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言"字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1.总而言之
总括起来说。
2.自言自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
3.忠言逆耳
逆耳:不顺耳。诚恳劝告的话,往往让人听起来不舒服。亦作“逆耳忠言”。
4.中冓之言
中冓:内室。内室里的私房话,多指不雅的私情话。
5.至理名言
至理:最根本的道理。最根本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6.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无法用言语具体地表达出来。
7.直言正色
正:严肃。语言正直,表情严肃。
8.直言极谏
极:尽力。用正直的言语尽力劝谏。亦作“直言切谏”、“直言正谏”。
9.直言不讳
讳:隐讳。直率地说出心里话,毫不隐讳。亦作“直言无讳”、“直言无隐”、“直言勿讳”。
10.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出来的,要说就把想说的都说完。形容毫无保留。亦简作“知无不尽”、“知无不言”。
11.正言厉色
正:严正。厉:严肃、严厉。词语严正,态度严肃。亦作“正言厉颜”。
12.正色直言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13.仗义执言
执:坚持。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14.啧有烦言
啧:争论。烦言:气愤的话。很多人抱怨,说不满意的话。
15.在官言官
在什么职位就说什么话。
16.有口难言
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说出来。
17.淫言媟语
淫:淫秽,淫荡。媟:狎,较慢。放荡淫秽、低级趣味的话。亦作“淫言亵语”、“淫词媟语”。
18.溢于言外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19.意在言外
意思或含义在言语、文辞之外。指说话、作文所用言辞的真正意思是暗含着的,不在字面上表现,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出来。亦作“意见言外”、“意出象外”。
20.以人废言
以:因。废:舍弃。因发言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即使他的话正确也被否定或不被采纳。
21.一言中的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22.一言以蔽之
蔽:概括。之:代词。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亦作“一言蔽之”、“蔽以一言”、“一言以蔽”。
23.一言一行
行:行动。每句话,每一个行动。多指人的言谈举止。
24.一言兴邦
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25.一言为定
一句话说定了,就不再更改或反悔。亦作“一言便定”、“一言而定”、“一言已定”。
26.一言堂
一言:一个人说话。指领导作风不民主,只一个人说了算,不听取众人意见。
27.一言难尽
尽:完。一句话不能把情况都说完。形容事情曲折复杂或所经历的苦难深重。很难用一句话叙述详尽。亦作“一言难罄”。
28.一言两语
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29.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比喻份量重。一句话抵得上九鼎之重。形容言语极有份量,能起决定性作用。亦作“一语九鼎”、“片言九鼎”、“九鼎一言。”
3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驷:古代套着四匹马拉的车。一句话说出口,即使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形容话说出以后,就要算数,无法收回。亦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31.一言半语
一句话半句话。形容不多的几句话。亦作“一言半辞”、“一言半句”、“一言半字”。
32.药石之言
药石:古时指治病的药物和石针。给他人提能治病的良言。形容诚意规劝人改正过错。
33.要言不烦
要:简要,扼要。烦:烦琐。形容讲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烦琐。亦作“要言不繁”、“至言不烦”。
34.妖言惑众
妖言:荒诞离奇骗人的鬼话。惑:迷乱。用荒诞离奇的鬼话欺骗迷惑群众。亦作“流言惑众”、“妄言惑众”。
