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购买此书 太平轮1949
太平轮1949编辑本段《太平轮1949》
作者: 张典婉
副标题: 映像纪实5 ISBN: 9789866369544 页数: 240页 定价: NTD280元 出版社: 商周出版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9年10月08日 摘要: 映像纪实5 / 张典婉 / 商周出版
简介
他们听说,台湾四季如春,物产丰隆,于是许多人变卖家产、携家带眷, 挤上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寻找一生的太平岁月...... 有人带着期待及仰望的心,却到不了台湾, 有人因为到了台湾,在这片岛屿活出了精彩人生, 有人因着这艘船,在温暖的岛屿看见全世界...... 大时代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 珍贵史料与照片重塑历史现场 横跨两岸一甲子最真实的记忆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间,大批新移民踏上台湾的土地,加入了台湾新住民的行列。随着国共两党局势紧张,原来每周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的太平轮,就这样成为人们从上海到台湾的逃难船。他们只听说台湾四季如春,有甜美的香蕉与凤梨,于是许多人变卖家产,携家带眷想尽办法,挤上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寻找一生的太平岁月。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正逢农历小年夜,黄浦江头挤满了人等着上船。他们听说,台湾四季如春,物产丰隆,于是许多人变卖家产、携家带眷, 挤上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寻找一生的太平岁月...... 有人带着期待及仰望的心,却到不了台湾, 有人因为到了台湾,在这片岛屿活出了精彩人生, 有人因着这艘船,在温暖的岛屿看见全世界...... 大时代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 珍贵史料与照片重塑历史现场 横跨两岸一甲子最真实的记忆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间,大批新移民踏上台湾的土地,加入了台湾新住民的行列。随着国共两党局势紧张,原来每周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的太平轮,就这样成为人们从上海到台湾的逃难船。他们只听说台湾四季如春,有甜美的香蕉与凤梨,于是许多人变卖家产,携家带眷想尽办法,挤上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寻找一生的太平岁月。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正逢农历小年夜,黄浦江头挤满了人等着上船。而这时太平轮已被沉重的钢条压得倾斜。直到傍晚这艘船才启航,夜里,为了闪躲宵禁,没有挂信号灯的太平轮与运煤船建元轮迎面撞上,约莫子夜十二点,船沉没在浙东舟山海域......在海上漂流的生还者只有三十八名,近千名乘客沉入舟山群岛附近,一辈子渡不过黑水沟,也踏不上台湾的港岸。 有人出生在太平轮上;有人一家大半皆死于船难,带着心痛的记忆过了一生;也有人因为到了台湾,在这片岛屿活出了精彩人生。本书作者采访了船难生还者、遗腹女、船公司员工后代等,受难者家属如着名球评家张昭雄、国际知名刑桉鉴识专家李昌钰、知名音乐家吴漪曼、回教闻人常子春等,以及因错过船班而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还有搭着其他班次来台的名人也述说着当年的回忆...... 时光荏苒六十年,太平轮牵引的生死别离,有如记忆的拼图,勾勒出大时代的故事。而他们都是台湾的共同记忆!
作者简介
张典婉,资深媒体工作者,联合报两届报导文学奖得主。原生家庭来自江西南昌熊家,在苗栗头份客家村成长。父亲曾为康有为万木草堂最后门生,曾任职第一届中华民国外交人员,派驻日本、新加坡等地,光复后,回到台湾故乡,长期受「相关单位关爱」,后半生务农终老。母亲乘坐1948年太平轮到台湾,从上海富家女到苗栗客家媳妇,身分证籍贯改为台湾,生前常谈及太平轮逃难的往事。2000年母亲过世后,发想写太平轮记事,2004年起参与「寻找太平轮」纪录片采访,2005纪录片发表后,开始写作本书。 本书简体字版将由三联书店出版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太平轮一九四九”专题:http://www.eeloves.com/theme/20
2
张典婉个人博客:blog.chinatimes.com/ways1234
到当当、卓越看看吧!
㈡ 太平轮完整版下载
电影《太平轮》讲述1949年1月27日,在从上海开往台湾基隆途中的上海中联轮船公司轮船“太平轮”号,因超载、夜间航行未开航行灯而被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达官显贵、绅士名流及逃亡难民罹难。
导演:吴宇森
主演: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佟大为
类型:剧情/爱情/战争/灾难
高清完整分享,望采纳!
