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芙蓉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本书的主要内容
1、胡玉音
演员:刘晓庆
芙蓉镇上卖米豆腐的小摊贩。美丽质朴,勤劳俭朴,心灵手巧,热情直爽,与人为善。她靠公平交易致富,却无端成为罪过引来灭顶之灾。她一开始把一切归结为命运,甚至认为是右派秦书田在她婚礼上唱喜歌带来了厄运。后来,在与秦共患难之中,她从单纯走向成熟,成长为反抗命运压迫的坚强女性。
2、秦书田
演员:姜文
原县文化馆馆长,是镇上最有文化的人,却被打成右派。他感情细腻真诚,思维敏捷机灵,用扭曲的形式来反抗。虽然被打成右派,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没有泯灭。在人不如狗的年代,他敢于帮助胡玉音,敢于去爱,敢于享受生命应有的权利,心中充满光明和希望,坚信黑暗终究会过去。
3、李国香
演员:徐松子
小镇上国营饮食店的经理,后来当了“四清”工作组组长、公社主任、县委常委,文革后又高升。作为极左路线的积极推行者,她随意践踏伤害无力抗争的小人物。
同时,极左路线又成为她心灵的桎梏,使她心理和生理上发生变态。她嫉妒胡玉音的美丽,不能忍受那么多男人被胡玉音吸引,而她不敢爱,也得不到真正的爱,只能亵渎爱。
内容:
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 人称"芙蓉仙子"的胡玉音跟丈夫黎桂桂开了一个豆腐坊, 以卖米豆腐为生。胡玉音美丽大方, 待客热情, 黎桂桂心地善良, 忠厚老实, 因此小两口的生意很红火。
经过几年起早摸黑的劳作, 夫妻俩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盖起了新房。落成之日, 镇党支部书记黎满庚, 南下老干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乡亲们都来祝贺。可这一切却引起了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
不久, "四清"运动开始了, 李国香当上了工作组长, 一直对胡玉音垂涎三尺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成了运动的"积极"人物, 他们二人狼狈为奸, 大抓阶级斗争。结果胡玉音家被划成"新富农", 新屋被查封, 黎桂桂也被逼自杀了。
曾帮助过他们的黎满庚和谷燕山都受了牵连, 黎满庚是因为自幼与胡玉音青梅竹马, 早年为服从组织要求而与胡玉音分手, 这时被认定为阶级界线不清而降职。而谷燕山的问题则是因为曾卖给胡玉音碎米, 因而也被撤职了。
在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 王秋赦又成为运动骨干, 当上了镇党支部书记, 而李国香却被赶下台, 昔日以打击别人为乐的她被在脖子上挂满了破鞋游街, 也尝到了受侮辱的滋味。芙蓉镇笼罩在恐怖当中。
胡玉音成了富农寡婆后, 处处受欺凌。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被命令每天和"右派分子"、原地区歌舞团编导, 人称"秦癫子"的秦书田一起扫大街, 秦书田给了胡玉音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 同病相怜的两个人逐渐产生了感情, 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
而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 她身兼数职, 又恢复了从前威风显赫的嘴脸。胡玉音怀孕后, 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 不料因此惹恼了李国香, 厄运又一次降临, 秦书田被判刑10年, 胡玉音也被判刑3年, 因怀孕而监外执行。
从此, 胡玉音更是忍受屈辱, 挣扎求生。寒冬腊月, 大雪纷飞, 她因难产而险些丧生, 多亏谷燕山拦下一辆军车, 将她送到部队医院, 才救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冬去春来, 历史又一次发生了逆转, 动乱的年代终於结束。秦书田和胡玉音得到彻底平反, 一家三口终於团圆了。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 直起腰杆开始了新生活, 米豆腐摊前兴隆如初了。
李国香又高升了, 而这时运动分子王秋赦已经变成了疯子, 他敲着破锣, 终日嘶哑着嗓子叫嚷: "运动了, 运动了......"
