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芷江有哪些名人留下足迹
涕泪交加地向体育老师道明了原委。
体育老师把小宝表扬了一通,说小宝为发展红星小学体育事业作出了贡献,然后双手一摊,问傻子咋办?
傻子能咋办?只有在一边哭的份。
体育老师对傻子说,要赔给小宝20元钱。傻子点了几下头,泪如雨下,哭得小宝破涕为笑。
就在这节课的课间休息,小宝决定要惩治傻子,掷一块石子给他,让他接受血的教训。
结果石头没打中傻子,却向体育老师的驻地飞去,与体育室的玻璃狠狠地碰撞了一下,玻璃立即碎得不成样子,哗啦啦地落了一地。
小宝吓呆了。
声音惊动了校长。校长冲了出来,问谁干的。小宝干咳几声,望着傻子。
四周的同学立即会意。小宝家的条件顶好,甚至买了电子游戏机,为了日后便于疏通,也玩上一玩,同学们马上也将目光对着傻子。
傻子预感到不妙,有点不知所措了。“唰”,一道白光闪过,“啪”一下之后,傻子一边的脸颊上留下了校长所赐的五只鲜红的手指印。
傻子分辩说,不是我。校长怒起,好小子,还嘴硬!又“啪”一下,另一边脸颊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于是,在傻子的脸上,呈现了一幅以鼻子为对称轴、两边均匀分布、泛着红光的超现实主义抽象作品。校长这一打,打得众人大悦,纷纷叫好。
傻子又记了一次过。
四
学校组织了一次城乡小朋友手拉手友谊活动,决定外出郊游,并号召人人参与。傻子属于“人”,所以也能“参与”。
傻子的参与,大大减轻了同学们的负担。傻子左手拎包,右手拎壶,在同学们假意的盛赞中得意得脚下生风。
郊游的队伍行进到柳月河一个大拐弯的地方,河的对面风光绮丽,同学们叽哩呱啦嚷着要过河。校长左右为难,眼下又没桥,难道游过去?校长又怕引起公愤,只好摆摆手,和几个老师再“商议商议”。
商议期间,从柳月河转弯的地方划来了两叶小舟,是村里人用来打鱼的那种不太大的小渔船。校长眼睛一亮,示意将船划过来,又和几个老师权衡了一下,决定“强渡柳月河”。
一只船能坐十来个人。同学们被分批源源不断地运往对岸。
傻子拎着包,正好安排同小宝一船,同船的还有几个城里来的女同学。
船本来不稳,加上几个城里来的小姑娘屁股不安分,叽叽喳喳东挪西挪,到了河中心,几个女孩更加兴奋,其中一个甚至站了起来,可又站不稳,左右摇晃。这一晃非同凡响,船儿哗啦一下兜底翻身,十来个人一起坠入河中。
傻子和船夫会水性,不一会儿到了岸上。岸上的同学和老师惊呼救命,校长连衣服也来不及脱就跳入了河中。
这时,一道身影掠过,疾速向河中心游去。
有人看清了,那是傻子。
傻子在水中游着拖着把几个女同学一个个拉到了岸边,自己已是精疲力竭。
河里还有人在扑腾,是小宝,原来他还不会游泳。
小宝在水里手脚并用狗爬猫跳猪拱鱼跃无所不使,均无成效。人们把目光转向在一旁喘粗气的傻子。
傻子感觉到了,便又跳入了冰凉的河中,使尽全力将小宝推向岸边。旁边受了惊吓的同学仍旧紧张得像即将下锅的活对虾般惊恐不安,傻子以为河中还有人,便又“嗵”地一个猛子扎入了柳月河中。
傻子搜索了一遍,没找到人。他上来换了一口气,又潜入了河底。可这一次,傻子再也没能浮出水面。
人们叫着傻子的名字……
又一年的春天,又在柳月河畔,几百个学生伫立在傻子的墓前。小宝哭着在墓上放上了一只崭新的足球。
墓旁,柳月河在静静地流淌。
柳月河弯弯,淌入了碧绿的田野,延伸向遥远的天边,更延伸在孩子们的心间……
创作谈:
早就想写一篇校园生活的小说,但城市学生里“情窦初开”的故事已被翻来覆去几乎写烂,明知自己竞争不过别人,再写下来也觉得自己愚昧,索性飞离城市,写点农村小学的故事。小说的内容十分简单,但当初为了找题材而绞尽脑汁,直至看过一家报纸上有关于人落水无人去救终而溺死的报道后才灵感忽至,再借鉴了几何学中的“反证法”。为了使文章不让人产生肤浅得可怕的感觉,命令主人公死了一回,让一死来唤醒文中同学老师们的良知,最后才断断续续组装成这篇文章。
