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的内容概括500字及人物性格
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ieevsky,1821~1881)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182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因而接触到了农奴的实际生活。1834年他进入莫斯科契尔马克寄宿中学,毕业后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该校工程部制图局工作。一年后,他自动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846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穷人》。小说一出版,即轰动文坛,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之为“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之后,他又先后写出了《双重人格》、《女房东》、《白昼》和《脆弱的心》等几个中篇小说。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丘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流放回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继续拿起笔进行创作。经过了长期身体和心灵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生活的反思更为深刻,思想也更为深邃。从1861年起,他先后发表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重要作品。
其中,1866年发表的《罪与罚》,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而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更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被称为人类有文明历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小说。有作家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执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经常摆荡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终于写下《卡拉马助夫兄弟们》,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竖立了一座高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并非开创心理叙事的鼻祖,但他绝对是发展心理和意识描写的一代宗师,其于身后影响巨大,西方的众多作家都将其奉为圭臬,以至于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或多或少地发现陀氏的影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而且着重描述行为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而人物的思想行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来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归档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阙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⑵ 《白痴》讲的是什么内容
《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重返文坛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写于一八六七年秋至1869年一月。它揭露了资本主义残暴不仁,显示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才华。
《白痴》里写的是个患有癫痫病的年轻人,这个人对人类有着基督一样的深沉的爱,但是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处处碰壁,最终沉睡。这是作家的理想的化身,就像在司汤达的笔下于连是资产阶级理想的化身,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理想的化身,沈从文笔下翠翠是美的化身等。梅什金公爵善良、聪明、真诚,他的爱试图超越人间的一切伦理束缚,是纯粹的爱,当叶夫根尼说他同时爱上两个女人很荒唐时,他却没有感觉到。他对纳斯塔霞的爱情完全出于同情怜悯,不想她落入别人的圈套中,只有他是带着真诚来拯救她的。然而后者并没有接受他的拯救,她的心已经沉迷于罪恶之中。她狂热地向这个社会复仇,向所有的上层人物复仇。
