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国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发展。。。
一. 英国女小说家的创作共同特点
19世纪的法国文坛,唯一的知名女作家是浪漫主义小说家乔治·桑,她用这个这个男性的笔名载入史册。然而在英国的19世纪,有奥斯汀,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爱略特等一批女作家。这些女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首先都表现了当时出现的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小说表达妇女的权利。奥斯丁的小说写中产阶级日常生活,描写精致,语言幽默,通过缔结一门好婚姻寻求妇女的出路,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勃朗特三姐妹的创作具有传奇色彩。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家庭女教师的独立宣言,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充满狂放的激情,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盖斯凯尔夫人描写了工人生活。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对人有深厚的同情。其次,19世纪英国女作家的创作题材主要是日常家居生活、个人情感、乡村生活,较少社会大题材。这与妇女的生活天地有关。妇女被限制在家庭,她们的创作在当时不被社会普遍承认。她们处于边缘文化的地位,常常受到男性评论家的嘲笑。 再次,女作家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进小说,这本身是一种争取妇女的话语权利行为,她们的个人体验成为被遮蔽的妇女的集体记忆,以及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记忆。
二.作家及其作品与评价
时间
作家
发表署名
内容
代表作
评价
19世纪初
简·奥斯汀
匿名
恋爱婚姻
现实主义小说《傲慢与偏见》
女人中最晚么的艺术家
19世纪中期
夏洛特·勃朗特
中性笔名
女性独立
《简爱》
勃朗特峭壁
……
艾米莉·勃朗特
中性笔名
爱情复仇
《呼啸山庄》
……
盖斯凯尔夫人
真名
劳资斗争
《玛莉·巴顿》
19世纪后期
乔治·艾略特
男性笔名
乡村生活
《瓦尔登湖》
为什么我要特地把发表署名也列举呢?这也同样与女性长期受到压制有关系,这里不做过多的介绍。
一.小说在艺术创作主要表现出这样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 作品体现出女作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第二, 作品具有复杂而独创的情节结构。
第三, 作者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四, 作者用生动的场景和自然环境来渲染营造作品的气氛。
第五, 鲜明的个性化风格的语言。
好了,这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及其作品,是不是有些零乱。当然除了以上的列举外,再向大家推荐几部作品:奥斯汀的哥特小说《诺桑觉寺》,感伤小说《理智与情感》,现实主义小说《爱玛》《劝导》等。
当然,在外国文学史璀璨的文学长廊上并非只有19世纪的英国出现了女性形象,只是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对于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喜爱文学的人去深刻研究的。下面我再列举一些其他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但由于学识有限,无法列举的全面,希望大家谅解。仅供参考。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
格林童话中嫉妒白雪公主的皇后,
劳伦斯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白黛,
古希腊史诗 《伊利亚特》里的重要人物海伦以及希腊神话中的众多女性形象。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