35.言重九鼎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三足两耳式的器物。九鼎:比喻力量重。说话的分量,有如九鼎之重。形容说话极有份量。
36.言之凿凿
凿凿:确实。说的有根有据,确实可靠,不容怀疑。亦作“凿凿言之”。
37.言之有理
说的话有道理。
38.言之无物
物:内容。言论或著作内容空洞,没有充实的内容。
3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言辞。文:文采。行:流行,流传。说话或写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亦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4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说的人。戒:警戒。发言者提出的批评意见即使不完全正确,也是无罪的。听话者即使没有所批评的缺点错误,也足以引为鉴戒。亦作“言之无罪,闻之足戒”、“闻者足戒”、“闻者知戒”、“言者无罪”、“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言之者无罪,闻
41.言犹在耳
犹:还。说过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形容别人的话说过不久,或对别人说过的话还记得清清楚楚。亦作“音犹在耳”。
42.言行一致
言语和行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怎样说就怎样做。亦作“言行若一”、“言行相符”。
43.言笑自若
自若:和平常一样。形容神态自然如常。亦作“言笑自如”。
44.言无不尽
尽:完结。把要说的话全说出来。多指毫无保留地提供意见或建议。
45.言为心声
言语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言语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表达或反映。亦作“言是心声”、“言者心之声”。
46.言外之意
话里或文章里没有明说但能使人察觉出来的意思。
47.言听计从
听:听从,接受。计:计谋,主意。从:依顺。进言都听从,献计皆采纳。形容对人十分信任。亦作“言听计用”、“言行计从”、“言从计纳”。
48.言谈举止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指人的谈吐和风度。
49.言人人殊
殊:不同。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指对同一事情人们的见解分歧。亦作“志人人殊”、“文人人殊”。
50.言清行浊
清:清高,浊:浑浊。言语清白无瑕,行为卑鄙龌龊。形容人表里不一致,说得很漂亮,干的都是坏事。亦作“行浊言清”。
51.言过其实
实:实际。言语浮夸,跟实际不符。亦作“谈过其实”。
52.言近指远
指:通“旨”,含意。语言浅显而涵义深远。亦作“言高趣远”、“言高旨远”、“言近旨远”。
53.言简意赅
赅:完备。言语不多,但意思包括无遗。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亦作“言简意不遗”、“言简意深”、“言简意足”。
54.言归正传
正传:正题。把话头回到正题上来。旧小说、话本中常用的套话。
55.言归于好
言:句首助词,无义。归:回到。好:和好。彼此重新和好。亦作“言归和好”。
56.言而有信
信:信实,信用。说话算数、守信用。
57.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没有信用,不算数。亦作“言而不信”。
58.言传身教
一面口头上传授、讲解,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行起榜样作用。亦作“言教身传”。
59.言出法随
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法令或命令一经发布,就严格执行。如果有人违犯,就按公布的惩办条文惩处。
60.言不由中
由:从。中:内心。说的话不是从内心里发出来的。即心口不一致,虚辞敷衍。
2. 权欲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权欲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师兄,我们在这里等什么?”少回女清脆甜美的声音回响在秦舒的耳际,秦舒笑了笑,答道:“答等一个我要救的人。”
“师尊之命,我岂敢违?”秦舒虽然在和少女说话,但目光却是一眨不眨地望着远处。少女见他心不在焉地和自己说话,心中微觉气恼,轻哼了一声,便嘟着小嘴不再说话。秦舒听到她的轻哼,正打算转头安慰一下这个可爱的师妹,却发现前面有了动静,急忙低声道:“来了,赶快藏好。”
