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著名小说排行榜
中国现代文学
1、鲁迅《呐喊》、《彷徨》
2、沈从文《边城》
3、巴金《家》、《寒夜》
4、茅盾《子夜》、《林家铺子》
5、郭沫若《女神》、《屈原》
6、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7、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8、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
9、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
10、冯至《十四行集》
11、钱钟书《围城》
12、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1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中国当代文学
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
2、王小波《黄金时代》、《红拂夜奔》
3、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
4、莫言《红高粱》
5、路遥《人生》
6、王安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长恨歌》
7、陈忠实《白鹿原》
8、阿来《尘埃落定》
9、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10、张炜《古船》、《九月寓言》
11、刘震云《一地鸡毛》
12、高行健《灵山》
13、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外国文学
1、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2、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奥瑟罗》、《麦克白》
3、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4、狄更斯《远大前程》
5、歌德《浮士德》
6、雨果《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7、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8、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9、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10、托尔斯泰《复活》
11、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12、海明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
13、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4、杜拉斯《情人》
15、卡夫卡《变形记》、《城堡》
16、奥维尔《1984》、《动物农庄》
17、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18、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19、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
『贰』 所有世界著名小说的名字!!~~~~
因为问题是放在文学艺术类的,所以以下只说文学类的书,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以下的书目中,本人个人的兴趣比较强,可能有些狭隘,仅供参考。 满意请采纳哦
中国现代文学
1、鲁迅《呐喊》、《彷徨》
2、沈从文《边城》
3、巴金《家》、《寒夜》
4、茅盾《子夜》、《林家铺子》
5、郭沫若《女神》、《屈原》
6、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7、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8、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
9、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
10、冯至《十四行集》
11、钱钟书《围城》
12、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1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中国当代文学
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
2、王小波《黄金时代》、《红拂夜奔》
3、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
4、莫言《红高粱》
5、路遥《人生》
6、王安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长恨歌》
7、陈忠实《白鹿原》
8、阿来《尘埃落定》
9、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10、张炜《古船》、《九月寓言》
11、刘震云《一地鸡毛》
12、高行健《灵山》
13、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外国文学
1、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2、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奥瑟罗》、《麦克白》
3、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4、狄更斯《远大前程》
5、歌德《浮士德》
6、雨果《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7、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8、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9、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10、托尔斯泰《复活》
11、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12、海明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
13、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4、杜拉斯《情人》
15、卡夫卡《变形记》、《城堡》
16、奥维尔《1984》、《动物农庄》
17、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18、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19、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
本人国内喜欢余华和王小波的作品,国外象米兰·昆德拉
『叁』 世界上最出名的小说有那些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童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荷马史诗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莱特
『肆』 有哪些世界著名小说 男女主人公最后走到一起的
俄罗斯:《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法国:《茶花女》、《包法利夫人》、《萨朗波》、《你好,忧愁》、《巴黎圣母院》
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
英国:《简爱》、《呼啸山庄》
美国:《飘》、
日本:《源氏物语》
『伍』 世界著名中长篇小说推荐
一般呢,著名的都比较老掉牙,因为需要时间检验!