在她离开托次基为她安排的住所时,她导演了一场喜剧。在这里她扮演了安德烈耶夫在《加略人犹大》里描述的犹大的角色,由她来拷问人的灵魂,试探他们到底卑劣到什么地步。她将十万卢布扔进火里,要加尼亚去拿。加尼亚终于克制住欲望,保持了一名男人最后的尊严。为此他得到了十万卢布的奖赏。她最后选择罗戈任是为了报复以叶潘钦将军为首的所谓上流社会的无耻,但她自己也选择了一条毁灭的路。罗戈任只是为了发疯的欲望才决定用金钱来购买她的。她为了复仇,而不惜毁灭自己。当然,她害怕毁掉梅什金。在小说里,她抽打那个年轻的军官,戏弄将军,戏弄叶夫根尼,玩弄罗戈任都是为了向欲望复仇。梅什金多次提到,这个女人是个疯子!原因正在于此。他看出她的眼里只有恨,只有复仇,他希望她能回到善,只有他能够救她,但她最终拒绝了。她到底是个善良的人。这最后的善良使她无法彻底成为美狄亚,最后她死在罗戈任手上。罗戈任是个被欲望的魔鬼附身的人,他选择用毁灭来祭奠自己的欲望,使自己沦为一个苦役犯。作为拯救者的公爵最终还是让纳斯塔霞回到了善,使这个善让罗戈任忍无可忍。如果纳斯塔霞彻底堕落,她与罗戈任还是天生一对。但是,她不是,她本应与公爵是一对,但是那样世俗的一切伦理欲望会毁掉公爵,那是她不愿意见到的。她自己选择了毁灭。公爵的救助永远有用。当然,这一切不能从世俗层面来理解。
《白痴》发展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但一些用以攻击革命者的“虚无主义者”形象,削弱了小说的揭露力量。
⑶ 《白痴》这本书的认识
《白痴》写成于1868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成熟期的作品。小说的男主人公梅什金公爵是寄寓作家理想的一个基督式的人物,他纯洁、善良、坦率,对不幸的人充满同情,对社会的不公平表示强烈的不满。但他不了解人间痛苦的真正原因,因此他并不能解决任何矛盾,也无力对周围的人施加任何影响,凡是他想帮助的人最终仍是不幸。女主人公纳斯塔西亚·菲利波夫娜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父母双亡后被贵族托茨基收养,成年后成为他的外室。她聪明,高傲,具有非凡的美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向往美好的生活,对玩弄和蹂躏她的贵族地主怀着强烈的憎恨,同时她又感到自己是“堕落的女人”,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为此她向周围的人进行报复并折磨自己。她的悲惨结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恶的有力控诉。
《白痴》是使陀思妥耶夫斯基蜚声世界文坛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广泛地描绘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塑造了许多极为鲜明,具有丰富而深刻心理活动的人物。因而,这部小说至今仍为各国读者所欣赏,依然具有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
⑷ 作者通过小说《白痴》,告诉人们当时是什么样的社会
小说《白痴》揭露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代的本质特征:人们金钱欲望日益膨胀回,道德观念发生了动摇,犯答罪现象空前增多。小说还通过娜斯塔西娅·菲里波芙娜这个美的化身的毁灭对金钱、肉欲和私有制进行了抨击。她的毁灭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梅什金身上体现出来的以博爱、仁慈来救世的理想的破产。
⑸ 小说《白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小说《白痴》通过女主人公娜斯塔西雅的悲惨遭遇,进一步发挥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对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当作商品拍卖的妇女命运的揭示,达到尖锐的社会讽刺高度。另一方面小说通过男主人公梅希金公爵的形象,宣扬用道德伦理来感化人们,改造社会,反对革命民主主义,歪曲了革命者的形象。
⑹ 白痴名著里人物形象的分析 急!!!!!!!!!!
我想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想法我还不能完全理解,尤其是其中大段的对于人生,宗教,和社会伦理的理论探讨,但作品对于人性尖锐的挖掘和揭示却深深刺痛了心灵。故事讲述了从国外经过治疗归回俄国的患有癫痫症的梅诗金公爵结识了女主角娜斯塔霞。。
公爵是个完美的形象——他被人们认为是个白痴,但他善良、天真、博爱、真诚,面对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都予以发自灵魂的爱,宽容和救赎。而在与娜斯塔霞的初次见面以后,公爵被这位美人的不幸和痛苦所触动并爱上了娜斯塔霞。最终娜斯塔霞在与公爵的婚礼上同罗果仁逃走,被罗果仁杀死。
公爵最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白痴。全书最让人震撼的一段是公爵在罗果仁的带领下来到娜斯塔霞的尸体旁的场景。这样黑暗的情节完整的表达了作者幻想破灭时的绝望心情。