小说中的主要事件是虚构的,但许多细节都是点点滴滴从生活中积累而来。诸如“勇闯女厕所”便是我在小学时亲身体验的,在“好友”的“理解和支持”下,那天我为了打一个小小的赌的胜利而斗胆杀入“禁区”。结果十分荣幸与教导处主任在门口热烈相拥,被叫进办公室教育了半天。这件事是我在小学里最后悔的一件事,所以自然地融入了小说中,我便是这一细节的原型。我个人认为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十分重要的,你纵使有再好的文笔在小说中也只能用来修饰事例,而一旦脱离了生活就仿佛是上
② 中国抗日的最后一场战争叫什么
中国内地对日作战好像没有打得好的战役,日本人认为没有输。
③ 湘西会战中,日军始终无法全部攻下的是哪个高地
历史背景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垂死挣扎,制定所谓"本土决战"计划,从中国东南调兵于华北为配合其集中兵力和实施所谓本土决战;4
月初,驻湖南日军调集5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约8万人发动了对湖南的最后一次
,也是对中国战场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芷江作战(中方称湘西会战或雪峰山战役)。国民党第三、
四方面及第六战区一部,以雪峰山为依托,节节抵抗,诱敌深入,给日军以歼灭性打击。最终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
直接原因
湘西会战日军发动芷江作战,是在极为不利的形势之下被迫发动的一次毫无胜算的进攻战。它之所以发动对芷江的攻击作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陷入日益孤立的境地。1945年春,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实施对敌越岛进攻,节节向日本本土迫近。4月1日,美军在琉球群岛登陆,日军内卫防线被突破;
日 海军遭到 美海军的沉重打击,几全军覆没, 日军海上交通维护困难,孤悬在中南半岛及残存于南洋群岛上的数十万日军,补给即将中断;1945
年1月盟军在芒友与缅甸中国远征军会师。3月,中国远征军攻占腊在乔梅与英军会师,
从而打通了滇缅公路,美援物质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国民党军队装备得以更新,战斗力得以增强。豫湘桂战役后,国民党军事当局为了联系盟军、遏制日 军的西进,
接受美军建议,设陆军司令部于昆明。由何应钦兼总司令,统一指挥西南各部队,并利用美援物资装备 36 个美械师,准备反攻。
在这种形势下,日军为了挽救其覆亡的国运,振奋军心,提高士气。
一方面力图调整与苏联的关系;另一方面,准备乘豫湘桂战役胜利的余威,进一步进攻第三、第四方面军防区,于是便有了芷江作战。
第二,湘西地区日益重要的战略位置。豫湘桂战役后由于湘北、湘中、
湘南以及广西大片国土的丢失,湘西地区便成为阻敌深入、保卫战时首都重庆和大西南的第一道屏障,成为中日两军的必要之地。
第三,摧毁国民党空军芷江机场。芷江飞机场位于芷江县城东南一公里处,占地面积约2000亩。始建于1936年10月。芷江机场建成后,
成了国民党重要的后方空军基地之一。
空军系统各重要机关、空军部队纷纷迁到芷江。1942年,美国空军开始进驻芷江。1943年,陈纳德率领美军第十四航空队进驻芷江。1943年到1945年,芷江空军的积极作战,威胁到日军的后方补给战,
威胁到日军地面部队的作战,威胁到日军的空中优势地位,并威胁到日本本土。为解除这种威胁,。衡阳战役结束后,日军便部署进攻芷江,以摧毁飞机场。[2]