(1)芙蓉镇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扩展阅读:
1981年,古华的长篇小说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北京、长春、广西等地的电影制片厂都有意将其搬上银幕 ,北影厂准备让王好为执导,刘晓庆主演,但剧本没能通过。
北影厂另一位导演水华也下分愿意拍摄该片,但北影厂却没有同意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拍摄计划最后都搁浅了。1985年,经陈荒煤穿针引线,在上影厂厂长徐桑楚支持下,谢晋顶着各种流言,决定投拍《芙蓉镇》。
1987年春节前夕,《芙蓉镇》开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进行试映,随着试映范围的扩大,关于该片的非议也越来越多 。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是在给社会主义抹黑,主张马上禁映。
为了避免引起麻烦,在试映前后,谢晋对片中一些镜头进行了处理,比如片中原有秦癫子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被减掉,疯人背毛主席语录的片段则换人重拍。
B. 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什么的形象
《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王秋赦是个雇农,也是个不知父母出处、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的孤儿。他脑子不笨,又识几个字,加上嘴又能说,虽从小蹲破庙、住祠堂长大,但由于他会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察言观色,尽管也不少挨一些莫名其妙的巴掌,却养成了跑公差时好吃懒做的寄生虫习性。
土改时,他被确定为“土改根子”,给他分了四时衣裤、全套铺盖、两亩好田不说,还分了一栋全木结构的别墅——吊脚楼。
(2)芙蓉镇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扩展阅读:
小说是以“芙蓉姐子”胡玉音作为贯串全部情节的主人公的,胡玉音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物的情感激动是小说着力刻画的重点。作者在处理这个题材的时候,不仅达到了历史悲剧的高度,而且达到了伦理悲剧的深度。
《芙蓉镇》以湘南一个小山镇的青石板街为中心场地,以“芙蓉姐”勤劳发家,却招致不幸的故事做“引线”,缝串起与之相关相连的一组人物,并由这些遭遇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组成一个小社会,通过这个小社会,写走动着的大时代。
小说从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一直写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足足跨了十六个年头,举凡小小芙蓉镇的政治风云、人事浮沉、爱情纠葛乃至经济生活和文化活动。
C. 对芙蓉镇一个人物的影评
“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电影芙蓉镇结合谢晋导演拍摄电影的年代,这句话成了影片最恰当的脚注。
仅两个多小时的影片,给我们重现了自“四清”前推五年到“文革”后1978年底为止20年间阴暗沉重的历史剪影。我认为谢晋的伟大之处就是抓住了胡玉音这一个小人物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的人生遭遇来反映这一时代的社会缩影,影片没有恢弘的大场面镜头,仅有的战争镜头也是谷燕山在醉酒后的“回忆”叙述,与之相比,镜头下的“文革”没有“文斗”、“武斗”,批判的形式被满街出自秦书田手笔的大字报代替,“文革”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虽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但是这也符合了导演以一两个小人物反映整个大时代的特点。荧幕中,王秋赦在芙蓉镇上空留下的“运动了——运动了——”的疯语,荧幕外,留给“运动”结束近40年后的我们强烈的反思。
影片在结构上具有强烈的文学特点,影片以胡玉音卖米豆腐开始,又以她卖米豆腐结束,
两个场景中人物都不变,但是胡玉音身边的桂桂成了秦书田,人们头上鬓白的头发却给人一种物是人非之感。这一场运动似乎一场幻梦,人们的动作停滞,时间在二十年后重新流动。
在人物关系上,影片的中心人物是胡玉音,围绕这一人物,桂桂、谷燕山、黎满庚、秦书田、王秋赦、李国香,每个人物都有强烈的个性,互相穿插推进情节发展。
