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庸哪些小说的结局改了
笑傲江湖,结局改成令狐冲最后和他小师妹岳灵珊在一起,据说很多人持反对态度,我也认为他这是对自己作品不负责任。
Ⅱ 金庸原著倚天屠龙记的结局是什么
金庸小说原著改了两次,结局也不同。
最初的版本:周芷若悔过,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伴一生,但这个结局引起了很多人乃至金庸至交的不满。
第二版:周芷若悔过后仍是峨嵋掌门,但在结尾张无忌答应给赵敏画眉时,突然出现在张无忌的窗前,浅笑吟吟地询问张无忌:“无忌哥哥,你也可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啊。”这个版本的结局极具悬念,大概是因为金庸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所以大胆地把结局留给了观众自己遐想。
新修版:延续第二版,周芷若窗外问话后,张无忌出房门与芷若对答,芷若要求张无忌不得与赵敏成亲,张无忌答应了,说自己不跟赵敏拜堂成亲,但照样可以生娃娃。张无忌还幻想,殷离变漂亮了主动回来找她,小昭也从波斯回到他身边。
《倚天屠龙记》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于1961—1962年的香港《明报》,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倚天屠龙记》以安徽农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为背景,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江湖上的各帮各派、各种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国历史上元朝的兴衰和江湖道义、恩仇平行交叉起来。
《倚天屠龙记》把《明报》自《神雕侠侣》以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把读者的眼光和注意力牢牢吸引和固定在了《明报》上。
1961年,《神雕侠侣》在《明报》初战告捷后,金庸马不停蹄地着手创作的便是《倚天屠龙记》这部长篇武侠小说,并从1961年7月6日起开始在《明报》连载。 当时,《神雕侠侣》还在收尾,到7月8日才结束,两部小说登在同一版面。他将这部作品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合称“射雕三部曲”。
《倚天屠龙记》于1961年开始在《明报》上连载,历时一年多才完成。1976年作者对此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2003年,作者对《倚天屠龙记》又完成了一次修订。
《倚天屠龙记》的主题深意,包括了正、反、合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正”,即侠义的传奇。既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的传奇来历,又写“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传统。
第二个层面是“反”,即写人性特征。屠龙宝刀即刀中的兵书当然不是什么“不祥之物”,真正“不祥”的乃是人类的贪欲和权势欲,那些人之所以费尽心机地争夺宝刀,无非是冲着“宝刀屠龙”的利器和“号令天下”的权势而来。可笑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明真相。到最终却都为之“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些正是小说的基本故事情节和叙事内容,同时又有明显的思想寓意。
第三个层面是“合”,即写传奇与历史的结合,侠义和人性的结合,人类的良知和善意的结合,历史的透视和理想的结合。
所有这些“结合”,最终当然都体现在张无忌这一主人公身上,也体现在张无忌送给徐达将军的那一段活中,同时还体现在作者对历史所作的巧妙演绎——此后徐达果然用兵如神,连败元军,最后统兵北伐,直将蒙古人赶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一代功业”。那屠龙刀中的兵书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当然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了。
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有两层:既反异族侵略,也反本族暴政。
Ⅲ 金庸小说《碧血剑》最后结局是什么
长平公主见到之后,联想自己父丧国亡,袁承志又另有意中人温青青,遂出家为尼,随木桑道人云游海外修习武功。后来,她尽得木桑绝艺,成为清初一代大侠。红娘子带伤来到华山,告知闯王入京以后,纵容军队抢杀掳掠,又听信谗言要杀死李岩,袁承志带人相救无果,最终红娘子、李岩为表清白双双自杀。见此情景,袁承志心灰意冷,正好碰上张朝唐,得知淳泥国被洋人侵占。带领泰山盟誓的众人,远征异域,开创另一天地。
《碧血剑》是一部融历史与传奇为一炉的小说。其中未出场的主人公袁崇焕为历史上明朝抗清的名将是实,而另一位未出场的主人公夏雪宜则是虚写的人物,但不论是袁崇焕也好,还是其他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人物也好,在小说中都已经被“虚构传奇化”了。
