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兵临城下》中那段经典独白谁能背出来
我一直都很愚昧,我们努力创建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所有的人都不需嫉妒别人。可是没有完全的平等啊,即使是在苏联的世界里。人终归是人,地球上不会出现新的人类。总会有一些令人嫉妒的东西,一个微笑,一份友谊。总会有贫有富——富于天赋,贫于天赋;富于爱情,贫于爱情……
——丹尼洛夫,《兵临城下》
2. 兵临城下貌似很经典讲什么的
I am a stone, I do not move. I put snow in my mouth so he won't see my breath. I take my
time, I let him come closer. I have only one bullet, I aim at his eye; very gently my finger presses on the trigger. I have no fear, I'm a big boy now!
森林里面一头狼可以活3年,驴子可以活8年。因为驴子更有用!所以我要当一只有用的驴子。
这是兵临城下的开场白,在广阔的雪地中幼年瓦西里与爷爷躲在隐蔽处,马儿嘶鸣的声音在空旷的森林凄厉回荡。小瓦西里的枪口瞄准了那只奔向马儿的狼,手是颤抖的“嘣……"
这时镜头转换,小瓦西里已长成一个年轻帅小伙,在列车上等待为国家奋斗。
但是,当列车的门被打开,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傻眼——满地的尸体,空气中充满鲜血的腥味,灰沉的天空。手中没有先进的武器,眼前没有遮蔽物,苏联人的喇叭却仍不停在叫:“对于懦夫,对于叛徒,我们绝不留情。”对于想要逃跑的士兵,他们毫不手软,直接射死。年轻的生命要不就被德军杀害,要不就被自己国家的枪支消灭。
瓦西里存活下来了,凭借着他出色的射击,他成为了狙击队员,不到十天的战斗里就击毙了四十多名的德国兵,他成了苏联红军大力宣传的英雄。一切看似都很美好,但却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
静。
琐事搁了又搁,静不下心来把这种感觉用文字表达出来。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却纷纷从我灵魂深处跳出来,告诉我那份感动,那份震撼,非文字不足以描绘,非文字不足以记载。于是我蠢蠢欲动,开始用指尖跳舞,用文字来讴歌艺术的魅力了。
我一直都是个崇拜英雄的人,不管这个英雄出自哪个年代,哪个国家,只要他有别于寻常人,具备“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气概,那么他就是我顶礼膜拜的偶象。
瓦西里.扎依采夫,一个很普通的苏联牧民,只是因为多年的游牧生活练就了一身好枪法,才使他成为二战中的传奇人物。他的神奇枪法令入侵的德国人闻风丧胆,他成了当时苏联最优秀的狙击手。
在看影片之前,对于好莱坞影星裘.德洛,我还仅仅是慕名而已,看完之后我才惊叹于他的演技,的确演得细腻,精湛,让人无可挑剔。
他演的传奇英雄瓦西里一开始只是个被迫去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青年红军,面对装备精良的德军,他连枝枪都没有,徒步跟在有枪的战友身后,要等战友死后他才有望捡到枪。头上飞机轰鸣,地上坦克隆隆,
战争的惨烈被刻画的异样的绚丽。有的青年军人不敢向前冲,往后撤退,结果被自己人机枪扫射一样是个死。苏联人的喇叭在叫:“对于懦夫,对于叛徒,我们绝不留情。”德国人的喇叭在叫:“你们是斯大林的牺牲品,对帝国的无谓抵抗是自取死路。”在那个年代,生命比草芥更贱,死比任何事情都正常,那是种触目惊心的痛感,能在热爱和平的人们心中刻下深深的印痕。
战争的废墟里幸存着两个活人,一个是政委达尼洛夫,一个就是手无寸铁的瓦西里。达尼洛夫是文职,想开枪射击却不知道怎么射,于是问瓦西里:“你会开枪吗?”瓦西里说:“会一点。”于是他接过政委的枪,一眨眼就将掩体前的几个敌人通统击毙了。
于是瓦西里成为了狙击队员,不到十天的战斗里就击毙了四十多名的德国兵,他成了苏联红军大力宣传的英雄。 在这期间他也爱上了女狙击手塔妮娅。
然而塔妮娅的感情却游移在瓦西里和达尼洛夫之间,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爱的是哪一个,也许在残酷的战争年代,爱的范畴已远远地超越儿女私情了。
斯大林格勒沦陷,德军兵临城下,迫近了首都莫斯科。那时候德军之中也来了一位神枪手,下战书向瓦西里挑战,并接连杀害了瓦西里的许多战友。于是两位神枪手开始斗智斗勇,在炮火声中展开了殊死的较量。两军交阵,各为其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两个优秀的狙击手之中肯定有一个要倒下,这全是拜战争所赐。如果他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话,那么只需在奥运会射击比赛中争金牌就可以了,也用不着性命相搏了。
每每回想起这些,我们真是太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了。看着电影里的惨烈画面,那些死于非命的无辜百姓,和平真的是来之不易。这部影片应该让小泉纯一郎多看看,让他知道军国主义是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影片的最后德国纳粹党还是乖乖地投降了。
正义永远会压倒邪恶,我们人类的英雄也永远会绽放出无尽的光芒!