“革委会”干部李国香对谷燕山心存爱慕,但出于谷燕山和胡玉音之间“暧昧”的关系,对胡玉音产生了报复心理。李国香把胡玉音、谷燕山、黎满庚三人定性为“利益集团”,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推进,我们知道了三人之间的关系,胡玉音与黎满庚原来是情侣关系,因为借机身份原因无法在一起,成了干兄妹,而谷燕山则是因为在抗战中受伤,成了性残疾者,由此可以确定他与胡玉音之间不可能存在不正当暧昧关系。维系三人之间的关系的纽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一种自然流露的人性。
由于时代的原因,桂桂、秦书田先后被命运推到了胡玉音的身边成了她的婚姻对象。胡玉音没能和黎满庚结合,与“没出息”的桂桂结婚,但是婚后生活也是平淡幸福,两口子起早贪黑做生意,攒下了钱财盖了新房。但是他们的勤劳在那个时代成了罪过,他们成了“运动”的牺牲品——桂桂勇敢地选择去刺杀李国香,却失手被杀。在这里,桂桂这一形象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一批具有反抗精神的人,但是这一批人在“运动”中倒下了。“有时候是人,有时候是鬼。”为胡玉音主婚、起新屋写对联的秦书田在专政下成了“黑五类”、“鬼”,但与桂桂不同,秦书田大智若愚,在一切不幸面前都以讪笑以对,就算是写标语也一丝不苟。在于胡玉音一起扫大街的过程中,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慕,智慧沉稳的秦书田在荧幕上成了胡玉音的的依靠,也成了观众的希望。
谷燕山与黎满庚在运动展开后,走上不同了两个面向。谷燕山在混乱中依旧以一个正义的形象出现,在胡玉音和秦书田成为“黑夫妻”悄悄举行婚礼的当夜,成了唯一一个主动上门喝喜酒得人,谷燕山以他高大威严的身躯,在保护着这些运动中无辜的人。胡玉音给谷燕山下跪说:“如果中国当官的都像你这样,老百姓就太平了。。”但要注意到,谷燕山在抗战中在抗战中成了性残疾者,而这一点似乎暗含“只有失去了欲望的干部,才会有正义”。黎满庚则在痛苦地挣扎中“出卖”了胡玉音,但正如谷燕山说的:“你的良心还是有的,现在有的人要吃人!”在“运动”,有很多“黎满庚”是迫于压力,趋于造势者,成了运动中的“打手”。但是他们的良心没有泯灭,因此再影片的最后,黎满庚还是回到了“人民”中。
李国香和王秋赦是一对有鲜明特色的反面角色。王秋赦借助运动,从一个流氓地痞,成了书记,最后运动结束,还是被打回了原型,成了疯子。李国香最为一个女性,却穿着干练中性的衣服,得不到爱情,扭曲了心理,借以“运动”对普通老百姓进行疯狂地攻击。所谓“运动”,实际上是对既有利益的重新分配,王秋赦正是看中这一点,积极拥护“运动”,期间甚至借助红卫兵对李国香进行批斗。整部影片中,红卫兵只在这一小段中出现,从那稚气未脱的脸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们对“文革”的盲目热情,也正是这种盲目,被王秋赦、李国香这种为己牟利的人所利用,红卫兵一瞬即逝,但是“运动”没有结束,李国香和王秋赦依旧活跃。“你反动右派”,“你也是人。”这是李国香在被红卫兵挂“破鞋”的时候,同被批斗的秦书田与他的对话。尽管她经历了批斗,感到了无助,但是一旦她翻身掌权,她没有吸取教训进行反思,反而是变本加厉地搞“运动”。这便是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变态。故事的结尾,王秋赦与李国香的结局是大相径庭的,王秋赦疯了,敲着锣喊着“运动了——运动了——”,这是一个可怜的阿Q,愚昧无知,可怜可恨;而李国香却坐着豪车去结婚,对他的惩罚只是秦书田对她的一番嘲弄,只是道德上的审判。时代远去了,“运动”结束了,历史的责任由盲目无知的红卫兵们来负,而李国香们却依旧过着富足的生活。
组织决定归还胡玉音的钱和房子,秦书田重新被任命为文化馆馆长。但是桂桂却不能复活了,失去的光阴回不来了。十几年的“运动”,一切都回到了原点,胡玉音重新卖起了米豆腐,人们之间结束了紧张的关系,重新有了温暖。尽管胡玉音因为“阶级身份”问题,遇到种种困难,但是人们还是明里暗里帮着她,也可以说是在这个年代里,人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互助的。但是,于个人,盲目的“运动”带来的是妻离子散,于国家,是社会的停滞和倒退。对于疯了的王秋赦敲锣喊口号,秦书田说:“如果世道不变,他说的兴许有道理。”对于过去了的年代,我们需要反思的太多。谢晋在影片里对人性给予了希望,人性不灭!
D. 在《芙蓉镇》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
《芙蓉镇》是描写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部力作。很早前,著名导演谢晋与著名演员刘晓琴合作演过这个电视剧,或者电影。今天拿到这个小说原版,看的却不来精神。看到豆腐西施胡玉音与铁帽右派秦书田扫街产生爱情的那会,就没再看下去。
《芙蓉镇》导读有这样几段话:
1首先吸引我们的,是作者手中那支散发着浓厚泥土香气的风俗画笔。那夹岸长满木芙蓉的一河绿波,那边远山镇青石板街上的鸡鸣犬吠,那五岭上脉腹地里悠扬的民歌都令人神往,暇思。
可是这种向往与暇思从何体现?我没有看到。小说里除了满庚哥与胡玉音相识相爱或分手那会散发些泥土香气的气息外,往后便是一片乌烟瘴气。这种泥土芳香气息被浓浓政治革命气息所掩盖。清丽的木芙蓉一河绿波成了一河污水祸水。