至于小说的基本情节袁崇焕之子袁承志要与自己家庭的仇家,满清霸主皇太极和大明末代皇帝崇祯进行错综复杂的斗争的故事,则又是虚构的。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小说有点像《三国演义》,即借袁承志为父报仇的踪迹所及,给读者叙述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满清虎视眈眈于关东;李自成的起义大军纵横驰骋,不可抵挡;大明江山已经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可能被吞没。所不同的是,《三国演义》带有作者明显的政治倾向,而金庸却能够超然物外,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历史人物,境界自有独到之处。
(3)金庸小说新结局扩展阅读
左派背景的《香港商报》创刊于1952年10月11日,标榜中立,最初以纯经济新闻为主,销路狭窄,每天只有几千份。第二年改为综合性报纸,以娱乐性的副刊和本港新闻为主,1955年末,《新晚报》还在连载《书剑恩仇录》,《香港商报》副刊编辑李沙威就力邀金庸为他们的“说月”版也写一部武侠小说,编辑的恳切态度使他难以推辞,就答应下来了。从1956年1月1日起到1956年12月31日整整一年,他的第二部武侠小说《碧血剑》在《香港商报》连载。
金庸想起十几年前在石梁读高中的岁月,在《碧血剑》中虚构了一个“石梁派”,女主角温青青出生在石梁。
《碧血剑》后曾作两次重大的修改,增加了五分之一左右的篇幅。金庸先生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说“修订的心力,在这部书上付出最多”。
Ⅳ 金庸新版射雕英雄传-------小说-----中杨康的结局 杨康还是死在铁枪庙吗
昨天我刚看过一个帖子 介绍的就是新版射雕的改动 帖子中 没有说到关于杨康的改动 但我记得有一句··就是好像改了某地儿(但是也是微调)然后显得杨康更坏了点儿·····囧 就是这样 ···
Ⅳ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结局是不是改了
天龙八部的改幅在十分之一左右,是所有金庸小说中改动最大的。
段誉后来娶了木婉清、钟灵以及西夏银川公主的侍婢晓蕾。
新修版中,王语嫣因为伤心表哥慕容复的无情,不得已才在大海中抓到一根浮木,而这根浮木,就是段誉。后来,王语嫣沉迷于寻找“不老长春功”秘诀,以往“神仙姐姐”的形象,在段誉心中大打折扣。
除了爱情的结局令人惊讶,新版的《天龙八部》还有几处与以往情节大不同的地方,像是新添了逍遥派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和丁春秋的四角恋情;以及强调少林寺玄慈大师由于当年的错杀无辜,对萧峰感到万分愧疚。
至于中原武林赫赫有名的“降龙十八掌”,在新版作品中,一举被改为“降龙廿八掌”。
铁头人游坦之捡到萧峰身上掉落的秘籍,旧版中叫做《易筋经》,但在新版中,则被改成是天竺国修士以隐形墨水写成的神异“瑜珈术”,叫做《摩伽陀国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
Ⅵ 金庸新修改的倚天屠龙记结局是怎么样的
新版《倚天屠龙记》的结局是:
周芷若向张无忌提出了她的一个要求,让张无忌永生版不得和赵敏成亲,除权此之外他们在一起生孩子都可以,就是不能拜堂成亲,因为周芷若要让张无忌永远记得她。
张无忌与赵敏的结局没有明确告知。最后加入了张无忌的一段臆想,他臆想着与四女的情意,臆想着小昭不做圣女教主了,臆想蛛儿回来找他。
(6)金庸小说新结局扩展阅读:
《倚天屠龙记》的写作风格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所写的经典武侠小说。金庸所创作的小说中无处不体现了对历史意义及价值的探寻。
他通过在小说中塑造武林门派之间、人与人之间、宗教与世俗之间、正教与邪教之间、国家民族之间以及朝代与朝代之间的恩恩怨怨,最终造就了不同个人、门派、国家、民族、教会、朝代的各种悲剧。
从本质上来说,金庸正是企图通过在小说中抒发强烈的悲剧情怀,旨在达到解构负面价值、弘扬正面价值的效果。
在金庸创作的小说里,“情”与“理”深刻体现了生命本质与传统道德之间的永恒矛盾,通过“情”与“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爱情中的悲剧意识,通过对人真实生命的适当描述和张扬,反映了对禁锢人们和社会发展的“理”的反抗。
Ⅶ 金庸小说中那几部结局是美好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越,我就给你说说你没看过的。
连城诀,书中狄云走了,专回到他练属功的地方一个雪谷;
天龙八部,萧峰死了,虚竹做了西夏驸马,新版中段誉并没有和王语嫣在一起,娶了自己的几个妹妹;
射雕英雄传,黄蓉和郭靖,完美的爱情;
白马啸西风,结局伤感,李文秀从大漠去南方,她师父死了,喜欢的人也娶了别人,当你深深爱的人却爱上了别人,这有什么法子;
鹿鼎记,韦小宝最后有7个老婆,过上了神仙一样的生活;
笑傲江湖,令狐冲把衡山掌门交给了仪琳,任盈盈也不再做圣姑,他俩一起隐居了;
神雕侠侣,杨过等了16年,跳下悬崖,最后还是见到了小龙女;
侠客行,女一号必须是白阿秀,但重点并不是他俩的感情,倒是石破天的身世成了一个迷;
倚天屠龙记,小说中最后一段交代的清楚,张无忌正要给赵敏描眉,这时窗前周芷若突然出现,说道:“无忌哥哥,你还欠我一个承诺。”张无忌手中的描眉笔掉在了地上,全书结束;
鸳鸯刀,感情戏较少,不吵架的夫妻不是真夫妻。
请采纳。
Ⅷ 金庸小说中圆满结局的
杨过终于等到了小龙女
段誉追到了王语嫣
虚竹找到了梦姑
令狐冲与任盈盈结为伉俪
......
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些悲情
Ⅸ 金庸小说人物的结局
令狐冲和任盈盈隐居
韦小宝带着7老婆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