复活
战争与和平
鲁宾孙漂流记回
哈姆莱特
堂吉诃德答
名人传
老人与海
傲慢与偏见
浮士德
悲惨世界
安娜·卡列宁娜
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
茶花女
基督山伯爵
双城记
简爱
童年
我的大学
在人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苔丝
巴黎圣母院
······
太多了吧,暂时想到这么多,简介嘛,名字都给你了,你好歹自己网络一下嘛
要不给你介绍几本畅销书吧
我在天堂遇到的五个人
相约星期二
大象的眼泪
追风筝的人
灿烂千阳
我在雨中等你
巴别塔之犬
德语课
想起来再添吧······
『陆』 外国名著以及作者人物介绍
1、《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
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网络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
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
3、《红与黑》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通过于连这个文学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冲击下的贵族以及中小资产阶级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个出现于社会剧烈变革中的个人野心家的艺术形象,美化了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和幸福观。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4、《呼啸山庄》
一个爱到极致的男人,做出了疯狂的行为。他用“爱”杀人,却也用爱自杀。凯瑟琳生前死后,他都活在痛苦里。凯瑟琳弥留之际,他还用说话去刺伤她。但是,希斯克力夫承受的却是两份伤痛,他自己的和凯瑟琳的。凯瑟琳爱希斯克力夫,又嫁给富有的林惇,
可以说,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悲剧有一大部分是她亲手造就的。 希斯克力夫,很疯狂。但很迷人。当然,也不失为一个好丈夫。只是,笨了一点。凯瑟琳:她坏、她自私、可是她对爱的执着,使她也因此散发着好女人与坏女人的混合着的魅力。
作者简介: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19世纪英国小说家、诗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外,她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
5、《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网络全书式的作品。
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莱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等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柒』 经典的世界著名小说有哪些
安娜卡列尼那、羊脂抄球、罪与罚、简爱袭、茶花女、巴黎圣母院、牛虻、荷马史诗、哈姆雷特、傲慢与偏见、安徒生童话、十日谈、变形记、飘、堂吉诃德、阴谋与爱情、莎士比亚全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包法利夫人、死灵魂、麦田里的守望者、老人与海
『捌』 外国哪一部世界著名中篇小说中主人公是细菌学家
莫泊桑 短篇小说集 《羊脂球》《漂亮朋友》(也译作俊友)《项链》《菲菲小姐》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
欧亨利 《最后一片藤叶》《命运之路》
高尔基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契诃夫 《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凡卡》《套中人》
马克 吐温 《百万英镑》
罗曼 罗兰 《约翰 克里斯朵夫》
托尔斯泰 《复活》《安娜 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维克多 雨果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虎》《海上劳工》
汤司达 《红与黑》 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在艺术上,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广泛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挖掘出了主人公深层意识的活动,从而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司汤达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这些都是最有名的一些名著了,应该很常见吧~
『玖』 求世界著名的历史人物或小说人物
,《阿Q正小说写人的历史十分漫长,单就现代派小说奠基人,英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1843—1916)的小说创作而言,也有了半个多世纪。从小说描写的渊源来说,现代小说的创作也是从传统小说创作的基础演变来的。人物描写的技巧,实在无数,如果真要一一言遍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在下面讲几个方面,算是对中外著名小说家写人技巧的一点管窥,挂一漏万之处难免,如有什么不到之处,请予指正。 一、肖像描写 1.民族特色人物之间外貌千差万别,给我们小说写人提供了十分良好的素材。小说家写好人物肖像就意味成功地勾画出了“人的心灵的窗子”,这是把人物写活写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中外名作家在成功的肖像描写上,都留有自己民族的印记。 我国传统人物描写在较早作品中讲究凝练,夸张,但经常出现方程式的套话。如《三国演义》里描写刘备和诸葛亮,一个是“身长七尺五寸”,另一个是身长“八尺”这些都只是言其高大魁梧,两人都脸如冠玉,这些都有明显的套话的痕迹。这种描写能给读者强烈的印像,但是其言辞的重复却难免单调,平板。 随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日趋发展,对人物肖像描写的技巧也日趋提高。表现在:一是在描绘肖像时,能抓住人物主要特点,极其精炼地把人物特点勾勒出来,且能与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联系,使人物跃然纸上。