2芙蓉镇这个小社会,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性格世界。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度,决定着作品的思想深度。因而,每人人物的个性愈突出,性格愈丰满,小说就愈能广泛深刻地再现社会复杂面貌。小说《芙蓉镇》之所以使我们感到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容量,具有一般小说都难以抵敌的密度和厚度,其根本原因,是它创造了三四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具有丰富社会内涵的典型人物。
但是作者忘了人物丰满丰富的根本立场。这几个人物都不给人美感。就无从谈它思想的深度与厚度。就是有深度与厚度也是反面的深度与厚度。这样理解未尝不可。
胡玉音是比较正面的人物形象。她外貌秀美,心地善良,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向往。虽然一生经历坎坷,却不乏享受浪漫与爱情。直到最后那么落魄时还营造了与穷书生秦书田之间的落寞爱情。虽则妩媚并不妖媚。虽不令人嫌却也不令人喜。她身上有许多愚昧的东西,直最后可能也没有觉醒。
当运动来时,她藏在娘家两个月回来。在寻找黎桂桂途中,遇到秦书田。她所表现出的惊恐情状与言语。展示她可悲愚昧落后的一面。
你这个五类分子,快滚开,莫挨我,快滚开。
姓秦的,都是你,都是你。在我招亲那晚上,你和那一大班妖精来反封建,坐喜歌堂,败了我的彩头,喜歌堂,发灾堂,害人堂,呜呜呜,你何苦收集那些歌?何苦反封建?你害我一生不够,还害了桂桂。。。
她为什么断定她的灾难就是秦书田的这喜歌带来的呢?她不同情与她一样悲剧命运的秦书田。这种愚昧落后呆钝充斥作品每个人物性格里。可谓深刻,却令人失望。感觉不到窒息的悲哀也感觉不到新鲜的阳光。使人感受一种十分厌倦灰暗的色彩。
李国香却是阴险狡猾,老奸巨滑。压根底就是个畸形变态。年纪轻轻。她的那些仇恨与革命斗志哪里来?那些整人软硬兼施的本领哪里来?她的内涵沉府与冷酷哪里来?也许是时代造成她的悲剧性格。这方面的丰满展示她性格里另一面的贫瘠。知识,现实理论与心灵的贫瘠。
而这种贫瘠充斥每个人物的精神里。无法透破自身悲剧意识的性格形态。
反面的李国香在受到小红卫兵的耻辱与批斗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得处处表现出自己与丛不同。扛片石,筛沙子,宁愿自己咬着牙齿搞单干,背片石子上脚手架。也不跟胡玉音或秦书田合伙。
他们都是固守在自己狭隘王国的囚徒。这是国家政治造成的悲哀,更是人性的悲哀。如若这种思想的深度达到某种社会存在的普遍性,还要用那种经验对照思想深度,可是令人感慨。
王秋赫却是丑态百出,在哪个特殊的历史舞台如一个蹁跹的魔鬼。这个人物不乏他的生命力。从古到今这种人物的确富有他的现实意义。
秦书田的癫狂与发痴虽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他的幽默与可爱性。却也不令人喜爱。特别是他跳的那段黑鬼舞,以及其他的种种超越现实的乐观表现。连李国香这么冷酷,革命的人物也觉得羞辱。他的幽默与癫狂已经超越他所要表现的可爱可尊的一面。
通篇都是让人无法保持读下去的闹剧,悲剧。
特别到了最后还搞出了胡玉音与癫子秦书田的一段畸形爱情与畸果。剥夺了他们身上仅存的一点淳朴与可爱之处。我是无法保持看完的韧性的。虽说时代造成的悲哀。最终不能给读者一丝的美感。但我觉得人性中永远有值得尊重与敬爱的地方。应该有一点闪光的东西浮出层面。
作者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那是从秦书田身上着笔的。他对胡玉音的态度表现出他的善良与正直的品质。他自己够不幸了,却更同情和怜惜玉音。当他看到玉音不吃不喝,作践自己。他流泪了。可这样一个扭曲变形的秦癫子他的这点光亮能够征服读者吗?他的光亮不能够浮出他本身巨大的灰暗,更透不破作品本身巨大的灰暗。
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的人物层面都太低,思想也太沉闷。虽然有它的深刻性与现实性。但不喜看。
倒是里面的几首喜歌好听,词儿好看,带着深厚的泥土香气。只有一段觉得用的不错。其他的感觉仿佛用错了地方。
青布罗裙红布头,我娘养女醵猪头
猪头来到娘丢女,花轿来到女忧愁
石头打散同林鸟,强人扭断连环扣
爷娘拆散好姻缘,郎心挂在妹心头。。。
团团圆圆唱个歌,唱个姐妹分离歌
今日唱歌相送妹,明日唱歌无人和
今日唱歌排排坐,明日歌堂空空落
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哟
妹子命比纸还薄。。。
这是胡玉音出嫁时村子姐妹送她时唱的喜歌。起了暗示她今后的命运的作用。
而胡玉音与秦癫子相爱那会唱的喜歌却不合实际。
洞房端起交杯酒,酒里新人泪盈盈
我姐生得象朵云,随风飘荡无定根。。。
我想那个时候,秦癫子唱不出来,胡玉音还和唱着,就更不可能。小说是可以虚构,但是人的情绪却是真实的。这里感受不到歌词本身所赋有的魅力与美感。