1945年4月至6月抗日战争后期,中国第4、第3方面军及第10集团军在湖南省西部对日军第6方面军所部进行的转守为攻的战役。日军为了占领湖南芷江飞机场,维护湘桂(长沙至南宁)、粤汉(广州至武昌)两铁路的交通,于4月初集结7个师团约七八万人的兵力,在第20军司令官板西一良中将统一指挥下,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统一指挥下,以第4方面军一部守备新宁、益阳、邵阳之线,以主力在新宁、武冈间与日军决战;以第3方面军第27集团军第26军守备龙胜、城步各要点,另以第27集团军第94军向武冈以东、第10集团军向新化以东地区进击;以新编第6军空运芷江为预备队。
湘西会战经过图4月初日军第47、第116师团分4路向第4方面军进攻。9日,第1路由黑田铺发动攻击,遭第73军逐次阻击,29日抵洋溪桥;12日第2路向邵阳西北石马江攻击,第100军一部逐次抵抗,28日进至上查坪,30日该部日军向现江等地攻击,遭第74军阻击,其攻势受挫;11日,第3路由邵阳向小塘攻击,受第100军主力阻击,16日,向白马山攻击时,又遭第74军一部阻击,17日进至放洞,第100军一部奋力阻击,其攻势受挫,第100军主力到达后将其击退;13日,第4路由九公桥强渡资水,攻占岩山铺、桃花坪,26日进抵洞口,经守军阻击与打击,其攻势受挫。日军第68、第64师团分路进攻益阳、大成桥,为第18军所阻,成对峙状态。上旬,日军第34师团主力及第68师团、第58旅团分由东安、全县进攻。16日,两路日军陷新宁,22日攻占其良,尔后一部向梅江、长铺子进攻,主力向水东、关峡进攻,经第74军广部阻击,29日陷武阳、白家坊后,进攻瓦屋塘、水口。此时第74军主力在空军配合下向日军反击,给其以重创。日军第58师团一部于4月19日向小麦田、峡口进攻,27日进抵武冈城郊,为第74军一部所阻。此时第4方面军命令第8军由常德南下;第27集团军命令第94军主力由湘黔边境向武阳地区急进,准备夹击进攻的日军。进犯洞口、现江和江口的日军分别向守军发动进攻,经过激烈战斗日军伤亡重大。
8日,第4方面军主力在中美空军配合下,向日军举行全线反攻。10日,第74军主力向半江峰以东一线出击,日军3000余人向金龙砦附近地区撤退,遭第18、第74、第73军和第13师合力截击,日军伤亡惨重,其残部1000余人向东突围,被第73、第18军各一部截击于龙潭铺附近地区。20日,日军继续向东溃退,被第18军一部尾追及截击,死伤众多。邵阳方面恢复战前态势。第100军主力在放洞地区包围攻击,日军伤亡甚重,其残部700余人向东南突围至白马山附近,被守军围歼一部,残部400余人继续向东突围,到16日全部被歼。第94军由长子向东北攻击,克武阳后,与日军增援部队激战,日军不支,向武冈、花园市撤退,被守军分别在武冈北侧、高沙市、瓦屋塘、茶铺子等地追击、截击和围歼,该路日军全部被歼。第26军一部击破强渡巫水的日军后,分两路向武冈、新宁追击,克复新宁。16日,全县日军3000余人向新宁进攻,被守军所阻。向武冈进击的第26军一部,与守城部队夹击日军,日军付出重大伤亡后向东北溃退,遂解武冈之围。守军集中全力向东追击。此役,中国军队转守为攻,毙、俘日军2万余人。
④ 决战芷江小说哪里有
说错了,是《最后一战》
⑤ 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是
湘西会战。
地点:湖南省西部地区。
任务:保护芷江空军基地,破坏日军争夺芷江空军基地的计划。
时间: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5)决战芷江小说大结局扩展阅读
历史意义:
1、雪峰山战役挫败了日军企图占领中国芷江空军机场的阴谋,提高了国军“反攻之士气”,它是国民党战场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
2、雪峰山战役中的胜利张扬了中国的国威。湘西会战,中国国际声誉有所提高,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3、充分显示了中国官兵高尚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