㈢ 太平輪1949怎么样
太平轮的沉没,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时间虽然久远,但积淀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一艘不归之船,却永远铭刻在太平轮罹难家属和海峡两岸民众的心中,成为一段伤凄悲凉的往事……我之前虽也知道太平轮沉没的旧事,但终究没有看过相关的文字记载。张典婉的《太平轮一九四九》这本厚重的书,是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和悼念太平轮亡灵的极其珍贵的忠实记录。 1949年1月27日本来是下午二时起锚,可是由于时局混乱,人心惶惶,加之中联轮船公司贪图厚利,以及战事紧张、人心惶坠,仍有源源不断的人员和物资登船。至下午四时始出港,由于是年关,同时为了逃避戒严,当时太平轮采取了加速航行和关闭航灯的措施,以求迅速过海。在严重超载和速度过快的情形下,从基隆开出的建元轮,迎面驶来。而这艘满载木材与煤炭的货轮同样没有打灯和鸣笛,两船相撞,建元轮迅速没顶,而太平轮也不幸在舟山水域沉没,千余生命葬身海底,生还者寥寥,是中国当时最为凄惨的海难之一。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痛惜不已,仅三十余人生还的悲惨海难,游荡在海上的冤魂一直在天地间游走,使人不得不垂泪扼腕、嗟吁长叹…… 当时太平轮了除了有千余名乘客之外,还有约600吨钢条、东南日报印刷器材和白报纸100多吨、中央银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国民党档案、迪化街订购的货物等物资,严重超载和加速航行,是这次海难的重要因素。另外,更令人惋惜的是,著名音乐家吴伯超、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之父也在太平轮上。近千名乘客魂断舟山海域,很多家庭因此海难而破碎……虽然上海法院最终判决中联轮船公司赔偿,但由于战事紧急,赔偿金额又属天文数字,太平轮投保的上海华泰保险公司因此宣布倒闭,中联轮船公司最后也结束营运…… 由于当时东北局势急转直下已落入中共军队之手,徐蚌会战已然结束,平津之役大势底定,上海及国统区的民众士绅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情势下,太平轮不仅背负转运物资的重任,还要搭载人员逃难。而当时的海情复杂,战事仍未结束,海上戒严使得许多船只惟有不鸣笛、不开灯,以求躲避戒严,致使悲剧不可挽回的发生了。历史留给后人无限的惋痛和伤感,可在那个风雨飘零的“大时代”,战祸连绵、生灵涂炭的国共内战,其实才是这场灾祸的始作俑者…… 有许多悲凉凄痛的小故事,由张典婉女士的笔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16岁的少女跟随父母远行,却不幸遭遇海难,父母、兄弟均葬身鱼腹,她被救起时,已经叫不出声音;吴伯超的妻女在海峡对岸遥盼团聚,却不想阴阳相隔,母亲自此一生茹素念佛;有出生在太平轮上与死神擦肩而过;甚至还有太平轮生还者回上海码头的悲惨的浪漫故事……所有的这一切,都汇聚在那个令人悲切的年份:1949,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抹杀的记忆…… 当然,幸运女神也眷顾了一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登船的“准旅客”,他们得以逃脱生死大劫。有的人因为孩童发烧、吐奶得免上船,有的人也是担心太平轮超载没有上去,甚至今日在大陆颇受欢迎的星云大师,命运之神眷顾,没能赶上这艘“死亡之舟”……孙立人的堂妹孙敬婉由于身份证和钱包遗失,担心去了台湾进不了关,退掉了太平轮的船票,得免一劫。 而更多的惋痛仍然至今无法消解,当年的故事虽然已成过往,但横亘在心间的悲痛和对历史吊诡的回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喘不上气的沉重与悲凄,但愿今后的岁月,再无战乱和灾祸,战争的梦魇只会带来更多的不幸……历史不会忘记太平轮,更不会忘记那场令人痛惜的“兄弟阋于墙”的内战,殷鉴不远,惟有保持头脑的清醒,做一个不被人惑的人,才是真正对得起历史,俯仰无愧于心……
㈣ 太平轮1949的简介
他们听说,台湾四季如春,物产丰隆,于是许多人变卖家产、携家带眷,
挤上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寻找一生的太平岁月......
有人带着期待及仰望的心,却到不了台湾,
有人因为到了台湾,在这片岛屿活出了精彩人生,
有人因着这艘船,在温暖的岛屿看见全世界......