为什么不能保持一点点能让人产生美感的东西呢?后面可能有,但已经不能超过前面的灰暗与丑陋了。我没有看完。
E. 电影《芙蓉镇》中的胡玉音是个怎样的人呢扮演的那个角色
这是我曾经写的:----评《芙蓉镇》的人物性格
《芙蓉镇》是一部发生在中国混乱年间的爱情故事。它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人物设定微妙 几个人便构成了一个小的生活圈,以小见大,反映出旧时代的中国社会的混乱浮躁,给人民身心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胡玉音,一个在苦难中重新拾起希望的女子。片子开头便是她在磨米豆腐的情节,交代了她的身份,职业以及在家中的地位,看出了她是一个持家有道,有条有理的普通老百姓。他与丈夫棃桂桂摆摊卖米豆腐很受镇上人的喜爱。但正是因为受人喜爱,她便惹来了祸患。在那个动乱年间,镇上的领导因受社会的影响,党的领导,动不动就闹着要搞运动,弄土地改革,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胡玉音被扣上了新富农的帽子,一夜间,踏遍变成了五类分子,成了党和社会打击的对象。随着丈夫的去世,朋友为了保全自己的多次出卖,使她的生活及“内心的城墙”一下子承受不了打击,垮塌了。生活中已经没有令她能支撑自己活下去的支柱了。她被惩罚与右派分子秦颠子一起扫大街,生活苦不堪言。但在与秦颠子交往的过程中,她看到了秦颠子的才华,又重新看到了希望并重新拾取了希望。再忍耐与等待中,她苟且偷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赢取了甜蜜的爱情,获得了无限的幸福。他又与丈夫秦颠子一起重操旧业,卖起了米豆腐,过起了幸福生活。
秦颠子是秦书田的外号,他外表看上去与别人没什么不同,此人性格开朗,极其乐观,并用这种乐观的精神感染着周围的其他人,成为与这一时代背景下格格不入的形象。胡玉音在他被打成右派分子后与他一同扫大街两个人在这期间情投意合,胡玉音被秦书田的真诚与乐观所打动,他决心“弃暗投明”,秦书田在胡玉音眼里也不再是个小人物了,他高大威猛的形象在胡玉音心中也就树立起来了,使她有了依靠与希望。但最后他被迫与胡玉音分开十年去坐牢,离开时,他对胡玉音说了一句话:“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看出他内心的坚忍,也透射出中国社会里与他同类人的坚强。
李国香在镇子上是一个一手遮天的女人,他嫉妒胡玉音,误会胡燕山与胡玉音之间的关系,因此一而三再而三的打击胡玉音,上门找茬,更是与爱贪小便宜的王秋赦混在一起,提拔他,并与他一同打击五类分子,嫉妒心吞噬了她的良心使她成为一个只要社会地位,不求幸福生活的势力小人,在她的眼里,是揉不得沙子的。
腐朽的社会风气,势力的政府官员,痛苦的老百姓,构成了一个落后的新中国,由于“左”的思想错误,新中国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反而将百姓拖入了一个深深的泥沼。从芙蓉镇上的生活以小见大,引射出中国的状态,揭示了平凡人在腐朽社会里的不懈抗争,平凡人成就的伟大事业,教育人们生命的可贵,要抱着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
F. 古华的《芙蓉镇》中古燕山这一形象如何影响全书的反思主题
在《芙蓉镇》里面,谷燕山,基本上属于好人系列,具备了传统意义上好人的基本特征:善良,勤劳,没有道德缺陷,几乎不犯错误,在受难期间做了很多好事,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是弱者,处于被压迫的受害者地位。
谷燕山作为一个为共产党打下江山的功臣形象出现在芙蓉镇,因为战争的缘故失去了男性的某些功能,按理说共产党应该补偿他的损失的,可是相反在现实的运动中他受到了迫害,并且还是共产党人对自己的迫害,不仅侮辱了他的人格,更严重的是伤害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尊。在芙蓉镇那样一个性意识不是很开放的地方,对于桂桂夫妻这样已婚的人来说,赤身裸体仍然是一件极端羞耻的事情,为了自己后代的大问题都不愿意把自己摆在医生面前,那么对于谷燕山这样的光棍来说,这种隐私的揭露会让他更加的无地自容.在确定他没有男性功能的时候,他“就像一匹被阉掉的公马似的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浑身起着鸡皮疙瘩,冒着冷汗,发着颤颤,他象失去了知觉似的闭上了眼睛,脑子里是一片冷寂的空白,”“谷燕山真恨不得老天爷立即发生一次强级地震,把这些笑声连同自己都一同毁灭”16可以想象谷的内心痛苦到何种程度.后来谷燕山虽然活了下来,但是他整天的沉醉在酒精的麻醉中,喝醉之后给小孩子们讲水浒的英雄故事,所讲的水浒故事现在看来更加的有深意了.他由来已久的对共产党的忠诚受到现实的挑战,社会的运动带给他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为重要的是精神上信仰上的毁灭.在某个时候,精神的伤害比身体的伤害更为严重,谷燕山的遭遇是荒谬性的更是悲剧性的.如果说黎桂桂的可悲体现在农民对共产党信仰的悲观性认识上,那么谷燕山的可悲性就体现在共产党的内部人员对自己党的不正常情况的悲观性认识。