总之一句话:和平才是世界永恒的主题!
他的生命,他的爱情正渐渐面临困境。
……
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英雄瓦西里死了,但只属于自己的瓦西里活下来了,他不但收获了生命,最终也找回了爱情。
虽然战争毁灭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但我们始终坚信:战争总会结束!
(原本以为好莱坞影星裘德洛只是一个花瓶,但他在此片中的表现让我彻底改观 来自 http://www.zhaishy.cn
3. 求《兵临城下》的无字幕版越高清越好
我也求
4. 兵临城下的主角原型是谁
是苏联著名的狙击手瓦西里
5. 兵临城下的主角叫什么名字,演过哪些电影
《兵临城下》改编自威廉·克雷格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由让·雅克·阿诺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
影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裘德·洛,1972年12月2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演员、制片人、导演。
1990年裘德·洛在电视剧《家庭》里出演角色。1994年,出演首部电影《Shopping》。1999年,裘德·洛出演了安东尼·明格拉执导的电影《天才雷普利》,获得了第72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2001年,他主演了战争片《兵临城下》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2004年,他凭借电影《冷山》获得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同年担任第76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的颁奖嘉宾。2009年,出演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饰演华生医生。2011年,担任第64届戛纳电影节评委。2013年,主演由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导演的喜剧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
6. 《兵临城下》一部经典的二战电影,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背景,也叙述一段壮美的爱情故事。
LZ的意思是美国身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拍一部为当时身为社会主义的敌对国家—苏联的作宣传!(这点的确很让人费解,他们难道忘记了当时的“冷战”时期了?) 《兵临城下》讲述的是以二战中纳粹德国和苏联的战斗为背景。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二战中代表着邪恶的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不惜将灾害降临于无辜的人们。二战的结果是代表着正义的苏联、美国等国家的胜利而告终! 其实这部电影在为苏联作宣传,其实也间接表扬着美国! 当然也不能排除“历史崇拜者”对历史的尊敬之作,对英雄的崇拜之作。
7. 电影<兵临城下>的的结局是什么
正义战胜邪恶。
《兵临城下》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
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7)兵临城下世界小说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瓦西里·泽索夫
真实历史人物。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他一枪毙敌的绝招在不到十天的战斗里就狙杀了40多名德国兵,一时间“瓦氏神枪,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
康尼少校
真实历史人物。德军派出的顶尖神枪手,弹无虚发,是德国“措森狙击学校”的校长。瓦西里的名声引发了他的极大兴趣,励志要与其决一高下并消灭对方。
塔妮娅
真实历史人物。苏军女狙击兵,瓦西里的爱人,为了当狙击手而进入狙击队。瓦西里作为她的教官,随着战争的进行,残酷的生存环境让两人逐渐走到一起,并发展成师生恋。
8. 推荐几个类似于《兵临城下》的战争电影
<锅盖头》描写海湾战争美军狙击手的故事
《第九突击队》俄罗斯最新战争片,一队新兵在阿汗 战场上上演生存与死亡的悲歌
《大偷袭》05年8月推出,描写二战时,美军营救菲律宾日本集中营战俘的故事。喜欢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错过。
《天国王朝》美国电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题材,这次,我们大英帝国的一个铁匠,阴差阳错的来到被基督徒占领的耶路撒冷,没享受几天好生活,就赶上了强大的撒拉丁军队的攻击,漫天的投石车发射的飞弹,疯狂的弯刀骆驼部队,我们的铁匠如何力挽狂澜呢?