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B. 哥特小说的代表作有哪些
哥特小说18世纪流行于英国的一种小说。它描写恐怖、暴力,以及对中世纪的向往。《恶梦》——恐怖与梦幻结为一体故事通常发生在一个哥特式的建筑,尤其是阴暗、荒凉的古堡之中。最早的一部哥特小说是1764年出版的贺拉斯·华尔浦尔的《奥特朗堡》,它对当时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影响了19世纪初期英国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因此在英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他流行的哥特小说有安娜·拉德克利夫的《尤道拂的神秘事迹》和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的《僧人》等。前者经常被作为典型的哥特小说,小说情节恐怖、阴森,富于神秘气氛。《僧人》也非常流行,它的作者获得了“僧人”刘易斯的绰号。它的特点在于恐怖和心理分析相结合。因此,对后来的美国文学尤其是霍桑和爱伦·坡发生了影响。同时,也影响了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C. 哥特小说的代表人物
霍勒斯·沃波尔
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1717—1797)的《奥特兰托城堡》被公认为是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
1765年4月版《奥特兰托城堡》的序言,不但阐明了“哥特式故事”的性质,也为这类新型小说文体的创作原则描绘了“蓝图”:场景设置要“真实”;情节结构是“两类传奇的融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想象的能力,尽情地在漫无边际的虚拟王国翱翔,创造更有趣的情景”;另一方面又要使人物的“思考、言语、行动”十分自然,“仿佛他们就是生活在极其普通环境中的熟悉男女”。也即是说,“要把古代传奇的非自然事件同小说的现实主义人物以及他们的对话结合起来”。
该“哥特式故事”的主线围绕着奥特兰托城堡主人曼弗雷德的经历展开,而副线以他的女儿马蒂尔达的爱情为中心。两条线索交替推进,演绎出种种生动画面。但见奥特兰托城堡内,曼弗雷德正为延续家族的统治权而焦虑万分。他处心积虑地抢来美丽的姑娘伊莎贝拉,让患病的儿子康拉德同她结婚生子,以确保有个男性继承人。不料,康拉德猝死,这一计划受挫。于是,他又决定遗弃现有的妻子,强行迎娶本来给他当儿媳妇的伊莎贝拉。在相貌酷似原城堡主人阿方索的青年农民西奥多的帮助下,伊莎贝拉逃离了城堡,但西奥多本人却因此被怀疑杀害康拉德遭到了囚禁。然而这时,早已爱上西奥多的曼弗雷德的女儿马蒂达设法给了西奥多自由。正当马蒂达和西奥多来到圣尼古拉教堂阿方索塑像前祈祷时,曼弗雷德又误将马蒂达刺死。最后,一切谜团解开,曼弗雷德招供了自己以及祖先杀人篡位的罪恶。真正的继承人西奥多接管了城堡,并娶伊莎贝拉为妻。所有这些描写,无疑都是“生活在极其普通环境中的熟悉男女”的“自然”事件,具有现实主义小说的魅力。
查尔斯·布朗
1771年1月17日降生在费城一个古老的贵格会教徒家庭。1798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阿尔克温:关于女权的对话》(Alcuin,A Dialogue on the Rights of Women),为改变妇女的不平等地位大声疾呼。同年,他的第一部哥特式小说《威兰》也面世。在这之后,他重返纽约,出任《每月杂志》(Monthly Magazine)和《美国评论》(American Review)的编辑。短短三年,他连续出版了五部小说。它们是:《奥蒙德;或,秘密见证》(Ormond;Or,The Secret Witness,1799),《埃德加·亨特利》(Edgar Huntly,1799),《阿瑟·默文》(Arthur Mervyn,1800),《珍妮·塔尔博特》(Jane Talbot,1801)和《克拉拉·霍华德》(Clara Howard,1801)。其后,布朗再次回到费城,编辑《文学杂志》(Literary Magazine)、《美国纪事》(American Register)和《美国纪事或综合事录》(American Register Or General Repository)。这一时期,他撰写了许多文章,出版了一系列政治小册子。
伊萨克·米契尔