谷燕山代表灾难年代共产党员的普遍遭遇,集中表现作者对建立新中国的功臣将士在荒诞年代可悲命运的同情,更重要的是对出现这种是非颠倒现象的所进行的反思。摘自“政治视野外的人物内涵 ― 重评《芙蓉镇》人物形象系列”
G. 芙蓉镇de人物性格
不喜看《芙蓉镇》
读古华《芙蓉镇》有感
《芙蓉镇》是描写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部力作。很早前,著名导演谢晋与著名演员刘晓琴合作演过这个电视剧,或者电影。今天拿到这个小说原版,看的却不来精神。看到豆腐西施胡玉音与铁帽右派秦书田扫街产生爱情的那会,就没再看下去。
《芙蓉镇》导读有这样几段话:
1首先吸引我们的,是作者手中那支散发着浓厚泥土香气的风俗画笔。那夹岸长满木芙蓉的一河绿波,那边远山镇青石板街上的鸡鸣犬吠,那五岭上脉腹地里悠扬的民歌都令人神往,暇思。
可是这种向往与暇思从何体现?我没有看到。小说里除了满庚哥与胡玉音相识相爱或分手那会散发些泥土香气的气息外,往后便是一片乌烟瘴气。这种泥土芳香气息被浓浓政治革命气息所掩盖。清丽的木芙蓉一河绿波成了一河污水祸水。
2芙蓉镇这个小社会,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性格世界。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度,决定着作品的思想深度。因而,每人人物的个性愈突出,性格愈丰满,小说就愈能广泛深刻地再现社会复杂面貌。小说《芙蓉镇》之所以使我们感到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容量,具有一般小说都难以抵敌的密度和厚度,其根本原因,是它创造了三四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具有丰富社会内涵的典型人物。
但是作者忘了人物丰满丰富的根本立场。这几个人物都不给人美感。就无从谈它思想的深度与厚度。就是有深度与厚度也是反面的深度与厚度。这样理解未尝不可。
胡玉音是比较正面的人物形象。她外貌秀美,心地善良,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向往。虽然一生经历坎坷,却不乏享受浪漫与爱情。直到最后那么落魄时还营造了与穷书生秦书田之间的落寞爱情。虽则妩媚并不妖媚。虽不令人嫌却也不令人喜。她身上有许多愚昧的东西,直最后可能也没有觉醒。
当运动来时,她藏在娘家两个月回来。在寻找黎桂桂途中,遇到秦书田。她所表现出的惊恐情状与言语。展示她可悲愚昧落后的一面。
你这个五类分子,快滚开,莫挨我,快滚开。
姓秦的,都是你,都是你。在我招亲那晚上,你和那一大班妖精来反封建,坐喜歌堂,败了我的彩头,喜歌堂,发灾堂,害人堂,呜呜呜,你何苦收集那些歌?何苦反封建?你害我一生不够,还害了桂桂。。。
她为什么断定她的灾难就是秦书田的这喜歌带来的呢?她不同情与她一样悲剧命运的秦书田。这种愚昧落后呆钝充斥作品每个人物性格里。可谓深刻,却令人失望。感觉不到窒息的悲哀也感觉不到新鲜的阳光。使人感受一种十分厌倦灰暗的色彩。
李国香却是阴险狡猾,老奸巨滑。压根底就是个畸形变态。年纪轻轻。她的那些仇恨与革命斗志哪里来?那些整人软硬兼施的本领哪里来?她的内涵沉府与冷酷哪里来?也许是时代造成她的悲剧性格。这方面的丰满展示她性格里另一面的贫瘠。知识,现实理论与心灵的贫瘠。
而这种贫瘠充斥每个人物的精神里。无法透破自身悲剧意识的性格形态。
反面的李国香在受到小红卫兵的耻辱与批斗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得处处表现出自己与丛不同。扛片石,筛沙子,宁愿自己咬着牙齿搞单干,背片石子上脚手架。也不跟胡玉音或秦书田合伙。
他们都是固守在自己狭隘王国的囚徒。这是国家政治造成的悲哀,更是人性的悲哀。如若这种思想的深度达到某种社会存在的普遍性,还要用那种经验对照思想深度,可是令人感慨。
王秋赫却是丑态百出,在哪个特殊的历史舞台如一个蹁跹的魔鬼。这个人物不乏他的生命力。从古到今这种人物的确富有他的现实意义。
秦书田的癫狂与发痴虽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他的幽默与可爱性。却也不令人喜爱。特别是他跳的那段黑鬼舞,以及其他的种种超越现实的乐观表现。连李国香这么冷酷,革命的人物也觉得羞辱。他的幽默与癫狂已经超越他所要表现的可爱可尊的一面。
通篇都是让人无法保持读下去的闹剧,悲剧。
特别到了最后还搞出了胡玉音与癫子秦书田的一段畸形爱情与畸果。剥夺了他们身上仅存的一点淳朴与可爱之处。我是无法保持看完的韧性的。虽说时代造成的悲哀。最终不能给读者一丝的美感。但我觉得人性中永远有值得尊重与敬爱的地方。应该有一点闪光的东西浮出层面。
作者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那是从秦书田身上着笔的。他对胡玉音的态度表现出他的善良与正直的品质。他自己够不幸了,却更同情和怜惜玉音。当他看到玉音不吃不喝,作践自己。他流泪了。可这样一个扭曲变形的秦癫子他的这点光亮能够征服读者吗?他的光亮不能够浮出他本身巨大的灰暗,更透不破作品本身巨大的灰暗。