《风语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据小说改编的越战影片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的经典越战片,十分精彩
《深入敌后》美飞行员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无人地带》波斯尼亚战争电影,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桂冠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国爱国主义与浪漫激情
《U-571》海战的经典,无论后来专家找出该片的多少错误,可影片的质量与娱乐效应却一点不差
《核艇风暴》因为错误的密码来电,一场核战争几乎要打响
《K—19寡妇制造者》这艘核动力潜水艇没有因为指挥官换成哈里森福特而变的吉祥,寡妇制造者真是名副其实。
《猎杀红色十月》老007萧恩·康纳利摇身一变成为了前苏联最先进潜水艇的指挥官,带领一干将领叛逃苏联,发誓要享受资本主义的繁华……
《太阳泪》美国大兵潜入非洲中部去营救国际红十字会的官员,有点看头。
《哈特的战争》德国集中营里面发生的一件事,见证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在这部电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临死前的一声“自由”,震慑人心
《爱国者》与世无争的美国农场主在儿子被英国远征军杀害后,彻底变成了一个屠夫,背景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战争巨作,茫茫沙漠,英国殖民者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辉旗号,在遥远的非洲与苏丹穆斯林作战浴血撕杀。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这是一部肯定二战、又宣扬反战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现极端暴力、但从骨子里赞美人性与和平的作品。
老牌经典有:
《桥》
《卡撒布兰卡》
《巴顿将军》
《坦克大决战》
《莫斯科保卫战》
中国的战争片嘛
《大决战》不错
《开国大典》经典
《渡江侦察记》还兼具娱乐效果
《上甘岭》就是今天看也依然振奋人心,爆炸效果一点不逊色外国大片。
9. 有谁知道描写‘红色警戒3’的小说兵临城下,世界大战都行
双刃直升机
设计用途:对地攻击直升机
制造方:克拉斯娜航空航天局
原产国:苏联
量产方:苏联机场
关键指标:
? 60毫米"Ovanchik"火箭弹仓(x4)
? PKX 12.7毫米重机枪(x2)
? 客舱读物(囧TZ……)
? 适合多数车辆的牵引绳索
? 双旋翼提供稳定的驾驶体验
战地录影
历史
苏联因其对逃兵的零容忍政策在国际上遭到痛斥,许多批评家嘲笑该政策是一种对战争的不道德且残忍的态度。这一政策由苏联象征性的作战直升机——KA-65"双刃"——广泛执行,这是因为它可以在战场上空盘旋,从最佳的位置迅速发现并处理那些试图从前线逃跑的士兵。但是,在最近的报道中,苏联军务局宣称战场脱逃率降到了0%的历史新低(此数字为取整结果),并向苏联人民为消灭国家敌人所做的坚定不移的贡献表示感谢。尽管如此,人们仍期待双刃在苏联与盟军间正在进行的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结实的、全副武装的作战直升机除机翼下方挂有四台火箭弹发射器外,还配备有两挺重型转轮机枪。此外,它的三旋翼设计(两个主旋翼外加一个尾旋翼)令其拥有同类飞行器中无与伦比的稳定性。有人说双刃的机枪能轻而易举的灭掉敌军步兵,却不适于对付装甲车辆——当然了,因为这是火箭弹该干的事儿。减轻双刃的质量出于慎重的权衡考虑,这能让它获得卓越的速度,又有足够的力量来运送整队的磁暴步兵、甚至是V4火箭发射车往来于前线。