大时代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
珍贵史料与照片重塑历史现场
横跨两岸一甲子最真实的记忆
挤上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寻找一生的太平岁月......
有人带着期待及仰望的心,却到不了台湾,
有人因为到了台湾,在这片岛屿活出了精彩人生,
有人因着这艘船,在温暖的岛屿看见全世界......
大时代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
珍贵史料与照片重塑历史现场
横跨两岸一甲子最真实的记忆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间,大批新移民踏上台湾的土地,加入了台湾新住民的行列。随着国共两党局势紧张,原来每周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的太平轮,就这样成为人们从上海到台湾的逃难船。他们只听说台湾四季如春,有甜美的香蕉与凤梨,于是许多人变卖家产,携家带眷想尽办法,挤上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寻找一生的太平岁月。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正逢农历小年夜,黄浦江头挤满了人等着上船。而这时太平轮已被沉重的钢条压得倾斜。直到傍晚这艘船才启航,夜里,为了闪躲宵禁,没有挂信号灯的太平轮与运煤船建元轮迎面撞上,约莫子夜十二点,船沉没在浙东舟山海域......在海上漂流的生还者只有三十八名,近千名乘客沉入舟山群岛附近,一辈子渡不过黑水沟,也踏不上台湾的港岸。
有人出生在太平轮上;有人一家大半皆死于船难,带着心痛的记忆过了一生;也有人因为到了台湾,在这片岛屿活出了精彩人生。本书作者采访了船难生还者、遗腹女、船公司员工后代等,受难者家属如著名球评家张昭雄、国际知名刑桉鉴识专家李昌钰、知名音乐家吴漪曼、回教闻人常子春等,以及因错过船班而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还有搭着其他班次来台的名人也述说着当年的回忆......
时光荏苒六十年,太平轮牵引的生死别离,有如记忆的拼图,勾勒出大时代的故事。而他们都是台湾的共同记忆!
㈤ 电影《太平轮》完整版在线观看高清
电影《太平轮》讲述1949年1月27日,在从上海开往台湾基隆途中的上海中联轮船
公司轮船“太平轮”号,因超载、夜间航行未开航行灯而被撞沉,导致船上近千
名达官显贵、绅士名流及逃亡难民罹难。三对不同背景的情侣如何被历史的潮流所影响,经历了战争和灾难,终于找到幸福的故事。
㈥ 太平轮1949这是啥事件具体一点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间,大批新移民踏上台湾的土地,加入了台湾新住民的行列。随着国共两党局势紧张,原来每周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的太平轮,就这样成为人们从上海到台湾的逃难船。他们只听说台湾四季如春,有甜美的香蕉与凤梨,于是许多人变卖家产,携家带眷想尽办法,挤上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寻找一生的太平岁月。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正逢农历小年夜,黄浦江头挤满了人等着上船。而这时太平轮已被沉重的钢条压得倾斜。直到傍晚这艘船才启航,夜里,为了闪躲宵禁,没有挂信号灯的太平轮与运煤船建元轮迎面撞上,约莫子夜十二点,船沉没在浙东舟山海域......在海上漂流的生还者只有三十八名,近千名乘客沉入舟山群岛附近,一辈子渡不过黑水沟,也踏不上台湾的港岸。
㈦ 求《太平轮1949》和《老师好美》的txt全本
记取历史珍惜所有太平轮一九四九.
严歌苓文集.rar
老师好美没找到,太平轮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你看看吧。
㈧ 太平轮一九四九txt全集下载
太平轮一九四九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太平轮事件始末
太平轮是什么样的船?