1759年生在纽约州奥尔巴尼县。1804年,就在这家报纸上,他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了自己创作的哥特式小说《庇护所;或,阿朗索和梅莉莎》(The Asylum;or,Alonzo and Melissa)。《庇护所;或,阿朗索和梅莉莎》主要叙述一个传统的“古堡救美人”的故事。小说的场景设置在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康涅狄格。女主人公梅莉莎爱上了贫困的革命者阿朗索,结果被父亲关在一个闹鬼的古堡里。后来,阿朗索参加了华盛顿的海军,在独立战争中被英军俘虏。在富兰克林的帮助下,他逃离了魔掌,并取道法国回到家乡。这是富兰克林在美国哥特式小说中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亮相。故事的高潮发生在结尾。在查尔斯顿,乡人传说梅莉莎已死,阿朗索便去她的坟前祭奠。然而,梅莉莎没死,她设法逃离古堡来和意中人相会。
D. 哥特式小说讲的都是什么内容
1、主要内容
哥特小说,属于英语文学派别,是西方通俗文学中惊险神秘小说的一种。哥特小说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今天习惯地将哥特式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 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其中最大亮点,除了“哥特式古堡”外,还有“超现实恐怖”。所谓“超现实恐怖”,乃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受到某种形式的鬼魂、幽灵、怪兽或“不可知物”的侵扰而表现出来的害怕死亡或疯狂的高度焦虑状况。由于作品的极度夸张和渲染,读者对作品人物的这种“恐惧”感受既是“迫在眉睫”,又是“身置其中”。然而实际上,这种“恐惧”是由虚拟的“非常世界”带来的,不但不会有实际危害,反倒能让读者产生若即若离的特殊快感。“一个恐怖的场景,描写得越是荒唐、离奇、不可思议,我们就越能获得乐趣;而描写过于接近普通生活,哪怕是带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冒险经历,我们也由于缺乏出格的痛楚而不能留下记忆或思考”。
2、起源
据历史文献记载,“哥特式”(Gothic)这个词来自“哥特”(Goths),而“哥特”是生活在罗马帝国东北边界的一个日耳曼部落。长期以来,“哥特”与罗马帝国边界纠纷不断。公元376年,该部落开始联合其他部落向罗马帝国大举进攻,并于410年攻克罗马,在城内大肆掠夺,无恶不作。从那以后,“哥特”便有了“掠夺、野蛮”的含义,虽说他们后来撤离了罗马,在法兰西和意大利建立了哥特式建筑自己的王国。
哥特式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兰托城堡》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说的模式。哥特式小说的出现,既与当时英国墓园派诗人的“哥特式”情结有关,也与埃德蒙·伯克(EdmundBurke,1729—1797)的“哥特式”美学标准有联系。
3、时代影响
哥特式小说是十八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以其神秘恐怖的气氛、被压抑的原始激情、大胆神奇的想象、浪漫的东方情调和迷人的异国风光深深地吸引着当时的读者。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文坛,都以谈哥特式小说为其赏心乐事,就像中国文人学士聚集一堂品评《红楼梦》一样。美国评论家安德鲁·赖特在给企鹅版《哥特式小说佳作选集》一书的序言中说:“毋庸讳言,要了解近两百年来的文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哥特式小说的知识.”①哥特式小说,从荷拉斯·沃波尔1764年的《奥特朗托堡》开始,一直繁荣到1820年左右。
后期发展,在英国,哥特小说到1840年已衰败。但哥特小说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掀起了维多利亚时代短篇鬼故事的热潮,并且使艾伦·坡的以死亡为主题的故事得以出现。狄更斯少年时代就阅读哥特式小说并将其中阴郁的气氛、戏剧的张力融入了他自己的作品,只不过变换到了他自己的时代。哥特小说的阴郁对崇尚哀悼仪式、铭记永生及长生不老的维多利亚时代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也使得它对文学有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到1880,哥特式小说作为半正统文学样式复兴的时间到来了。这时期的作者有罗伯特·鲁易斯·史蒂文森,亚瑟·米堪及奥斯卡·威尔德,1897年哥特式最著名的恶人在布兰姆·斯多克(BramStoker)的吸血鬼(Dracula)中诞生。虽然评论家用哥特来代称所有的相关流派,哥特式小说已开始认真考虑让位给现代恐怖小说。恐怖小说作家有些继承了哥特式的情感如安妮·莱斯(AnneRice)有些如斯蒂芬·金(StephenKing)则没有。哥特式也将自己的领域扩展到电影,音乐,甚至以互联网这一新形式为载体。