公爵就是基督,纯净而善良的基督。他怀着救赎的心来到世界,他对一切丑恶和残酷施以诚挚的宽容的爱。公爵存在的目的就是拯救灵魂,用最本善最稚拙的方式拯救。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人被公爵的精神魅力所吸引和感化,聚集到他的身边。然而终于,面对人性深处最复杂和根深蒂固的丑恶,公爵无能为力甚至为之万分痛苦直至崩溃。那便是基督的毁灭,是以真实而残酷的方式毁灭的。他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白痴,而那样似乎更好——这个乌烟瘴气的社会无法容纳一个圣人,而即使可以,作为一个圣人,无法改变世俗的非善,圣人也终会毁灭。
再就是娜斯塔霞。作为本书的女主人翁,她一直带有一种疯狂,另人难以理解却异常骄人的光芒。她的死最终造成公爵的毁灭应该说也是作者博爱思想极至的体现。娜斯塔霞虽然不可理喻,但她的命运自始至终蒙住的悲剧色彩却是极为让人震撼的。这个女性孤傲又自卑,极度狂放却又异常脆弱,渴望真爱又害怕伤害,多层矛盾的心理决定了她2度逃离公爵并自寻死路这一看似不可思议的结局。但我是喜欢娜斯塔霞的,喜欢她渗过阿格拉雅和其他一切女性角色。她的伤痛在封闭的灵魂中吞噬了心灵的每一寸,她强装出来的坚强更是令人心碎。所以她的悲惨的死亡或许是一种最好的救赎——一种解脱。这样她可以更完整地去爱公爵,如果真有灵魂的话。
四大主角其实都是不同程度的白痴,彼此爱得太沉,太诚实,太高尚,太理想所以无法具象化。尤其公爵想均分怜悯和真爱用以调和光明和黑暗这一目标实在过于缥缈虚妄,终于造成了四人几乎同时的覆灭。陀氏其实最想告诫我们的是:珍惜生命,远离爱情。
⑺ 《白痴》讲述了什么故事
《白痴》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主人公梅什金公爵是“一个正面的美好的人物”,成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没有受到资本主义的恶劣影响,像儿童一般的天真和纯洁无瑕。他患有重病,在肉体上经受巨大的痛苦,并且以此为代价取得了精神的和谐。他对人的苦难有着强烈的敏感,富有同情心,对人无私,亲如手足。梅什金爱绝色美人娜斯塔西娅·菲里波芙娜,同样也爱贵族少女阿格拉娅。但这都是无私的,排除了肉欲的兄弟般的爱,这个笼罩着圣光的人物是基督的化身,他将临人世,企图以无所不包的广博的爱和自我牺牲精神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人类。梅什金牺牲了个人的幸福和阿格拉娅的爱情,企图把娜斯塔西娅·菲里波芙娜救出苦海,使她免遭金钱势力的摧残,可是他不仅无力保护这个被损害的女人,甚至最后使她遭到商人之子罗果仁的杀害,而他本人也发了疯,成了真正的白痴。
⑻ 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一角色人物分析
楼主,你好!
这个关于作者与《白痴》的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http://ke..com/view/37580.htm
⑼ 白痴的人物介绍
梅诗金
梅诗金公爵面对世人的这种精神颇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基督式悲壮,而这种精神正是与陀斯妥耶夫斯基对爱和幸福的理解、与他的良知相吻合的,因为,“良心本身就包括了悲剧的因素”。
小说中的主人公梅诗金有一定的自传性,他身上体现着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认可的观念,其行为方式也是由作家用一种理想主义的笔法所规划的。他爱纳丝塔西雅,但不是通常的两性之爱,而是基督式的爱,它更多地带有悲悯和同情的成分,甚至带有宽恕罪人的意味。即便如此,在与纳丝塔西雅的接触中,梅诗金发现,自己的内心也存在着很多阴暗和邪恶的东西。正如俄罗斯的一位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梅诗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能够理解和宽恕他人。他不仅能理解和宽恕,而且还能够意识到,在他本人,这个圣人身上,也存在着出现在罗果仁和杰列尔身上的可怕因素。……梅诗金置身于罗果仁和纳丝塔西雅·菲利波夫娜之间的那种神经质的三角关系中。他们是他的另一个我”。
托茨基
小说中的大资本家托茨基是一个极自私的人物。他靠敛财致富,收养孤女纳斯塔霞,按照自己的口味培养她、玩弄她,玩腻了又企图甩了她再另娶名门小姐。当纳斯塔霞奋起反抗的时傀他又试图一边用奢华生活收买她,一边替其物色佳婿把她嫁出去,以绝后患。他是一个猥琐的女性美的“欣赏家和鉴赏家”。
叶潘钦
另外一个达宫显员叶潘钦将军也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垂涎于纳斯塔霞的美貌,极力怂恿心腹秘书去迎娶她,这一切都为了日后他自己利用自己的金钱和职位去偷香窃玉。金钱使人偏离了正常的心理轨道,使这个社会“除了满足个人自己的私利和物质需要以外,不承认任何道德基础。”
加尼亚
加尼亚也只是带着一副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他心里打的真正算盘是:“如果她撒野造反,我就马上甩拉她。我不愿让人笑协最要紧的是不愿让人笑话。”所以说,纳斯塔霞的悲惨遭遇就是由于这个罪恶的社会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