后面一群共有十三骑,穿着玄铁黑甲,头戴黑铁狼型头盔,个个身手矫健,虽然是在急速奔行之中,都还能不时地向前面的青年武将射出利箭。
“是天狼营。”少女险些惊呼出来,急忙掩着嘴巴,低声道:“师兄要救的就是前面那个少年吗?”
秦舒点了点头,道:“傅羽竟然能坚持到这里,不愧是将门之后。”少女白了他一眼,心道:若是坚持不到这里,那还你怎么能救他呢?
秦舒似乎看穿她的心思,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若不能坚持到这里,那为兄也就只能是爱莫能助了。……
有问题再找我
3. 按要求写成语成语
姓 名: 牛汉
笔 名: 谷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23
民 族: 蒙族
原名史成汉。山西定襄人。中共党员。1943年考入西北大学外语系学俄语专业,1946年因参加民主学生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二年,1949年后历任人民大学研究部学术秘书,东北空军直属政治部党委委员兼文教办公室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委员,《中国文学》执行副主编,《新文学史料》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四文学编辑室主任,编审。1995年因胡风一案划为胡风反革命分子被关押二年,直到1979年秋平反。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
著有诗集《彩色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温泉》、《爱与歌》、《蚯蚓和羽毛》、《牛汉抒情诗选》等十余本,散文集《童年牧歌》、《中华散文珍藏本·牛汉卷》等七本,诗话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2本。近几年日本、韩国汇编出版了牛汉的诗选集。
《悼念一棵枫树》获1981年-1982年文学创作奖,《温泉》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
参考资料:http://www.8dou.net/html/writershow_930.shtml 1.东扯西拉 前言后语 上蹿下跳
2.不疾不徐
3.一触即发 两袖清风 三头六臂 四体不勤 五谷丰登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九九归一 十全十美
4.虎背熊腰 狼吞虎咽 龙腾虎跃
5.长长久久 偷偷摸摸 马马虎虎
6.长夜漫漫
7.一字一句
8.惴惴不安
9.自高自大
10 金灿灿 绿油油 .取长补短2.不进则退
3.十拿九稳4、虎头蛇尾
5、高高兴兴6、生机勃勃
7、一心一意8、翩翩起舞
9、不知不觉10、水盈盈
4. 1206年的通鉴记载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蒙古太祖称帝之元年)
春,正月,癸未朔,蠲两浙路身丁绸绵。
丁亥,贺金正旦使陈景俊辞还,金主使孟铸就馆谕曰:“大定初,世宗许宋世为侄国,朕遵守至今。岂意尔国屡有盗贼犯我边境,以此遣大臣宣抚河南。及得尔国公移,料已罢黜边臣,抽去兵卒,朕即罢司;未几盗贼甚于前日。群臣以尔国渝盟为言,朕惟和好岁久,委曲涵容,巩侄宋皇帝或未详知,卿归国,当具言之。”金主本无意用兵,故再三申谕。景俊还,以告陈自强,戒勿言,由是用兵益决。
癸已,以金使悖慢,馆伴使、副以下夺官有差。
乙未,增太学丙舍生为百二十人。
丙申,吴曦遣兵围抹熟龙堡,为金将富鲜长安所败。
辛丑,更名国用司曰国用参计所。
丁未,金主如春水。
庚戌,西河州守将约金陕西统军判官完颜固喇、巩州兵马钤辖完颜齐锦会境上,伏兵袭之,杀金木波长赵彦雄等七人。固喇马陷于淖,中流矢,齐锦仅以身免。
辛居,诏:“坑户毁钱为铜者不赦,仍籍其家。着为令。”
时以举人奸弊滋多,命诸道漕司、州、府、军、监,凡解举人,合格试卷姓名,类申礼部。举人于考官,自缌麻以上亲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皆回避。惟临轩亲试,谓之天子门生,虽父兄为考官亦不避。
是月,雅州蛮高吟师寇边,遣官军讨之。
夏镇夷郡王安全,废其主纯佑而自立。纯佑卒于废所,年三十,谥昭简皇帝,庙号桓宗,墓曰庄陵。安全,崇之孙,越王仁友之子也。
乙卯,以火灾,彻氏,避正殿。
丁巳,以久雨,命决系囚。
甲戌,孟铸言于金主曰:“提刑改为按察司,又差官覆察,权削而望轻,于政体不便。”下尚书省议,贾铉曰:“按察使既盖监察体访,复遣官覆察,诚为繁冗。请自今差监察时,即便遣官偕往,更不覆察。诸疑狱并令按察使从正与决。”从之。
己卯,复御正殿。
二月,癸丑,寿慈宫火,太皇太后移居大内。
三月,癸巳,以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为宣抚副使。松移司兴元东,以军三万属之;曦进屯河池西,以军六万属之,仍听节制财赋,按劾计司。曦由是益得自专,松无所关预。松始至,欲以执政礼见曦,责其庭参;曦闻之,及境而还。松用东西军一千八百自卫,曦多抽摘以去,松不悟。知大安军安丙,陈“十可忧”于松,既而松开府汉中,夜,延丙议,丙为松言“曦必误国”。丙,广安人,尝为吴挺客,素知曦,松亦不省。