二是学会用对比方法来刻画人物肖像。三是逐渐学会于小现大,只写肖像中最传神的一两点,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去填补。如《儒林外史》中作者刻画范进肖像,异常简洁,只用几句话:“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戴一顶破毡帽。”“作者多次描写范进身上衣服的单薄,破烂,以及他冻得乞乞缩缩的神态,这样不仅突出范进的老迈昏花,而且强调他的穷愁潦倒。 西方传统小说技法,则在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时,一侧重细描,常以多种修辞手法使之高度形像化,另一则是夹以议论,使读者不仅仅为作家的生动描写所感化,也为作家的机智的分析所折服。这种,甚至现在还有一些西方小说家仍然爱用,显示出浓厚的民族传统。细描例子在西方作品中不胜枚举,在这里举屠格涅夫的《罗亭》一书中对罗亭公主的描写。在〈罗亭〉里屠格涅夫啊罗亭的身材,头发,肤色,眼睛,嘴唇,胸部,所以,包括衣服都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夹以议论的例子是《红与黑》,在此书中作家描绘主人公于连的肖像时不仅描绘了他的外貌,还时时夹以分析,而且还有种议论,用此来体现作者对人物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传统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肖像描写手法。总括起来,中外小说家虽然在肖像描写上存在区别,但其所用的技法却一般都不外采用三种方式,即:整体式的描绘,局部式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整体式是指作家对人物的全面介绍。不局限于对人物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像鲁迅在《故乡》中的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描绘就是很好的例子。局部性描绘是相对整体描绘而言。有点像电影中的大写镜头,最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六下深刻的印像。如《骆驼祥子》中对虎妞肖像的描写烘云托月则是说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言论,行动来曲折谁加以表现。早在几千年前的《荷马史诗》里就已经用了这种方法。例如在对海伦美貌的描写时就用了这方法。以后就有很多作家经常使用这个方法。 3.现代派小说的新肖像描绘。一些现代派小说中,由于笔下人物的高度“自由”与“浪漫”,作品常常并不遵循常规,而是在人物的各种情态下,作家很自然地着笔,让零散的肖像描写该于更及贴进生活的感觉。另有一些现代派小说家让虚构的人物同现实中的人物彼此交往时,作品有意识地在肖像描写中,涂上一抹淡淡的神奇色彩。除此,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法在此不再赘述。 二、人物行动描写。小说人物的动作是人物的宣言,所以不描写人的动作的小说,是很难想像的。即使一些抒情意味极浓,或专门描写心态的小说,也不能不写人物的动作。只有小说中有人就一定要描写动作。在我国小说中历来注重动作。因此,在描写动作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西方小说比较注重心理描写,但是人的心理活动也必须通过动作加以反映。所以动作描写还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小说世界是于虚构的方式塑造出一个让人感到逼真的艺术世界。这里面存在两个矛盾,小说世界是虚构,然而又是逼真的,它是现实的,然而又是艺术的,因此,小说在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那些举组轻重是人物的行动描写,就必须有选择,有加工。而这种选择是眼力和加公的本领,就能充分显示小说家的高超艺术。具体来说,小说家在描写人物动作时,经常选择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工描写:(一)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个性,最有特征甚至最富传奇色彩的动作。如《儒林外史》里,胡屠户打他的乘龙快婿范进一耳光的动作。(二)对人物系列动作的描写。为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展示各种不同人物的风貌,仅靠描绘人物一两个动作,还是不够的。小说家经常采用的手法,是选择描写人物的一系列彼此一相关动作,组成所谓的“行为动作体系”。由于这一系列动作都是由人物的最富特征的秉性,气质或能力所支配,因而这些动作实际上往往有一根无形的红线“一以贯之”像《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扑蝶,《阿Q正传》中阿Q的捉虱,无不是如此。(三)对人物心态动作(也称情绪动作)的描绘。“言无心声”,一个人的内心所想,常常要借助语言来加以表达,但很多人的内心所想常常借助行动加以表达,即“行”为“心声”。表现内心的动作,既可幅度很大的举手投足,也可是下意识的轻微一动小说家要善于细腻地表现笔下人物的这种反映内心思绪的举止动态。要描写好这方面的人物动作就需要作者对笔下的人物的高度熟知,这方面的描写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老套化,与其他作者类似,这样就会使笔下人物的特殊心态因普通化而失去人物光泽。所以需要作者的创新。(四)对人物反常动作的描写。在小说家构筑的艺术世界里,人物也往往同在现实生活一样,有顺境,也有逆境,有阳光,友谊,爱情,有困苦,疾病,死亡。这样,小说家对笔下的人物,就不但要有常态的行为动作的描绘,也需要有反常的行为动作描写。所谓的反常动作仍属正常人的动作,只不过是在某种特殊情境下的反常动作而已。有时候对人物在特殊情境下的反常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人物,人人物具有立体感,使人物更加形象,生动。单一,系列,情绪化和异常等小说人物技巧描绘都不是单一应用,而是常常综合起来应用,同样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践加以补充。这限于个人的衍生,在这里不再赘述。 三、细节描写。小说对人物的描写中,有央告看似不起眼,但对于表现人物却异常重要的细节描写。巴尔扎克说过,小说虽然是“庄严地说谎”。但惟独对细节描写,却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做作。