E. 哥特式的小说比较著名的有哪些;/
1747《克拉丽莎》 Clarissa 赛缪尔·理查森 开创了“女郎—恶棍”这一经典的对立模式 1764《奥特朗拖城堡》 The Castle of Otranto 霍勒斯·沃波尔 哥特小说的开山鼻祖,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说的模式 1790《朱莉埃特》 Histoire de Julitte 萨德 1794《凯莱布·威廉斯》 Caleb Williams 威廉·戈德温 1794《尤道弗的奥秘》 The Mystenies of Udolpho 安·莱德克利夫 确立哥特式小说标准样式,使哥特式恶人(villain-hero)进入文学领域 1795《修道士》 The Monk 马修·刘易斯 恐怖型哥特式小说的开创者 1797《科林斯的未婚妻》 Fiancee of Collins 歌德 开辟了正统文学中“吸血鬼”形象的先河 1798《威兰》 Wieland 查尔斯·布朗 恐怖型哥特式小说的代表,具有独创性的浮渣恐怖心理描写影响了后世的一些著名小说家 1797《克里斯特贝尔》 Christable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1799《睡谷》 The Legend of Sleeping 华盛顿·欧文 以桃花源式的乌托邦主题、哥特式风格以及叙述真实性,成为美国短篇小说的经典 1800《朱莉娅》 Julia 萨利·伍德 感伤型哥特式小说的代表 1804《庇护所》 The Asylum 伊萨克·米契尔 1813《麦布女王》 Queen Mab 雪莱 1817《黑色故事集》 Tale of Nights 霍夫曼 1818《弗兰肯斯坦》 Frankenstein 玛丽·雪莱 哥特式小说在其经典时代的巅峰之作,科幻小说的鼻祖 1819《圣艾格尼斯之夜》 Eve of St.Agnes 济慈 复兴期(19世纪) 哥特式小说作为半正统文学样式开始复兴,现实主义大师们也用哥特手法描述社会与现实 1819《吸血鬼传奇》 The Vampyre 威廉姆·波利多里 吸血鬼小说的鼻祖 1819《艾凡赫》 Ivanhoe 瓦尔特·司各特 把哥特式的手法完美运用于中世纪历史小说中 1827《拉·古兹拉》 La Gusla 梅里美 1840《怪诞故事集》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 爱伦·坡 把心里探索与道德探索完美的结合,表现人物灵魂深处善恶冲突的哥特小说大师 1843《古宅青苔》 Moseses from an Old Manse 纳撒你尔·霍桑 1847《呼啸山庄》 Wuthering Heights 艾米莉·勃朗蒂 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哥特的经典之作 1847《简·爱》 Eyre 夏洛特·勃朗蒂 为哥特注入显示的内容和激烈的情感 1852《荒凉山庄》 Black House 狄更斯 惯用哥特式恐怖氛围描写现实,哥特恐怖小说体裁同社会谴责小说体裁结合起来 1866《吸血鬼变形》 Incarnaion of the Vampyre 波德莱尔 1872《卡米拉》 Camilla 雪莉登·勒法努 第一部吧女性吸血鬼写作主角的哥特小说 1891《道连格雷的画像》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奥斯卡·王尔德 1895《空中骑士》 A Horseman in the Sky 安布罗斯·比尔斯 继承爱伦·坡、霍桑哥特传统的同时,有开创了“邪恶灵异”的超自然成分 1897《德拉库拉》 Dracula 布拉姆·斯多克 塑造了哥特史上最著名的“恶棍英雄”吸血鬼伯爵德拉库拉 1898《拧紧的螺丝钉》 The Turn of the Screw 亨利·詹姆斯 1904《古董商灵异故事集》 Ghost Stories of an Antiquary 蒙塔古·詹姆斯 开创考古学式的哥特小说风格 1908《螺旋楼梯》 The Circular Staircase 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 连结起了哥特小说与推理小说间的血统关系
F. 哥特式风格的代表作和代表人
1、畸形或变态的主人公。
2、封闭或半封闭的场景。