乙巳,参知政事钱象祖罢。
韩侂胄锐意用兵,象祖执不可,遂以怀奸避事罢之。寻夺二官,信州居住。
己酉,知处州徐邦宪入见,请立太子,因以肆赦弭兵;侍御史徐楠劾罢之。
雅州蛮犯碉门砦,知砦曹琦断其桥,蛮人不得归,肆掠,制置司委卢操权知砦,又遣通判汉州张师夔同知雅州,节制军马;师夔尝献安边十策,故用之。既而作檄谕降,高吟师见檄词俚拙,笑掷于地。夏,四月,壬子,师夔率兵次始阳,蛮人惧,欲求款,寨将彭安不可,议闭砦门以困之。蛮怒,攻砦门,又掠水渡村,绵州校屈彦言于操曰:“贼今无备,可开门击破之。”操曰:“上官只令防遏,安得生事?”师夔见事亟,以三百兵自卫,还雅州。贼遂焚碉门,官军失利,准备将张谦战死。
丙辰,金亳州同知防御使圣贤努,闻宋师围寿春,率步骑六百赴之,师退。
癸亥,金河南统军使赫舍哩子仁上言:“谍知皇甫斌遣兵四万规取唐,三万人规取邓,故不敢无备。”乃聚郑、汝、阳翟之兵于昌武,以南京副留守兼兵马副都总管赫舍哩毅统之;聚亳、陈、襄邑之兵于归德,以河南路副统军图克坦铎统之;自以所部驻汴。乃拟山东西路军七千付统军赫舍哩执中,驻大名,河北东、西路军万七千屯河南,皆给以马,有老弱者易其人。”金主皆从之。
甲子,以京湖宣谕使薛叔似为湖北、京西宣抚使,御史中丞邓友龙为两淮宣谕使。
下纳粟补官令。
程松遣兵攻天水界,至东柯谷,为金将刘铎所败。
金主诏大臣议南伐。左丞相崇浩、参知政事贾铉曰:“宋边卒狗盗鼠窃,非举兵也。”左丞布萨端曰:“小寇当昼伏夜出,岂敢白日列阵,犯灵壁,入涡口,攻寿春耶?此宋人欲多方误我。不早为之所,一旦大举,将堕其计中。”金主深然之。丙寅,诏布萨揆领行省于汴,许以便宜从事。尽征诸道籍兵,分守要害。
戊辰,以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
己巳,调三衙兵增戍淮东。
权礼部侍郎李壁奏言:“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宜亟贬桧以示天下。”庚午,削桧王爵,改谥缪丑,制词有曰:“兵于五材,谁能去之!首驰边疆之备;臣无二心,天之道也,忍忘君父之仇?”又曰:“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当时传诵之。
乙亥,以郭倪兼山东、京、洛招抚使,鄂州都统赵淳兼京西北路招抚使,皇甫斌兼京西北路招抚副使。
郭倪遣武义大夫兖人毕再遇与镇江都统陈孝庆取泗州,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丁丑,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下,如欲攻西城者,自以麾下兵从陡山径趣东城南角,先登杀敌。金人大溃,从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我,大宋毕将军也,中原遗民可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缒城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再遇曰:“国家河南八十一州,今下泗州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固辞不受。
江州统制许进复新息县,光州忠义人孙成复褒信县。
五月,辛巳朔,陈孝庆复虹县。
吴兴郡王抦卒,追封沂王,谥靖惠。
癸未,禁边郡官吏擅离职守。
丙戌,江州都统王大节引兵攻蔡州,不克,军大溃。
丁亥,韩侂胄闻已得泗州及新息、褒信、颍上、虹县,遂请帝下诏伐金,直学士院李壁所草也。初,兵部侍郎叶适论对,尝言:“甘弱而幸安者衰,改弱而就强者盛。”侂胄闻而嘉之,以为直学士院,欲籍其草诏以动中外,而适以疾辞职,乃改命壁。
戊子,金以平章政事布萨揆兼左副元帅,陕西兵马都统使充为右监军,知真定府事乌库哩谊为右都监。
辛卯,金主以宋兵方炽,东北新调之兵、河南之众不足支,命河北、大名、北京、天山之兵万五千屯真定、河间、清县等以为应。
壬辰,金主谕尚书省曰:“今国家多故,凡言军国利害,五品以上官,以次奏陈,朕将亲问之,六品以下,具帖子以进。”
癸巳,金以枢密副使完颜匡为右副元帅。马军司统制田俊迈入蕲县,金布萨揆谓诸将曰:“符离、彭城,齐、鲁之蔽。符离不守,是无彭城。彭城陷,则齐、鲁危矣。”乃遣纳兰邦烈、穆延斯赉塔以精骑三千戍宿州,俊迈率众往袭,为金人所败。甲午,池州副都统郭倬,主管军马行司公事李汝翼,以众五万继至,遂围城,攻之甚力,城中丛射,不能逼。会淫雨潦溢,南师露处劳倦,邦烈遣骑二百出南军后,突击之,南军乱;斯赉塔率骑蹂之,杀伤数千人。俊迈等夜遁,金人追击,复大败。郭倬执俊迈以与金人,乃得免。