苏联的双刃直升机可以胜任多重角色,尤其是YD地向那些不能还击的东西开火。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苏联战地指挥官经常开玩笑说双刃“非常,非常俄罗斯”,即言这种直升机直率而不妥协。既便如此,它也并不是没有弱点。双刃将所有弹药装在机上,而它相对脆弱的工程设计需要某种程度上的直线飞行,这些都令双刃对防空火力十分敏感。在一次行动中,运载着一个铁锤坦克排的双刃中队被阿波罗战机伏击并歼灭,直接导致苏联以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对法国、德国和英国重新宣战。
考虑到双刃可能会运送贵重的货物,仅仅一架的损失也会令苏联十分心疼。这一点——连同在战场上方盘旋监视的能力——让它扮演了苏军中独一无二的重要而有权的角色。如今,双刃上均由苏军政委担任副驾驶,这些人精通苏维埃理论,会毫不犹豫的使用任何必要的手段来刺激敌人活着激励自己的战友。
作战摘要
? 一身武器 -- 双刃直升机可以干掉多数对空效果不佳的地面目标。它的机枪可以持续开火而不用担心枪身过热,它的火箭弹可以提供有力的打击。双刃的火箭弹多到在作战中可以不用补充。然而,火箭弹的装填是很慢的,所以驾驶员倾向于野蛮的打带跑战术。
? 小心飞机 -- 双刃的武器老老实实的定位于消除地面威胁。结果,这种危险的直升机反而是盟军空中优势战斗机最喜欢的目标之一。苏联军务局强烈建议MiG战斗机为双刃护航。
? 乘客房间 -- 调查表明,当提到战地输送的时候,苏军步兵师普遍钟爱在政委的严密监视下乘坐双刃直升机,而不是被塞在牛蛙里,再“嘣”一声被弹到战场上。
? 牵引绳索 -- 非凡的推重比令双刃能够拎起多数作战车辆,不过牵引系统和乘员隔舱是互斥的。这意味着,双刃不能同时运送车辆和步兵。
普通信息:
* 新的天启坦克外形真棒,大家会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这一改变[译注:现在该说不久的过去了]。从我们掌握的情况它会使用一种牵引光束及置于炮塔后的巨大发生器(电磁拖叉),就像是能四处捕猎的研磨机,把任何挡道的敌人搅成渣。
* 单位比例极不真实,但行之有效。海豚可能有潜艇的大小,但你知道那只是条海豚。
* 矿是不会采光的,只是挖到枯竭状态之后就只能获得25%的产出量了[译注:完全绝对必然肯定可以参考《星际争霸》的气矿……]
* 海德堡回归,它看起来也很棒,甚至拥有公园和啤酒农场。
* 汉堡王回归。[译注:RA2中招牌是个超大猩猩的汉堡包店]
* 游戏中有12种不同的地区环境,每一种都非常不同、非常漂亮。
* 全部天气都有呈现,但完全不影响游戏,只是纯粹的审美用途。
* 高处可以揭开战雾看到低处,相反低处不能揭开高处的战雾。
* 支援能力再次引入,部分在下文有列出。技能的启动图标放到了屏幕左下角,有类似将军经验值那样的进度条来影响技能出现的早晚。
* 苏联支援技能包括:太空垃圾[=004=]让卫星从天上掉下来变成“BANG!”;牵引光束,把地面单位扔上天,晚点又可以作为太空垃圾扔下来;定时炸弹,一如其名。
* 存在第三阵营,但仅仅被提及过是“旭日帝国”。
盟军:
* 海豚表现得就像真的海豚,意味着你给它们下倒退命令的时候它们真的能倒着游,或者在遭到鱼雷或特斯拉武器攻击的时候跃出水面躲闪。