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的人物层面都太低,思想也太沉闷。虽然有它的深刻性与现实性。但不喜看。
倒是里面的几首喜歌好听,词儿好看,带着深厚的泥土香气。只有一段觉得用的不错。其他的感觉仿佛用错了地方。
青布罗裙红布头,我娘养女醵猪头
猪头来到娘丢女,花轿来到女忧愁
石头打散同林鸟,强人扭断连环扣
爷娘拆散好姻缘,郎心挂在妹心头。。。
团团圆圆唱个歌,唱个姐妹分离歌
今日唱歌相送妹,明日唱歌无人和
今日唱歌排排坐,明日歌堂空空落
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哟
妹子命比纸还薄。。。
这是胡玉音出嫁时村子姐妹送她时唱的喜歌。起了暗示她今后的命运的作用。
而胡玉音与秦癫子相爱那会唱的喜歌却不合实际。
洞房端起交杯酒,酒里新人泪盈盈
我姐生得象朵云,随风飘荡无定根。。。
我想那个时候,秦癫子唱不出来,胡玉音还和唱着,就更不可能。小说是可以虚构,但是人的情绪却是真实的。这里感受不到歌词本身所赋有的魅力与美感。
为什么不能保持一点点能让人产生美感的东西呢?后面可能有,但已经不能超过前面的灰暗与丑陋了。我没有看完。
H. 《芙蓉镇》简介
内容概要:芙蓉镇座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民风淳朴浓郁。这里虽然居民不多,可一到逢圩就热闹非常,历史上曾有过三省个八县客商云集的万人集市。到了1963年,芙蓉镇上称得上生意兴隆的可以说是本镇胡玉音开设的米豆腐摊子。胡玉音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女子,人称“芙蓉姐子”,人长得秀美动人,加之待客热情,性情柔顺,食具又干净,米豆腐量头足,作料香辣,她的摊子面前总是客来客往不断线。她的米豆腐摊子有几个老主顾是每圩必到的。首先是粮站主任谷燕山,40多岁的南下干部,是个鳏夫。为了成全胡玉音的小生意每圩从粮站打米厂卖给她碎米谷头子60斤。再一个是党支部黎满庚,30来岁,转业军人,曾是玉音情投意合的少年情郎,因玉音出身不好只能做她的干哥。他吃米豆腐,无形中印证了摊子的合法性。还有一个是镇上有名的“运动根子”王秋赦,专吃白食。每逢开展什么运动,必定跑红一阵,胡玉音自然招惹不起。还有一个怪人外号“秦癫子”的,真名秦书田,原是本县歌舞团的编导,后划为右派被开除回乡生产。他总是等客人少的时刻来吃米豆腐,嘴里还哼着广东音乐《步步高》的曲子。新近,镇上饮食店来了位女经理李国香,今年32岁,尚未成家。这位全县商业战线以批资本主义出名的女将有个当县委财贸书记的舅舅杨民高。她气不过胡玉音容貌好、生意隆,认定那米豆腐摊子是镇上唯一能和她争一高下的潜在威胁,加之在向谷燕山求爱时碰了壁,更是怀恨在心,暗中开始了她的“政治调查”。1964年春天,胡玉音夫妇紧吃苦做,抓死抓活,盖了一栋新楼屋。这时,恰逢李国香带领县委社教工作组进驻芙蓉镇,住在王秋赦吊脚楼搞“扎根串联”。运动开始了,胡玉音因起了新楼屋而成了清算的活靶子,被迫撤了米豆腐摊子;谷燕山被以“丧失阶级立场,盗卖国库粮食”的罪名停职反省;黎满庚在“你死我活”的压力下交出了玉音请他代为保管的钱;秦书田被批斗,当众下跪。胡玉音在外避了一阵风头回来时,等待着她的是一顶新富农的帽子和丈夫黎桂桂的新坟。镇上的人都避开她,黑暗中只有秦癫子为她唱着《女歌堂》的曲子。“四清”结束后,芙蓉镇从“资本主义的黑窝子”变成了一座“社会主义的战斗堡垒”,街上贴满了同一规格、同一号字体的标语、对联、街容革命化,人际关系亦革命化。原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乡风民俗,变为“人人防我,我防人人”的关系,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李国香大红大紫,当上公社书记;新近入党的王秋赦扶摇直上,担任了本镇大队党支部书记;秦书田、胡玉音被规定每天清早打扫青石板街……但历史似乎要捉弄所有的人,一场更为迅猛的大运动铺天责地而来,以整人为乐事的李国香被外地来点火串联的红卫兵小将揪出,挂上破鞋黑牌与“黑五类”们一起游行示众,并被逼迫手脚并用,像一条狗似地爬行。王秋赦耀武扬威,成了“三忠于”、“四无限”的领头人,竟也批判起李国香、杨民高来。谷燕山靠边站,成天“醉眼看世人”,一次与受良心谴责的黎满庚喝干了一坛酒,醉得晕天倒地,歪在青石板街,叫骂不已。1968年底,李国香政治派属问题搞清楚了,又当上了公社革委会主任。王秋赦悔之莫及,又转过身来与之狼狈为奸。而秦书田和胡玉音一起扫街不觉也已两、三年了,二人患难中相濡以沫,渐渐地相爱了。胡玉音怀上了秦书田的孩子,谷燕山在他俩偷偷结婚之夜,来讨喜酒喝。夫妻俩热泪涟涟双双跪在谷燕山面前磕了头。酒过之后,夫妻二人轻轻唱起《轿夫歌》。这对“黑夫妻”因为让真正的“狗男女”(王、李)吃了苦头,再次成为运动的活靶子,成为“反革命犯罪典型”。秦被判刑10年,胡被判刑3年,因有身孕,监外执行。许多人偷偷躲在黑角落泪,其中就有黎满庚和他的女人。宣判台上的两人却态度顽固,都没有哭,挺着腰身,不肯低头。他们用眼睛鼓励着对方:“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放心。