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大全 > 如何评价小说中的人物百度文库

如何评价小说中的人物百度文库

发布时间:2021-04-16 01:09:05

❶ 如何评价与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评价鉴赏能力属于创造性思维,即读者在阅读完作品以后产生感想、评论、审美意识、价值或意义判断等。这时读者的思维已不只是停留在作品的内容上,而是把作品的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推理,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评价和鉴赏能力属于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
我认为评价和鉴赏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就是把文章的思想内容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下,对其作出具体的分析,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一般来说,有以下三个重点:
1.评价文章中的人物。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尤其是小说,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总是其中的重点。分析、评价人物,包括分析、评价人物的命运、性格,以及形成人物命运、性格的主要原因和社会意义等。
2.评价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事件。评价故事情节和主要事件,主要是指分析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事件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起什么样的作用,有时还要对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作具体分析。
3.评价文章中的观点。评价文章中的观点,包括分析某种观点提出的依据、评价某种观点的价值以及指出某种观点的局限性等。
二、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技巧等。评价文章表达技巧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一般表达技巧,也就是叙述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2.评价修辞技巧的表达作用。对于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技巧,不但要能辨别,更要能评价它的表达作用。
3.评价某些艺术方法。这里所指的艺术方法,属于能够反映作者创造精神的更高层次的创作技巧。评价这种艺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评价作品的消极因素。
作品是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家的创作既要受时代和其阶级的限制、束缚,也要受个人文化修养、气质、学历、阅历等条件的影响,因此在作品中自然会产生某些局限和消极的因素。正确地评价这些消极因素,也是我们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通常作品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对社会生活的局限。某些作品,对于社会生活的现象刻画得较为细致精确,对于人性的展示也较为深刻,但是,他们对于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本质并不了解,对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未来并不能作出科学的预见,所以,在这些作品中常常会显露出一定的局限性。
2.作品的格调和情趣不高,不能催人向上。作品的格调与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阶级立场、道德情操等有直接的关系。格调不高的作品对于读者会产生不良的印象,因此,必须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3.作品的意境比较浅薄,缺乏艺术魅力。文学作品应该通过语言来描绘社会生活、塑造形象。然而,某些应时作品,如“文革”期间的很多创作,由于受到非文学因素的干扰,里面没有什么意境或形象,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艺术魅力。
4.作品内涵的糟粕。某些以宣扬色情、凶杀、封建迷信等为主要描写内容的作品,尽管其构思极为巧妙,也只能是文化垃圾,应该属于被批判的内容。
四、鉴赏作品的结构美
结构是指文学作品的内部组织,即作品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安排。作品有了完美的结构,才能把诸如人物、事件、场面、情节等文学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因此,鉴赏文学作品就必须鉴赏作品的结构美。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的结构美,既有统一的一面,又受其文学体裁的影响,有着多样性的另一面。
五、鉴赏作品的写作技巧
通常我们所见的艺术技巧有以下几种:
1.隐晦与显豁的技巧美。如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里面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隐晦艺术技巧;而郭沫若的诗歌则常常表现出显豁的艺术技巧。
2.抑扬与虚实的技巧美。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先实后虚,体现了一种和谐的艺术技巧。
3.画龙点睛和侧面烘托的技巧美。所谓画龙点睛,就是在文章中直接点明寓意的手法,而烘托则是通过渲染、侧面描写来达到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艺术效果。
4.设置悬念与蓄势待发的技巧美。设置悬念在某些小说和戏剧中大量出现,可以说,没有悬念,就没有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任务的塑造。而蓄势待发则显然是设置悬念的最佳方法。
六、鉴赏作品的语言美
作品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语言的形象性。形象性的语言可以把人物、事件、情景活生生地描述出来,使之凸现在读者面前。
2.语言的精确性。例如在科技说明类的文章中就要求所运用的语言必须是极为精确的。此外,精确的语言还可以用较少的文字来准确地表现了丰富的内容。
3.语言的情感性。作者在描述艺术形象时通常也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某些作品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例如《雷雨》中的很多台词就体现出这种特点。
4.语言的音乐美。语言的音乐性在诗歌等韵文作品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音乐性的语言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艺术效果,非常便于人们朗读和欣赏。
七、鉴赏作品的风格美
文学作品的风格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大类,鉴赏作品的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雄健豪迈的风格美。这种风格通常是表现宏大的场面,刻画慷慨悲壮、豪迈坚强的艺术形象。苏轼的某些词中就具有雄健豪迈的风格。
2.清新婉约的风格美。这种风格常用细腻隽永的语言,创造出小桥流水般的意境,给人以阴柔之美。李清照的很多词曲就表现出这种婉约的风格。
3.冷峻沉郁的风格美。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家首推鲁迅,他的作品大多体现了这种艺术风格。
4.本色自然的风格美。这种风格的作品保存着天然的情趣,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具有强烈的民族和民间色彩,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沈从文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风格。
我认为,了解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高效地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

谢谢采纳!