3、死亡的血腥恐怖。
4、描写的细致入微。
哥特小说,属于英语文学派别,一般被认为随着贺瑞斯·华尔波尔的《奥特朗图堡》而产生。哥特小说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今天习惯地将哥特式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
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
哥特小说的起源
“哥特”本是用来指中世纪建筑(哥特式建筑)和艺术(哥特式艺术)的具有贬义的词。然而这个贬义的词被18世纪哥特复兴的倡导者所接受,这些人就是浪漫主义流派的先驱。哥特式建筑是对作为理性时代代表的古典建筑的对抗。复兴的哥特式建筑在19世纪十分流行。
与新哥特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类似,哥特小说通过赞美人类从极端情感中得到的乐趣及至高哲学来对抗理性及既定的逻辑方式。哥特式建筑的废墟通过暗示人类之所创造会不可避免地衰颓崩溃孕育了这些情感,这些情感也被与由改革派创造的反天主教主义联系在一起。好的新教徒想象着天主教堂用严酷的法律,折磨与迷信仪式来压迫百姓,他们通常会将中世纪的建筑与一个黑暗恐怖的时代相联系。
早期的哥特小说
“哥特”被用于文学流派主要因为这种流派的主题探讨这种极端感情及一些黑色话题, 并且哥特小说的背景通常是哥特式的:废弃的摇摇欲坠的城堡, 修道院。他们关注哥特式的相关建筑,艺术,诗歌 (见墓园诗人)甚至园艺。
瓦尔波尔的小说产生于他对中世纪的迷恋。小说中再也不是他始称的伪造建筑而是真正的中世纪传奇故事。奥特兰图城堡起初名为传奇故事,有教养的阶层认为传奇故事是庸俗的文学样式,甚至因为其中迷信的元素而认为不适合儿童阅读,但华尔波尔更新了其中的元素,使中世纪的传奇故事有了新的形式。基本的情节是其它哥特小说中的必要元素,一个威胁性的秘密,一个古老的诅咒, 以及无数的困扰: 隐藏的走廊, 经常昏倒的女主角。但真正确立哥特式小说标准样式的是 安·莱德克利夫(Ann Radcliffe)。莱德克利夫使挥之不去的哥特式恶人进入文学领域,这一角色后来发展成了 拜伦式英雄。与华尔波尔的小说不同,她的小说是英国脍炙人口的畅销书。莱德克利夫掀起了一阵热潮,身后模仿者如云;她的影响在简 奥斯汀的诺桑觉修道院 也可见。书中一个人物由于阅读了哥特式小说,夜半微小的声音也带给她无限的恐惧。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无疑是哥特式小说在其经典时代的巅峰。
后期发展
在英国,哥特小说到1840年已衰败。这主要是由于廉价作者的过饱和(他们的作品后来以一便士恐怖形式的廉价恐怖小说形式存在)以及在世纪之交时像和尚这些暴露过分的性,暴力(至少在当时人们认为已接近色情文学)的作品的问世大大降低了哥特小说的地位。但哥特小说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掀起了维多利亚时代短篇鬼故事的热潮,并且使艾伦·坡的以死亡为主题的故事得以出现。狄更斯少年时代就阅读哥特式小说并将其中阴郁的气氛、戏剧的张力融入了他自己的作品,只不过变换到了他自己的时代。哥特小说的阴郁对崇尚哀悼仪式、铭记永生及长生不老的维多利亚时代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也使得它对文学有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后维多利亚时代
到1880,哥特式小说作为半正统文学样式复兴的时间到来了。这时期的作者有罗伯特·鲁易斯·史蒂文森,亚瑟·米堪及奥斯卡·威尔德,1897年哥特式最著名的恶人在布兰姆·斯多克 (Bram Stoker)的吸血鬼(Dracula)中诞生。虽然评论家用哥特来代称所有的相关流派,哥特式小说已开始认真考虑让位给现代恐怖小说。恐怖小说作家有些继承了哥特式的情感如安妮·莱斯(Anne Rice)有些如斯蒂芬·金(Stephen King)则没有。哥特式也将自己的领域扩展到电影,音乐,甚至以互联网这一新形式为载体。
G. 像 简爱 呼啸山庄一类的女性哥特小说还有哪些
傲慢与偏见,飘
这两本我初中时看的
我想你既然喜欢简爱、呼啸山庄的话,应该也会喜欢这两本~~
H. 关于哥特风格的历史人物
哥特式风格(中)
2. 字体
“Gothic”一词也代表一种字体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
以上列举了几种。在此提供一个哥特字体下载网站给大家玩玩,内有数量众多的哥特字体,慢慢看,总有你喜欢的:):
http://font.knowsky.com/fonts_145_1.htm
