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红岩人物关系分析
主要人物:
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
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果断,沉着冷静,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成岗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在工作间被捕,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后被枪杀。
刘思扬是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却投身革命,为信仰劳碌奔波。是知识分子中的楷模。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至死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6岁时在黄将军的帮助下学习。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非常尊敬老师,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遇害时不满9岁但在监狱中关了八年。
甫志高:原为重庆地下党员,后因被捕不堪严刑拷打而叛变,交出了许云峰、江雪琴等人对地下党网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是贪图享乐,没有革命精神的典型。
华子良:潜伏最深的共产党员,忍辱负重、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而被特务称为 “疯老头”,被关押在白公馆。特务对他比较放心,常让他去磁器口卖菜。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恶计划后逃到了解放区,为越狱的计划作了巨大的贡献。
Ⅱ 红岩华子良人物形象
人物分析:
华子良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在沙坪书店一出场就显示出她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处理意外情况的果断,镇静。
在监狱中与狡猾的特务投头子徐鹏飞面对面的斗争中,他沉着冷静,巧妙地把敌人引入错误的判断,保护了同志和组织。这显示出他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
华子良忍辱负重,深谋远虑,足智多谋,能屈能伸,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因装疯卖傻而被特务称为 “疯老头”,被关押在白公馆。
特务对他比较放心,常让他去磁器口卖菜。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恶计划后逃到了解放区,为越狱的计划作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他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2)小说红岩人物华子良和谁有关系扩展阅读:
华子良的原型人物叫韩子栋,山东阳谷人,1933年入党,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捕后,韩子栋辗转关押于北平、南京、武汉、益阳、息烽、重庆等地的国民党秘密监狱,时间长达14年之久。
韩子栋在狱中是比较自由的,但他时刻牢记着支部的决定:千万把握机会,一定要逃出去!他在等待时机;1947年8月18日,韩子栋又随看守卢照春去磁器口买菜。
早就精心策划好逃跑的韩子栋趁着看守卢照春打麻将的机会,假装上厕所,大大方方走出门去。一到特务视野之外,立即飞奔,穿街过巷,赶到嘉陵江边。找到一只小木船,迅速地过了嘉陵江。他靠着天天在白公馆跑步的锻炼,日夜兼程,经过45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解放区。
Ⅲ 红岩,的人物关系图
《红岩》为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
许云峰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形象。他经验丰富、胆识过人、沉着机智、顾全大局。在沙坪书店发现敌情后,他果断布置撤退转移;为掩护市委书记李敬原安全脱身,他主动出击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面对敌人的审讯,他巧妙地把徐鹏飞引入错误的判断,从而保护了组织和同志。
此外,齐晓轩、成岗、华子良等人,作者虽着墨不多,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岩》在对反面人物的刻画上也很有特点,作者没有采用漫画化的手法,简单地把敌人丑化一通,而是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他们的反动本质和性格特征。
结构宏伟而严谨,错综复杂而有条不紊,是《红岩》又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小说描写了三条线索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但却能做到理丝有绪、章法井然。
作者采用了类似于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的结构手法,以一些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牵引出不同的斗争线索,如以许云峰等的活动牵引出地下斗争的线索,以江姐等的活动牵引出武装斗争的线索,以成岗等的活动牵引出工人运动的线索,以成瑶等的活动牵引出学生运动的线索,以甫志高的叛变使众多人物齐聚狱中,牵引出狱中斗争的线索等等。
