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封神榜里的人物有些是周朝以后的人物怎么也出现在书里了
封神榜,本来就有很重的神话色彩,神话,本身就难以自圆其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啊。
『贰』 周朝的人物形象,是个书呆子,当时人物穿衣风格是什么。求图
我觉得屈原算是吧,好好的投河干什么啊,对那样不识才的皇帝,何必愚忠。
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促使服装发挥它的功能,达到它「天下治」的目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服色。服色有两大功能:一是区别身份地位;二是表示所处的场合。古代政府对全天下的人,都有规定的服色,尤其,天子、诸候至百官,从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详细规定,他们几乎是穿着制服,因穿制服的人,多属上层阶级,是人们企羡的对象,因此制服服色强烈地影响一般的流行服色。时代不断变迁,中国文化中不断加入外来文化,流行服色也会反过来影响制服服色,在这两种服色文化互相激荡的结果,产主了这段看似变化不大,事实上又有翻天覆地改变的服装史。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叁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得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就让我们看看中国之服装史吧……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
商周时代的服饰:
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韍」,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
春秋战国的衣服,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这种衣服叫「深衣」。还有一种「单衣」,是没有里子的宽大衣服。他们头上还戴「帻」;帻是用来包住头发的头巾,不让它们披散下来。
这个时期,游牧民族所穿的短衣、长裤、靴子,也传进外国,这种帅气的服装穿着起来,行动的确是方便多了。
男服服饰:
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
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女服服饰:
禕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褕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褕翟纹十二章纹,褕翟羽色亦为五采。
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
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候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展衣:又称襢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
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
其实,网络里都有详细的介绍啦~
『叁』 周朝有那些名人
周穆王---姬满 日期:2009-05-01 17:18:05 点击:0 好评:0
周穆王时期,国力强盛,周王朝在西部的影响已扩展到很远的地区。穆王又致力于向东南方发展,通过巡游,使许多地方国家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导致了朝政的松弛。...
周成王---姬诵 日期:2009-05-01 17:14:21 点击:0 好评:0
周成王是中国周朝第二代王。周文王之孙,周武王之子。姬姓,名诵。成王与其子康王统治时期,合称成康之治,是周代的兴盛时期。...
周公---周公旦 日期:2009-05-01 17:11:25 点击:0 好评:0
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武王弟。被封于周(今陕西岐山北),因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
姜太公---姜子牙(吕尚) 日期:2009-05-01 17:08:54 点击:0 好评:0
姜子牙 ,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 吕尚 。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
周武王---姬发 日期:2009-05-01 17:04:43 点击:2 好评:0
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43年)周文王姬昌次子。中国西周第一代帝王。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
『肆』 有什么历史小说是记载周朝的
《东周列国志》,《周朝是怎样炼成的》,《周朝那些新鲜事儿》,《3小时读懂周朝》。推荐东周列国系列电视剧,很经典。
『伍』 周朝有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迹
1、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鲁国第一任国君,制作周礼
2、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的至圣先师
3、老子:名李聃,春秋时楚国人,为周的藏史,著有《老子》
4、庄子:名周,楚国人,著有《庄子》
5、子夏:孔子学生,居于魏国西河,是儒家西河学派的代表;
6、孟子:战国时期鲁国邹人,他的弟子集他的言行为书《孟子》
7、墨子:战国初期宋国人,著有《墨子》
8、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曾师从孔子的学生曾子,后到魏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和政治家。著有《吴子》,是著名的兵法。
9、孙武:春秋齐国人,出自齐国田氏,后移兵吴国。著有《孙子兵法》
10、孙膑:孙武的后人,战国时期齐国人,著有《孙膑兵法》。
11、商鞅:法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卫国人,所以称卫鞅,又称公孙鞅。后由魏入秦,佐秦孝公变法。
12、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13、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
14、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15、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
16、赵奢:战国时期赵国旬将;
18、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之一,曾胡服骑射,使赵国强大;
19、秦襄公:周代秦国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0年周王封他为诸侯
20、秦穆公:春秋秦国有名的国君,灭西戎二十多国,霸西戎。
21、齐僖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任内齐国强大,称为小霸。另外他还特能生淫荡女儿。宣姜、文姜都是他的女儿。
21、齐襄公:名储儿,齐僖公的儿子。任内穷兵黩武,并与妹妹文姜私通杀掉了鲁桓公。后为大夫管至父杀掉。
22、齐桓公,名小白,是齐僖公的儿子,春秋五霸之一。
『陆』 周朝有哪些名人
周武王,周武王伐纣时,聚八百诸侯于孟津,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洛邑。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营建成周洛邑,在洛阳制礼作乐,教化人伦。
伯夷叔齐:劝阻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周平王: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史称周王朝为东周。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是东周时期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传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还有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的白圭,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
『柒』 描写周朝皇子的小说
周朝时,还没有“皇”这个称号,而叫“王”,比如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姓姬名发,姫发是姫昌的儿子。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让妲己看上了,妲己让他待在身边,伯邑考带着一只猴子,这猴子能认岀妖魔,妲己是狐狸精让这猴子认岀了,后来伯邑考被纣王杀了,人们传说,姬昌能算岀以往事,纣王杀了姬昌的大儿子后把他的肉做成肉丸,差人给姬昌吃,姬昌假装不知道,吃了,蒙蔽了纣王,我小时候在茶馆听书,说书先生说,文王吃了儿子的肉,差人走后他就吐岀来了,这吐岀的肉着地就变成了一只只小兔子,兔子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武王伐纣,周朝替代了残酷暴政的商朝,周朝施仁政,有八百年的历史,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就很赞誉周朝与周文王。
“皇”这亇称号是后来秦朝王羸政开始叫起来,赢政自称“始皇帝”,人们就叫暴君赢政为秦始皇。纣王,秦始皇,史书都加以谴词,他们的残暴行径历来被善良的人们一致否定。从那以后“王”就改称“皇”或“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