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大全 > 小说一地鸡毛结局

小说一地鸡毛结局

发布时间:2021-06-26 00:34:42

A. 《一地鸡毛》主要讲了什么

刘震云,生于1958年,河南延津人,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一地鸡毛》、《手机》等。

中篇小说《一地鸡毛》是刘震云的代表作品,发表在《小说界》1991年第1期,后载《中篇小说选刊》1991年第2期。

小说描写小林夫妇成家以后的烦恼生活,如辞保姆、要房子、调工作、买豆腐、来亲戚、小孩入托儿所等日常生活烦恼,真实地表现出当年曾有宏伟理想信念的大学生小林和曾极富诗意的小林妻子,如何被琐碎的日常生活细节侵蚀掉自己的意志和热情,变得愈来愈卑微和庸俗,充分展示了人生的无奈与疲倦。小说最后在“面包总会有的”自我解嘲和调侃中颇有深度地揭示出当代人生存的盲目性和沉重感。

小说注重对生活细节和现象的展现和描写,态度冷静平和,是新写实主义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B. 一地鸡毛是什么意思

“一地鸡毛”的意思有:

1、可作为日常生活琐事、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代称。

例如:这些婆婆妈妈的事简直是一地鸡毛,但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大多得到了妥善解决。

2、表示平庸、琐屑、卑下,无所作为、纠缠不清。

例如:一次地铁站的美好回忆改变不了人生,一次幸福的出线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一地鸡毛。

3、又引申为糟糕、麻烦、混乱、使人厌烦、不受欢迎。

例如:还有一些经纪公司为争夺候选人而起纠纷,甚至告到足协去了,真是一地鸡毛。

(2)小说一地鸡毛结局扩展阅读:

一地鸡毛

这个词出于刘震云于1991年初发表的中篇小说《一地鸡毛》,在这部作品中刘震云以非常冷峻而又略带微讽的笔触,叙写了极其平庸琐碎的当代人的日常生活情景和状况。“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这是小说开头出现的第一句话,也是这篇小说情节的起始所在。这当然是一件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琐事。

C. 急求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的内容概述。

从一腔热血到一地鸡毛的过程

D. 如何赏析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


刘震云在这部作品中以非常冷峻而又略带微讽的笔触,叙写出了极其平庸琐碎的当代日常生活景况.“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这是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小说情节的起始所在.这当然是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琐事.对所有这些琐事的叙写就构成了这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一地鸡毛”,这个标题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小说结尾处通过小林的一个梦境直接表述出来:小林“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日如年.又梦见黑压压的人群一齐向前涌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这显然不是那种追求深刻性的象征,而是以十分表浅的意义述说揭示出作者所理解的生存本相:生活就是种种无聊小事的任意集合,它以无休无止的纠缠使每个现实中人都挣脱不得,并以巨大的销蚀性磨损掉他们个性中的一切棱角,使他们在昏昏若睡的状态中丧失了精神上的自觉.

这也就是作者在一篇创作谈里所说的:“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

E. 一地鸡毛的故事情节

是冯小刚执导的那部吗?
剧情梗概:本片描写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和家庭的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菜篮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单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从而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他们是如何走在世界的东方,完成一天又一天的。 一地鸡毛:出自刘震云的中篇小说《一地鸡毛》、《单位》。可作为日常生活琐事、鸡毛蒜皮的小事、机关人际关系等多元素的混合体。

F. 一地鸡毛说的是什么故事

一地鸡毛。出自刘震云的中篇小说《一地鸡毛》(1991)。可作为日常生活琐事、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代称。“这些‘婆婆妈妈’的事简直是‘一地鸡毛’,但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大多得到了妥善解决 又表示平庸、琐屑、卑下,无所作为、纠缠不清。“一次地铁站的美好回忆改变不了人生,一次幸福的出线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一地鸡毛。”“即使生活是一地鸡毛,也没有必要活得一地鸡毛,艺术就更没有必要跟一地鸡毛纠缠了,而且还要得意和满足得一塌糊涂

G. 《一地鸡毛》简介

1.《一地鸡毛》由刘震云所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它是一部琐碎人生的范本,一部关系学的教科书,将单位这一微观天地,鸡毛蒜皮,纤毫毕现,不嫌其俗,不掩其恶,“酱缸”之臭,人心之险,一一展示无遗。王朔指出,它一扫以往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传统伦理道德,是绝无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的书籍。