郭倪遣毕再遇取徐州,行至虹,遇郭倬、李汝翼兵,裹创而问之。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再遇督兵疾次灵壁,遇陈孝庆驻兵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兵溃,金必追蹑,吾当自御之。”金果以五千馀骑分两道至,再遇令敢死士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领兵冲阵。金人见其骑,惊曰:“毕将军耶?”遂遁。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杀敌甚众,甲裳尽赤,逐北三十里。金将有持双铁简跃马而前,再遇以左刀格其简,右刀斩其胁,金将堕马死。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三十馀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焉知兵易进而难退耶?”乃还泗州。以功除左骁卫将军。
癸巳,京西北路招抚副使皇甫斌引兵攻唐州,为金刺史乌克逊鄂屯等所败。
兴元都统秦世辅出师至城固县,军大乱。
甲午,诏以宗室均为沂王抦嗣,赐名贵和。均父希瞿,太祖九世孙也。
庚戌,太白经天。
金主以时方用兵,山东重地,须大臣安抚,乃以完颜守贞知济南府。守贞寻卒,金主闻而悼之,敕有司致祭,赙、赠依故平章政事富察通例,谥曰肃。
吴曦谋据蜀以叛,与其从弟晛、徐景望、赵富、朱胜之、董镇等日夜密计,欲遣人求封于金。金人亦欲诱曦降,使其从梁、益南下。
六月,金主赐羲诏曰:“宋自佶、桓失守,构窜江表,僭称位号,偷生吴会。时则乃祖武安公玠,扞御两川,洎武顺王璘,嗣有大勋,固宜世祚大帅,遂荒西土,长为籓镇,誓以河山,后裔纵有栾黡之汰,犹当十世宥之。然威略震主者身危,攻盖天下者不赏,自古如此,非止于今。卿家专制蜀汉,积有岁年,猜嫌既萌,进退维谷,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义,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叶,不可以复合,骑虎之势,不可以中下矣。此事流传,稔于朕听,每一思之,未尝不当馈叹息,而卿犹偃然自安。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惨夷之祸,可不畏哉?故知者顺时而动,明者因机而发,与其负高世之勋,见疑于人,惴惴然常惧不得保其首领,曷若顺时因机,转祸为福,建万世不朽之功哉?今赵扩昏孱,受制强臣,比年以来,顿违誓约,增屯军马,招纳叛亡。朕以生灵之故,未欲遽行讨伐,姑遣有司移文,复因来使宣谕;而乃不顾道理,愈肆凭陵,虔刘我边陲,攻剽我城邑。是以忠臣扼腕,义士痛心,家与为仇,人百其勇。失道至此,虽欲不亡,得乎?朕已分命虎臣,临江问罪,长驱并骛,飞渡有期,此正豪杰分功之秋也。卿以英伟之姿,处危疑之地,必能深识天命,洞见事机。若按兵闭境,不为异同,使我师并力巢穴,而无西顾之虞,则全蜀之地,卿所素有,当加封册,一依皇统册构故事。更能顺流东下,助为掎角,则旌麾所指,尽以相付。天日在上,朕不食言。今送金宝一钮,至可领也。”命蜀汉安抚使完颜纲相机设间以诱之。
建康都统李爽,以兵围寿州,金刺史图克坦羲拒守,逾月不能下。壬子,河南统军判官奇珠及迈格等来援,羲出兵应之,爽大败。
甲寅,韩侂胄以师出无功,罢两淮宣抚使邓友龙,而以邱崈代之,驻扬州。崈至镇,部署诸将,悉以三衙江上军分守江、淮要害。侂胄遣人来议招收溃卒,且求自解之计,崈谓宜明苏师旦、周筠等偾师之奸,正李汝翼、郭倬等丧师之罪。崈欲全淮东兵力,为两淮声援,奏:“泗州孤立淮北,所屯精兵几二万。万一金人南出清河口及侵天长等城,则首尾中断。莫若弃之,还军盱眙。”从之。于是王大节、李汝翼、皇甫斌、李爽等皆坐贬。
雅州蛮未平,张师夔罢,以通判遂宁府冯瑜权州事,兴元统领王钺将兵六千往讨之。乙卯,钺入碉门,蛮人降,唯高吟师不至。钺遣人谕之,吟师乃出,即擒斩之,并杀其酋六十三人。
金初置急递铺,腰铃转递,日行三百里;非军期、河防,不许起马。
丁巳,金诏:“彰德府宋韩侂胄祖琦坟,毋得损坏,仍禁樵乎。”辛酉,金诏有司:“宋宗族所居,各具以闻,长官常加提控。”
戊辰,金升寿州为防御,以图克坦羲为防御使。
韩侂胄既丧师,始觉为苏师旦所误;召李壁饮,酒酣,语及师旦始谋事。壁微摘其过以觇之,因极言“师旦怙势招权,使明公负谤,非窜谪此人不足以谢天下。”侂胄然之。秋,七月,辛巳,罢师旦,籍其家,旬日,除名,韶州安置。
初,彭龟年闻师旦建节,曰:“此韩氏之阳虎,其祸韩氏必矣!”既而闻将用兵,曰:“祸其在此乎!”竟如其言。
召倪思试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韩侂胄先以书致殷勤曰:“国事如此,一世人望,岂宜专以洁己为贤哉?”思报曰:“但恐方拙不能徇时好耳。”时赴召者,未引对,先谒侂胄。或劝用近例,思曰:“私门不可登,矧未见君乎!”逮入见,首论言路不通:“自吕祖俭谪徙,而朝士不敢输忠;自吕祖泰编窜,而布衣不敢极说;胶庠之士欲有吐露,恐之以去籍,谕之以呈稿,谁肯披肝沥胆,冒触威尊!近者北伐之举,仅有一二人言其不可。如使未举之先,相继力争之,更加详审,不致轻动。”又言:“苏师旦赃以巨万计,胡不黥戮以谢三军?皇甫斌丧师襄汉,李爽败绩淮甸,秦世辅渎败蜀道,皆罪大罚轻。”又言:“士大夫寡廉鲜耻,列拜于势要之门,甚者匍匐门窦,称门生不足,称恩座、恩主甚至于恩父者,谀文丰赂,又在所不论也。”侂胄闻之,大怒。思既退,谓侂胄曰:“公明有馀而聪不足。堂中剖决如流,此明有馀;为苏师旦蒙蔽,此聪不足也。周筠与师旦,并为奸利,师旦已败,筠尚在。人言平章骑虎不下之势,此李林甫、杨国忠晚节也。”侂胄悚然曰:“闻所未闻。”司谏毛宪劾思,与祠。
