摇头。亲王又加百两。王成看了店主人一眼,见店主人没动声色,便说:“承蒙大王愿买,我愿减一百两,九百两银子卖了。”亲王说:“算了吧,谁肯用九百两银子换一只鹌鹑!”王成装起鹌鹑就要走,亲王忙喊:“养鹌鹑的人回来!养鹌鹑的人回来!我实实在在给你六百两银子,肯就卖,否则就算了!”王成又看店主人,店主人仍没什么表情。王成心中已非常满足,惟恐失掉这次机会,说:“以这个数卖给你,心中实在不情愿。但讨还了半天价买卖若不成,得罪了王爷我担当不起。没别的办法,只好按王爷的意思办!”王爷很高兴,立刻秤出银子交给他。王成装好银子,拜谢赏赐出来。店主人埋怨说:“我怎么说的?你这样急着自己作主卖了。再还一下价,八百两银子到手了。”王成回去后,把银子扔在桌上,请店主人自己拿,店主人不要。王成再三相让,店主人才把他的饭钱算清收下。
王成整治好行装回到家,详细述说了自己的经历,拿出银子让大家共享快乐。老婆婆让他买了三百亩良田,盖房子置家具,居然又恢复了祖上的世家景象。老婆婆每天很早就起床,让王成督促佣工耕种;王成的妻子督促家人纺织。稍有懒惰,老婆婆就斥责他俩。夫妇两人安守本分,不敢有怨言。过了三年,家里更富了,老婆婆辞别要走。夫妻二人共同挽留她,直到难过地流泪,老婆婆才留了下来。可第二天早晨,夫妻二人去问安时,老婆婆已经杳无踪影了。
富贵皆因勤劳而能得,而王成反而因懒惰而得,也算是极其罕见的事情。但要知道王成其为人”贫贱不能移“,这就是为什么上天一开始抛弃他但最终爱护他的原因。懒惰中怎么可能真的有富贵呢!
G. 谋圣张良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谋圣张良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谋圣张良 第十章 西进、西进,向着关中
正当项羽在北方奋力与秦军主力浴血厮杀,义帝却给予了刘邦西进的使命。刘邦不仅向历史借得机遇,还向韩王成借得了张良,就此所向无敌直入关中。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亥三年,也是秦子婴元年,统一了仅仅十五年的秦王朝,又要改朝换代了。
逐鹿中原,鹿死谁手?
项梁出自将门,他避仇在吴中的时候,每遇到地方上兴办大工程和豪族举行丧葬时,都请他主持。他能把宾客、子弟指挥调遣得如行军打仗一般井井有条,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组织指挥才能。其实项梁算不上一个大军事家,他的骄傲轻敌终致自己于死地。项氏家族的两代人都运乖命蹇,项燕死于王翦刀下,项梁又死于章邯刀下。
别看楚怀王是个傀儡,项梁死后他主持制定了一个亡秦的明确战略——西进。还颁了一条大家都承认的规矩:先入关中的便是秦王。
其实,这个战略决策的策划者,是项梁手下的谋士宋义。如果项梁能象刘邦信任张良那样听宋义的劝告,他不至于遭到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