2.剧情简介
旧作集《一地鸡毛》绝无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收集了刘震云自认为最好的短篇《土塬鼓点后:理查德·克莱德曼》、中篇《温故一九四二》、长篇《口信》。刘震云说,重新出这本集子,有了一个看自己过去作品的机会,他看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
这部小说在发表时就引起了轰动,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获得多种文学奖,描写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在家庭的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菜篮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单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从而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主旋律,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人们内心和外在的变化。本书以生动的细节和人物形象取胜,是一部精彩作品。

3.作者简介
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延津县。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官场》《官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作品多次获奖、被评介、改编和翻译。

H. 《一地鸡毛》读后感

一、刘震云与《一地鸡毛》
(一)作家简介
刘震云(1958年5月——)籍贯:河南省延津县,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故乡天下黄花》、《一地鸡毛》、 《手机》等
主要经历:
(二)《一地鸡毛》——
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
1、“一地鸡毛”含义:“梦见自己睡觉,上面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日如年。又梦见黑压压的人群,一齐向前涌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
普通人的生存本相,无聊琐事无休止地纠缠着每个普通人,销蚀磨损着人们个性中的一切棱角。
2、故事简介
I.一件小事、一个导火索、一个家庭、一种世俗生活II.“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 III.和老婆吵架、老婆调动工作、孩子入托、排队抢购大白菜、拉蜂窝煤以及每天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 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主旋律 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人们带来的外在和心灵变化
王朔:“《一地鸡毛》一扫以往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传统伦理道德,绝无仅有地反映了小市民的真实生活。”
4、小林形象
琐碎、凡俗、安分守己
一个踌躇满怀、心比天高的大学生 ——
“两人都是大学生,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发愤过,挑灯夜读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
• 逐渐“演化” 琐碎事物的“奴隶”
• “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大家一样,很快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你也无非是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对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页书也不想翻,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是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这么混,不也活了一辈子?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辈子下来谁还知道谁!”
• 小林的精神发展轨迹,就是他的精神世界逐渐抽空、个性逐渐消退的过程:他置身于生存的沉重压力之下,在毫不间断的生存的跌爬滚打中,难以有机会从容地听从于内心,而不得不坠入到无边的生存网络中,听任自己的精神世界愈加滑向平庸和贫瘠,因此,人生的过程也就意味着丧失自己的过程。
5、文本深处的真正旨意
• 1)理想的丧失和破灭:灵魂的挣扎与耗损 放弃了对理想的坚守
2)人格的磨损和耗散:邂逅小李白 小学老师的来访和去世
3)价值的颠覆和虚无
无边的生存网络 精神世界彻底滑向庸常
6、艺术特色:
1、客观冷静的凡俗化叙事(“草民”叙事) 2、含蓄曲折的情感表达