梁、洋义士统制毋思袭和尚原,取之。
壬午,雅州蛮出降。
商荣攻东海县,金命完颜卞僧败之。还,中流矢死。
甲申,金朝献于衍庆宫。
丁亥,金命翰林直学士陈大任专修《辽史》。召张行简为礼部尚书,兼侍讲,同修国史。秘书监进《太一新历》,金主命行简校之。
甲午,统制戚春以舟师攻邳州,金刺史完颜从正败之,春赴水死。
癸卯,以张岩知枢密院事,礼部尚书李壁参知政事,先是韩侂胄尝与朝士论人才,有乏贤之叹,因言:“今从官中,薛象先沈毅有谋,然失之把持;邓伯允忠义激烈,然失之轻;李季章通今知古,然失之弱。”象先,叔似字;伯允,友龙字;季章,壁字也。壁使北还,言兵未可动,故侂胄以为弱。至是叔似、友龙俱无功,壁乃秉政。
是月,魏国公留正卒,谥忠宪。
宝谟阁直学士杨万里卒。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闻侂胄用兵,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笔落而逝。
夏镇夷郡王安全使桓宗母罗氏上表于金,言纯佑不能自守,与大臣定议,立安全为王。金主赐罗氏诏,询其意,夏人复以罗氏表来,乃册安全为夏国王。
八月,丁卯,斩郭倬于镇江。
辛未,诏:“诸州无证有佐之狱毋奏裁。”
程松遣将袭取方山原,为金元帅右都监富察贞所败。
壬申,太白昼见,经天。
以淮东安抚使所招军为御前强勇军。
乙亥,金赦唐、邓、颍、蔡、宿、泗六州,免来年租税三分之一。
九月,辛巳,金富罕贞取和尚原。
己丑,朝献景灵宫。庚寅,朝献太庙。辛卯,合祭天地于明尝,大赦。
戊戌,金左丞布萨端行省于汴。己亥,户部侍郎梁镗行六部尚书事于山东。时完颜守贞已卒,金主特起张万公知济南府、山东路安抚使。山东连岁旱、蝗,沂、密、莱、莒、潍五州尤甚。万公虑民饥盗起,当预备赈济,而兵兴,国用不给,乃请将僧、道度牒并盐引付山东行部给买,纳粟易换,又言督责有司禁戢盗贼之方,金主皆从之。
冬,十月,辛酉,以将士暴露,罢瑞庆节宴。
金主召布萨揆赴阙,密授以成算,俾还军,分兵为九道南下:揆以行省兵三万出颍、寿,元帅完颜匡以兵二万五千出唐、邓,河南路统军使赫舍哩子仁以兵三万出涡口,左监军赫舍哩执中以山东兵二万出清河口,左监军完颜充以关中兵一万出陈仓,右都监富察贞以岐、陇兵一万出成纪,蜀汉路安抚使完颜纲以汉、蕃步骑一万出临潭,临洮路兵马都总管舒穆噜仲温以陇右步骑五千出盐川,陇州防御使完颜璘以兵五千出来远。
丙子,赫舍哩执中自清河口渡淮,遂围楚州,宣抚使檄知盱眙军毕再遇授之,而以段政、张贵代守盱眙。金人知再遇既去,即攻盱眙,政等惊溃,金人遂入盱眙。再遇闻之,还军复定盱眙,乃行。时金兵七万在楚州城下,三千人守淮阴粮草,又载粮三千艘泊大清河。再遇谍知之,曰:“敌众十部,难以力胜,可计破也。”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夜二鼓,衔枚至敌营,各携火伏粮车间五十馀所,闻哨声举火。敌惊窜,擒乌库哩帅勒、富察元努等二十三人。
十一月,辛巳,金完颜匡破枣阳军。
甲申,以邱崈佥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金人攻淮南日急,或劝崈弃庐、和州,为守江计,崈曰:“弃淮则与敌共长江之险。吾当与淮南共存亡。”乃增兵防守。
金完颜匡侵光化军及神马坡,江陵副都统魏友谅突围趋襄阳。
乙酉,招抚使赵淳焚樊城。
金布萨揆引兵至淮,遣人密测淮水,惟八叠滩可涉,即遣鄂屯襄扬兵下蔡,声言欲渡。守将何汝砺、姚公佐以为诚然,悉众屯花靥以备之。揆乃遣完颜萨布等潜渡八叠,驻南岸。南军不虞其至,遂皆溃走,自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揆遂夺颍口,下安丰军及霍邱县,遂攻合肥。
戊子,金人侵庐州,田琳拒却之。
是日,金富察贞攻湫池堡,破天水,肆掠关外四州,吴曦置不问。
己丑,金尚书省奏减朝官及承应人月俸折支钱,以军兴故也。
乙未,以湖广总领陈廉为湖北、京西宣抚副使。
丁酉,金人侵旧岷州,守将王喜遁去。
丙申,金赫舍哩子仁破滁州。
乙巳,金富察贞破西和州。
金人破信阳军及随州,又围襄阳府。金主遣使谕布萨揆曰:“前得卿奏,先锋已得颍口,偏师又下安丰,斩馘之数,或以万计。近又西师奏捷,枣阳、光化既为我有,樊城、邓城亦自溃散。又闻随州阖城归顺,山东之众久围楚州,陇右之军克期出界,卿提大军攻合肥。赵扩闻之,料已破胆,失其神守,度彼之计,乞和为上。昔尝书三事付卿,以今事势计之,径度长江,亦其时矣。淮南既为我有,际江为界,理所宜然。如使赵扩奉表称臣,岁增贡币,缚送贼魁,还所俘掠,亦可罢兵。卿宜广为渡江之势,使彼有必死之忧。从其所请而纵之,馀息偷生,岂敢复萌它虑!卿于此时经营江北,劳来安集,除其虐政横赋,以良吏抚字疲民,以精兵分守要害,虽未系赵扩之颈,而朕前所画三事,上功已成矣。机会难遇,卿其勉之!”