其次,Gothic作为形容词加在艺术或服饰等之前,就可以指称哥特式艺术或哥特式服饰等一切被认为有哥特味道的事物。
3. 文学
“对哥特趣味的日渐崇尚不过是思想意识发生巨变的征兆,它终究演变为浪漫主义运动。”
——Devendra P. Varma《The Gothic Flame》
Varma认为,在英语中“哥特”一词的真正历史开始于18世纪,主要具有野蛮、中世纪和超自然三种含义。
在约公元1800年左右登场的浪漫主义运动(Romantic Movement)中,哥特与中世纪文化再度受到人们的亲睐而得以复苏。浪漫主义可说是对于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理性主义(rationalism)的反动,感性、非理性的态度是这个运动的中心,而在这个时期,哥特开始与黑暗、奇异、古怪扯上关系。
事实上浪漫派的许多象征和主题都和这些哥特次文化相当类似,这时期的一些作家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的题材都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此外,在视觉艺术上,浪漫派的画家同样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
【相关背景】
在哥特式小说,可以看到哲学、基督教《圣经》、古希腊罗马文学以及戏剧的影响。如古英语时期著名史诗《贝奥武夫》、莎士比亚悲剧(城堡、鬼魂的加入,坟墓、血腥、死亡……)、《浮士德》等。
“让鬼魂、女巫上场,直接参与舞台表演,利用伊丽莎白时代人们普遍存在的迷信观念,来帮助制造气氛,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从而取得了惊人的戏剧效果。”
——莎士比亚
(日尔曼民间传说,浮士德用灵魂同魔鬼做交易。)
“浮士德成了哥特小说中的原型人物,而‘浮士德式交易’至今仍是哥特小说最突出的主题之一。”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产生、特点及意义】
1764年,英国作家Horace Walpole创作了以中世纪为背景的充满罪恶、暴力的《The Castle of Otranto》,因其副标题为“A Gothic Story”,开创西方哥特小说的先河。
厄斯特雷克曾评价说,Walpole是最早将“哥特”一词引入文学领域的作家,“城堡是哥特式的,恐怖和迷信是哥特式的,骑士制度和中世纪是哥特式的……尤为重要的是,Walpole伴随着他的哥特式的鬼怪故事和草莓山庄的建筑脱颖而出了。”
“‘哥特式’小说的意义首先在于:它虽然采取了不合理的怪诞形式,还是企图反映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纠缠不清的复杂现实。它对继起的文学作品的影响正和这一点有关系。神秘、怪诞、痛苦的恐怖,以及其他类似的特点,在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中得到发展。他们继承了‘恐怖神秘’小说所包含的社会批判的成分,并且把它们深刻化。他们也采用了以哲学理解来处理怪诞成分的手法。”
——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
哥特小说的怪诞特征包括鬼魂、幽灵、巫术魔法、异境、死而复生等。
自文艺复兴起,艺术家们用怪诞一词来称某种滑稽的欢乐,无所顾忌的古怪和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时产生的一种险恶的预感。18世纪以前,它的主要意思是“超自然”、“奇特”、“荒诞”等,18世纪后不少人开始意识到它还含有一定的现实和真理的成分。
其中,雨果是谈论怪诞的浪漫主义时代里最值得关注的一位作家。
“一方面,它创造了畸形和可怕;另一方面,创造了可笑与滑稽。它把千种古怪的迷信聚集在宗教的周围,把万般奇美的想像附丽于诗歌之上……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
很容易联想到卡西莫多的形象。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正属于哥特体小说。
【相关推荐】
不能不提的是爱伦?坡。喜爱哥特体小说的可以去读他的作品集,比如短篇小说集《Tales of Grotesque and Arabesque》。顺便提一下他的不少作品中也透出强烈的唯美主义色彩以及颓废派(典型如拜伦)文风,比如诗歌《Annabel Lee》。(其实爱伦?坡就是个唯美主义者)
另有我很喜欢的两本,《呼啸山庄》与《魂断威尼斯》。和《巴黎圣母院》一样,我想前者不用多介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