又以《挺进报》的斗争将这些纷纭繁复的斗争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有的斗争,又都是围绕粉碎敌人挽救覆灭的阴谋、迎接重庆解放这一共同目标展开的,表现出了作者在艺术构思上的独特匠心。
此外,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也是《红岩》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点。
(3)小说红岩人物华子良和谁有关系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当时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志士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
根据亲身经历,作者于1958年发表了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共同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1961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小说出版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奇书",亦称之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
《红岩》的人物精神:
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红岩,中美技术合作所就是在红岩,离那里不远的地方是抗日战争时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作家用红岩来形容还是有自己的寓意的,红色 "象征着革命,岩石非常坚硬,象征着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的精神。《红岩》是作者用红色坚硬的岩石比喻革命者。
在红岩中,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Ⅳ 红岩中华子良的故事
《红岩》中的华子良,其原型为韩子栋,山东省阳谷县人。韩子栋1933年入党,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捕后,韩子栋辗转关押于北平、南京、武汉、益阳、息烽、重庆等地的国民党秘密监狱,时间长达14年之久。
韩子栋为了不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在白公馆狱中,他整日神情呆滞,蓬头垢面,无论刮风下雨,他总在白公馆放风坝里小跑,特务看守认为他是在监狱中关傻关疯了,便叫他“疯老头”。他的“疯老头”形象麻痹了敌人,国民党特务让他负责买菜,干些杂活。
其实,在白公馆狱中,许晓轩、谭沈明、韩子栋组成临时支部,他们一直在策划狱中革命志士的越狱脱险计划。因为韩子栋在狱中有一定的行动自由,也是惟一有希望逃出白公馆的人,许晓轩就决定让他逃出魔掌。
韩子栋利用出去干活的机会,秘密观察道路、壕沟、哨岗、四周环境等,为出逃做好准备。做足了准备工夫以后,1947年8月18日,在瓷器口买菜途中,利用特务卢兆春打牌的间隙,成功脱险。为了避免警犬搜寻,机智的韩子栋跳入江水游了好长一段,然后才找了条小船,渡过嘉陵江,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抵达延安。
(4)小说红岩人物华子良和谁有关系扩展阅读:
韩子栋脱险后,向中共中央组织部递交了入狱及脱险报告,经组织审查后恢复了他的党籍。当时的中组部负责同志对他说:“你能经受14年的秘密监狱生活的考验,即使在全党党员中也是罕见的,堪称难能可贵。”他问韩子栋有什么要求,韩子栋说:“只希望再活几十年,亲眼看到蒋家王朝覆灭,看到建成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中韩子栋受到不公正待遇遭到迫害,“文革”结束后,韩子栋被平反,任贵州省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1992年5月19日,老人在贵阳市病逝。
Ⅳ 红岩小说人物华子良片段,要书上的
“你的根据?”
“在特殊条件下,尽管一个人也可以战斗,但是,任何人决不会认为孤军奋战有什么可取。对我们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和党失去联系。我曾经尝过这种滋味。中共办事处撤退了以后,老许没来接上关系时,那一个多月,真是度日如年。华子良被捕已经整整十五年了,然而,大家看到的是,他和谁都没有联系,也从来不想和谁联系。甚至,直到现在,解放军即将向西南进军的前夕,他也并不想和谁联系。”“还有什么根据?”
“他一直疯疯癫癫,行动反常。”
“你认为他的行为反常?”
“为了蒙蔽敌人,我们的人可以忍辱负重。”成岗断然地说。“但是他,当老厨工遭枪杀,胡浩受毒打,大家非常难过的时候,他仍然那么冷酷,毫无同情心!不,他和我们的思想感情完全不同,毫无共同之处。”
“成岗,”齐晓轩摇摇头,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
楼板外面传来一阵诵诗的洪亮声音。成岗脸色一变,他听出,这是危险的警号。
“老齐,你躲一下!”
成岗抓起一块石头,准备着。黑暗的瓦砾堆,亮了一下,楼板被揭开了。一个满头白发的人,突然出现在成岗面前。微光中,看得见他满脸刺猬一样的胡须,一对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华子良!”成岗心里一惊,立刻扑上前去,要除掉这个不该出现的人。
“慢着。”华子良迎着扑上前来的成岗,挥了挥手,疯疯癫癫的神经质,从他身上一扫而光,他露出被拔光了牙齿的牙龈笑了一下,明亮的眼睛转向齐晓轩:“我有事情找你。”
“你找老齐?”成岗一把抓住华子良,想卡他的脖子。“等一等。”齐晓轩在旁边轻声招呼。成岗转头一看,正碰上老齐的目光。齐晓轩点了点头,示意成岗松手。“你是什么人?”