I. 《一地鸡毛》这本书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小说《一地鸡毛》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一对小夫妻日常生活的描述。作者刘震云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对人物进行太多的心理描写,而是以非常传统、朴实的语言叙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通过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小事,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写活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琐事下观念的转变。
小说的第一句话是"小林家的一斤豆腐馊了",这个"豆腐"代表日常生活中最平常化的东西,作者从一个如此渺小的东西切入生活,展开故事:
自视有些清高的主人公小林和他妻子都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后留京,慢慢有了孩子有了房子。随着生活烦恼的不断增加,使曾有过宏伟理想,对局长处长都不放在眼里的小林思想开始转变。为了调动工作,清高的小林和妻子也开始四处找关系,买贵的礼物不值得,买便宜的送不出手,最后买了一箱可乐,被拒绝后感到窝心也为花了钱感到心疼;对门为了使自己孩子有个伴,帮忙把小林的孩子送进好的幼儿园,感觉孩子成了"陪读","心里像吃了马粪一样感到龌龊",也只能自我安慰一番;买大白菜可以报销,为了不吃亏,小林一下子买了五百斤;帮同学卖鸭子,被单位发现,小林本着"在单位就要真真假假,真亦假来假亦真,说假话者升官发财,说真话倒霉受罚?quot;的想法,说谎逃过了领导的责备;从前帮人办事,小林"只要能帮忙,他会立即满口答应。",后来发现"那是幼稚,能帮忙先说不能帮忙,好办先说不好办,这才是成熟。"所以在帮查水表的老头办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说成不好办,得到一台微波炉作为报酬;过元旦要给幼儿园阿姨送礼,小林怕别人说自己抠门、寒酸,跑遍全城买到高价炭火送给阿姨。当天晚上小林梦见一地的鸡毛和蚂蚁般的人群。
《一地鸡毛》耐人寻味,平常的人物,一些生活当中很常见的小事,小事后面虽没有什么大道理,但是却给人留下很大想象空间。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总有那么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确实像"一地鸡毛"这样卑微,也像"豆腐"这样琐碎,而且是一块"馊豆腐",这意象给我强烈的冲击:无奈、烦琐的现实生活就像小说里描写一样,生活越物质化,越现实化,就越显得空虚。人的斗志和锐气在一点点的被腐蚀掉,人们变得越来越麻木、卑怯。随着权力网络向家庭的延伸,随着对权力、金钱的渴求,人们开始在晦暗不明之中主动地攫取一些权力和利益,我不明白,难道这种攫取就是对晦暗不明的嘲弄和反抗吗?对于那些在现实的种种压力面前自觉地放弃自我、屈就环境与命运的人,我感到悲痛、义愤、困惑……
我总觉得人应该有些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里不应该最后空荡荡的只剩下两种东西--金钱和权力。作者刘震云也许也是这样想的,因此,在琐碎的生活面前,主人公小林依然有种种感受:"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这样的感叹正是理想主义还没有完全丧失的表现。我看到了普通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在淡淡的感伤与无奈中突出了生存的执著与坚定。

《一地鸡毛》写得不是凡人小事。写得是凡人大事。这些小事放在个人身上,就变成了大事。你可以问问走在街上的人,对他个人来说,是分房子,长工资这件事大?还是苏联解体的事大?我想答案一定是前者。凡人无小事。泛泛地说,苏联解体、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埃塞俄比亚的大饥慌、柏林墙的推倒,这些都是被公认的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大事。而孩子的入托问题、长工资评职称的问题、分房子的问题,包括发生在“八部七局六处”里的琐琐碎碎的事情,则被公认是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小事。但这些小事放到个人身上,就变成了大事。所以大和小的关系是相对的,角度不同而已.. 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看起来需要面对很多人,但其实不然。每个人真正需要应付的不过也就是七八个人。把身边的这七八个人应付好了,日子就太平了。这七八个人摆不平,日子就不好过。这就需要拿出你的全部人生智慧来应付。态度当然得是积极的,不能掉以轻心。从这个角度说,《一地鸡毛》是一部积极上进的作品。是生活的主旋律。有人说它很消极,我不同意。如果把它拍成了一部消极的作品,那我也认为可以不拍。《一地鸡毛》里的人物全是正面人物,没有反面人物。如果他们之中的某些人做出了伤害别人的事情,那也是出于自我保护不得已而采取的自卫行动。他们的本质都是善良的,对生活对人群都是充满善意的。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刀光剑影;看似不咸不淡,实则波澜壮阔。一切都不露声色,于形中势不可挡。

阅读全文

与小说一地鸡毛结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说中叫灼华的女主 浏览:896
狱警女攻小说全文 浏览:779
肉脚小说阅读 浏览:743
主角创建网游世界类型的小说 浏览:545
非天夜翔写的小说2013 浏览:491
古风小说女主名字2 浏览:715
系统成女主的孩子小说 浏览:81
神封王座小说全集 浏览:895
看过最经典的网络小说 浏览:825
穿越小说温暧 浏览:781
女干男小说全集 浏览:587
男主穿越重生到红楼梦的小说 浏览:521
有一个重生的小说里面男主叫季什么 浏览:524
小说重生豪门妖女 浏览:100
如小果的完结小说 浏览:901
校园小说男生姓安 浏览:44
篮球主角在热火的小说 浏览:89
除了鬼吹灯还有什么好看小说 浏览:692
婆媳争斗小说全本免费下载 浏览:834
考古小说推荐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