太平轮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输货轮,载重量两千零五十吨。自一九四八年七月十四日,中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每个月七千美元的租金,向太平船坞公司租来,开始航行于上海、基隆间。当时“二战”结束,台湾重归中华民国政府领土,大陆各商埠往来基隆、高雄间,客船、货船热络往返,据早年基隆港务资料记载,一天即有近五十艘定期航班从上海、舟山群岛、温州、广州、福州、厦门等地,往返基隆港。
中联公司当年已有两艘定期船只往返上海、基隆。一是华联轮,为一九○七年由澳大利亚制造的商船;另一艘安联轮为加拿大制造的商船。太平轮从一九四八年七月十五日启航,投入上海与基隆间,到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最后一班,共计行驶了三十五个航班。
太平轮分为头等舱、二等舱、三等舱等,初期投入营运是作为交通船,船上旅客大半是来往两岸的商贾、眷属、游客、转进台湾的公务人员等。但是在同年秋日过后,因为国共内战情……
有问题再找我
㈨ 太平轮沉船事件真相是什么
《太平轮-彼岸》上映,总算是给这艘中国沉船的传奇故事,画上了一个画面唯美、情感充沛的句号。记得去年《太平轮(上)》上映之后,《太平轮1949》一书的台湾作者张典婉,曾在微博上说:“当吴宇森导演说他要拍太平轮时,我也一直期待可以贡献什么故事……吴导说谢谢我的书,他不是拍我的《太平轮一九四九》,只是拍一个一九四九年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里有艘太平轮。”显然,这不是一部以确凿史料或当事人口述史为基础的“纪录片”,而是以乱世爱情的基调,用一张借史料抒情的“旧船票”去试图抵达观众的情感彼岸的“文艺片”罢了。
《太平建元两轮互撞沉没》(《申报》1949年2月1日)
《申报》首篇报道还原“太平轮”沉船事件细节
上海《大公报》、《申报》等大小报刊,于1949年2月1日起,开始报道“太平轮”沉船事件。其中,尤以《申报》的报道最为详尽及时,一直延续到当年3月初。可以说,查阅《申报》相关报道,一篇被“史料压垮”的论文,就已然呼之欲出了。《申报》首篇报道,开篇即大幅援引一位生还乘客的忆述,基本还原了“太平轮”沉船事件的现场细节,惊天惨剧如亲历眼前,令人过目难忘。现将这段文字摘录如下:
农历除夕前夜,即一月廿七日夜十一时四十五分,本市中联公司行驶上海基隆间之太平轮,在离沪四十余海里舟山群岛附近洋面,突与由基隆载货来沪之益祥公司建元轮发生互撞,结果两船间告沉没。建元轮上七十四名船员只有两人获救,太平轮上船员乘客计千余人,亦只救起卅六人,实为今年继江亚轮后又一大惨剧。
据太平轮获救生还乘客追述:太平轮原定廿七日晨启椗离沪,因临时有钢条一批计六百吨须装载附运,费时甚久,嗣在装入一百五十吨后,发现载重已逾船身规定之水平线,当时各船员曾要求勿再继续装入,但该轮业各主任以此项钢条运费已全部收讫,故卒坚持装运四百五十吨后始行启椗,启椗时间延至下午四时一刻。
该轮因仍欲于预定时间赶抵基隆,故驶出后开行速度极高,且未依规定航线行驶,而改航近路。据该乘客谈:太平轮在夜十一时三刻驶抵舟山群岛附近时,海面无雾无风,但究因何故竟与迎面驶来之建元轮互撞,殊觉无法想象。渠忆当时太平轮除速度过高,航线不符外,桅杆上之信号灯亦未燃点。至建元轮之航线似亦未合规定,故两船互撞时之位置系成直角,太平之船首猛触建元船尾左舷五分之二部分,而两船于事前均未拉汽笛。建元被撞后曾灯火通明,船员纷纷跃水向太平求救,船则于十五分钟内全部下沉。太平因急解救生艇不下,即以绳板救起两人,迨发觉本身舱内亦已进水,乃又以全速向附近一小岛回驶,但此时船身已渐向右倾,偏斜并下沉,至倾斜达四十度左右时,船内马达声即告停止。在太平船身尚未进水前,全部乘客已闻声惊醒,纷纷抢登顶层,呐喊呼救,迨船首逐渐下沉,海面一海里外突发现有一巨型轮船驶过,可能由于喊声所吸引,该轮曾用强烈之探照灯向太平轮之方向照射,但旋即熄灭,并继续开驶,并未赶来施救。根据生还乘客事后调查,该轮似系由基隆驶沪之中兴轮,因当时航行方向及时间适与中兴轮符合。在该轮驶离后,太平倾斜愈甚,未逾半小时,最后终告翻覆,顶层乘客亦合被压入海中,其中有卅六人因略谙泅泳,乃得攀附木板箱笼,随波漂流,直至廿八日晨六时半始有澳军舰一艘因曾于事前接获呼救电,驶来一一捞救。其余乘客殆已全部葬身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