迎着老齐的问话,华子良上前一步,不慌不忙地说:“共产党员。”
“为什么到这里来?”
“党需要我现在发挥作用。”
“你找谁?”
“特支书记齐晓轩同志。”
“罗世文同志。”
“什么时候?”
“1946年8月18日。罗世文、车耀先牺牲那天,我陪杀场的时候。”华子良冷静地回答着:“十五年前,我是华蓥山根据地党委书记。省委书记罗世文同志,是我的上级。可是在敌人面前,我只是个嫌疑分子。在去刑场的路上,罗世文同志估计到敌人押我去,只是陪杀场,为的是再考察一下我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员。因此,他指示我伪装疯癫,长期隐蔽,欺骗敌人。枪声一响,我就变成了疯子。”
成岗紧捏着的手松开了。齐晓轩继续问道:“为什么现在才来联系?”
“省委书记给了我特殊任务,非到必要时刻,不准和任何人发生关系。”
“如果我不在了,你怎么办?”
“你牺牲后,找继任书记老袁同志。”
“你的任务?”
“让敌人确信我神经失常。然后,第一,与地下党建立联系;第二,完成越狱突围任务。”
成岗激动地望着华子良,面前这位多年来伪装疯癫的人,真是深谋远虑,卧薪尝胆,善于长期坚持斗争的老同志。齐晓轩突然提出新的问题:“你的联络口号?”
华子良应声答道:
“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
一听见这个口号,齐晓轩的眼睛突然潮湿了。这口号,正是罗世文同志牺牲前夕,指定他担任特支书记时,告诉他和老袁的。这口号是从当时地下党秘密送来的《论联合政府》中,摘选下来的最后一句。为了在这复杂困难的绝境里,保护党的最大利益,华子良正确地执行了上级的指示,长期未和组织联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忍辱负重的毅力和胆识,多么可贵!
“同志,你来得太好了!好多年来,你不停地练习跑步,你一直在作越狱的准备。”
华子良紧握着齐晓轩伸给他的手说:“我知道你和老袁,几年来一直注意着我。可是,直到现在,我才有了和地下党建立联系的条件……”华子良摸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交给齐晓轩说:“这是地窖里的同志给党的信。”
“你和地窖里的同志联系上了!”齐晓轩沉毅的声音里,也带着稀有的激动。“他是谁?”
Ⅵ 《红岩》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江雪琴——江竹筠(即江姐) 孙明霞——曾紫霞(1949年月被营救出狱) 李青竹——李青林 许云峰——许晓轩 余新江——余祖胜 彭松涛——彭咏梧 刘思扬——刘国鋕 龙光华——龙光章 黄以声——黄显声 陈松林——陈柏林 蓝胡子——蓝蒂裕 老大哥——唐虚谷 丁长发——丁地平 华子良——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 老石同志——王璞 成岗——陈然 胡浩——宣灏 小萝卜头—宋振中(1949年9月6日与父亲宋绮云烈士、母亲徐林侠烈士一起在重庆松林坡遇难) 双枪老太婆--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烈士,1949年11月27日和次子邓诚烈士同时牺牲于渣滓洞监狱) “监狱之花”的原型:第一个是王璞烈士(1948年9月在组织华蒙山武装起义时牺牲)的妻子左绍英烈士,被捕后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卓娅; 第二个是中共龙市妇女支部书记彭灿碧烈士,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苏菲娅。左绍英、彭灿碧及其她们的“监狱之花”在“11·27”大屠杀中同时殉难于渣滓洞。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刘国定、冉益智、李文祥、涂孝文等 大特务徐鹏飞原型人物:徐远举 渣滓洞看守长“猩猩”原型人物:李岩 白公馆看守长“猫头鹰”原型人物:杨进兴 特务黎纪纲---- 曾纪纲
Ⅶ 《红岩》里的华子良的英雄事迹
华子良的原型人物叫韩子栋(1908—1992)山东阳谷人,1933年入党,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捕后,韩子栋辗转关押于北平、南京、武汉、益阳、息烽、重庆等地的国民党秘密监狱,时间长达14年之久。
(7)小说红岩人物华子良和谁有关系扩展阅读:
1.华子良人物形象分析:潜伏最深的共产党员,忍辱负重、忠贞不屈、深谋远虑,足智多谋,能屈能伸,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因装疯卖傻而被特务称为 “疯老头”,被关押在白公馆。在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恶计划后逃到了解放区,越狱的计划作了巨大的贡献。