* 一种发射冷冻光线的支援直升机,可以延缓敌人的速度,而且在时间足够长的前提下可以把敌人完全冰封住。敌人不会受到实质伤害,也会随着时间慢慢解冻,但被冰住之后它们就像真冰一样脆。冷冻直升机的第二能力是缩小光线,把友军或敌军单位像卡通一样缩小,当然缩小之后更容易被坦克碾掉。[译注:从这条来看此直升机似乎没有直接杀伤性武器,纯辅助用。]
* 军犬和装甲熊的差异被拉大了,不再是传统的单纯对等狗咬熊咬狗咬熊把戏。军犬有吠叫技能可以吓住附近的敌人,而且在多功能步兵车里可以叫得更大声=004=
* 盟军可以筑墙。
* 使用主基升级的科技树形式[一本、二本…],只要主基地升级了其它生产建筑也随之能购买更高级的单位。这也意味着失去主基地的话科技一夜回到解放前。
苏联:
* 沙皇坦克,或者称作铁锤坦克,可以从其它车辆上抢夺生命值和武器。它的火箭不会再被击落,第二技能是发生更小但散播更广的炸弹[译注:??后两句说的是V4火箭发射车吧?]。
* 特斯拉坦克不会在多人游戏中出现,但会作为战役任务某些关的客串武器。
* 无畏战舰的第二攻击模式可以加快发弹速度,但这样做会对船身不断造成损伤。
* 阿库拉潜艇的第二技能是发射无制导的“超级”导弹。
* 熊是两栖的,某种程度上它们又可以当狗用又可以当海豚用。
Filefront的提要:
- 盟军除了建造场和扩展车之外其它建筑都不提供建造范围
- 扩展车也能用来升主科技。忘了把CY打包之后再展开还会不会保留科技……
- 苏联科技稍有进步,但还是以人民军队为主
- 漂亮的海水是决定了海战的整体设定之后才设计成现在那样的
- 苏联有吊车(盟军没有,只能靠建造场),建筑提供建造半径,意味着苏联可以把基地连得远比盟军广阔。
- 雷雨雪等天气是恒定的,建图的时候就必须选好的,不会动态变更。
- 所有单位都有第二能力,而且这个第二能力的快捷键都是F。而且强化了显示,会用不同的颜色标识:要选择目标的技能是红色高亮、切换武器是橙色高亮、即时效果是绿色高亮(比如运兵车放人)。另外所有两栖单位的名称都会有蓝色波浪条纹作为提示。
- 苏联工程师的第二技能是放置战斗碉堡。[按其描述我相信是近似C&C3 1.0版的GDI步枪兵那种]
- 雷达小地图强化,甚至能从小地图分辨出步兵。另外雷达也不会再被关掉,除非被一个敌人间谍或者XXX(未透露名称的单位)钻进你的建造场。
- 各种超武最多只能建1座,所以就算3阵营全科技制霸也最多有6座超武。
- 开启支援技能的左下角经验槽(你称作什么都好)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此外你死人越多它涨得越快。[魔多和艾辛格?]将军点数(你称作什么都好)最多是10点,但总共有15种技能分布在3列,每一个往下的技能都需要前一个技能作为前提。另外有些有趣的调整,无论目标是地图的哪一点,运输机/轰炸机从地图外飞到那里的需时都是恒定的,这有助于玩家的计算。
- 天啊……游戏中设置了一个“红色警报”按钮,按下之后你的基地就会进入红色警戒状态,你不允许再建造任何建筑,而且所有建筑都会慢慢掉血,你在不超过5分钟之内就要Game Over了。这是不可逆转和取消的。但是,你能得到好处是,可以用很少的造价和建造时间生产部队。显然这只意味着:孤注一掷……
- 负责在官网给RA3兵种写=004=介绍的主制作人是Greg Kasavin
- 总共有4位音乐家在为RA3作曲。Tim Wynn负责管弦乐部分、James Hannigan负责日本部分和若干苏联曲目、Michael Sandgren只说曾经参与《将军》音乐创作、最后一位自不用说是Frank Klepacki。他们演奏了一些片断,日本是非常契合它们艺术风格的电子摇滚、苏联是带沉重风格的新摇滚,盟军还未公布。音乐还是像近几作C&C那样,根据战斗情势来判断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