癸卯,太皇太后赐钱一百万缗犒赏军士。诏诸路招募禁军,以待调遣。
十二月,丁未朔,金布萨揆进军攻和州,中军副统穆延斯赉塔中流矢死。斯赉塔形不过中人,而拳勇善斗,所用枪长二丈,军中号为“长枪副统”。又工用手箭,箭长不盈握,每用百数,散置铠中,遇敌抽箭,以鞭挥之,或以指钳取飞掷,数矢齐发,无不中,敌以为神。克安丰,战霍丘、花靥,功居多,及死,将士皆惋惜之。
时宋军万五千骑屯六合,揆侦知之,即以右翼掩击,斩首八千级,进屯瓦梁河,以扼真扬诸路之冲,乃整列军骑,沿江上下,毕张旗帜,江表大震。
戊戌,金完颜匡围德安府,别以兵徇下安陆、应城、云梦、孝感、汉川、京山等县。
壬子,金富察贞破成州。
癸丑,金人去和州。甲寅,攻六合县,郭倪遣前军统制郭僎救之,遇于胥浦桥,大败,倪弃扬州走。倪性轻躁,素以诸葛亮自许。其出师也,陈景俊为随军漕,谓之曰:“木牛流马,则以烦公。”闻者匿笑。及屡败,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法曹彭法面讥之曰:“此带汁诸葛亮也。”寻谪南康军安置。
吴羲将叛前数月,神思昏扰,夜数跃起,寝中叱咤四顾,或终夕不得寝,意颇悔,欲且已。吴晛怂恿之曰:“此事宁得中止耶?”金完颜纲以金主之命欲招降曦,进兵水洛,访得曦族人吴端,署为水洛城巡检使,遣人报曦,曦反意遂决。然以程松在兴元,未敢发,诈称杖杀端而阴遣使送款于纲。及富察贞入成州,曦自焚河池,退屯清野原。自是金人无复顾虑。
己未,金赫舍哩子仁破真州。时真州兵数万保河桥,布萨揆遣子仁往攻之,分军涉浅,潜出其后。宋军大惊,不战而溃,斩首二万馀级,骑将刘挺、常思敬、萧从德、莫子容并为所擒,真州遂陷。士民奔逃渡江者十馀万,知镇江府宇文绍节亟具舟以济,又廪食之。
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在楚州与金人相持,濠、滁相继失守,谓诸将曰:“楚州城坚兵多,而敌粮草已空,所虑独淮西耳。六合最要害,敌必并力攻之。”乃引兵赴六合。
金人屯竹镇,距六合二十五里。再遇登城,偃旗鼓,伏兵南门,列弩手于城上;敌方临濠,众弩俱发,遂出战,闻鼓声,城上旗帜尽举,金人惊遁,大败之。
金散将完颜图拉等以十万骑驻成家桥、马鞍山,进兵围城数重,欲烧坝木,决濠水,再遇令劲弩射退之。既而赫舍哩子仁合兵进攻益急,城中矢尽,再遇令人张青盖往来城上,金人意其主兵官也,争射之,须臾,矢集楼墙如猥,获矢二十馀万。旋又增兵环城四面,营帐亘三十里。再遇令临门作乐以示闲暇,而间出奇兵击之。金人昼夜不得休,乃引退;再遇追至滁,大雨雪,乃还。时金围楚州已三月,列屯六十里,再遇遣将分道挠击,遂解围去。
再遇乃更造轻甲,长不过膝,披不过肘,兜鍪亦杀重为轻,马甲以皮,车牌易以木,而设转轴其下,使一人之力可推可擎,军中甚以为便。
金人常以水柜取胜,再遇夜缚藁人数千,衣以甲胄,持旗帜戈矛,俨立成行,昧爽,鸣鼓;金人惊视,亟放水柜。后知其非,意甚沮。乃出攻之,金人大败。
又尝引金人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豆布地,复前搏战,佯败走。金人乘胜追逐,马饥,闻豆香,皆就食,鞭之不前;反攻之,金人死者不可胜计。
又尝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一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缚羊,置前足于鼓上,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及觉,欲追之,则已远矣。
时诸将用兵皆败,惟再遇数有功。诏以为镇江都统,权山东、京东招抚司公事。
时吴曦已布腹心于金,将士未之知,犹力战,金人窃笑之。
曦退壁鱼关,招集忠义,厚赐以收众心。兴元都统制毋思以重兵守大散关,曦因撤蓦关之戍,令人由板耻各绕出大散关后;思孤军不能支,遂溃。曦退屯兴州之置口。举人陈国饬投匦上书,言曦必叛,韩侂胄不省。
