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说霸王别姬中虞姬选择自杀经历了怎样的心里历程
项羽在帐中悲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专虞兮奈若何?属”而此时在一旁的虞姬更是心如刀绞,拔剑起舞,她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这首歌便自刎,希望项羽不要因为她而左右为难,希望激起项羽奋战之斗志
2. 关于项羽与虞姬的小说
项羽二十四岁和叔父项梁发事起兵,身经七十余战,每战必身先士卒,亲自抄戈杀敌。当初项羽为解钜鹿的赵国之围,由于作战策略上的分歧,不惜杀了自己的上司"卿子冠军"宋义,威震楚国,随后领兵渡黄河救钜鹿,过河后,皆沉船,破釜,烧营舍,持三天口粮。意思很明白,不解钜鹿之围,没有打算再回去。这种气概亘古鲜有。从这一点去解读后来的项羽不肯过江东,英雄性格使然!
当初,援救钜鹿之围的诸侯营垒有十几座之多,但诸侯之间不是争吵就是惧怕,没有一家敢轻进,都想坐收鱼翁之利。及楚击秦,诸侯将皆作壁上观。项羽领兵九战秦军,杀声动天地,泣鬼神,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作壁上观的诸侯军看了,人人惊恐。及楚军败秦,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没有一个是站着走进去的,怎么进去的?跪着爬进去的,没有人敢仰视项羽。身经百战的诸侯将领,不敢仰视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何等地英勇?这个人就是项羽。
当楚汉两军在荥阳对峙时,项王对刘邦说:自秦以来,天下纷争久矣,原由皆因两人起,现我愿意单独和你决一雌雄,无论胜败,就此不要让黎民百姓跟着倒霉了。刘邦笑曰:我肯斗智,不能斗力。项羽大怒,天下哪还有这等无懒。即三次命勇士挑战,结果,都被汉军中神射手楼烦射杀。最后,项羽亲自披甲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羽瞪大眼睛怒斥楼烦。项羽怒斥的威力如何,用韩信的话来说:项羽怒斥呼喝时,上千的人吓得不敢动一动。这时的楼烦是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即回营垒,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问之,项羽也。刘邦这一惊非同小可。这就是连对手也吃惊的项羽。
虞姬的情形史书记载甚少,史记记载也不过渺渺几笔: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至于虞姬的结局,《楚汉春秋》作了补充: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来人对虞姬的演绎,可能更丰满一些,象京剧《霸王别姬》里她的唱词: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何日里,方免得,兵戈扰乱?消却了,众百姓,困苦颠连……这就是真实的虞姬,垓下之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项王已很难幸免,死亡算什么,面对死亡,我可以笑着跳舞给你看,面对死亡,不愿独生,不愿后死,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么,我可以先死给你看,死给我的英雄看,死给我的情人看,这就是美人虞姬!这是一种浪漫和凄美的死法,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后,项羽当夜率八百壮士突围南下。乌江岸边,是英雄的归宿,乌江亭长已经把船停在岸边等他,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也有千里,亦足做王。项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谓?当初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经没有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父兄仍然以我为王,难道我心中能安稳吗?我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呢?爱马一匹,名曰"骓",随籍五年,不忍杀之,送与亭长,再无牵挂。
西楚项籍被诸侯兵重重包围了。他太凶悍了,徒步杀死汉兵几百,即使身受重伤,汉军将士也不敢轻易近他。当他看见自己过去的旧将吕马童时,笑着说:你不是我过去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购我人头,并赏万户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语罢自刎而死。这是何等地蔑视,这是何等的悲壮!他自杀了,死亡算什么?死给敌人看,死给朋友看,死给天下人看。这就是项羽。
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个落寞于定远荒冢,一个遗恨于乌江故渡。曾经的楚河汉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灭了,只有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时还令人挂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英雄项羽和美人虞姬。为这样的英雄美人,我悲歌!
3. 求大神帮忙翻译下《咏虞姬道》
清 谢启昆 《咏虞姬道》
八千子弟失江东,止有虞兮效始终。
死共乌骓埋骏骨,生怜红粉是英雄。
花间名字留芳体,帐下悲歌泣晓风。
若使当年成帝业,宁同吕雉祸深宫。
这是赞写虞姬对项羽不离不弃、同生共死,赞她那种忠贞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赞赏她是个有胆识有才智的女子,可与吕后的才能相比(当然,吕后是“祸深宫”的,这一点排除啦)。
附文:
虞姬,也称虞美人,秦末西楚霸王之宠姬,有人称她美人虞。她常随项羽出征。公元前202年冬,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其时,刘邦已有天下大半,刘邦汇合韩信、彭越等并力击楚,项羽被刘邦围困垓下,兵少食尽,腹背受敌,大势已去。项羽夜闻四面汉军楚歌,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夜起饮帐中,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哀叹大势已去。此时此刻,忠于项王的虞姬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听了项王的悲歌,深知自己应当激励自己丈夫的意志,不可就此消沉下去,更不能为一己之私,为自己心爱的乌骓马,为儿女情长而放弃战斗。她试图以歌来唤醒项王的斗志,以死来断绝他的儿女情丝。于是她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见张守义《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虞姬歌罢,对项羽说,你忠心为国的意志已经殆尽,我还为什么要活下去呢!你应该想到当年历时八载,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的英雄气概。只要有一线希望,也应该想到东山再起的可能,要顽强地坚持战斗,直到最后胜利。说罢,拔剑自刎而亡。
虞姬未作汉之阶下囚,先项羽而死。她是一位忠贞于项羽,有胆略有才识的女子。“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正是她忠贞不屈精神之体现。可惜的是,项羽辜负了虞姬对他的一片忠心,他从此一蹶不振,一发而不可收拾。甚至,当乌江边老叟劝他渡江再战时,他却说出令人失望的话“无颜见江东父老”。
4. 有人说,乌江边上,虞姬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自杀,是这样吗
在小说、戏剧中,抄有虞姬自刎而死的桥袭段,后来演化成“霸王别姬”的故事。那么,历史上,虞姬到底是怎么死的?