❷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活无比的,这种生命的活力源于各种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呈现的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例】 „„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扔下刮刀,就象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分析】 句中,一个“扔”字传神地刻画出罗丹大功告成后的无比兴奋的心情;而后句中的“披”、“蒙”二字则又生动地再现了罗丹对自己作品的珍爱;最后“又转身要走”表明罗丹工作时的忘我和投入,他完全忘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 “我”。由此,罗丹专注于雕塑艺术并力求完美的忘我精神就让我们了然于心了。 二.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的整体运思,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源自灵魂深处的感情人格化的产物,他们支撑着整个小说的故事和主题。这些文学人物形象之所以能超越不同民族、穿越时间隧道、震撼人们心灵并最终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完全在于作者的精心塑造。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对作品及人物的整体运思和表现手法,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 (《七根火柴》) 【分析】 对于这段话,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它表现了无名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它到底是如何表现出无名战士的这种精神和品质的。恐怕学生就说不太清楚了。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前文中有关无名战士的一段描写: 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这段描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奄奄一息、濒临死亡的人物形象:即使身子半躺在污水中,也没有丝毫的力气来挪动;粘在额角上的头发、顺着脸颊流下的雨水,他都无力去拂一下。要知道,雨水顺着脸颊流下的滋味是极其难受的,就像虫子在脸上爬行。然而,当他看到卢进勇时,却要“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 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无名战士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做出的这番举动,意在告诉卢进勇:我交给你的是七根火柴,你可要一根不少地如数交给党组织。这样,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不仅跃然纸上,同时也会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脑海和心田。 三.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品读人物的言行表现,感受作品的人物形象。 文学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了生活,她是生活的集中化、概括化与典型化。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_网络文库 http://wenku..com/view/dd45040d844769eae009ed9d.html

❸ 如何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卷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章语言含蓄,内容抽象,考生需认真分析小说的主题,敏锐地认识到作者对父亲的选择是肯定的,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父亲的性格特征,从而准确地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二、高考中人物赏析题设题类型 命题者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根据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答案:(总体概括)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具体分析,举例说明)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浍,她觉得羞辱。但她虽不理解父亲,在物质方面却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❹ 如何分析和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卷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
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章语言含蓄,内容抽象,考生需认真分析小说的主题,敏锐地认识到作者对“父亲”的选择是肯定的,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父亲”的性格特征,从而准确地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二、高考中人物赏析题设题类型
命题者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根据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三、高考中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思路
1、总体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征。
2、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
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答案:(总体概括)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具体分析,举例说明)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浍,她觉得羞辱。但她虽不理解父亲,在物质方面却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❺ 如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套话)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了。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通过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孔乙己买洒时“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正反映了他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心理。
2.从侧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我的叔叔于勒》关于于勒的叙述和结尾景物描写,都属于侧面描写。
3.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上面提到的《故乡》一文的肖像描写和《范进中举》中的语言、动作描写,实际也都是出色的细节描写。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小说中的人物百度文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大男小的养成古代穿越小说下载 浏览:323
穿越小说今生还你来生缘 浏览:157
男主叫薛晨的都市小说 浏览:603
主角由很多女仆的小说 浏览:330
三哥主播有声小说 浏览:264
免费完结小说褒似转 浏览:66
书阁小说网闪婚老公太凶猛 浏览:189
灵异小说女主推荐 浏览:15
求纨绔奴才小说全文 浏览:236
猎杀全球吞噬小说网 浏览:142
阴阳师同人小说有系统 浏览:980
都市系统专题小说 浏览:681
语文小说人物的作用 浏览:992
终极系列小说女主开酒吧 浏览:515
小说主人公秦如凉 浏览:649
直播类的系统流的小说 浏览:451
外国小说有一部写吝啬鬼的 浏览:48
鲁路修与朱雀同人小说 浏览:799
穿越异世大陆女主小说完结小说 浏览:853
小说主人公名叫陆余情 浏览: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