完颜纲遣张仔会曦于罝口,曦言愿附金之情,仔请曦告身为报,曦尽出以付仔,仍献阶州。绵乃以金主命,遣马良显持诏书、金印,立曦为蜀王,曦密受之。
李好义败金人于七方关,曦不上其捷,还兴州。是夜,天赤如血,光烛地如昼。翼日,曦召幕属谕意,谓东南失守,车驾幸四明,今宜从权济事。王翼、杨骙之抗言曰:“如此,则相公忠孝八十年门户,一朝扫地矣。”曦曰:“吾意已决。”即遣兴州团练使郭澄提举仙人关,使任辛奉表献《蜀地图志》及《吴氏谱牒》于金。
金布萨揆欲通知罢兵,有韩元靖者,自言琦五世孙,揆遣之渡淮。邱崈获之,诘所以来之故,元靖言:“两主交兵,北朝皆谓韩太师意。今相州宗族坟墓皆不可保,故来依太师耳。”崈使毕其说,始露讲解之意,崈密使人护送北归,俾叩其实。元靖既回,崈得金行省文书,以闻于朝。韩侂胄方以师出屡败,悔其前策,输家财二十万以助军,而谕崈持书币赴敌营议和。崈乃遣陈壁充小使,持书与揆,愿讲好息兵。揆曰:“称臣、割地,献首谋之臣,乃可。”崈复遣王文往言:“用兵乃苏师旦、邓友龙、皇甫斌等所为,非朝廷意,今三人皆已贬黜。”揆曰:“侂胄若无意用兵,师旦等岂敢专擅?”文还,崈复遣使相继,因许还其淮北流移人及今年岁币。揆以方春地湿,不可久居,欲休养士马,乃许之。戊辰,揆自和州退屯下蔡,独濠州留一军守之。
庚午,薛叔似、陈谦罢。叔似夙以功业自期,及临事,绝无可称,属郡多陷,故罢。以京湖北路安抚使吴猎为湖北、京西宣抚使。
复两浙围田,募两淮流民耕种。
壬申,金诏完颜匡权尚书右丞,行省事、右副元帅如故。金主以赫舍哩执中纵下掳掠,遣人杖其属官,诏放还所掠。
金完颜绰哈攻凤州,程松求援于吴曦,曦绐言当发三千骑往,松信之。及曦受金诏,自称蜀王,宣言金使者欲得阶、成、和、凤四州以和,驰书讽松使去,松不知所为。会报金兵至,百姓奔走,自相蹂躏。乙亥,松亟趋米仓山而遁,自阆州顺流至重庆,以书抵曦丐赆礼,称曦为蜀王。曦以匣封致馈,松望见,疑为剑,亟逃奔,使者追与之,乃金宝也。松受而兼程出峡,西望掩泪曰:“吾今始获保头颅矣!”
宝谟阁待制彭龟年卒。龟年学识正大,忠君爱国之忱,先见之识,敢言之气,皆人所难。晚既投闲,悠然自得,几微不见于颜面。
是岁,蒙古诸部长尊立特穆津为皇帝,建九进白旗,即位于鄂诺河之源,诸部长共上尊号曰青吉斯皇帝。蒙古主首命穆呼哩、博尔济为左、右万户,从容谓曰:“国内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与汝,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也。汝等切宜体此,勿替初心。”
先是蒙古主宗亲咸辅堪汗为金所戕,尝欲复仇。会金降俘具言其主暴虐,乃定议伐金,然未敢轻动也。遂举兵复伐奈曼,擒博啰裕汗以归。迪延汗子库楚类汗与托克托奔额尔迪实河。
5. 求一本现代言情小说的名字。男主叫顾亦宸。女主叫谈靖言。求解
《名门宠婚》作者:沐微漾
节选:“【顾奕宸】……”
声音中带着微微的颤意跟不确定,仿佛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一样。早晨带着自己走过巴黎浪漫的几处地方,时不时“善意”地提醒自己的乔绍谦,如今就站在【顾奕宸】身边。而舒小白的出现也令谈婧言感到惊讶。
“这是要……干什么?”
顾奕宸走上前,伸手将【谈婧言】一把抱在怀里,闭上眼睛,大掌轻轻扣紧她的后颈,揉进她发丝里去:“拍婚纱照。”
婚纱照……
【谈婧言】有些不敢相信,鼻尖萦绕着熟悉的气息,身子周边弥漫着暖意,越过【顾奕宸】的肩膀,她看见了身后舒小白明媚的笑容。
“为什么,要拍婚纱照?”
“因为你是我的妻子。”
低哑温柔的嗓音,是最能魅惑人心的毒药。
是这本吧,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