芙蓉镇上多的还是好人。总会熬得下去的,为了我们的后人。”就在大劫大难的年月,孤苦无依的胡玉音分娩时险些死于难产,幸亏谷燕山闻声赶去,不怕受牵联,及时将她送到部队医院抢救,母子才转危为安。谷燕山虽为此受到“停止组织生活的处分”,但他仍勇敢地肩负起作为临时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吊脚楼终于倒塌了。到了1976年“三中全会”疏通了河道。负责落实全县冤假锗案平反昭雪的李国香,在地委副书记兼县委书记的舅舅杨民高的启发下开了窍,亲自为胡玉音夫妻去帽平反。为此气坏了当镇长的王秋赦。秦书田被放了出来,3天赶了一千多里路,终于回到了妻子儿子身边。1979年,芙蓉镇又出现了勃勃生机,商贩云集,蔚为壮观。谷燕山当了镇委书记,忙着治理芙蓉河;秦书田当上了县文化馆副馆长,又忙着“采风”;胡玉音成了街办米豆腐店的服务员;黎满庚官复原职。而王秋赦则真的疯了,前襟上挂满了像章,声音凄凉地喊着:“千万不要忘记啊——”、“文化大革命,五六年又来一次啊——”“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啊——”,像鬼魂幽灵徘徊在芙蓉镇。的确,如今哪座城镇,没有几个疯子在游荡、叫喊?他们是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I. 电影《芙蓉镇》故事梗概
《芙蓉镇》:
胡玉音和丈夫黎桂桂在芙蓉镇以卖米豆腐为生,她美丽大方,生意兴隆,有"豆腐西施"的美誉。使得国营饮食店经理李国香非常嫉妒。 "四清"运动中以李国香为首的工作组把胡玉音打成新富农,没收新屋,黎桂桂被逼自杀。
自幼与胡玉音青梅竹马的镇党支书黎满庚,早年为服从组织而与胡玉音分手,这时也因阶级界线不清而降职。粮站主任退伍老干部谷燕山也被撤职,只因他卖给胡玉音碎米。
镇上二流子王秋赦被李国香利用而成了运动骨干,又在"文革"中表现积极当上镇党支书,芙蓉镇笼罩在恐怖中。 胡玉音每日早起扫街劳动与一起劳动的右派分子地区歌舞队原编导,外号"秦癫子"的秦书田逐渐相爱,相互照顾生活在一起...
(9)芙蓉镇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扩展阅读:
《芙蓉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摄制的剧情片,由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于1987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映。
1、胡玉音
演员 刘晓庆
芙蓉镇上卖米豆腐的小摊贩。美丽质朴,勤劳俭朴,心灵手巧,热情直爽,与人为善。她靠公平交易致富,却无端成为罪过引来灭顶之灾。她一开始把一切归结为命运,甚至认为是右派秦书田在她婚礼上唱喜歌带来了厄运。
后来,在与秦共患难之中,她从单纯走向成熟,成长为反抗命运压迫的坚强女性。
2、秦书田
演员 姜文
原县文化馆馆长,是镇上最有文化的人,却被打成右派。他感情细腻真诚,思维敏捷机灵,用扭曲的形式来反抗。虽然被打成右派,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没有泯灭。
在人不如狗的年代,他敢于帮助胡玉音,敢于去爱,敢于享受生命应有的权利,心中充满光明和希望,坚信黑暗终究会过去。
3、李国香
演员 徐松子
小镇上国营饮食店的经理,后来当了“四清”工作组组长、公社主任、县委常委,文革后又高升。作为极左路线的积极推行者,她随意践踏伤害无力抗争的小人物。
同时,极左路线又成为她心灵的桎梏,使她心理和生理上发生变态。她嫉妒胡玉音的美丽,不能忍受那么多男人被胡玉音吸引,而她不敢爱,也得不到真正的爱,只能亵渎爱。
4、谷燕山
演员 郑在石
南下老干部,镇上的粮站站长,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过沉重代价。他文化不高,但充满人情味儿,工作实事求是,却没能逃过政治漩涡的袭击。他对李国香代表的极“左”路线始终是怀疑的,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抗争。在最关键的时刻,是他出手救了胡玉音母子。
5、王秋赦
演员 祝士彬
镇上的二流子,流氓无产者,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在是非颠倒的年代,他不但因为自己的贫困而理直气壮,趾高气扬,并且还凭借自己的贫困而跻身权力结构之中,横暴乡里,欺压百姓。
6、黎满庚
演员 张光北
退伍军人,胡玉音的干哥,本来与她两情相悦,但服从组织安排,没有娶出身不好的胡玉音,因此后悔了一辈子。在“运动”中,为了自保,他出卖了胡玉音,保住党籍公职,降为秘书,跟在王秋赦身后跑腿,其实内心充满了巨大的矛盾和痛苦。
J. 《芙蓉镇》里王秋赦的人物评价
参看http://blog.163.com/carson19871102@126/blog/static/1831481520075141111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