如果细节描写也是谎言,小说就会立即失信于读者,十分不起眼的细节描写可以说是支撑小说的“擎天大柱”细节的“真”,带来的是小说人物的“活”,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以其闪光点让作品的人物焕然生色,所以细节描写不管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有何不同,但都需要重视。关于然后写好细节描写,这里谈三点。一是在细节描写的取舍上,不仅要“真”,而且要典型,反对“假”与“滥”,不要搞噱头。一个着急在描写人物细节时,当然允许虚构,但是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使读者能从做嗅到生活的气息。在这里作者就需要对生活熟悉。要中好对一些原始资料搜集和整理。果戈里平时就喜欢收集宴会的菜谱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与细节真实性密切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对细节的选择问题。对于成功的人物形象来说,其细节描写只能好中求好,而不能过多过滥。西方现代主义小说鼻祖亨利。詹姆斯指出:“艺术本质上就是选择,但它是一种以具有典型性的,具有全面性为主要目标的选择。”(见《现代英国小说史》)。二是对细节的安排,照应。一个好的细节,常常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在对比,映衬,或是前呼后中显示其巨大的表现力。三是运用细节,固然可以明用,但最好不要过直过露,有时,甚至要有必要的“隐蔽”。当代的一些重视表现人物心态的小说,在“淡化”情节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隐蔽性”细节描写。这种细节仿佛在象征主人公的“隐蔽”的内心活动,这与传统小说写作上运用细节的方式不同。 小说写人(下) 一、人物语言。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即对话,不仅能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交代作品的某些背景材料,而且还能生动自然地表现人物的教养,气质,风度,心理等,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一个主要手段。要写好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并不容易。海明威曾三十九改写《永别了,武器》,为的就是用字准确。 小说家写人物对话时,常常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人物间的对话要合乎人物的身份。所谓的在那个山头唱那首歌就是最直白的比喻。二是人物间的对话要写出人物的深层性格。三是人物的对话,要表现出人物的新境。人们阅读文艺作品时常以“情景交融”来赞美出色的景物描写其实,在好的对话中也有一种人物语言与人物心境相互交融的美妙境界。这境界,可以看成是一种人物的心理描写,因为这是由人物的口内说出,就显得分外真实,感人。四是人物间的对话,力求机智,幽默切勿枯燥,单调。当代有些实验小说,既未从人物性格的通盘思想出发,也未从考虑到欣赏者的接受能力。有时让笔下的人物大谈一些极其费解的空话。相当冗长,枯燥,以至令人难以卒读。其实,一些优秀的现代派小说,也并非一定让人物的对话令人困惑难解,,恰恰相反,他们往往继承了经典作品中的优秀技法,写得生动活泼,既以其特有的幽默感让读者读了愉快轻松,又以高度的智慧,让人读后增长见识。 二、人物心理。小说家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不仅仅要描绘出人物的肖像,动作等外在特征,而更加重要的是要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除了借鉴传统的技巧外,同时也要吸收一些新的学术成果,如心理学以及一些边缘科学在描绘人物心理方面不段开拓的新途径。一是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理。于“景语”中写“情语”。中外大量优秀作品中都有很多这方面的表现。二是通过事件或场面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小说中一些事件和场面的描写,不但能引人入胜,也能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这就要求作家写事件和场面时,不忘对人物的刻画。三是通过人际关系些出人物心理。小说中所写的人物,如同现实中的人物那样,总是处于各种纷纭复杂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网络,在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特别是在中长篇作品中,产生了一个非常严密而丰富的形像体系。其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形象体系。这种形像体系给小说家提供了最方便的活动场所。他可以借助如的嘴来写人物的肖像,性格,也可以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来战时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四是通过性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小说中性的描写,并非是由于弗洛伊德的提倡。在他之前,早已出现在小说作品中了。其实,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的性行为,就像人的衣食住行一样,并没什么神秘性。在性行为方面。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可以透视作品所处社会经济情况和时代风尚。在伦理概念约束下,对性的描写就需要作者把握那个度。小说中的性描写不是添加剂所以不能为了迎合一些读者口味而过于商业化。一些成功的性描写,却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的特殊心理状态。如《金瓶梅》里西门庆对惠莲的勾引。把握小说中性料想的度的原因是因为性描写不是小说本身的目的,而只是表现人物性格,心理的手段。作家对任何事物的描绘(包括对最丑恶现像的暴露)都应掌握分寸,绝对不能只是生活的翻版,也不能忘记对艺术的追求。五是直接描绘人物的心理。六是独特的心理描写:人物内心独白。这里有两种,对一定言谈对像发出的“有声语言”,另一种是自己对自己(自言自语),或是借用日记或书信的形式加于表达,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独白”。
传》中阿Q
『拾』 求大家推荐一些世界闻名的小说,多多益善
真的,感觉都很好看的,嘿嘿。 希望你喜欢。 琴帝值得一看 校园:《念慕》、《晨曦》、《唇诺》口味重:《私人花园》、《一受封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