2.《红岩》出版于1961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根据这些亲身经历,他们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参考资料来源:韩子栋_网络
参考资料来源:《红岩》_网络
Ⅷ 《红岩》主要人物间的关系
1、江姐
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
2、许云峰
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果断,沉着冷静,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3、成岗
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在工作间被捕,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后被枪杀。
(8)小说红岩人物华子良和谁有关系扩展阅读:
《红岩》创作背景: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里。
他们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从准备到成书,前后费时十年之久,写了三百多万字稿子,彻底返工过三次,大改过五六次。
Ⅸ 红岩人物关系图
江雪琴——江竹筠(即江姐) 孙明霞——曾紫霞(1949年8月被营救出狱) 李青竹——李青林 许云峰——许晓轩 余新江——余祖胜 彭松涛——彭咏梧 刘思扬——刘国鋕 龙光华——龙光章 黄以声——黄显声 陈松林——陈柏林 蓝胡子——蓝蒂裕 老大哥——唐虚谷 丁长发——丁地平 华子良——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 老石同志——王璞 成岗——陈然 胡浩——宣灏 小萝卜头—宋振中(1949年9月6日与父亲宋绮云烈士、母亲徐林侠烈士一起在重庆松林坡遇难) 双枪老太婆--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烈士,1949年11月27日和次子邓诚烈士同时牺牲于渣滓洞监狱) “监狱之花”的原型:第一个是王璞烈士(1948年9月在组织华蒙山武装起义时牺牲)的妻子左绍英烈士,被捕后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卓娅; 第二个是中共龙市妇女支部书记彭灿碧烈士,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苏菲娅。左绍英、彭灿碧及其她们的“监狱之花”在“11·27”大屠杀中同时殉难于渣滓洞。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刘国定、冉益智、李文祥、涂孝文等 大特务徐鹏飞原型人物:徐远举 渣滓洞看守长“猩猩”原型人物:李岩 白公馆看守长“猫头鹰”原型人物:杨进兴 特务黎纪纲---- 曾纪纲
http://..com/link?url=VbyCc3a9vtxkph-nhi1I8xdG58zYpS7vQHsmq
Ⅹ 红岩中的华子良为什么被叫老疯子
华子良的原型人物叫韩子栋,山东阳谷人,1933年入党,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捕后,韩子栋辗转关押于北平、南京、武汉、益阳、息烽、重庆等地的国民党秘密监狱,时间长达14年之久。
为了不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在狱中,韩子栋整日神情呆滞,蓬头垢面,无论刮风下雨,他总在白公馆放风坝里小跑,特务看守认为他是被关傻关疯了,便叫他“疯老头”。他老家在山东,到重庆后人地生疏,看守们对他比较放心,常常让他随看守去磁器口镇上买东西。
韩子栋在狱中是比较自由的,但他时刻牢记着支部的决定:千万把握机会,一定要逃出去!他在等待时机。
1947年8月18日,韩子栋又随看守卢照春去磁器口买菜。早就精心策划好逃跑的韩子栋趁着看守卢照春打麻将的机会,假装上厕所,大大方方走出门去。一到特务视野之外,立即飞奔,穿街过巷,赶到嘉陵江边。找到一只小木船,迅速地过了嘉陵江。他靠着天天在白公馆跑步的锻炼,日夜兼程,经过45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解放区。
1948年1月23日,韩子栋向党中央组织部递交了入狱及脱险的报告,组织审查后恢复了他的党籍。解放后,韩子栋历任贵阳市委副书记、贵州省政协副秘书长等职。1992年5月19日在贵阳病逝,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