那么,为何有了虞姬自刎之后,而后演绎成“霸王别姬”的传说呢?这与后人的臆造有关。后人为了营造项羽的悲壮情怀,根据那首著名的《垓下歌》,臆造了虞姬在楚营内自杀的事情。如此,留下了一个千古悲壮的传说。
既然,虞姬之死,史料都不敢说是自刎,那么虞姬是不是心甘情愿自杀就无从谈起了。
5. 倾世皇妃小说版结局,她和谁了(真的好想、好想知道!!!)
最后她没跟谁一起。。他们都死了。。哭泣。。祺佑对阵时,连曦对祺佑放暗内箭,她想替他挡剑,容连城却挡在她前面,连城死了。。。。她怀着连成的孩子回到祺佑身边,为了弥补对连成的愧疚,她想把孩子生下来。但是最后孩子还是流产了。。连曦登上皇位,找和她复仇,最后兵败被俘,她为了保他性命,答应嫁给连曦,但是在她一出牢门,祺佑就自尽了。。成婚当日她知道情况,吐血而亡。。。悲剧。。。。。哭泣。。。虐死人了。。。。
6. 关于虞姬的故事
虞姬,秦末虞地(今江苏省吴县)人,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善舞剑。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项羽入关后,自立为西楚霸王,虞姬
与项羽形影不离,感情甚笃。
秦亡,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公元前二零二年,项羽被刘邦困于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饮酒帐中,
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虞姬起舞,含泪唱出《和垓下歌》,歌云:“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
清朝诗人何溥的《虞美人》诗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瘦腰(指虞姬)。”
“霸王别姬”是战国时期最为动人的故事之一。虞姬忠于爱情,为让项羽尽早逃生,拔剑自刎,其情,惊天地!其义,泣鬼神!作者在画中运用
动感很强的涡轮线、夸张的衣袖以及视觉冲击力很强的桔红色来表现虞姬刚烈的性格。这里的霸王用大家都很熟悉的京剧霸王脸谱,为了不夺虞姬的形
象,只把霸王隐在虞姬舞动的袍子中,霸王细密的胡须直线和虞姬身上的涡轮曲线形成静与动的对比,更衬托出虞姬舞剑时旋转的动感。
画内题诗用的是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7. 在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为什么自杀、、这样死壮烈吗
这个问题,可以看成“偶然”与“必然”两方面。
偶然,是指程蝶衣回当时使用了真剑,而答京戏《霸王别姬》最后有虞姬自刎的动作,演戏时一般用的是假剑,自然不会出事;而那一次却使用了真剑,可谓“误伤”。其实,文革前,他和袁四爷在一起探讨戏时,当时拿的就是真剑,要不是袁四爷提醒,估计也就死了。
必然是指程蝶衣死了才足以表现他对艺术的追求,所以这是电影艺术效果的要求。电影要表现的就是程蝶衣“人戏无分,从一而终”的道理。而这一死最能体现这一点,而且为人物增添了悲情色彩,让人回味无穷,扼腕叹息啊。让人不由的认同“程蝶衣就是虞姬”。
另外电影所说“虞姬怎么演都是一死”,也暗示了这一悲情结局。
呵呵,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的博文《观霸王别姬》,我专门为《霸王别姬》写了影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 秦时明月小说最后结局是什么
小说和抄动漫是完全不同的,动袭漫秦时明月是另一个故事。结局只有导演自己知道。原著小说中,大boss徐让一直等待端木蓉和月神乌断炼制的长生不老药,每当即将老死时都被端木蓉用其他药物延长寿命。却不知天下垂涎长生不老药的人都在炼药密室外等待。药成之后,天明与月儿在卫庄的帮助下闯了进去。而后各派人马均来抢夺。最后药物被毁,徐让大怒,单挑各位高手。杀的最后只剩下天明月儿。天明打不过徐让。然而正当徐让要击杀天明之时,大限已到,老死了。最后天明月儿金盆洗手,开了一家客栈。项羽之前已与天明决裂。
9. 虞姬是怎么死的
按相传的故事来讲,虞姬是拔剑自刎的。
文学杜撰: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刘邦手下有不少人会唱楚歌,项羽几番突围失败,兵孤粮尽,夜晚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楚营里的将士们听见家乡的歌声,军心涣散,都纷纷逃跑了。楚霸王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着美人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的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历史(待考证)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唱完《和垓下歌》,拔剑自刎。
(9)道虞姬小说结局扩展阅读:
影视文学创作:
电影《霸王别姬》
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此外这部电影还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并且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1994年张国荣凭借此片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2005年《霸王别姬》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京剧《霸王别姬》
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此剧,又名《九里山》《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总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